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楓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楓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3/02/19

靚楓接涼風

自「20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以來,小港古村的「營口」急遽增加,其中包括「短住營口」和「長住營口」,主要都在郊野公園範圍外、由荒棄稻田演化而來的草坪上。人們在澗岸上密集地搭建了許多帳篷,固然有週末、假日臨時設營「短住」僅僅一個晚上的,也有坐踞一隅、時實時虛、而長久不撤的。

距公用廁所咫尺之遙的岸徑側旁、台灣相思樹下,一營久置不撤已有好些日子。此營的右側和帳後倚靠森茂的灌木坡林,帳前和左側離岸徑僅一米許、以無數的石頭堆起了小矮垣;兩個臥倒的大膠桶內充石頭,底部相對,形成出入口,設在麥徑一側。頂篷的後半幅遮蓋包子型帳篷,前半幅則形成小「院子」,「院」內擺設主要由「再用廢物」構成的「家具」,「廚櫃」由泡沫塑料箱子充當,內置物資似有油、鹽、醬油之類。

 

此營位置的地勢比東面相距咫尺的溪口草坪略高,而這段堤徑的基礎跟公廁一樣,是岩石上的混凝土結構,較能抗滲,若非颱風季節,一般天文大潮下、被漲近徑面的海水漫淹的風險不高,「營主」是以放心長期在此蹲駐。當然還有最顯著的「有利點」,就是毗鄰公廁,取用自來水和啥的都最方便!呵呵呵!

敝野客此去的深山營地非惟山途遙遠,汲水的澗池且在陡坡之下300餘步,「原創」蹊徑又窄又崎嶇,跟此處的「水源」這20來步平坦的混凝土寬徑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日是耶穌聖誕假期,天氣不冷,這小港灣的水、陸交通方便,歷來是熱門營地,當然非常熱鬧。我真想也進深谷裏去住上兩天,調研一下現今的實際情況,但是估計連我從前用過的最偏僻的坡上營地,也已早被佔據;進去多半白走一趟,徒然浪費一兩個小時。於是逕直前行,不作勾留。

此前12月中旬經歷了一道大寒流,加之夏天曾遭颱風,楓香小林的「楓冠」已然略呈「斑禿」;而低溫又不夠低,日子又短,紅得就不怎麼樣,觀賞起來,差強人意罷了。

本意在山裏住上幾天之後、就像去年一樣轉移到大浪嘴去迎接元旦日出,可是天文台的預報說元旦日自凌晨之後全日多雲,也就是說沒有機會看到海平線日出,於是取消計劃,原地過年。但我也另有B計劃,就是萬一天文台讓老天爺給忽悠了,元旦日出竟爾如期在海平線上演示,那我是還得儘可能看一眼的呀。關鍵是太陽從海平線冒出來那一刻的角度、是否在大浪嘴半島的端端以南,還是會被它給擋了。這我還真的從來不曾在這營地嘗試觀看元旦海平線日出,因而乾脆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於是非得計算一下。冬至以來太陽走了10天,從南緯23.5度北移了2.6度,也就是在南緯20.9度。於是拿出地圖和軟尺,用摺紙的方法仔細量度一下營地和岬角連線作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鄰邊的長度,然後用手機的計算器以餘弦函數算出岬角的方位,正好在我營東南22度。也就是說,太陽恰恰可從岬角南端「擦邊」冒出海平面。

可惜終於還是得不到驗證,因為天公果然不作美。鬧鐘清晨645分喚醒,拉開後門帷探頭出去一看,但見東方了無黎明的跡象,楓梢的空隙全然就是一片雲天!

這幾天儘管沒有12月中旬我上鳳凰山頂給冷鋒「接風」那麼冷,白天可算溫暖,但日夜溫差還是不小。除夕早晨七點半讀到了10度的低溫,六個小時之後的下午一點半卻升上了20度,這樣的短時變化不惟不大矣!

沒有轉移營地去大浪嘴喝東北風省下了許多時間,於是離營出山到長灘去觀浪。確實有點大浪的意思了。但見略有一些衝浪者滑翔於洶湧的波濤之間,可謂得其所哉了。一般的弄潮兒則付闕如,700米的長灘上也就只有20來頂帳篷,幾乎全是洋人。

 

有村有店的鄰灣畢竟比較熱鬧,小小的沙灘上帳篷總有三四十頂吧。這邊的露營客當以華人為多,但兩處餐飲涼棚的座上客通常都以設營長灘的洋人為主,不過今天好像沒來多少,大大不如以往假節日裏的那種應接不暇的紅火狀態。

 除夕夜看過上弦之後的半輪月亮,天空果爾就如天文台的預報,再也晴不起來了,一直沉沉地陰晦到了「洋年初二」。

 

天復晴,楓梢多禁受了一兩天的低溫,太陽一曬,顯然比前又紅了好些。此來儘管斷斷續續的颳了好幾天的大北風,紅葉掉落不少,反正要比有些年這期間的連日陰雨好多了,堪云如願。

 

 























2018/10/11

後颱楓豔

年前「蒙源」魯氏「浪西」買地建園,因鋸樹挖池,開渠引澗,刨去了大片固有植被,修築了新型別墅,一度引起環保團體極大的驚惶和憤慨。此次強颱風「山竹」來襲,這魯氏園宅如有神佑,看似秋毫無損,風過依舊,樹木葱鬱,屋舍儼然,只是園界前方的大片沙地灌叢颳去泰半,沙灘似乎有向山根擴展而進犯園宅之勢。


此去東南不過三百米地的老村,受災情況可是不輕呢!臨灘的陽傘餐飲雅座消失殆盡,築牆填夯而成的平台場地還原為一大堆磚石沙土,給弄潮兒和露營客提供服務的簡陋浴室也被颳得殘缺不全。


在潮線以上、挨近村舍、而本來就寥寥無幾的木麻黃老株叢,幾乎全數逃不過此一大劫!賴以扎根的沙土顯然被風暴潮徹底沖刷,然後又復鋪上,大樹的根柢於是翻了出來,整株臥倒,乾死在兩三米高的新成沙牆旁邊,讓人看著心酸。


岩岸上的一段花崗石板小徑則被暴浪打了個稀巴爛,彷如遭到了恐襲,怵目驚心。


直升飛機的停降坪本該是相當紮實的吧,如今就像地震過後,解體而成好幾大片混凝土碎塊。


然而望向大海,這時風平浪靜,滿目但見遊艇,哪裏還有半點大浪滔天的影子!幾個洋小妮子在小潟湖裏嬉水,玩得不亦樂乎。


隔山的小灣遠看更顯靜態了。此灣的沙灘面積不大,因有餐飲服務,卻是一處露營熱點,假節日擠滿了帳篷,在敝客眼裏顯得十分侷促;如今讓那「山竹」幫忙加鋪不少細沙,整灘略微擴展了些許,這麼一來,旺季到此露營的人們當可分享較大的空間。


村前的頹垣敗瓦還亟待清理,設施更須重修。不過這於營地的使用肯定不會有什麼負面的影響。照我歷來所見,很多人們並不介意在廢物堆旁擱帳篷,垃圾似乎可以視作景物組成部分,大抵於觀瞻無甚大礙。


颱風劫後三週,敝客野林營地山下長灘的廢物清理工作已大致完成,有關人員做得很不錯了。這兩天已然有人過來露營。在一大堆等待運到堆填區的廢物包旁不遠處,就有悠然自得的帳篷蹲在那裏。確實那主要都是一些百年降解不了的塑料廢物,腐爛發臭、播毒傳菌的風險甚低,看在眼裏更不會影響生理衛生。


灘沿上離潮線較遠的灌叢和草地、幾乎看不出遭過颱風的痕跡,只除了零星散布著一些泡沫塑料碎塊。善於以柔禦剛的豔山薑廁身在灌叢裏,悠然提溜著成串即將熟透的果子,看似全然不曾遭過「山竹」的強暴。


一群法國美眉選用了清理得比較徹底的長灘南頭,大抵因為此處較近鄰灣,方便過去用餐和洗浴吧。週末來時路上遇上她們,說是要爬上海拔 469 米的小小尖峰,然後下來在長灘上露營。

我高高興興的跟這其中一位英語說得很流利的女郎聊著,走了一段上坡路,終至力氣不逮,不得不停步稍歇,以繼殘喘。畢竟人家都是年輕的長腿女郎,並且終極輕裝上路,走得可是挺快挺從容的,而敝客卻儼然一頭矮腳老驢,並且馱個可笑的巨包!


向晚時分,我在營地還沒把個帳篷搭好,山區卻又飛來了「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轟轟然在我營正東的遠處坡脊後面兩度懸停久之,然後飛走,無疑又是救援任務了。那裏是山上下來到長灘的一條較短的路徑。我心想,但願出事的不是這個美眉團隊的成員。


於敝野客而言,直升飛機可說是相當討厭的物種,尤其在這樣的颱風劫後的特殊環境下,禿林上空出現這種噪聲隆然的飛行器,不管在聽感還是視覺上,都是很大的騷擾!直升飛機可不是個鳥,它不下「彈」,卻能在夜裏飛來,瘋狂亮起探照燈,把敝客掃射一個心緒不寧!

好在可愛的楓香樹這時也不盡禿,老葉雖然被「山竹」褫了個精光,但這三個星期以來,不少植株都趕緊長出新葉了;其色澤尤其悅目,居然比春天時還要多了好些橙黃和嫩紅。看著這「後颱楓豔」,似有助於紓緩精神上哪怕僅是片刻的不寧和煩躁。


都已經十月了,在這挨近歲暮的時節,竟能看到滿林的嫩葉!確實這是歷來不曾一見的特殊楓林景緻,大抵百年或得一遇吧。但這只能發生在狂颱施暴之後!


估計未來的三個月裏,整片小林的樹冠應能重新長得齊全,而現時已過蟲害高峰期,並且再遭颱風之劫的機率也較低,這麼一來,可以預期,歲末的紅葉必較往年的完整好看。


楓林儘管讓那瘋颱褫了個半裸,也非一無可觀,透過疏林,山外景物尙亦堪賞。這跟春前的自然禿去不太一樣,因為歲末年初霧霾多半濃重,視野往往不如現在清澈,遠景可以至於不忍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