少壯不努力,老大唯歸山。
倘使當年懂得努把力,打拼出個「名成利就」來,而今的週末大抵不必這樣子過得忒苦的吧!這三十六七度的高溫,別墅裏或遊艇上樂享空調不賴呀,何須吃這負重跋遠的苦頭,到野林深處來避暑!
尚幸山神憐憫,我這「林內」營地,蒙楓香樹冠的蔭蔽,下午的最高氣溫不過32度而已,晚上睡前還降到27度呢;加之不時略有微風輕拂入林,勉強還可自嘲,算是享著丁點苦中之福了。莫悔當年少壯不努力,別怨歷代祖宗不積善了。呵呵呵!
今年也許實在太熱了些,如今已屆八月下旬,是遊艇活動的高峰期了吧,可到海灣裏來的遊艇一直不如往年的多,船體也普遍不似往年的巨大。莫非頗有一些富人們覺悟大排碳太造孽,願意放棄這種巨型玩具了?或竟都飛到瑞士一帶的山區去避暑?
徒步過來遠足、露營的人們可是更少了,長灘因而不如預期的熱鬧。這大抵可以謂之熱而不鬧吧。
誒,不對,據說好些人們不畏酷熱而愣要吵鬧半天,在火爐一般的市區上街遊行、嘶喊口號去了;為的挽救本土法治於既死,痛斥投共法官於既腐,因而無暇到郊外來走動。竊忖這暑氣攻心的時節,躁火易自焚,狂鬧應難免。可本土社會現況離民不聊生尚遠,當下若不刻意儘速把社會整體搞垮,一時該還用不著那樣血滾充腦、鬧到必須即時揭竿起義的田地吧。
然而,大事不能一蹴而就,總得一步一步的走著瞧,把握時機,慢慢升級,運用抗命公民的正義暴力,鬧到有那麼一天,一些天真無邪的追隨者在主動、被動、有意、無意之間莫名其妙地賠上了寶貴的生命,屆時就可以判定本土的民主、自由、法治徹底俱死,而理應必亡的暴虐政權卻反倒屹立不倒,抑且變本加厲迫害民主鬥士,魚肉人民;到那時候,那些個蔑共義青們,就能結外合而裏應,更勇毅地大有作為了,並且朝那位《紐約時報》編輯白霸理 Bari Weiss 的諾氏和平奬提名建議趨近一大步!
敝客在野林深處的澗池裏想著想著,不覺就已沐浴透徹,涼沁心脾,並把衣褲都洗乾淨了。當然這是「清涮」,絕對不用洗滌劑什麼的。此澗出不了海,流過一片陡坡叢林之後就要注入低地的沼澤,因而敝客在此沐浴、洗衣,可無前瞻之慮,不必擔憂有人在下游汲水。
這是無人地帶的野林活動,就把一身臭汗涮到澗水裏去,不會對生態有若何不良影響。可是,要在鬧市裏輕輕啐它一口,只要帶點傳染病媒,就能對人群造成無限感染。神父、牧師、教授之流的一句話,對空虛的靈魂往往具有莫大的感召力,影響不可估量;而最要害處,是感召可以隨機變異,猶如病毒的變種,所謂的「和理非非」,可以輕易變異成為「禍罹悲悲」,並且以加速度輾轉傳感開去!
回想當年「非典肺」期間,那無形的惡魔天天殺人,本土無明無夜都是一片愁雲慘霧,敝客出城入山,背著巨包,往往走上七公里而不遇一人,幾天不發一言。儘管戴著口罩,也沒把握一定不在往返二程的公交車上受到感染。而今同樣的七公里走來,竟爾遇人無數,說了不少的話,用上三種語言!社會狀況的變化不為不小!但是真如當年還是小孩的那些「有望諾獎提名抗共憤青」們所理解的那樣,變到了必須以癲狂暴躁去對付的極壞境地了嗎?!
敝客沒再往下想。於是打水回營,隨去觀景。但感世道紛擾,卻見美景依然。
這是好幾種野果成熟的季節。敝客又吃上了山棯、餘甘子和南酸棗。野果雖或不如超市買來的果子可口,但它肯定只帶山野風味,卻無殘留農藥,敝客於是恣意吃個半飽。當然這不是說的餘甘子。此果太酸澀,現吃不可口,還宜先予醃漬。
野果不免要採一些,但是適可而止;野生動物更是絕不捕獵。來時經過古村,側聞前些天有一個小野豚不幸栽到了廢物收集桶裏去,讓村民給宰了,分了吃。看來當野豬也不能太蠢,不宜為了求食而自投羅網,況且這廢物桶裏的,哪裏是個真食,沒準有毒的耶!毒中求食而丟了性命,可嘆歟!
營地在野豬和豪豬出沒的山林。但這二物都懂得怕人,總是遠遠躲著我這無害的野客。檔次低得多的飛蟲不知人為何物,卻毫無戒心地飛來給敝營作點綴。這天就有他處少見的燕尾蛾、飛來覓枝棲息。除了被強行拍下寫真,這位美蛾大吉無恙,來去自由。倘使飛進敝客老同學科家的豪宅,恐怕難逃大劫,要遭人道處置,然後製成標本;儘管或比美利堅那位李將軍的假人的下場強一些,但是畢竟縮短性命,划不來耶!
2017/06/30
殘帳不甘廢
週末入山途中來了一點「夏至風雨」,可幸不早也不遲,正巧讓我走到古村村長經營的餐飲涼棚。我看此雨來勢叵測,不免停步稍避其鋒。正在涼棚一角用餐的兩位菲律賓美眉用了零碎的「本土話」片語招呼我過去「食飯」。儘管二女似曾相識,我也只能辭謝。
我說 no time for a meal, but have to take shelter for a moment from this stupid shower!
好客的村長讓我放下背包休息。我說如果不請我吃喝,就坐一會吧。到後來他還是不守承諾,硬要請我吃一枚「糖醋桃子」。這桃子是他房側桃樹所產。這我可有充分的謝絕理由了,我最是一個不能讓白醋透鼻、入口的怪人!村長只好收回成命;他很大方,該不會暗地裏生氣吧。
隨後倆菲美眉要來嘗試背起我的包子。我說 no way you can do it! But, well, you may if you can...and beware, the straps are soaked with my sweat, and I eat a lot of garlic!
我的勸告沒能阻退她們,可她們的力量也沒能完成嘗試,只把背帶挎在肩上意思意思,蹲在那裏照了相。
隨後一對從廣州過來遠足的男女的男方也要求讓他試背一下,我雖十分不情願,但是在他眼前既已因倆美眉開了先例,也就不好拒之千里之外了。這是一位身材相當高大的年輕人,大抵對我所說這包子的重量將信將疑,因而非要親自背起來掂量一下。結果一背之下,他的困惑頓解,它承認,這確是一個他不可能背著走遠的超重包子,遑說十公里的崎嶇山徑!
這一天敝客沒走十公里,大約七公里而已。來到山上,正如預料,但見我的四疊澗池已經讓去週暴雨山洪沖壞了,狀況大致可謂一塌糊塗,大石散亂,積沙逾尺。
次日早上,空腹下去勞動,壘了石頭,淘了沙子,整頓一番,回營一看,原來已經兩點過後,不知不覺就花去了三個多小時。這一天的早飯時間是下午三點,是晚了些!
敝客思忖,既自謂野客,有些生活「習性」,或當與野物看齊,譬如攝食。好比說一個癩蛤蟆,一天儘在覓食,辰時卯時之間或能吃上一隻蟲子,但是完全沒有保證,沒準要到申時未時,才得一頓半飽。敝客還不如癩蝦蟆呢,我得勞動;而我今天空腹到了未時,飯前卻要幹上兩個時辰的粗活。
至於等而下之的蟲子,儘管絕不無謂操勞,卻也必須能夠空腹活動,否則容易餓死、甚或被他蟲捕食。申初一刻有隻蟋蟀出來活動了。我因受擾過甚,早前不得已而投放的蟻藥,這個蛐蛐竟來分享,牠飢不擇食,飲鴆止渴!我發覺了,欲予驅趕,可惜為時略晚,已經吃掉不少,只好又積一重罪孽,讓牠接著吃飽。儘管想到我殺蟻成千,而這蛐蛐不過僅只一隻,心裏還是不能釋然。
除了蟋蟀,穴螽科的灶馬也愛吃蟻藥,此蟲似乎有智慧,竟爾懂得把藥盒子先行叼走,到隱蔽處再慢慢享用。螽斯科的紡織娘彷彿比較有格調,從不到地面上來隨便撿東西吃。有一隻不幸失去了兩條腿的雌蟲,來到我的燈下棲息,關燈之後牠就無意再停留了。
趨燈而至的,還有一隻大燕尾蛾。此娥在燈下的小叢中飛撲了一番,不知何為。因其動作迅猛、狂亂,我的照相機幾乎無能為力,好容易才勉強照得一幀首尾齊全的。牠飛走之後我仔細檢查葉片,沒有找到一顆蟲卵。猜想這是一隻雄蛾,誤以為有隻雌的在那裏,所以試圖跟牠交配吧。
據說有些東南亞華人地區認為這類大蛾愛在靈堂出現,把牠視作亡靈的寄體。可我此夜是要「慶祝」我的這頂八齡殘帳、讓我在野外度過第六百個夜晚;儘管不能算件「紅事」,也非關「白事」,這個大蛾竟來助興。
次日天氣大晴,海灣風平浪靜,可是奇怪,竟日灣中只有寥寥幾艘遊艇。莫非富人們都響應減排去了?
視野比較清晰,鏡頭勉強攝得兩公里外的倆姐妹小荒島。前曾想過划衝浪板過去,到上面度過一天一夜。可是這想法不現實。較大、較矮的那島面積也不過三公頃,它那頂上似有一點草坪,實際卻是薄弱的矮灌叢,缺乏土壤和大塊石頭,無以固定帳篷;並且登岸和爬坡都是極大的難題。
日暮所見,姐妹小荒島以遠,略有幾點漁火。這些漁船大抵都是載客來釣墨魚的吧。
週一海灣就要回復徹底的寧靜,景緻可是夠美的,敝客不時要去賞看,總也看不膩。
我營既在林內楓下,不是春秋兩季,景觀就不過爾爾了。仰頭所見,唯有楓香樹冠的剪影,和碎塊的天空。
我說 no time for a meal, but have to take shelter for a moment from this stupid shower!
好客的村長讓我放下背包休息。我說如果不請我吃喝,就坐一會吧。到後來他還是不守承諾,硬要請我吃一枚「糖醋桃子」。這桃子是他房側桃樹所產。這我可有充分的謝絕理由了,我最是一個不能讓白醋透鼻、入口的怪人!村長只好收回成命;他很大方,該不會暗地裏生氣吧。
隨後倆菲美眉要來嘗試背起我的包子。我說 no way you can do it! But, well, you may if you can...and beware, the straps are soaked with my sweat, and I eat a lot of garlic!
我的勸告沒能阻退她們,可她們的力量也沒能完成嘗試,只把背帶挎在肩上意思意思,蹲在那裏照了相。
隨後一對從廣州過來遠足的男女的男方也要求讓他試背一下,我雖十分不情願,但是在他眼前既已因倆美眉開了先例,也就不好拒之千里之外了。這是一位身材相當高大的年輕人,大抵對我所說這包子的重量將信將疑,因而非要親自背起來掂量一下。結果一背之下,他的困惑頓解,它承認,這確是一個他不可能背著走遠的超重包子,遑說十公里的崎嶇山徑!
這一天敝客沒走十公里,大約七公里而已。來到山上,正如預料,但見我的四疊澗池已經讓去週暴雨山洪沖壞了,狀況大致可謂一塌糊塗,大石散亂,積沙逾尺。
次日早上,空腹下去勞動,壘了石頭,淘了沙子,整頓一番,回營一看,原來已經兩點過後,不知不覺就花去了三個多小時。這一天的早飯時間是下午三點,是晚了些!
敝客思忖,既自謂野客,有些生活「習性」,或當與野物看齊,譬如攝食。好比說一個癩蛤蟆,一天儘在覓食,辰時卯時之間或能吃上一隻蟲子,但是完全沒有保證,沒準要到申時未時,才得一頓半飽。敝客還不如癩蝦蟆呢,我得勞動;而我今天空腹到了未時,飯前卻要幹上兩個時辰的粗活。
至於等而下之的蟲子,儘管絕不無謂操勞,卻也必須能夠空腹活動,否則容易餓死、甚或被他蟲捕食。申初一刻有隻蟋蟀出來活動了。我因受擾過甚,早前不得已而投放的蟻藥,這個蛐蛐竟來分享,牠飢不擇食,飲鴆止渴!我發覺了,欲予驅趕,可惜為時略晚,已經吃掉不少,只好又積一重罪孽,讓牠接著吃飽。儘管想到我殺蟻成千,而這蛐蛐不過僅只一隻,心裏還是不能釋然。
除了蟋蟀,穴螽科的灶馬也愛吃蟻藥,此蟲似乎有智慧,竟爾懂得把藥盒子先行叼走,到隱蔽處再慢慢享用。螽斯科的紡織娘彷彿比較有格調,從不到地面上來隨便撿東西吃。有一隻不幸失去了兩條腿的雌蟲,來到我的燈下棲息,關燈之後牠就無意再停留了。
趨燈而至的,還有一隻大燕尾蛾。此娥在燈下的小叢中飛撲了一番,不知何為。因其動作迅猛、狂亂,我的照相機幾乎無能為力,好容易才勉強照得一幀首尾齊全的。牠飛走之後我仔細檢查葉片,沒有找到一顆蟲卵。猜想這是一隻雄蛾,誤以為有隻雌的在那裏,所以試圖跟牠交配吧。
據說有些東南亞華人地區認為這類大蛾愛在靈堂出現,把牠視作亡靈的寄體。可我此夜是要「慶祝」我的這頂八齡殘帳、讓我在野外度過第六百個夜晚;儘管不能算件「紅事」,也非關「白事」,這個大蛾竟來助興。
次日天氣大晴,海灣風平浪靜,可是奇怪,竟日灣中只有寥寥幾艘遊艇。莫非富人們都響應減排去了?
視野比較清晰,鏡頭勉強攝得兩公里外的倆姐妹小荒島。前曾想過划衝浪板過去,到上面度過一天一夜。可是這想法不現實。較大、較矮的那島面積也不過三公頃,它那頂上似有一點草坪,實際卻是薄弱的矮灌叢,缺乏土壤和大塊石頭,無以固定帳篷;並且登岸和爬坡都是極大的難題。
日暮所見,姐妹小荒島以遠,略有幾點漁火。這些漁船大抵都是載客來釣墨魚的吧。
週一海灣就要回復徹底的寧靜,景緻可是夠美的,敝客不時要去賞看,總也看不膩。
我營既在林內楓下,不是春秋兩季,景觀就不過爾爾了。仰頭所見,唯有楓香樹冠的剪影,和碎塊的天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