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村民約翰夫婦遷出古村一年多了,破舊的客家村舍新近來了新租客,顯然把房子內部裝修了一番,大量廢物就棄置在我入山必經的澗畔岔口一旁,堆積如新墳,叫人噁心。月前經過時看到了一塊無柄的划槳,於是撿來帶到了山上,安上了桃金娘槳柄,在農曆七月十四本地盂蘭節那天傍晚划板出海。
彷彿海靈作祟,那天的浪真的太大了些,本該不要下去了,況且還帶上了手機!手機置入透明防水套裏,倒懸在胸前,以便在板上拍攝,竟沒想及這樣風險不小。
把那塊長逾三米的划板推出湧浪捲破的淺水帶殊不容易,正如想像的非常費勁,幾番功敗垂成,讓高逾一米的翻白浪頭猛然痛擊,人、板剎那分離,划板跳飛大老遠,人也秒滾回到岸邊去,跟划板重聚!
敝客忒倔,絕不放棄,幾番拼闖,終於還是衝出了翻白湧浪捲破帶,到了深水處。不忙於往外划了,確實外頭也絕對並不平靜。於是安然坐在板上,任它顛蕩,首先儘著拍照。可那海流急得委實可怕,還沒照上許多幀,竟就察覺早已向北漂移二三十米,靠近了嶙峋的灣北岩岸。於是立馬堅決對海流說不,同時握槳使勁朝南划去。
儘管划板浮在了深水區,海面湧浪大致只有些許翻白,而並不騰扑捲破,可那上下顛蕩的幅度還是讓人坐不牢靠,大有隨時要被拋進水裏之虞。來茲不易,儘管心裏有些不踏實,老半晌還是沒捨得回航靠岸;可我所處水體一忽凹下去,一忽凸起來,凸起來時活像騰空,掃視近處凹下去的那一大塊,高差之巨,實在嚇人,越看越感到不寒而慄。罷了!看來難以盡興,還以先回去爲妙,也許明天再來!
於是速划向岸,祈求這時別來巨浪把我吞噬。可是划程未及一半,一個不知多高多大的翻白浪頭就從背後攻我無備,予我無情重擊!划板頓時飛脫不用說了,人就滾進水裏,翻了不知幾個跟頭,好不痛快!驚魂甫定,只知道滿嘴裏都是沙子。緊接著再來一浪,又接一浪,於是幾度翻滾入水!依稀只見划板也幾番飛離水面,翻了幾個跟斗,早被拽到了水邊擱淺去了。而我再三沒頂之後,在沙床上翻了幾個滾,待到居然還能站起來稍微定神時,發覺手機早已不翼而飛,脖子上只剩下一圈繫帶。視線所及,哪裏還有手機的影子!
先是在「可能的」淺水區潛底搜尋,也用腳觸感沙面,一再扎猛子檢視疑似物。任憑它浪打濤擊,我就是不缺那麼一股犟勁。可是哪裏有跡可尋!況且海流湍急,乾脆無法保持原來位點,大抵比刻舟求劍更加不著邊際。只消一個捲破大浪就能把它埋在沙子下面,或者送出深水區!終於歷大半個小時而徒勞無功,只好頹然上岸。但卻還不死心,要在水邊徘徊,聚精會神地不住掃視。偌大一個七百米長灘,走了兩回往返,檢視過很多塊沙上和水裏的疑似物!直到了漸黃昏,終究還是很不情願地放棄了。再愣和再犟,全都不管用!
嗐!須知此日乃是盂蘭盆節,佛家施捨「救倒懸」之日也。我此前看見過香燭店中出售可以透過焚燒而匯落黃泉的紙竹手工藝製品之中,就有手機這一件。而我的手機被這東海波臣或灣中冤靈掠去之前,正是倒懸在胸前的呀,那豈不正是不情願的慷慨施捨了嗎!就差卻焚燒那麼一道程序罷了!呵呵呵!
打這早晚到次日回城購得新手機之前,敝野客就只好失聯大約24小時了。被動失聯,這是要叫人忐忑不安的。
翌日是七月十五盂蘭節「正日」,起個四點多,山鳥都還沒唱呢。吃過早飯就背著輕包離營出山回城把事辦妥。傍晚在敝市廬吃過提得忒早的晚飯,帶著新購的手機和糧、果補給,還有加充了的移動電源,匆匆出門上路。車程和腳程可都不短,抵達營地已是亥正三刻,馬上就到七月十六的子時了。天上還是那輪一路照我回山的盂蘭盆月,渾圓勝如盆,連忙趕及在子時前照它兩張。照那盆月之前,還先亮起了燈籠,用新手機給拍了。確實不賴,這是原有手機拍不出來的效果。
敝野客這盂蘭盆節掛燈龍的異舉,是有其理據的:竊忖本地中秋節天氣往往不佳,難保屆時不會又是賞無嬋娟但見雲,沒準還要下些雨,因而提前一個月就掛起了花燈,把前後兩個月圓之節拼起來過了。除了照片,且另有拙詩紀實呢:
盂蘭鬼節濫張燈,爲料中秋月不生;
佳夕常因風雨壞,姮眸十載八難睜!
返回山裏坐的最後一程巴士八點半發車,約於九點下車起步,夜行七公里,一路上悄然無人,略有鬼節應有的氣氛!
俗語說得好像有道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那韓國製造的那塊舊手機已經用了超過三年,時而發病過熱,陷入半死狀態;顯示屏也已老化,並且十分耗電,反正早晚得換一塊新的;就是沒有想到,「舊的」竟爾是這麼個「去」法!如今這塊「新的」是中國製造,正是被那號豢養著一頭狂犬「螃皮獒」的「世界總總統」「毒淋婆」歇斯底里往死裏打壓的國產品牌。我偏不信邪,愣信國家!
24小時的「失聯」之後,可以在山裏恢復和親友通訊了,於是用新手機發送了一首詩:
盂蘭佳節住楓林,為避繁城魅影森。
入海狂濤欺野客,殘機爛板各浮沉!
年來這自詡為「東方之珠」的繁城大不幸了,邪魅作祟凶暴,其囈劇毒而行險惡,讓不少無辜的人們內心「倒懸」而不能自救。不過也有不少受洗愚昧而天生邪惡的人們似乎反以倒懸為極樂,無疑中了意識毒邪,倒懸的一顆爛心彷彿深信「天國」即將降臨,早晚能跟「毒淋婆」和「螃皮獒」一夥成為親愛的一家子,並獲恩賜,於黃皮囊內植入一點點白優毒淋成份。
那該是連場不竭極樂的綺夢吧,猜想每晚做它兩三回,大抵可達幸福的最高潮,或能勝過幾針高純度海洛因!喔,不對,一如掠去敝客舊手機的翻白浪頭,沒有最高潮,只有更高潮。
一天黃昏看到營地灌叢裏的一隻「東方蜘蛛」也被倒懸,不幸啊!這恐怕是做不來綺夢了,因被地蜂蜇了,中樞神經中毒,停止運作,蟲體徹底麻痺,不死不活,被倒掛在小枝椏上。待那媽媽地蜂把土洞挖好,這「東方蜘蛛」就要被拖進去接受種卵,然後嚴實掩埋,不日成為地蜂幼蟲孵出之後長期享用的大肥鮮肉。
不過既被施以「全身麻醉」,中樞神經不能運作,儘管倒掛在那裏,篤定死期不遠,大抵並無意識,而不會感到任何痛苦。
敝野客愛莫能助,見倒懸而無意救,也無以救,固然服膺自然之母的「叢林法則」,我無權干預,但卻可以這麼恣意隨想:沒準這「東方蜘蛛」身上也附著同樣險惡的寄生物類,指日鑽進地蜂幼蟲體內,安處裏邊慢慢吃空其肚腸。也許,佛家說的果報,沒準真有其事。
這隻「東方蜘蛛」看來是隻土蛛,並不吐絲結網,因而輕易被蜇被逮,懶惰不作為的惡果也。像絡新婦那樣辛勞結網,不但輕鬆賞味自來的小鮮肉,並且無懼地蜂捕獵;地蜂若敢去逮網上之蛛,大抵九死一生,僥倖不死亦只徒勞。
有些會吐絲但不結網的樹蛛,十分奇怪,沒事就愛倒懸,一絲單掛於半空,時而躲在葉片下面,守枝待肉,或竟也是地蜂的獵物,因為地蜂懂得爬樹。
這盂蘭盆節山中、海裏有關「倒懸」的種種止於此了。節前節後看到多的是「順懸」的事物。其一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獵豹」直升機救人。這一帶山區、灘涂和海裏常愛出事,大小不拘,「獵豹」有時夤夜飛來救援,在山上懸停老半晌,盤旋好幾匝,鬧騰大半夜,都還沒救上;噪聲隆隆把我吵醒,「獵豹」去後,久久不能復眠。
此日這「豹」倒也沒啥,它白天行事,在海灣南頭草塊上懸停不久,救護員就跟那傷員一塊被吊起,「順懸」不過片刻,便已收納入艙,隨即愉快地飛走了。
「順懸」的除了這個,營地附近還有一物可賞可吃,那是黃牙果,也就是嶺南山竹子。這時節它也熟了。果熟堪摘直須摘,這熟果只能短暫「順懸」,隨即落地腐爛。
此果不以白皮為優,黃黃然看著誘人,不知者會以為內含一腔飽滿的小鮮肉。雖然確實可謂香甜可口,但卻齁酸甚澀,並且含膠粘牙;加之皮厚而核大,果肉就只那麼意思意思薄薄的一層,滑溜溜的裹著幾枚大核,全然沒有嚼頭,堪吮而已矣。也就照例摘它幾個吮吮吧。這可是敝野客從小就吃的純天然水果,見輒賞味,不肯錯過。
還有一種「順懸」的野果,叫假蘋婆。果莢色彩鮮艷,型態優美,看著也誘人,種子肥大飽滿,可是乾脆不可吃,只能煉製工業用油。這個不信邪的野客嘗試生生嚼過一口,並且煮熟之後又試一口,體驗證明的確吃不下去!
此「婆」其實一點不假,只是沒有長出讓定義真假的「本位人」賞味的種子罷了。莫非從前有人拿它去騙人,冒充能吃的「真蘋婆」鳳眼果,讓它蒙冤受屈,無端慘被污名化!?
「婆」有真假,也分有毒與無毒。此「假婆」儘管不能吃,好像沒有毒。
當今世上有毒的「婆」,呵呵呵,有的是呢;別的也就不好說了,敝野客也就鬧著玩一下,舉出那號「西方恣由氓主極樂世界總總統」「毒淋婆」吧!
她豢養的那頭酷愛狂吠的大肥惡狗就叫「螃皮獒」!據說正在利用「白優毒淋」外激素,污染其「瓦坑一條路」,要在四年之後也登上「西方恣由氓主極樂世界總總統」的寶座呢。
2021/01/24
倒懸
2018/08/07
歸山仰天狗
7月27日一大早出發入山,為的次日凌晨要觀「天狗食月」。
天氣顯然不容樂觀,因為預報說夜間多雲;既說多雲,要陡變而成整夜彤雲密佈,機率往往並不很低;或再霎時添加一兩場雷暴,也非稀罕的事。
走在山徑上,舉頭曬著烈日,暫時無疑還是個晴天,但那海涯天際滿堆著厚實的雲團,儼然一條「亢龍」。暗忖夜來此區或轉「黝晦」,讓我無從觀月,甚至傾下大雷雨,致我「有悔」來此,也未可逆料。
龍飛在天,人行於地;山迴路轉,一旦不望海涯,改瞻近山,還有荒村小港,這碧晴的穹蒼上飄著的寥寥幾朵白雲,卻又能給敝客相當的精神鼓舞,這不,雲彩既是如許零散,飛得也忒快,那就大可無須太悲觀了吧。
晚上果然比白天多雲,但是月亮終究能得間歇露臉,不斷照亮我這一片無人山野。那顆跟月亮靠得很近的火星也不省油,說是什麼「大接近」,並逢「大衝」云云,今夜月明它也亮,而且特別亮。可惜我沒有神鏡,再亮,還就那麼一個大紅點而已。
此夜東邊曬火星,西面亮金星;這就對了,這正是金曜日。這火、金二曜雲過輒露臉,競相閃爍,光子束從楓林樹冠的間隙透射進來,彷彿不把偌大一輪明月當個事。可那滿月也沒有說的,幽幽冷光帶來只有27度的氣溫和縷縷清風,就算月蝕終於讓那過眼雲煙搞砸了,看不成,只要不下暴雨,此來也不至「有悔」。
明月要到凌晨才被蟾蜍和天狗合夥嚼蝕,慢條斯理,整個過程太長了,我還是不必看全吧,寧可爭取多點睡眠,無意熬這通宵了,實在缺覺缺得慌呢。於是設定鬧鐘在02:45樂章破夢,起來擦把臉,到營東塌坑中央的「石凳」去觀看。只略翹首大半個小時,由「蝕既」看到「蝕甚」,也就算完了。由於忘帶三腳架,手持照相機無法使用「慢門」,那極暗的「血月」因而照不出來了,這是有些遺憾。沒等它「生光」,也就回到帳裏尋夢去了。
確實要照那「血月」,還真有一點難度,就是本地大氣光害嚴重,夜空跟「蝕甚」的「血月」亮度反差太小,且有行雲,一旦照得「血盤」清晰,周圍的夜空也定然有異雜光班。
雖然這凌晨四點的「蝕甚血月」沒能照到,八個時辰之後,卻攝得冉冉東升的一輪「赤月」。月蝕和月出的那個紅,反正成因都差不多,同是地球薄薄的一圈大氣作的祟,它把短波的諸色光線都散射掉,只讓長波穿透,於是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呈赤紅色了。
這鼎鼎大名的「血月」固然十載難得一逢,算是天文「奇觀」吧,可我並非天象發燒迷,實則不覺得有啥好觀賞,肉眼看去也委實太暗了,不過就剩一個魅影。我還是喜歡比較常見的「赤月」。更喜歡更常見的「楓月」。這一天晚上,楓香和白楸共同佈置了林內穹景,我姑謂之「楸、楓拱月」。這不容易呀,為了覓得樹冠上合適的窺月間隙,兩條腿上幾乎每一寸都讓「吸血小鬼」叮遍了,癢入骨髓。
吸血小鬼猖獗,無疑是因為近日多下了雨。但是不能怪這雨水,它也讓楓香抽出不少嫩紅的新葉,點綴林內單調的一片綠,是為酷暑見春色。
楓香的蒴果都快將成熟了,可惜吃不得。其實也非不能吃,作為漢藥材它叫「路路通」,據說可以治病。當野果吃就是不行吧。它倘是野果,估計也吃不上,因為肯定招來捷足先登的獼猴群。那可不妙呢,那些可是沒有衛生觀念的傢伙,吃到哪裏,拉到哪裏,要拉得滿林猴糞,敝客可就住不下了。
但是奇怪了,那山棯,也就是桃金娘的漿果,多好吃啊,獼猴就是不屑一顧,從不採摘賞味。猜想是因為桃金娘是矮灌叢,獼猴不畏高,可牠懼低,本能最怕蛇、犬什麼的,輕易不敢下地,只能一輩子在樹上過,吃高木上的果子。當然「馬騮山」等地的猴群深被「人類文明洗禮」,不但長踞地面,著令施食,還能勇搶女人、小孩的東西,斯屬生態異象。
山下低地的山棯比較早熟,此來吃上了好些。這種野果非常香甜可口。要能改育成為農產品種,果型增大,果核減少,那夠多好!
螳螂似乎也識貨,把卵套粘在一顆山棯上。一旦若蟲寶寶出生,就可以守株待兔,輕易揚臂捕食來吃山棯的小蟲子。看來這並非只知道「當車」的蠢物。
這酷暑季節,營地周圍無處不是野果,只是多半不好吃、或不能吃。山橙是其中一種,它含有有毒生物鹼,大量食用能致死。粵地中醫說它性平味苦有小毒,能治好些病症。此果獼猴最愛採食了,難怪又叫「馬騮藤」,莫非牠們也懂得食療之道,藉以治病?
月前看到它開花,當時有眼不識奇葩,卻原來正是山橙,開得倒也很有特色。不知何故,花開得很多,果子卻結得忒少。
黃牙果卻總是果實纍纍。營地附近的黃牙果樹去年只有一株結果,今年增至兩株。此時也都沒熟。熟果雖甜,卻也很酸,在嘴裏生成鹼澀黏液,粘附牙齒,刷之不去;果核極大,幾乎不留多少長肉的空間。這些獼猴都不介意,反倒非常愛吃。我既為野客,當然要學著點獼猴的樣;吃起這個來呀,居然多多益善。由於刷牙從來不用牙膏什麼的,牙齒本來就夠黃的,吃過此果之後,似乎並不更黃一等。不過現時還沒成熟,須待一些日子方得賞味。
高坡上的餘甘子也長得不錯,但是好些果子似受病毒感染,乾癟焦黑了。餘下的就該獲得額外的養分,或可長得格外肥美飽滿吧。
人類遠祖的原始野人時期以漁獵採集維生,男的遠出漁獵,女的就近採集。敝客如今既入於野,返祖復古,當以漁獵為正務;卻不,倒學「女執懿筐,遵彼微行」,幹起採集的事來。
我看這母地蜂,不禁肅然起敬,牠就繼承了老祖宗兩三億年來的超凡捕獵本領。先逮一隻體型跟自己一般大的蜘蛛,給扎一針讓牠癱瘓,拽到草葉上去暫存;花半小時挖出一個土窟,把被螫麻痺、不死不活的蜘蛛拽進去,在其身上產卵,然後掩埋。看到牠的神勇和睿智,不免自覺有些汗顏。
最愛把網結在山徑中央的大林蛛不怕地蜂,牠叫個絡新婦,也很不凡,只消半空中結個大網,就可以整天優哉悠哉,靜候冒失飛蟲撞進鬼門關。這張「絡網」不簡單,能逮到蟲體甚碩、動能很高的大蚱蟬。
有一種小蝴蝶幾乎從來不「上網」,牠不好高騖遠,無意一飛沖天,只愛貼近小樹的葉面作小範圍的飛舞,因此「絡網」再大,也逮不著牠。
蟋蟀也不「上網」,此蟲有翅不能飛,只在地面爬行,有需要時就一蹦致遠,卻也無須行穩。晚上牠在石牆的石隙裏蹲著,一個勁的叫過了亥時方罷。牠的鳴聲響亮極了。然而奇怪,儘管近在咫尺,就是聽著順耳,縱然叫個通宵達旦,也全然無礙入眠。
星期六和星期天海灣的來客都只寥寥,泰半都是坐的遊艇而來的水邊弄潮兒。也許實在太熱,露營客和遠足者無法像遊艇客那樣放量排碳降溫,因而來的不多。
我真的無法想象在沙灘上紮營睡覺的滋味。這沙子晚上緩緩散發白天太陽強塞給它的熱量,無疑要比暖炕還熱許多。山上遠眺海灣景物怡人,但要走在長灘上可就夠嗆了,那是四十度的高溫,午間在乾沙上赤足行走要被燙傷;一點海風吹來不管大用,因為那近岸的海水乾脆也不是涼的。
天氣顯然不容樂觀,因為預報說夜間多雲;既說多雲,要陡變而成整夜彤雲密佈,機率往往並不很低;或再霎時添加一兩場雷暴,也非稀罕的事。
走在山徑上,舉頭曬著烈日,暫時無疑還是個晴天,但那海涯天際滿堆著厚實的雲團,儼然一條「亢龍」。暗忖夜來此區或轉「黝晦」,讓我無從觀月,甚至傾下大雷雨,致我「有悔」來此,也未可逆料。
龍飛在天,人行於地;山迴路轉,一旦不望海涯,改瞻近山,還有荒村小港,這碧晴的穹蒼上飄著的寥寥幾朵白雲,卻又能給敝客相當的精神鼓舞,這不,雲彩既是如許零散,飛得也忒快,那就大可無須太悲觀了吧。
晚上果然比白天多雲,但是月亮終究能得間歇露臉,不斷照亮我這一片無人山野。那顆跟月亮靠得很近的火星也不省油,說是什麼「大接近」,並逢「大衝」云云,今夜月明它也亮,而且特別亮。可惜我沒有神鏡,再亮,還就那麼一個大紅點而已。
此夜東邊曬火星,西面亮金星;這就對了,這正是金曜日。這火、金二曜雲過輒露臉,競相閃爍,光子束從楓林樹冠的間隙透射進來,彷彿不把偌大一輪明月當個事。可那滿月也沒有說的,幽幽冷光帶來只有27度的氣溫和縷縷清風,就算月蝕終於讓那過眼雲煙搞砸了,看不成,只要不下暴雨,此來也不至「有悔」。
明月要到凌晨才被蟾蜍和天狗合夥嚼蝕,慢條斯理,整個過程太長了,我還是不必看全吧,寧可爭取多點睡眠,無意熬這通宵了,實在缺覺缺得慌呢。於是設定鬧鐘在02:45樂章破夢,起來擦把臉,到營東塌坑中央的「石凳」去觀看。只略翹首大半個小時,由「蝕既」看到「蝕甚」,也就算完了。由於忘帶三腳架,手持照相機無法使用「慢門」,那極暗的「血月」因而照不出來了,這是有些遺憾。沒等它「生光」,也就回到帳裏尋夢去了。
確實要照那「血月」,還真有一點難度,就是本地大氣光害嚴重,夜空跟「蝕甚」的「血月」亮度反差太小,且有行雲,一旦照得「血盤」清晰,周圍的夜空也定然有異雜光班。
雖然這凌晨四點的「蝕甚血月」沒能照到,八個時辰之後,卻攝得冉冉東升的一輪「赤月」。月蝕和月出的那個紅,反正成因都差不多,同是地球薄薄的一圈大氣作的祟,它把短波的諸色光線都散射掉,只讓長波穿透,於是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呈赤紅色了。
這鼎鼎大名的「血月」固然十載難得一逢,算是天文「奇觀」吧,可我並非天象發燒迷,實則不覺得有啥好觀賞,肉眼看去也委實太暗了,不過就剩一個魅影。我還是喜歡比較常見的「赤月」。更喜歡更常見的「楓月」。這一天晚上,楓香和白楸共同佈置了林內穹景,我姑謂之「楸、楓拱月」。這不容易呀,為了覓得樹冠上合適的窺月間隙,兩條腿上幾乎每一寸都讓「吸血小鬼」叮遍了,癢入骨髓。
吸血小鬼猖獗,無疑是因為近日多下了雨。但是不能怪這雨水,它也讓楓香抽出不少嫩紅的新葉,點綴林內單調的一片綠,是為酷暑見春色。
楓香的蒴果都快將成熟了,可惜吃不得。其實也非不能吃,作為漢藥材它叫「路路通」,據說可以治病。當野果吃就是不行吧。它倘是野果,估計也吃不上,因為肯定招來捷足先登的獼猴群。那可不妙呢,那些可是沒有衛生觀念的傢伙,吃到哪裏,拉到哪裏,要拉得滿林猴糞,敝客可就住不下了。
但是奇怪了,那山棯,也就是桃金娘的漿果,多好吃啊,獼猴就是不屑一顧,從不採摘賞味。猜想是因為桃金娘是矮灌叢,獼猴不畏高,可牠懼低,本能最怕蛇、犬什麼的,輕易不敢下地,只能一輩子在樹上過,吃高木上的果子。當然「馬騮山」等地的猴群深被「人類文明洗禮」,不但長踞地面,著令施食,還能勇搶女人、小孩的東西,斯屬生態異象。
山下低地的山棯比較早熟,此來吃上了好些。這種野果非常香甜可口。要能改育成為農產品種,果型增大,果核減少,那夠多好!
螳螂似乎也識貨,把卵套粘在一顆山棯上。一旦若蟲寶寶出生,就可以守株待兔,輕易揚臂捕食來吃山棯的小蟲子。看來這並非只知道「當車」的蠢物。
這酷暑季節,營地周圍無處不是野果,只是多半不好吃、或不能吃。山橙是其中一種,它含有有毒生物鹼,大量食用能致死。粵地中醫說它性平味苦有小毒,能治好些病症。此果獼猴最愛採食了,難怪又叫「馬騮藤」,莫非牠們也懂得食療之道,藉以治病?
月前看到它開花,當時有眼不識奇葩,卻原來正是山橙,開得倒也很有特色。不知何故,花開得很多,果子卻結得忒少。
黃牙果卻總是果實纍纍。營地附近的黃牙果樹去年只有一株結果,今年增至兩株。此時也都沒熟。熟果雖甜,卻也很酸,在嘴裏生成鹼澀黏液,粘附牙齒,刷之不去;果核極大,幾乎不留多少長肉的空間。這些獼猴都不介意,反倒非常愛吃。我既為野客,當然要學著點獼猴的樣;吃起這個來呀,居然多多益善。由於刷牙從來不用牙膏什麼的,牙齒本來就夠黃的,吃過此果之後,似乎並不更黃一等。不過現時還沒成熟,須待一些日子方得賞味。
高坡上的餘甘子也長得不錯,但是好些果子似受病毒感染,乾癟焦黑了。餘下的就該獲得額外的養分,或可長得格外肥美飽滿吧。
人類遠祖的原始野人時期以漁獵採集維生,男的遠出漁獵,女的就近採集。敝客如今既入於野,返祖復古,當以漁獵為正務;卻不,倒學「女執懿筐,遵彼微行」,幹起採集的事來。
我看這母地蜂,不禁肅然起敬,牠就繼承了老祖宗兩三億年來的超凡捕獵本領。先逮一隻體型跟自己一般大的蜘蛛,給扎一針讓牠癱瘓,拽到草葉上去暫存;花半小時挖出一個土窟,把被螫麻痺、不死不活的蜘蛛拽進去,在其身上產卵,然後掩埋。看到牠的神勇和睿智,不免自覺有些汗顏。
最愛把網結在山徑中央的大林蛛不怕地蜂,牠叫個絡新婦,也很不凡,只消半空中結個大網,就可以整天優哉悠哉,靜候冒失飛蟲撞進鬼門關。這張「絡網」不簡單,能逮到蟲體甚碩、動能很高的大蚱蟬。
有一種小蝴蝶幾乎從來不「上網」,牠不好高騖遠,無意一飛沖天,只愛貼近小樹的葉面作小範圍的飛舞,因此「絡網」再大,也逮不著牠。
蟋蟀也不「上網」,此蟲有翅不能飛,只在地面爬行,有需要時就一蹦致遠,卻也無須行穩。晚上牠在石牆的石隙裏蹲著,一個勁的叫過了亥時方罷。牠的鳴聲響亮極了。然而奇怪,儘管近在咫尺,就是聽著順耳,縱然叫個通宵達旦,也全然無礙入眠。
星期六和星期天海灣的來客都只寥寥,泰半都是坐的遊艇而來的水邊弄潮兒。也許實在太熱,露營客和遠足者無法像遊艇客那樣放量排碳降溫,因而來的不多。
我真的無法想象在沙灘上紮營睡覺的滋味。這沙子晚上緩緩散發白天太陽強塞給它的熱量,無疑要比暖炕還熱許多。山上遠眺海灣景物怡人,但要走在長灘上可就夠嗆了,那是四十度的高溫,午間在乾沙上赤足行走要被燙傷;一點海風吹來不管大用,因為那近岸的海水乾脆也不是涼的。
2017/09/23
嬉暑眠秋
前次颱風刮掉了大量的樹冠,遮蔽烈日、吸收光熱的功能打了個大折扣,營地下午的高溫時段要比往時高出三四度。在樹蔭和頂篷之下,都能達到36度。此前比天文台的地區讀數低兩度,現在卻要高兩度。
不過既已熬到了這「秋老虎」天天出沒的時節,別說36度,就算再高兩三度,敝客都還能應付裕餘。這是因為經歷了一個非常酷熱的夏季,體內調溫機制已經久練成精,只要不去太陽底下曝曬太久,這營地上的野日子還是過得挺「舒適」的。當然這是說的白天而已。晚上要當別論。倘在30度以上,那可就沒法睡了。
尚幸這「林內楓下」的夜間低溫只有26度,算是敝客的最適範圍之內,比心目中的理想溫度只高一兩度,很不錯了。睡覺還須蓋條薄被單,勉可謂之近乎秋夜了。
白天的高熱,讓蜜蜂不得不出來採水;牠冒「中暑」之險,正午時分、烈日之下、都得飛來飛去,往復無數次,看起來似乎比我到坡下澗池去打水還要輕鬆。
蒼蠅不採花蜜、花粉,也不不採水。一個不知什麼蠅懂得避暑,飛到我的帳篷補釘上停駐,有點像山下長灘、頂篷下面、吃飽了懶洋洋的躺在那裏、啥都不幹的「熱浪浴」者。
營地蚊子甚少。此蟲不知是否怕熱,反正氣溫這麼高,自然環境的有限積水迅速蒸發,當不利於牠的繁殖。蚊子和蒼蠅雖讓人類強稱為「害蟲」,可牠們在自然生態之中,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一如有些壞人之於社會,敝客不得歧視;不來叮我、舔我的話,絕對不會殺無赦。
晚上夜蛾較多,一旦亮燈,牠們就飛來了。多半體型較小,只在燈光附近停駐,並不滋擾敝客。往年坡上多見的枯葉蛾幼蟲,愛吃桃金娘葉子,小白紋毒蛾則吃桃金娘的花朵,今年可是全然不見牠們的蹤影。
有一種可愛的野花似乎無處不在,並且花期很長,但是至今查找不到它的名稱。大抵此花懂得保持低調,不受人們注意。然而敝客卻特別喜愛它。此花雖然長得非常荏弱,可它不懼颱風;風前風後,照樣開得美媚。
野花可觀,野果堪嚐。營地上方高坡的一株黃牙果、雖然結出的果子不多,卻是足夠讓敝客賞味了。這種野果確實可以認真當個水果來吃,只是有些講究,就是首先要不怕酸,然後得願意花點工夫去削皮,否則無法嚐到它的真味,並且浪費它能提供的維生素。
削皮時此果分泌出來的黏液,能附著在牙齒上,需經一段時間才肯脫落,是所以叫做黃牙果。黏液且能附在刀鋒上,黏附得非常頑固,難以去除。當然敝客也不太笨,懂得用臼齒「浮嚼」,充分利用唾液,既可免於倒牙,也可叫牙不黃。
不過既已熬到了這「秋老虎」天天出沒的時節,別說36度,就算再高兩三度,敝客都還能應付裕餘。這是因為經歷了一個非常酷熱的夏季,體內調溫機制已經久練成精,只要不去太陽底下曝曬太久,這營地上的野日子還是過得挺「舒適」的。當然這是說的白天而已。晚上要當別論。倘在30度以上,那可就沒法睡了。
尚幸這「林內楓下」的夜間低溫只有26度,算是敝客的最適範圍之內,比心目中的理想溫度只高一兩度,很不錯了。睡覺還須蓋條薄被單,勉可謂之近乎秋夜了。
白天的高熱,讓蜜蜂不得不出來採水;牠冒「中暑」之險,正午時分、烈日之下、都得飛來飛去,往復無數次,看起來似乎比我到坡下澗池去打水還要輕鬆。
蒼蠅不採花蜜、花粉,也不不採水。一個不知什麼蠅懂得避暑,飛到我的帳篷補釘上停駐,有點像山下長灘、頂篷下面、吃飽了懶洋洋的躺在那裏、啥都不幹的「熱浪浴」者。
營地蚊子甚少。此蟲不知是否怕熱,反正氣溫這麼高,自然環境的有限積水迅速蒸發,當不利於牠的繁殖。蚊子和蒼蠅雖讓人類強稱為「害蟲」,可牠們在自然生態之中,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一如有些壞人之於社會,敝客不得歧視;不來叮我、舔我的話,絕對不會殺無赦。
晚上夜蛾較多,一旦亮燈,牠們就飛來了。多半體型較小,只在燈光附近停駐,並不滋擾敝客。往年坡上多見的枯葉蛾幼蟲,愛吃桃金娘葉子,小白紋毒蛾則吃桃金娘的花朵,今年可是全然不見牠們的蹤影。
有一種可愛的野花似乎無處不在,並且花期很長,但是至今查找不到它的名稱。大抵此花懂得保持低調,不受人們注意。然而敝客卻特別喜愛它。此花雖然長得非常荏弱,可它不懼颱風;風前風後,照樣開得美媚。
野花可觀,野果堪嚐。營地上方高坡的一株黃牙果、雖然結出的果子不多,卻是足夠讓敝客賞味了。這種野果確實可以認真當個水果來吃,只是有些講究,就是首先要不怕酸,然後得願意花點工夫去削皮,否則無法嚐到它的真味,並且浪費它能提供的維生素。
削皮時此果分泌出來的黏液,能附著在牙齒上,需經一段時間才肯脫落,是所以叫做黃牙果。黏液且能附在刀鋒上,黏附得非常頑固,難以去除。當然敝客也不太笨,懂得用臼齒「浮嚼」,充分利用唾液,既可免於倒牙,也可叫牙不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