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C.,
估唔到你個電腦系統噤鬼先進,都顯示唔出我地啲母語專用字!你塊手寫板噤鬼 hi-tech-ly smart, 都冇法子同尊手有效溝通!哈哈哈! 真係! 可見粵語神聖,粵音優越!
我嘅所謂「鴨食鴨骨」唔同你提出嘅異體詞組「鵝食鵝骨」。 鵝係平聲字,變調讀陰上,並冇衍生入聲(實際為入韻)問題。我嘅所謂「鴨食鴨骨」有所不同,「食鴨骨」三字包括全部三個塞音韻尾 -p, -t, -k, ngaapX seik9 ngaap8 gwat7;調性按音高順次為:入(韻)陰上,入(韻)陽去,入(韻)陰去,入(韻)陰平。 四字唔同調值。 傳統九聲並不包含第一個鴨字嘅口語變調。四字實際調值按「五度音高表示法」依次為35, 22, 33, 44(或55),按一般六聲表示法嘅調序為:2, 6, 3, 1.
鴨字收塞音韻尾 -p, 不除阻,係傳統所謂入聲字,口語變調後衍生出個新調為傳統「九聲說」所無,即係我杜撰嘅所謂「入(韻)陰上」,無形中口語粵音無端端變佐有「十聲」,不符合傳統音韻學「粵語有九聲」嘅權威講法。 正惟如是,我好想拜請音韻學家下達處置指令,祈求澄清,當代本地現行粵方言嘅語音系統,究竟係有九聲呢,還是十聲?我點敢擅作主張! 因為茲事體大。如果唔承認「十聲」,亦可以推翻「九聲」,因為上古雅言最多只可能有四聲!當代音韻學家一般都同意,四聲嘅陰陽,係中古時期由清濁對應演變而生。
在此再舉一例:「隻雀揖佛」。
呢句係跨時漢語,即係廣東話同古漢語兩溝。喺現代標準漢語就要話:這隻鳥向佛陀拱手為禮。
此鳥既懂揖佛,其所歸類,大概非「佛法僧目」莫屬嘞。 但係,直觀嘅睇法未必實啱。人間世,歷來就有不著僧袍嘅大慈悲者,亦有披上袈裟嘅壞人。 揖佛者未必遵行佛法,自命崇佛者行惡殺生,並不鮮見。 佛法僧目嘅釣魚郎正係一隻捕魚名雀(口語變調)。
唉,扯佐去邊? 其實只係想講,呢句短語按傳統九聲表示法係 8 -k, 8(變10) -k, 7 -p, 9 -t. 按六聲表示法就係 3, 2, 1, 6.
噉你話點為是?
《南史》記載沈約「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衿,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聖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現知最早提出「四聲」同埋有關詩律理論者,就係呢位南朝文學家沈約。 當時梁武帝蕭衍「竟不遵用」,因為佢老人家「雅不好焉」。 所謂雅者,大抵有「正統、高尚」之意,在中國嘅傳統觀念之中,從來首要條件就係必先要夠古,然後能雅;越古就越雅,不古則不雅。時興或者新生、新發展嘅事物,就一定雅唔出個乜樣;既然「不雅」,當然就即係俗囉。 由此可以大膽推想,沈約提出嘅所謂「四聲」,肯定係梁武帝聞所未聞,而要拒絕接受嘅新發展事物。佢大概根本唔願意承認沈約提出嘅所謂「四聲」嘅語音規律,認為通俗時髦不入流,冇乜價值都未定。
因此,喺「粵音九聲」提法確立已久嘅今日,話入聲非聲,或者話粵音只有六聲,有啲傳統音韻學權威會不以為然。既然一定要話有九聲,一定要排序為123456789, 噉個入聲口語變調已經生謳謳變佐出黎,實實在在有件噉野,係都唔畀地方佢企,似乎唔係幾通喎!
無可如何,九九歸一,我不妨撐大佢,話夠十聲,噉就足以包括呢個口語變調嘞。雖然將佢排喺第十,不合原來七八九聲以音高定調序。但係確實不能插入七八之間而作七˙五喎,只好謂之十。前人疏漏,不得已也。
漢語嘅發展,一如所有人類語言,語音係原生現象,屬第一性;字音只係次生,屬第二性。 現今世界上仲有好多原始部落未有文字,但一定唔會冇語言。唔通有權威專家會唔承認呢啲語言嘅所有語音成分咩?
已然存在嘅粵方言口語變調,係出乎原生語言現象,屬第一性,再權威嘅學者都唔可以為佐回歸「正統」,而不予承認。
語言係好複雜嘅社會現象,語音永遠喺度不停變異,不以人嘅意志為轉移。 聯合王國女王陛下本人嘅 Queen's accent, 就同五十年前有分別。 造成語音改變嘅力量,並非來自某啲個人;唔理你係地位崇高嘅女王、學者、教授、博士、語言學家、或者語音規範權威,除非加諸嚴刑峻法,仿效秦始皇,否則權威作用不大。語音漸變於無形,如水滴石穿,動力係來自全社會,來自成個語音系統嘅所有每日使用者,來自佢地嘅發音器官同大腦;來自所有政治階級,同埋所有社會階層。
你提到今日香港年輕人嘅語音毛病,我睇原因有好幾個,有個人語言能力嘅問題,包括先天因素;有父母教育水平同語音面貌嘅問題;有幼稚園同小學教師語音面貌或者語言能力嘅問題;有同儕互相模仿以求群組認同嘅問題。總之好複雜,唔怪得晒佢地,要怪就首先要怪社會,或者怪教育人員,怪教育當局。
如果有個年輕人話:dur nem of dur onlye ghem yis dur sem as dur blye decylah Jems Ken (the name of the online game is the same as the blind designer James Caine)!
你去搵精通RP嘅 Doctah Ho 或者搵個 native speaker 黎幫佢正音,九成唔會有乜成效! 呢個唔係認知嘅問題,多數係個人語言能力嘅問題,或者係由傳統缺乏反覆思考嘅學習過程所造成嘅缺陷學習模式所致。
Bad habits die hard, and bad rabbits bite card (pet owner's credit card), 一笑!
今日語音承傳嘅問題相當複雜,一如基因特質遺傳,我地個社會既然唔提倡公然宣揚優生學,既然唔鼓勵公開迷信物競天擇,不適者糞街,唔贊成明目張膽擇優遺傳,噉就要容忍會產生並保留較多有瑕疵嘅後代。 講野發音出問題嘅,只不過係其中一種而已。
而家教育系統班權威專家唔單只係要正音。正音本身唔係問題,好多其實唔多識音韻學嘅反對者都唔係話反對佢地正音,而係反對佢地要恢復古音呀!
你諗下,快捷,你一攷古韻,唔再讀得快節(現行本地粵方言箭字嘅中入聲,收-t), 要讀成漸嘅陽入聲,收-p, 葉韻),否則扣分!你話點搞! 如是者越攷越古,攷到古無陰陽,攷到古無上聲(黃季剛),攷到古無去聲(段玉裁),只有平入二聲,你話點算好? 呢個捷字,都唔知駛唔駛進一步讀成濁音 dzeeb!
古音可以攷,即使攷到女媧補天之時所用天上方音都冇問題,但其目的不應在於奉古音為正統啊。況且古韻書不多,難保冇錯,錯則無以校勘。你當然可以建議用古音,用者有獎,但係不能強行定作規範,在社會尚未普遍自然採用之前,視為單一標準呀!
我地嘅教育系統同內容雖然抄自聯合王國,但係偏頗落後,人民普遍素質未及西方水平,唯有迷信教授,迷信專家,迷信學歷,迷信銜頭;加上社會功利主義嚴重,漢語音韻學嚇死晒一般中文系生!你諗下,大學中文系畢業,好多未識分辨平仄,仲搞乜鬼野音韻學嗟!於是山中 no tiger, bobcat 做 leader, 有時 bobcats 會走火入魔,自以為正統,自定於一尊,居於高位,自把自為,無視異見者,噉就會催生社會問題,甚至搞到滿城風雨,幫社會和諧挖牆腳。噉,就牙煙喇!
2008/06/30
鴨食鴨骨
近年本地有所謂「粵語正音運動」,發源於大學,多年嚟得到教育系統嘅支持,喺大、中、小學粵音中文教學、粵語電台及電視廣播等方面漸漸紮根,造成影響。
同時又有所謂「廣府話救亡運動」,組織者激烈反對「粵語正音運動」,認為該「運動」係要「謀殺廣府話」。
上便篇題「鴨食鴨骨」,意思絕對唔係譏笑對壘雙方喺度鴨食鴨骨,係就索性用句廣府俗語:「狗咬狗骨」。 所以要話鴨食鴨骨,其實係從我地奇妙嘅粵語音韻現象,偶然聯想出嚟嘅一句廢話而已。
第一個鴨字,唔係「劏雞殺鴨」嗰個「鴨」,「劏雞殺鴨」個「鴨」讀「中入聲」,而家呢個「鴨」字係口語變調,音值同陰上聲相若。由於其調性未為專家承認,無以名之,姑且擅自叫佢做「入陰上」。
廣州音系一如其他現代漢語方言,承繼自古漢語。不過,可能因為過去一二千年嚟地緣阻隔,佢偏處嶺南,語音發展歷程同北方話好唔同,保留咗比較多嘅古漢語特徵。 廣州音系唔只聲調多,而且三種鼻韻尾同對應嘅三種塞音韻尾齊全。 北京音系已經失去存在於古漢語嘅雙唇鼻輔音韻尾 -m, 同埋三個塞音韻尾 -p, -t, -k, 即係話:北京音系失去咗「入聲」。
雖然係噉,並唔係話廣州音系一二千年嚟一成不變,保留完整嘅古音系統。 世界上冇一種語音系統可以保持百年不變,何況千年! 好似英語噉,明明係拼音文字,但係講英語嘅人就係唔理你點拼,話變就變。 譬如話:God bless this dog eat dog world, 明明係 gawd, dawg 嘛,但係有一類美國英語會講成 gahd, dahg. Dog 裏頭嘅開口圓唇低元音O, 已經變為展唇。 啲噤基本嘅表音符號,居然都可以夾硬改變!
不過即使係噉,現今啲英格蘭人就算心裏頭唔多順,甚至認為美國英語唔算係 Standard English, 但斷斷唔會話美國人讀錯音。
語音可以用權威強行規範,但係作用好有限;縱能規範於一時,不能規範於長遠;縱能規範少數乖乖考試精英,不能規範廣大曳曳人民群眾。
成個聯合王國嘅面積只有區區二十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六千萬,自有 RP 以來,自有 BBC 以來,一直未有擺脫南腔北調嘅語言現實。 曾幾何時,語言專家以為可以用 RP 統一全國方言,後來明白無能為力。 雖然同係 English, 你有你講 Cockney, 佢有佢講 Scouse. 自從1970年代, BBC 甚至放棄再用 RP 標準考核廣播員。 今日嘅所謂 British Standard English, 喺好多英國語言學家心目中,已然並不要求任何一種指定口音,包括 RP, 亦即係話,口音 accent 同發音變異 pronunciation variant, 都唔應該係一種語言講得是否標準嘅衡量尺度。
但係我地個社會迷信考試,迷信發掘精英,迷信統一標準,迷信規範,連講野都唔例外。好啦,你夾硬規範,透過考試批佢一個U級,打上烙印,只會誘生反感,對於社會普遍語文水平嘅提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人嘅語言面貌,一如容顏,總有美醜,一望而知,偏偏仲要喺佢個額頭上便刺青,標明等級,用意何在!?
世界上變體英語好多,譬如新加坡英語,如果引進RP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講野!
世界上變體官話有兩種,譬如台灣國語,如果引進普通話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講說話!
世界上變體廣州話有好幾種,譬如香港粵語,如果引進現今廣州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發噏風!
好在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只製定普通話語音標準。廣州話被視為方言,似乎並冇加以「規範」,歷來未有官定標準。香港教育、考試當局似乎亦未從廣州地區引進權威語音專才。
如今有位居本地學術高地嘅專家,依據一部古韻書,即係《廣韻》,考核所有本地粵語字音,對認為錯誤而不能容忍者,予以重新訂正,編纂為字書,推行於教育及廣播系統。
反對者於是群起而攻之,號召為廣府話「救亡」。
我雖然並無譏笑對壘雙方「鴨食鴨骨」之意,但我講本地粵語從細講到大,從大講到老,如今竟然墜於五里霧中,不知何去何從。 一如唔知「鴨食鴨骨」嗰個變調之後,同陰上音值相等或者相若嘅第一個「鴨」字,應該如何處置;亦唔知亂讀會唔會顯示語文水平低落:
今人競勢,以才殺伐;勝者登台,敗者匿窟;豬噬豬頭,狗咬狗笏;牛食牛肉,鴨食鴨骨;惡言相詆,牙尖舌崛;難唔難睇?核唔核突?
本地教育系統嘅粵語音韻學專家要在全領域訂正粵音,所據韻書為宋朝陳彭年等人以《切韻》為依據,所「奉詔重修」嘅《(大宋重修)廣韻》。
喺呢度且不從精細處著眼,去質疑《廣韻》到底有冇條件作為訂正一種生謳謳嘅現行語音系統嘅標準,而係從大處隨便噏幾句。
我諗,如果《廣韻》足以作為現行本地粵方言字音嘅「宗祖」,佢冇乜野理由唔可以同時作為閩語、客語、贛語、湘語、吳語,甚至現行漢語標準語嘅共同宗祖,因為大概喺漢唐之世,就語音系統而言,南言北語當未至好似今日有噤大歧異。
如是者所有漢語方言各各返本還原,一一退歸古雅;能考則考,不能則擬;最終會喺漢唐,甚至周秦會合,至此各各大小方言必當相融為一,不亦美哉! 然而,茲事體大呀!
另外,粵語恐怕是必廢除陰陽之別,恢復全濁聲紐,方得盡善。 淨係呢樣就好鬼死有挑戰性啦!諗諗都過癮!
不過我又諗番轉頭,大概音韻學專家同教育系統都唔係要做到噤「激退」嘅,佢地絕對冇諗過要「謀殺廣府話」,只不過係深愛母語,並且迷上《廣韻》,又有啲妄自尊大,一一都過咗頭啫。
至於敵對一方,似乎只在感情用事,並未搵到敵人死穴,往往虛發其矢,徒勞無功。
計我話呢,廣府話點搞都唔會死嘅。承傳咗兩千年,歷盡滄桑,屹立不倒,邊會死得噤易呀!
同時又有所謂「廣府話救亡運動」,組織者激烈反對「粵語正音運動」,認為該「運動」係要「謀殺廣府話」。
上便篇題「鴨食鴨骨」,意思絕對唔係譏笑對壘雙方喺度鴨食鴨骨,係就索性用句廣府俗語:「狗咬狗骨」。 所以要話鴨食鴨骨,其實係從我地奇妙嘅粵語音韻現象,偶然聯想出嚟嘅一句廢話而已。
第一個鴨字,唔係「劏雞殺鴨」嗰個「鴨」,「劏雞殺鴨」個「鴨」讀「中入聲」,而家呢個「鴨」字係口語變調,音值同陰上聲相若。由於其調性未為專家承認,無以名之,姑且擅自叫佢做「入陰上」。
廣州音系一如其他現代漢語方言,承繼自古漢語。不過,可能因為過去一二千年嚟地緣阻隔,佢偏處嶺南,語音發展歷程同北方話好唔同,保留咗比較多嘅古漢語特徵。 廣州音系唔只聲調多,而且三種鼻韻尾同對應嘅三種塞音韻尾齊全。 北京音系已經失去存在於古漢語嘅雙唇鼻輔音韻尾 -m, 同埋三個塞音韻尾 -p, -t, -k, 即係話:北京音系失去咗「入聲」。
雖然係噉,並唔係話廣州音系一二千年嚟一成不變,保留完整嘅古音系統。 世界上冇一種語音系統可以保持百年不變,何況千年! 好似英語噉,明明係拼音文字,但係講英語嘅人就係唔理你點拼,話變就變。 譬如話:God bless this dog eat dog world, 明明係 gawd, dawg 嘛,但係有一類美國英語會講成 gahd, dahg. Dog 裏頭嘅開口圓唇低元音O, 已經變為展唇。 啲噤基本嘅表音符號,居然都可以夾硬改變!
不過即使係噉,現今啲英格蘭人就算心裏頭唔多順,甚至認為美國英語唔算係 Standard English, 但斷斷唔會話美國人讀錯音。
語音可以用權威強行規範,但係作用好有限;縱能規範於一時,不能規範於長遠;縱能規範少數乖乖考試精英,不能規範廣大曳曳人民群眾。
成個聯合王國嘅面積只有區區二十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六千萬,自有 RP 以來,自有 BBC 以來,一直未有擺脫南腔北調嘅語言現實。 曾幾何時,語言專家以為可以用 RP 統一全國方言,後來明白無能為力。 雖然同係 English, 你有你講 Cockney, 佢有佢講 Scouse. 自從1970年代, BBC 甚至放棄再用 RP 標準考核廣播員。 今日嘅所謂 British Standard English, 喺好多英國語言學家心目中,已然並不要求任何一種指定口音,包括 RP, 亦即係話,口音 accent 同發音變異 pronunciation variant, 都唔應該係一種語言講得是否標準嘅衡量尺度。
但係我地個社會迷信考試,迷信發掘精英,迷信統一標準,迷信規範,連講野都唔例外。好啦,你夾硬規範,透過考試批佢一個U級,打上烙印,只會誘生反感,對於社會普遍語文水平嘅提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人嘅語言面貌,一如容顏,總有美醜,一望而知,偏偏仲要喺佢個額頭上便刺青,標明等級,用意何在!?
世界上變體英語好多,譬如新加坡英語,如果引進RP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講野!
世界上變體官話有兩種,譬如台灣國語,如果引進普通話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講說話!
世界上變體廣州話有好幾種,譬如香港粵語,如果引進現今廣州標準,好多人唔知點樣開口發噏風!
好在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只製定普通話語音標準。廣州話被視為方言,似乎並冇加以「規範」,歷來未有官定標準。香港教育、考試當局似乎亦未從廣州地區引進權威語音專才。
如今有位居本地學術高地嘅專家,依據一部古韻書,即係《廣韻》,考核所有本地粵語字音,對認為錯誤而不能容忍者,予以重新訂正,編纂為字書,推行於教育及廣播系統。
反對者於是群起而攻之,號召為廣府話「救亡」。
我雖然並無譏笑對壘雙方「鴨食鴨骨」之意,但我講本地粵語從細講到大,從大講到老,如今竟然墜於五里霧中,不知何去何從。 一如唔知「鴨食鴨骨」嗰個變調之後,同陰上音值相等或者相若嘅第一個「鴨」字,應該如何處置;亦唔知亂讀會唔會顯示語文水平低落:
今人競勢,以才殺伐;勝者登台,敗者匿窟;豬噬豬頭,狗咬狗笏;牛食牛肉,鴨食鴨骨;惡言相詆,牙尖舌崛;難唔難睇?核唔核突?
本地教育系統嘅粵語音韻學專家要在全領域訂正粵音,所據韻書為宋朝陳彭年等人以《切韻》為依據,所「奉詔重修」嘅《(大宋重修)廣韻》。
喺呢度且不從精細處著眼,去質疑《廣韻》到底有冇條件作為訂正一種生謳謳嘅現行語音系統嘅標準,而係從大處隨便噏幾句。
我諗,如果《廣韻》足以作為現行本地粵方言字音嘅「宗祖」,佢冇乜野理由唔可以同時作為閩語、客語、贛語、湘語、吳語,甚至現行漢語標準語嘅共同宗祖,因為大概喺漢唐之世,就語音系統而言,南言北語當未至好似今日有噤大歧異。
如是者所有漢語方言各各返本還原,一一退歸古雅;能考則考,不能則擬;最終會喺漢唐,甚至周秦會合,至此各各大小方言必當相融為一,不亦美哉! 然而,茲事體大呀!
另外,粵語恐怕是必廢除陰陽之別,恢復全濁聲紐,方得盡善。 淨係呢樣就好鬼死有挑戰性啦!諗諗都過癮!
不過我又諗番轉頭,大概音韻學專家同教育系統都唔係要做到噤「激退」嘅,佢地絕對冇諗過要「謀殺廣府話」,只不過係深愛母語,並且迷上《廣韻》,又有啲妄自尊大,一一都過咗頭啫。
至於敵對一方,似乎只在感情用事,並未搵到敵人死穴,往往虛發其矢,徒勞無功。
計我話呢,廣府話點搞都唔會死嘅。承傳咗兩千年,歷盡滄桑,屹立不倒,邊會死得噤易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