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9

電郵致友人-- 關於個人崇拜

Old C.,

你的「大中至正有感」,用了不到 800 個漢字,揭開了「個人崇拜」這個大題目,讓我真有點不知從何談起!

個人崇拜,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普遍現象。 遠古人類對英雄、巫祝和領袖的崇拜和迷信,是形成部落文化的一個要素,也是維繫部落組織的必要聚合力。 沒有這種原始的、對人類個體的崇拜,就沒有今天的人類文明,因為無從凝聚社會性的發展力量和維持力量,讓部落發育、擴展成為民族和國家。

從上古到近代,多數人類社會的領導層,由最簡單的個體戰鬥英雄(有時兼擁智者或聖人身分),發展到了多元的精英集體。原來對個體英雄的崇拜,於是轉移到統治集團的君主身上,衍生了忠君現象,又從忠君擴延至忠於國家(往往就是統治集團本身),乃至忠於民族(往往等同統治集團)。
簡單地說,這所謂忠,其實就是愛的一種形式,是一種政治之愛。這種愛源自迷信和原始崇拜,如果添加來自系統宗教的神聖成分,往往就能發展成為一種狂熱的形式。

現代的一般社會和國家組織更趨複雜,精英集團領導層分工細碎,個別精英難以擁有充分的神聖化條件,而成為聖人或者民族英雄。 另外,國家、民族之間的戰爭減少,黷武主義式微,就真要打起來了,國王、總統固然絕對不會「御駕親征」,三軍總司令也不會披甲上陣,戰鬥英雄缺乏滋生的溫床,無以成就無匹大業。 因此,對國家、民族英雄的個人崇拜,就再也找不到對象了。

然而,個人崇拜並沒有因此完全消失,它還是在不同的地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據我個人淺陋的觀察,今天,世界上常見的個人崇拜大致有兩大類。一類是自由個人崇拜,另一類是強迫性個人崇拜。

自由個人崇拜普遍存在於沒有意識形態控制的地區,一般就叫「偶像」崇拜。 當然,這所謂「偶像」,並非指的人工製品,而是活生生的人類個體。
在那些較為現代化、沒有意識形態控制的地區,自由個人崇拜是教育落後的一個突出的表徵。在這些地區,初、中等教育已然相當普及,但教育體制和內容落後。由於教育落後,人們一般比較愚昧和迷信,自我形象矮弱,個體往往需要在精神上依附一個比自己強大的人物,以為自愛、自信、自尊、自傲的支柱。
自由個人崇拜者多屬青少年,而他們崇拜的「偶像」,多為電影、電視演員、流行歌曲的歌者、各類職業球賽的球員等。 這無他,「偶像」固然得有超凡的本領和出眾的外表,而這些本領又往往是崇拜者自己所沒有,卻又大致能夠理解和欣賞的。 這一類的個人崇拜,有時又會摻雜性愛幻想的成分(包括異性戀和同性戀),讓崇拜者在崇拜情緒作用之下,自然釋出大量神經傳導物質,產生如醉如痴的美妙感覺。

強迫性個人崇拜存在於實施意識形態控制,或宗教信仰、傳統風俗深厚,教育、經濟薄弱的地區,也就是法定或傳統習慣上對政治、軍事、宗教人物的強迫性敬畏和崇拜。
強迫性個人崇拜者包括了所有年齡、所有教育程度,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都得在形式上敬畏和崇拜指定的「偉大形象」或「神聖形象」,否則就要承擔道德上被責罵、宗教上被詛咒、法律上被懲罰、政治上被迫害的後果。 這些被崇拜的「偉大形象」或「神聖形象」,往往都是經過純化、美化、神化的政治或宗教人物,有活著的,也有死去了的。 這些政治、宗教人物往往長期在位,甚至無限期在位,美化和神化的過程動輒數十年,讓個人崇拜成為根深柢固的社會習慣,甚至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社會發展和政治制度落後的地區,統治集團基於統治上的實際需要,總要大搞個人崇拜,以圖在精神上控制人民。用世俗的方式,建立政治上的宗教;以最少的政治資源,統一最多的個人思想和信仰。
在教育薄弱的地區,搞這玩意本來沒有什麼難度,但不免會有少數愛思考的、不願意當順民的,敢於冒出來唱個反調什麼的,對擁有「偉大形象」的統治者和他的集團造成「幾個蒼蠅嗡嗡嗡」的滋擾,因此,必須同時實施威權統治,用法律方式和武裝力量,把唱反調者鎮壓下去。

今天在台灣,以上所說的獨裁統治和鎮壓手段,已然並不存在。 國民黨作為在野黨,對苦心經營數十載的蔣介石個人崇拜,已然失去有效的維持力量。 不必陳水扁拆神主,蔣氏的「偉大形象」在多數台灣民眾心目中,早已消退於無形了。 那麼,陳水扁為什麼一定要拆其「神主」而後快呢? 這就跟過往國民黨在台統治上的大小失誤不無關係。
蔣氏在大陸丟掉政權,已然是個失敗者,遷台之初,竟弄出一個殘殺無辜的二二八事件,由此在台灣多數「本省人」心目中,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成就一個「大中至正」的崇拜對象了。陳水扁自命是「台灣之子」,他從來就是個台獨分子,在國民黨的威權政體下,因「蓬萊島雜誌事件」被判過刑。可以猜想,他對蔣氏不可能不痛恨。他要在任期內拔除心中的這根刺,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就算這次陳水扁的舉措,真正的目的是要拆掉國民黨的神主,為台獨路子清除障礙物,也總算在消除「個人崇拜」這檔子事上,寫上了簡短而難寫的一頁,對中華民族而言,這未嘗不是好事。

從另一方面看,對今天在野的台灣國民黨而言,蔣氏與其說是值得紀念和崇拜的黨國元勳,倒不如說是一項負資產。 陳水扁捋了袖,動了手,把「中正紀念堂」改稱反面「民主紀念館」,把「大中至正」改為「自由廣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的立場,表面上當然是要表示反對的,可我看,他骨子裏頭,該是連高興都來不及呢!

在大陸,毛澤東是無神論者,不像蔣介石需要上帝的保佑。但毛氏的「神聖」形象,在威權政治下,似乎至今還能保持凌駕滿天神佛之上。「十年浩劫」這齣民族大慘劇,對他個人的偉大,似乎絲毫無損!
中國大陸的民主程度遠不如台灣,共產黨一時還不會有淪為在野黨的可能,「毛主席紀念堂」當然沒有遭受別的執政黨加諸不敬舉措之虞。
只要政治改革保持零速度,教育內容保持低質量,海峽彼岸的鬧劇,當無足鑑之處。

Excerpt passages from a novel – In Quest of Truth on the Holy Book of Genesis

1:02 Why did the Spirit of God need to hover over the waters, as He IS omnipresent? Was it just for fun? Or did He do so just as a special spectacle for certain beings already existed before His creations? As at that very beginning, living things on earth were yet to be created. Did God simply play games or do physical exercises? Or could the verb hover, which was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ancient Hebrew, be used to denote a certain act of God that mankind can hardly perceive at all? Could it be that the divine message was not accurately conveyed to mankind as God used the human language, invented by man himself He had created, which is of all too limited capability, for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hardly perceivable by man?

1:14 Why did God not simply say He was to let the land of the global earth spin round and round, facing and turning away from the greater light to separate the day and the night? God was not telling the truth to Himself by murmuring, or was He? Why did God, being omniscient, say something as though He were an ordindary person without much knowledge of the skies created by Himself?

1:27 Why did God's Own image diversify so much that it made so many different races? Why black and white? Did God want people to look so different so that there might be fun to look at? Or did He simply want to give people something upon which they could discriminate against each other? Why male and female? Could God have a spouse and choose not to let us know? If God does have a spouse, is it a female spirit or something else? Did God’s spouse give birth to His son Jesus in Heaven as Mary did in the manger?

1:31 And there were no evenings, and there were no mornings at the two poles of the earth, why? Why was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tilted axis, about which the earth rotates, not mentioned?

2:05 Why did God rationalize only the rain but not carbon dioxide or solar energy as an essence for the plants to grow? Did it need to be 'rain'? Might 'niar' not do? Might anything else including 'nothing' not do simply if God wished?

2:17 How did the created human being apprehend God's words 'you will surely die'? As he, being the very first and only man at the beginning, obviously could not have possessed the knowledge or feeling of 'being dead' or 'dying'. And he did not even have the perception of being naked, before his eyes were opened as a result of having eaten the forbidden fruit, or did he?

2:19 Why did God not bring the Escherichia coli to the man to see what he would name it, as Escherichia coli is no doubt a bit more essential to the life of humans than certain beasts of the field?

3:07 Why did the eyes need to be opened to enable the man and the woman to realize that they were naked? Did touching each other mean nothing?

3:10 Why was the man afraid of being naked? Did God make him afraid for certain reason He did not mention?

3:14 Why was eating dust a punishment as dust had been used to form into God's image? Was dust not good enough? Now we know dust is not just dust, it is made up of residues of weathered rocks and decomposed matters from living organisms.

4:09 Cain had killed his brother Abel, and he said to God,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As God is God, how could Cain not realize that Lord God, the creator of his parents and beings and things of all kinds, must have known anything concealed from Him?

4:17 Where did Cain's wife, and his sons' and grandsons' wives come from? Were they among some other creations of God, which had not been mentioned by Moses? Did Moses neglect or miss something God had done? If so, how much could it be? One percent? Fifty percent? Or ninety-nine percent?

6:05 Why did God not rectify His sons' hearts by just saying, 'let there be good instead of evil inside them', judging from the omni power that a few words out of His mouth caused the creation of the whole universe? Could it be that God just saw mankind as his play things, and deliberately let them go evil as they would like to, simply because it was fun to have both good and bad? Could it be wrong to perceive that God wiped the evil mankind out of the earth, took grief as an excuse, and did killing for fun? If God did kill, was killing much convenient or easier than repairing those evil human beings' hearts? Judging from the fact that God created all kinds of living things of extreme biological complexity just in a single day, why would He rather not replace just a limited number of decayed hearts of humans, and not fix certain bad genes or shut off certain hormones to prevent man from being evil? How difficult was it for our omnipotent Lord God to do so? Why did Moses not tell us? Or was it actually told, but not put into the Good Book?

12:12 From what clan after Noah did Pharaoh and the Egyptians descend?

12:17 Abram went to Egypt with his beautiful wife Sarai, leaving his homeland which was in a severe famine, in order to survive. He lied to Pharaoh that Sarai was his sister, so as to let Pharaoh take Sarai and treat him well; thinking that Pharaoh would kill him if Sarai was known to be his wife. He accumulated a big fortune by deceitfully trading his own wife. Later Lord God inflicted diseases on Pharaoh and his household because Pharaoh took Abram's wife. Did God collaborate with Abram to trap Pharaoh? Or trapping Pharaoh was a righteous act which could be justified? Or did omniscient Lord God not know what Abram had in mind when he entered Egypt? If so, who told Moses the story so that he could put it in the book of Genesis?

16:07 Why did God need an angel to find Hagar for Him? Was God yet to become the omnipresence and omniscience then? Or simply He wanted to act like his creature the mankind?

17:17 God said to Abram, now called Abraham as God said so, that He was going to give him a son by his wife. Abraham, then one hundred years old, simply did not believe what God had just promised. Why could Abraham be so silly in front of Lord God the creator of the earth and the skies and even his very own ancestor?

18: 21 Why did God need to go down and see if Sodom and Gomorrah were as bad as He had heard about, as He is omnipresent and omniscient?

19:08 God sent down two male angels to destroy the rotten city of Sodom. Lot invited them to his house. All men from all parts of the city came and wanted to have sex with the two male angels. Lot wanted to protect the two heavenly guests by offering his two virgin daughters to all the bad men. Later he even had sex with his two daughters and made them pregnant. Was Lot not wicked and foolish enough for God to punish by death? Yet, the angels spared his life. Did God know nothing about that?

19:26 Lot's wife became a pillar of salt as she looked back when the bad city of Sodom was being destroyed.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of God's letting such legendary thing happen?

2007/12/08

電郵致友人 -- 談史觀和中國追求文明的步伐

Old C.,

研究歷史和編寫歷史都需要求真的科學精神,在治學態度上,和研究自然科學該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在「科學」這個洋詞引進國門以前,中國的讀書人根本不知道科學為何物,飽學之士的腦袋裏,乾脆沒有這個概念,五四時期還只能音譯為「賽因斯」,或有禮地叫個「賽先生」呢。
沒有科學精神,缺乏科學方法,沒有分辨真偽的能力,缺乏發掘材料的手段,編起歷史來,已然難以做到信實。加之史官受命於皇帝,並不出自獨立的學術機構,怎麼能夠客觀地下筆! 在一般情況下,美化本朝,而醜化前朝,似是在所難免的事。若更要討好昏庸的聖上,這可是什麼虛假謬誤都寫得出來了。
有些野史,可能要比正史更真實。 野史已然可以叫個「史」,而有可讀之處,那就不在乎把讀起來更有趣的演義也叫個「史」,比如「準野史」吧。 這就難怪香港電台有一位讀過中文系的節目主持人,竟教一個想提高歷史科成績的中學生,去看《三國演義》了! 他大概一時忘記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原是兩碼事,或乾脆把所有演義都看作歷史!
我從來都在懷疑,咱們的二十四史之中,能有多少算是信史!如果總帶著存疑的態度,讀起歷史來就會很吃力了。

中國其實並非像你所說的「沒有文明過」,目前的中國其實已經相當文明了,只是在有些方面還夠不上比較均富的西方世界的文明標準。 國民愚智懸殊,一如貧富懸殊。
中國國民個體素質差異巨大,平均素質低於西方標準,可以歸納在一個要害根源上,就是教育落後!
教育落後,原因卻是多樣的。 政治腐朽、經濟薄弱、學術不振、民性自私等都是主要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和因素之間、因果之間,又復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教育不濟,民智難以提升,社會難有公平,學術難趨發達,政治難得開明。

中國歷代皇帝,一如西方君主,昏庸無能者不少。皇帝無能本來無所謂,朝中要有能夠發揮作用的賢臣就好了。可惜皇家集權過度,政治體制無從進化。佞臣當朝,結黨營私。於是代代維持著落後的政治體制。這腐朽的體制,是滋長、培育愚昧和奴性的溫床,是反智慧、反公平、反正義的激素和高效肥料。
在這樣一個整體落後的國度,就算是精英領導階級,都只能由飽讀詩書的愚昧奴才來組成。而龐大的既得利益攥在他們手裏,社會的整體發展,就只好代代停滯不前了。
在這樣的政治體制之下,在這樣的社會生態之中,普遍沒有受教育的老百姓要苟活偷生,除了當「順民」,還能幹什麼呢! 一般的老百姓是無辜的。不知者不罪,無知者無罪。罪在統治階級和讀書人,因為只有他們才有條件和能力去改造自己、改造社會。
可恨中國的統治階級和讀書人,歷來都是世界上最自私自利的一群。 這裏面有個簡單的道理:最自私自利的人向上爬的動力也是最大的。

至於你說讀書人的「仿古」、「引經據典」之弊,我認為都只是末節,不在要害之列。 仿古有仿得其法,引經有引得其所。 要害在於,朝廷和社會上,都沒有思想、言論和學術自由,學術研究完全不被尊重,學術創見往往被扼殺於萌芽狀態。 怎麼會這樣呢? 一言以蔽之,曰:私利蒙了眼,愚昧到了家!

且回看咱們近百年來追求文明的步伐:

光緒皇帝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要維新變法,籌畫未足,貿然推行,由於勢孤力弱,不敵操縱軍政實權的慈禧太后集團,僅歷百零三日,以被鎮壓而告終。 康、梁逃亡日本,參與變法的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慈禧集團殺害。

孫中山革掉了大清皇朝之命,學人家法蘭西共了和,行了吧?還不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先生遺憾以終。 你看,人家法蘭西的國土比咱中國的四川省只略大一些,尚且要在革命百年之後,才算進入穩定的文明政治之軌。咱偌大一個中華,擱得下整個歐洲,哪能一步登天!咱們的確需要費些時日。

共和之後不足八年,國運每下愈況,五四運動爆發,大學生們打倒了孔家店,卻原來錯不在孔子,孔家店只是個幌子,孔子無端當上了替罪羊。 孔子無辜被打倒,咱們失去了被歷代統治者充分利用的人形圖騰,於是感到空虛徬徨。
兩千年來,人家西方有個入世傳道,敢於慘死在十字架上,卻又能夠復活的神子耶穌;咱們有的卻是出世修道,在菩提樹下靜思覺悟,頭頂有個鳥巢的佛祖。 佛祖祂的死法叫涅槃,安詳著呢,沒打一根釘,沒流一滴血,形象上不夠魅力,難以激發自我犧牲、不和邪惡勢力妥協的勇氣!

毛澤東倒是有非凡的魅力和勇氣,因此得以成就他的「凌雲志」。他於是來了個再共和,創始了人民共和國,接著又共了全民的產,再徹底大革了一番文化的命,破了「四舊」,立了「四新」,把一切古舊腐朽的,砸了一個稀巴爛。 這一回可就該行了吧? 原來還是不行。
鄧小平懂得這革命激情過後,需要「請客吃飯」,於是他老人家一個人說了算,冒社會主義教條的天下之大不韙,讓一些人先富起來。
如今先富起來的中國人可是日見其多了。這些國民到了世界各地,到了西方,去吃喝玩樂,除了財大氣粗之外,身無「文」物,還是跟人家日本人、韓國人相形見絀,顯得不夠文明,不夠體面,時有損及「國格」的行為!

那可怎麼辦呢? 普及教育,改進教育,是唯一的出路。 但要教育得到真正的改進,卻必須開放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這個嘛,共產黨的精英們,一時就怕還沒有準備好吧!

沒轍! 「只爭朝夕」看來是不現實了。您老且別急躁,搥胸跺腳只會傷了自己。 「一萬年」確實又「太久」哇!那就一百年吧。 咱粵語有句至理名言:「發財立品」。姑且改為:「富後文明」。您老以為何如?

2007/12/04

謬劇小品《十年之約》

地點:此地此處
時間:今天傍晚
人物:男子四人:朱怡、馬慎、牛衛、楊新


朱怡上:本人姓朱名怡,怡情養性的怡,人們愛把我的名字誤以為是豬的一個內臟,讓我的尊嚴掃地,真太叫人生氣了! 二十年前發生了一宗飛機失事,我路過現場,差點ㄦ沒被機體撞中;大難不死,卻救了三人。後來我們結為生死之交——不,該說生死神交才對,我們口頭相約,每隔十年的同一天在這裏相聚,風雨不改,不見不散。 今天因為飛機晚點,我遲到了,現在這裏就我一個,莫非全都忘了這十年之約?

馬慎上:(端詳朱怡) 請問您是姓朱的吧?

朱怡: (端詳馬慎) 哦,馬慎,是你!我當然姓朱,朱者赤也,赤者紅也,此姓吉祥,今生不改!(握手,擁抱) 你怎能讓自己發得這麼厲害!連個模樣都變得幾乎認不出來了!

馬慎: 哪裏哪裏,你才真發了呢!瞧你,何嘗不是腦滿腸肥,大腹便便哪! 報上說,你的集團要招股上市了,這消息是錯不了的吧。

朱怡: 嘗試邁開腳步,學著玩ㄦ玩ㄦ罷了,看看能不能打開一個國際新局面。

馬慎: 不簡單哪。想當年我遊遍了世界各地,你連飛機都沒坐過,當個窮教員,副業賣烤白薯。 真沒想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你卻成了鉅富!

朱怡: 不敢媲美兄台。鉅富我還不敢當,區區算是攢下十來個億吧了。你知道,這世道,十來個億不怎麼管用啊,所以才去招股。還得感謝咱們的總設計師,要沒有他,咱們一部分人就不能先富起來,我就要賣一輩子的烤白薯了。 二十年哪,這日子不算短哪!

馬慎: 確實不短。當年飛機上就有不少乘客活不到二十歲。 記得那會ㄦ,你的衣袖上還打著補釘,說是被火炭燒破的呢。這情景,我還歷歷在目。

朱怡: 現在我把那件破衣服放在防潮玻璃櫃子裏,偶爾看一下,是憶苦思甜的意思。

馬慎: 多虧你當時冒險及時搶救了我們三人,否則我們一定都已葬身火海。

朱怡: 小小不言的事ㄦ罷了,不必再提起了。 況且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牛衛楊新 (同上):朱怡、馬慎,對不起,我們遲到了! (互相握手、擁抱)

朱怡: 牛衛、楊新,我差點ㄦ還以為你們把咱們這十年之約給忘了呢!

牛衛: 這怎麼可能! 你可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咱們可是生死之交哇!

楊新: 是這樣,我剛買了輛新車,開起來不大適應,撞進了一個賽馬會的投注站裏去,所以來晚了。 還好沒把人給撞死了,否則真要來不了。

朱怡: 原來那輛出事的金色跑車,就是你的!有兩台外露的銀白色發動機,閃亮閃亮的,車牌號碼8888, 對不對?

楊新: 真讓你看見了! 我買下來才覺得有些後悔,實在有點ㄦ招眼!而且我的玄學大師提醒我,發動機外露,不祥。他說,汽車的發動機好比人的臟腑,不可外露。 我不是不信邪,只是看著好玩ㄦ,想過幾天再拿去修改,沒想到他的話應驗得那麼快! 你知道,我平生最愛車,第二才是美人。買來新車,不馬上開出去兜兩圈ㄦ,晚上睡不著!

牛衛: 有冒險精神!新車和美人,兩樣都能致命。 聽說你的大宅有個地下車庫,停放了幾十輛汽車。

楊新: 訛傳,訛傳!十幾輛而已。 我也想擴充我的私人車庫,可有關當局它不批准我往下挖! 不過,就算真的擁有幾十輛汽車,也算不了什麼,人家美國有個律師,擁有八百多輛呢! 你呢,你也愛車吧?

牛衛: 能吸引美女的東西,怎能不愛! 前幾年我回來度假,我那當高官的大舅子,把他小姨子的大伯子的小舅子名下的別墅和汽車,一併借給了我,我開車出去吃飯,因為閃避一個冒失的路人,闖上了人行道,差點ㄦ沒撞上了賽馬會投注站的大門口。 我說,這賽馬會的事業真是方興未艾,投注站越開越多,你隨便一撞,就能撞上一個!

楊新: 這可有它的道理。 這裏的教育不怎麼樣,市民素質參差,貧富懸殊,窮人遍地,可街上甚少看到乞丐,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

牛衛: 這我當然知道,人人都去賭賽馬,賭六合彩,賭球賽什麼的,有賭博就有奔頭ㄦ。再窮的人,他早晚都能富起來,因此不必去當叫化子。 該謝謝當年英王陛下御准成立賽馬會呢。

馬慎: 果然有洞察力! 誒,朱怡當上大老闆了,你們二位也一定很成功了吧?

牛衛: 還遠遠說不上成功,你看,我沒坐了私人飛機回來呢。在英國搞了些餐館、超市、房地產投資和代理,算是有點ㄦ成績罷了。 打算明年回歸祖國,搞連鎖快餐店,主打賣漢堡和炸雞腿,已經定名為「美當爐侃得雞」。

楊新: 哦,美當爐—侃得雞,就是有美當爐,能侃的雞,這名稱好!頂呱呱! 可這似乎是影射呀,不怕會有風險嗎?

朱怡: 沒事ㄦ,只要做好風險評估和管理,準備隨時應對訴訟。當然,得在訴訟費上有充分的撥備。 咱中國人都是影射專家,尤其善於含沙射影。牛衛你不要暴殄天物,埋沒天才。

楊新: 誒,對了,牛衛,十年前你不還在這裏當醫生嗎,怎麼到英國做生意去了?還要賣起漢堡、炸雞腿來了!

牛衛: 物競天擇,適者發達嘛。 朱怡本來是教書的,副業賣烤白薯,現在不也當了大老闆了嗎!

朱怡: 主要是我善於經營人脈網絡,這些年來起到充分的作用罷了。

牛衛: 我的人脈也經營得不錯呀,我有個好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位有特異功能的高人,他能千里發功,隔山吹牛,要他高興,把牛從這ㄦ吹到牛津,也不過小菜一碟ㄦ而已! 如果他要你的錢,他只要跟你見個面,也不必開口,你就會自動想方設法把錢送給他了。

朱怡: 這我知道。我聽說,目下有不少心靈空虛的富婆,正排了隊把財產獻給他呢。他還要多番辭謝,確實不想要呢! 據說,當年他給你算了命,說你一定要改行,而且事業必須始於西方,方能成於東方。 是這麼回事ㄦ吧?

牛衛: 富婆之說是訛傳,是惡意中傷,你別信以為真。關於我的傳聞,倒是差不離ㄦ。 你呢,楊新,你連汽車都買了十幾輛,一定不會還是老樣子了吧?

楊新: 我也改行了。當年我移民到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就索性去讀了個博士,接著成了回流人員,在大學裏教經濟。

牛衛: 在這裏的大學裏教書,雖然未必能夠大富大貴,也不錯呀,工時短,工資高,待遇比世界很多先進地區都要優越。

楊新: 沒有的事ㄦ! 工資要高,就不會有人要冒坐牢的風險,連區區百八十萬的住房津貼都去騙了! 我說呀,寒磣,那工資還不夠吃飯哪!

朱怡: 真可憐!那就不妨學我當年那樣,賣烤白薯,幫補一下生計嘍。 我就知道你最近買了一艘新遊艇,要比多年前的股壇神童那艘的造價還要高幾倍呢。你就別把錢都花在遊艇上吧,留著點ㄦ拿去吃飯不好嗎?

楊新: 我也想學你賣烤白薯,可烤白薯它不比美當爐、侃得雞,在這裏吃不開呀! 還好白薯不好烤,股票卻好炒。 我告你吧,那些年,我教學掙來的工資,一個星期喝不起一瓶極品紅酒,於是就去炒股,倒也有點ㄦ成績。我的很多學生都因此獲益良多,一個個都感恩圖報呢。 現在我早已不用再當教書匠了,全職炒作。託諸位的福,生活還算過得去。最近的確買了艘不叫我丟臉的新遊艇,明天還請三位賞光,到我的小艇上再撮一頓正經的,好侃半天。 我雇了個法國廚師在艇上,手藝不錯。 我看哪,咱們四個,其實該數我最不行了,炒來炒去,也不怎麼樣,恐怕到猴年馬月也上不了那個榜,為國家民族增光! 馬慎呢,聽說你常駐內地,一定發展得如火如荼了吧?

馬慎: 說不上什麼發展不發展。 忙!就只有一個忙字。天天忙得暈頭轉向。 今天我這是專程趕回來,赴咱這十年之約。要不我還在上海的大本營裏忙著呢。

楊新: 你的集團要發展成為跨國大企業了吧?

馬慎: 暫時還沒跨國,也算不上什麼大企業,在上海和其他幾個城市,有幾個酒店和溫泉度假區罷了。

朱怡: 罷了! 有誰不知道,你有一個度假區,比這裏的什麼迪斯尼樂園還要大好幾倍呢!

馬慎: 大而無當,大而無當!不毛之地罷了。你看,可不我還沒敢請你們去玩ㄦ玩ㄦ嗎!

牛衛: 誒,馬慎,你以前不是搞工廠的嗎?怎麼經營起度假區來了?

馬慎: 工廠不好搞,也經營不善,在珠三角被台灣過江龍逐一擊破,全盤吃掉,剩下一點ㄦ現金,拿去在粵港澳三地狠狠炒了幾年房產,沒想到上帝眷顧,還能重見天日。

楊新: 咱們四個人全都改行了!

牛衛: 我記得很清楚,當年楊新你的抱負是要當一個出色的記者,表揚美善,揭露醜惡,沒想到半途而廢,卻改行當上炒股教授來了。

楊新: 沒當過教授,辭職時還只是個講師罷了,和二十年前的朱怡差不多。

朱怡: 別挖苦我了。那些年,我心裏委屈,天天都不想活。當時看著飛機向我衝過來,剎那之間,我還說不上自己有多高興!我想,這實在是太美了,一下子灰飛煙滅,死得夠多麼痛快,多麼浪漫!

牛衛: 可惜死神就是不敢碰咱們幾個! 誒,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以前當醫生,人人叫我 doctor, 後來不行醫,不叫 doctor 了,總覺得有所欠缺。並且為了名片印得好看些,我就託人給我搞到了一個體面的博士頭銜,現在人人又管我叫 doctor 了,雖然好像有點ㄦ不光彩,但聽著挺舒服。 誒,我說,楊新,你那博士,不會也跟我的一樣,是託人給搞來的吧? 跟你說笑吧了,別較真ㄦ。

楊新: 你既那麼大方,把秘密告訴我們,咱們又是生死之交,我也就不瞞你說,雖然不是搞來的,卻比搞來的更不光彩!

馬慎: 你這話我不能信。我認識的朋友之中,包括牛衛、朱怡,數你最正直了。

楊新: 你叫我慚愧了。 實情是這樣的:我那博士導師是個女的,我們搞上了,她讓我把多年同甘共苦的老伴ㄦ和兩個孩子都甩了。她幫我盜用了別人的研究成果,我才有回來教書的機會,我才有今天。我該鄙視我自己呢。

朱怡: 你勇於把真話說出來就值得尊敬。不妨我也坦白了。我嘛,我也不見得比你乾淨,要不是賣烤白薯的時候搭上了幾個盜墓專家,和幾個有勢力的學生家長,盜賣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文物,再拿錢去疏通行賄、經營人脈,我也沒有今天。

牛衛: 二位原來都是好事多為,看來我也不妨在大夥ㄦ面前吹一吹了!

馬慎: 難道你也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ㄦ?

牛衛: 我在這裏行醫的時候,買賣精神科藥物,攢了點ㄦ錢,搞生意就是用的這些不義之財。臨去英國,一個年輕人,在馬路上被汽車撞死了,就是因為過量服用了我開給他的藥,導致神智不清。他其實沒有精神病,病歷紀錄上的診斷都是假的。

馬慎: 看來我們四個人全都是好樣ㄦ的。

朱怡: 難道你也有漂亮的事蹟?

馬慎: 理所當然咯。 要不我怎麼配跟你們結為生死之交! 你看,當年死神和咱們打了個照面ㄦ,都要退避三舍,可見天意是要讓咱們逃過大難,為國家民族作一番大貢獻!

楊新: 敢情是這樣。 我那玄學大師也有類似的說法。他讓我別摳,要儘著炒,拼命花,搞活社會經濟,讓國家民族富強,讓廣大人民群眾都獲得實際好處。沒準ㄦ這正是上天派給咱們的使命。

牛衛: 楊新的大師真有見地。咱們喝一瓶紅酒,法國人賺了錢,到非洲的法語國家去度假,那裏的窮人就能獲益,有資金做買賣,飛到咱們中國來,購買從歐美回收的退貨了。 馬慎,你說吧,看你能不能把我們都比下去。

馬慎: 當然能把你們全都比下去!說出來要叫你們自慚形穢呢。 不過,那些彌天大罪,我留待明天到了楊新的遊艇上,喝得半醉以後,你們的膽子都壯了,我再細細道來。 這會ㄦ先透露一點ㄦ我的小缺點。

朱怡: 你也太瞧不起我們了,小缺點也拿得出來嚇唬我們?

馬慎: 我說了,我這小缺點就夠你們傻眼! 你們都知道,我怕寂寞,我需要家。

牛衛: 聽他這話有些離奇。那會ㄦ他妻子救不活,他就嚷著要隨妻子一塊ㄦ走。可在醫院裏躺了不到一個月,一出院就和一個護士歡天喜地的結婚了,那位護士就是現在的嫂夫人,是這樣不是?

馬慎: 不錯。的確是這樣。但那只是我在這裏的家,不瞞你們說,也是最枯燥乏味的家。

楊新: 反正一年到頭,你也不會有太多日子住在這裏的家,是這樣了吧?

馬慎: 怎麼不多!多了去了! 目前起碼有半年住在這裏。 可我需要在每一個工作的地方,都有一個甜蜜的家,能喝湯,能安睡。 你們大概都深有體會吧,像咱們這樣的人,不好隨便交女朋友哇。

牛衛: 哦,明白了,明白了。 那你現在一共有幾處工作的地方?

馬慎: 暫時還不算太多,只有六處罷了。

朱怡: 六處!那你一共有六位夫人了?

楊新: 這好像不叫夫人,好像該叫情婦什麼的,一般人就叫小老婆。 能養情婦,很體面呢,死而無憾矣。真叫人羨慕!

馬慎: 我的一個台灣朋友要比我體面些,他目前已有七位。 我估計明年能賽過他,在北方多搞兩三個家。 不過,我告訴你們,這不值得羨慕哇,煩惱多呀,懂吧?

朱怡: 懂,懂! 看來當年我沒白救了你們三位,咱們的確全都是好樣ㄦ的。

牛衛: 也許當時飛機上其餘的乘客都不怎麼樣,天意說不必留,所以都遇難了。

馬慎: 包括我老婆!

牛衛: 不,不,不! 沒這意思,對不起,我心直口快,說漏了嘴!

楊新: 朱怡你救了我們也沒白救哇。 你得到了報道,你的英雄事蹟得到了表揚。

朱怡: 這對我的事業很有幫助。救了你們是我的造化。如果那天我不是為了救人,耽誤了一天,就準會在傍晚到達山區,第一次拼死做我的文物盜賣,等著抓人的公安人員就會把我逮捕,順便把好些無主公案都推到我身上,我一定到今天還在牢裏呆著,說不定還被槍斃了呢。 哈哈哈哈!

2007/12/03

電郵致友人--由螢火談起

Old C.,

你當年所見,可能是螢的幼蟲,也可能正是粵語的所謂「放光蟲」。會發光的蟲子,並不只有螢科昆蟲。但有些螢類幼蟲也會發光。 成蟲發光,是為的求偶,倘牠的幼蟲也為貴大學校園增光,那就不知所為何事了。不過,有的研究者認為,幼蟲發光,能嚇唬捕獵者。 可我看到了並且照到了兩種螢,牠們的幼蟲好像都不會發光。

據說大清朝康熙大皇帝為了驗證那「車胤囊螢」的真偽,竟命人去玩ㄦ真格的。他貴為天子,大抵用上了貢品蠶絲所做的紗囊,而非像你當年那樣,用的透光不善、通氣不良的紙袋。 且這大清大皇帝他皇恩浩蕩,囚禁方法講求人道,螢火蟲並沒有被關得悲觀絕望而索性吹燈長眠。 可他從實驗獲得的結論卻是:螢光未足道,故事不可信。

匡衡鑿壁偷光,則可謂玄之又玄了! 這匡氏的用功大法,看來更無絲毫可行性! 偷光固無妨,而鑿壁有罪呀!倘若這壁是堵「非結構性共用牆」,他最多也只能鑿到一半ㄦ,穿透了對方的一半ㄦ,這可就是刑事罪嘍! 至於侵犯隱私,倒非要害所在,當今世道新奇,人心畸異,拿自己的隱私做餌,去鉤名釣利者,屢見不鮮。

倘使匡衡再生,來港定居,還要點燈夜讀的話,他就一定要欽羨那位邇來聲明顯赫,可敬可畏的校長了。這位師表之表,竟在女教師身上隔衫打油。倘拿這油去點燈,必當大亮!此法之妙,在於既能節電省錢,善用資源;又可名噪一時,光照四方! 惟其有一缺點,就是有若螢火,只能瞬息輝煌,難以持久。

小螢發光,為的繁殖。 古人採光、偷光,為的功名利祿。說白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就是了。說到底,不外為了繁殖。 那位校長君子的所作所為,也源自繁殖本能,只是稍微失諸亢進,缺乎優雅罷了! 其實嘛,身為上流精英,既有校長之材,當是一位終身學習,夙夜匪懈,年年應試,歲歲增值的棟樑人物,德行、智慧必當非凡,大可不必幹出這種隔衫打油、順手揩油的便宜勾當。茍獲玄學異人點撥,投資得利,購一艘體面的遊艇,置兩所像樣的別墅,何嘗是個難事ㄦ!到時那遊艇之上,別墅之中,必將春光處處,有如螢火而勝似螢火了。 何須揩油以點明燈,強為教育界增光!

2007/11/23

螢火蟲

螢火蟲,是現代漢語對螢的通稱,泛指多種腹部有發光器的螢科 Lampyridae 甲蟲,螢科屬鞘翅目 Coleoptera 裏的多食亞目 Polyphaga, 都有一雙革質前翅,把柔軟的膜質後翅完全覆蓋。

螢火蟲有很多方言區的別稱,比如夜火蟲、火金姑等。 可是,在香港,我卻從來沒有聽聞另有廣州話或者其他粵語次方言的別稱,也不知道新界寶安話和客家話裏管牠叫什麼。 可能牠一度已經絕跡,所以就連土名都似乎一併失傳了。 粵語裏「雞食放光蟲,心知肚明」裏的「放光蟲」,究竟是另有物種,還是指的螢火蟲的幼蟲,一時未能查證。 雞是「夜盲」的家禽,天沒黑透牠就睡覺了,晚上肯定不會出來啄食任何發光的蟲子,包括螢火蟲。

香港郊野的生態環境近年也許有所改善,螢火蟲確實漸漸可見了。 然而,這究是原生物種在群落生態中漸漸恢復了呢,還是新近引進的外來物種,這,暫時沒有可靠資料,也就只能存疑了。

小時候從語文課本上讀到了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因此囊螢照書,夜裏用功的故事,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種會發光的奇妙小飛蟲。

可這螢火蟲究竟是什麼個模樣,書上固無照片,也沒有寫實的繪圖,只有一個個圓鼓鼓的蟲子,既像蜜蜂,又似蒼蠅,尾部放著黃光,似乎比5瓦的燈泡還要亮些。 那時候雖然從沒見過,倒也並不把插圖信以為真,以為牠就那個樣子。但是十分好奇,總希望能夠抓到一隻,瞧牠發的光究能有多亮,同時把牠的廬山真面目給親眼看個清楚。於是在夏天的夜晚,偶到草叢和樹林裏去流連,希望碰上運氣。結果當然只能是徒然。 大抵因為日有所思,竟至於夢境裏也曾出現過螢火蟲。這也就是說,雖然未嘗覿面,卻已經為牠著迷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小學語文讀本在本地編印,我猜就連編者、繪製插圖的畫師,以至編輯,大抵都難有機會,在螢火蟲繁殖的季節,在夜晚到未受破壞、沒有污染的荒郊去流連。那麼從未見過這希罕的飛蟲,僅憑想當然而去編繪,該不算是個很稀奇的事吧。 這螢火蟲嘛,確實是個能讓小學生嚮往的奇妙生物。

香港歷經百年急速而過度的開發,整體自然生態破壞十分嚴重。 螢是對生態環境特別敏感的物種,大抵難於存活。 我小時候住在港島郊區,那一帶田園處處,澗流汩汩,未被開墾的山坡上倖存著年年遭火的稀疏植被,聚落和田園之間,還殘留著一些薄弱的林木,可我就是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螢火蟲,也沒從大人的嘴裏聽到過本地有此物種,或者本地方言對牠的叫法。 我當時除了感到大惑不解和失望,就只有企盼有一天竟從什麼地方給我飛來一個了。

打從初中時期我到郊外去露營,就一直渴望有幸發現牠們的蹤影,然而很多年過去了,我的希望一直落空。直到1980年代中期,一次在野外匆匆夜行時,我總算親眼目睹了零星的螢火,在草坡上飛舞,因而肯定了牠的存在。 然後又過了好些年,我終於在野營時逮到了一隻橙螢,達成了半輩子的宿願,看到了牠的廬山真面目。 當時我一方面感到有些驚喜,一方面卻又有些意外,牠那奇特的「長相」,並不完全叫我滿意。我似乎覺得,牠理應長得好看點。

螢火蟲在天黑之後,才飛出來活動,牠能自如地穿插於漆黑一片的草叢和林木之間,宛轉游翔,卻永遠不會撞在什麼東西上。牠發的光雖然很弱,主要作用在於吸引異性,但對那一雙大大的複眼而言,也許足以用作照明,比得上我們的二極管手電了。

我在本地郊野見過的螢火蟲只有兩種,一種是 Diaphanes citrinus, 另一種是 Luciola kagiana.

Diaphanes citrinus 在大陸的分類學對應漢名不知道叫什麼,在台灣則稱為橙螢。 我是在十月中旬和下旬看到牠。 胸部橙色,前翅淺棕色,頭部和腹部黑色,蟲體長約8毫米,形態十分獨特而有趣。胸部背面有一塊略呈半月形的半透明角質板,不但覆蓋胸部,還把整個頭部包括複眼都蓋住了,儼然戴上了一個頭盔。牠的腹部有七節,雄蟲的第五、六節發光,但不閃爍。

這種螢有個傻本領,一旦被逮,就會馬上裝死,但卻並不關閉發光器。 這就讓我可以從容把牠弄個仰八叉,看牠發亮的腹部,並給照相。 幾分鐘之後,牠就會停止發光,並且翻身逃走了。


我還見過另一種螢,那是紅胸黑翅螢 Luciola kagiana, 此螢形態跟橙螢大不一樣,而較像一般典型的甲蟲,體長約10毫米,胸部背面淡紅色,有幾個深色斑點,前翅黑色有光澤,腹部共有六節,雄蟲第五、六節發光,飛行時會閃爍。 我看到此螢是在五六月間。 牠被逮時不懂得裝死,要照牠發光的腹部,並不容易,我好容易把牠弄個六足朝天,一放手,牠就要馬上翻身逃走了。我得小心翼翼地拿手指頭再三把牠捏住,翻過去,直至牠乖乖地仰臥在那裏。大抵是累了,一時無力頑抗。我於是抓緊只有十來秒的時間,連番按下快門。


古人車胤囊螢夜讀,如果囊的正是以上兩種螢,大抵就要讀不成書了,除非他的眼睛有貓頭鷹的夜視目力。 小小的螢火蟲發的光已然很微弱,而紗囊並不完全透明,怎麼可能把書照亮呢!況且牠發的雖叫冷光,畢竟略帶微熱,要是大量把牠們放進一個紗囊裏,保不住還會給熱死、悶死了。 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我看多半是瞎編出來的,除非真有一些體型碩大、能發強光的螢種。

不過,我倒真的拿牠去照亮手錶。而以上兩種螢火蟲,確實都能勉強讓我讀出表盤上的時間。我自覺童心未泯、幼稚可笑,總是樂此不疲,每一次看到了,總要逮來一隻,拿牠照照手錶,然後放走,於是感到心滿意足,嘆服大自然的奇妙。

2007/11/17

野營樂

野營,顧名思義,是在野外露營。 而露營,就是以紮營方式,在戶外度宿。 那麼紮營又是什麼呢? 何謂紮? 什麼是營呢?
《後漢書˙耿弇傳贊》:「往收燕卒,來集漢營」。 這是說的漢軍的軍營。這所謂營,也就是軍隊停駐的地方。
「紮」,《類篇》:纏束也。 《水滸傳》:「紮下一個山寨」。 大抵就是以「纏束」的技術,在山上搭建一些茅屋之類,用以聚居之意。
臨時或短暫屯兵在外,而不是在固定的、有永久性建築物的軍營裏駐守,就叫紮營。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2005 年第 5 版「紮營」條只有一項釋義,含一句六字:「軍隊安營駐紮。」大抵平民在郊外搭起帳篷露宿,就該不算紮營了。
《現代漢語詞典》「露營」條的釋義卻有兩項:「(1) 軍隊在房舍外宿營。 (2) 以軍隊組織形式到野外過夜,晚間有行軍、營火會等活動。」
似乎這就是說,不以軍隊組織的形式到野外過夜,沒有行軍、營火等活動的自由露營,在 2005 年的中國大陸,並不普遍,就連編辭典的專家們,大抵都還沒有聽說過。
可在香港,情況可不一樣,毫無組織的朋友、家庭或個人的自由露營,由來已久。
至於野營,這無疑是英語 wild camping 的漢譯了。 《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是:「到野外搭了營帳住宿,是軍事或體育訓練的一種項目。」簡單地說,就是到野外去露營。 也就是說,露營不一定到野外,在房舍外面的空地上,在院子裏,在屋頂上,在農、牧場裏,在校園裏,甚至,得到批准的話,在一般的公園裏,都可以搭起帳篷來露營。 在這些地方露營,就不能叫野營了,因為這些地方都不算野外。
現在一般香港的露營者,管帳篷叫「營」,管搭帳篷叫「搭營」或「紮營」。 去買個帳篷就叫買個「營」。 一頂外型設計像個饅頭的營帳,就叫「蒙古營」,倒好像是說的草原上蒙古牧民的營區了。 這個叫法,也許來自對「紮營」這短語的錯誤理解,把「營」誤解作「帳篷」;又或者對「營帳」、「營幕」等詞的錯誤簡縮,摘取了作為定語的成分,卻扔掉了詞根。這就好比把「軍營」省作「軍」,把「蒙古包」省作「蒙古」了。 這無疑是中文水平的問題了。
至於宿營,在香港,那是指的到專為度假而設的固定營舍,或者並非用作一般居所的村舍去短暫度宿。
露營作為一種度假的活動形式,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 西方產業革命和拓展殖民地獲得成功之後,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城市人對穩定而刻板的上班生活感到厭倦,於是有人想出了這種度假方式,來調劑城市生活。它集消閒、娛樂、運動、社交等內容為一體。
根據資料,一個非為屯兵而設的營地,於 1894 年在英國屬地馬恩島 Isle of Man 開幕。 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休閒度假營地。
1907 年,英國軍官貝登堡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 成立童軍組織,參加活動的青少年,模仿軍旅過集體生活,在英格蘭的白浪島 Brownsea Island 首次紮營,接受紀律、技能等訓練。
在香港,這種露營活動形式,大抵是在英國童軍香港分會於 1909 年成立時,從英國引入。 其後影響所及,很多沒有參加童軍組織,而愛好戶外活動的青少年學生,也漸漸仿效。

我個人的露營經歷,始於初中時期。 那時候,既沒有起碼的有關知識,也沒有合適、充分的裝備,隨便拿個包子把東西裝上,穿一雙膠底皮鞋或者白布鞋,連張地圖都沒有,就跟隨全都不懂行的同學們踏上征途了。 在那個時候,香港還相當落後,一張像樣、管用的郊區地圖,相信也沒處買。 就有,因為家裏實在太窮,大概也花不起那麼點錢。 然而,沒有地圖也許並非很大的問題,因為開頭也確實沒有野心要跑到太偏遠的地方。 依稀記得,在大網仔和北潭涌一帶離公路和村舍不遠的溪岸,都紮過營,也去過橋嘴島,也到過塔門離漁村不遠的小草岡上。
我們初去大網仔露營的時候,到那裏的公共汽車還沒有開通,我們坐的是所謂「街車」,也就是由額定載重 1 噸半的小貨車改裝而成的簡陋客車,車廂只有簡陋的帆布篷,兩側安上兩塊窄窄的木板,充作條凳,上下車得有一點攀爬的技巧,否則就須別人伸手拉一把。
積累了一點淺薄的經驗之後,興趣越濃,膽子漸大。有一次,我們帶著浪漫、冒險的心情,坐船到了大嶼山的梅窩,沿公路走到南山,那時候當然還沒有今天的南山營地,我們爬上了流進貝澳灣的山澗中游,就在一處比較平坦的火成岩乾涸澗床上,搭起了簡陋的帳篷。 就這樣,晚上在冷冰冰,硬幫幫的石面上,像個蝦米似的蜷臥著,我度過了個人的自由野營歷史上難忘而又難受的一夜。 第二天,我們勇往直前,要遠征昂平高地,下午拔營出發,沿嶼南道一直呆呆地走,到了晚上,我們從羌山道折進了昂平路,大約到了大風坳附近吧,只見那裏有座涼亭。 其時北風凜冽,寒雨霏霏,大夥都已精疲力竭,再也跑不動了。 於是決定放棄夜登昂平,就在這涼亭裏度宿。 那是畢生難忘、不體面的聖誕夜。 當年的昂平,除了有個寶蓮禪寺,茶園和菜圃,山坡上還有零星的矮樹叢和草地,很多攀登鳳凰山看日出的郊遊者,都會在昂平紮營,然後在黎明前拔營登蜂。 多年之後,我還是有個機會填補了這空白的一頁,在昂平的一處熱鬧雜沓的草坡上紮了營,度過了侷促不寧的一個晚上。
其實昂平從來沒有適合紮營的地方。 今天,它是被南大嶼郊野公園和北大嶼郊野公園包圍的一片飛地,大概再也沒有方寸的草坪可資借用了。 離這裏最近的郊野公園指定營地,在西南面六七公里崎嶇山程之外,那就是寸草不生,塵土飛揚,垃圾遍地的萬丈布營地。 這營地有個特色,它和一座寺院隔谷相望,定時聽聞鐘鳴和誦經。
又有一次,大自然以滂沱大雨來懲罰我們的不知敬畏。 我們幾個人整個下午擠在一個小小的帳篷裏,又悶又熱又臭。 其時我們用的那種原始帳篷是不帶地墊的,晚上睡覺,本來只能拿些舊報紙和塑料布湊合墊著點。 要下雨,水自然就會流進來了。 當時不但下大雨,還下個沒完沒了,連頓晚飯都沒法煮,因為壓根生不起火來,也無法按原來的完美計劃去釣魚做菜。 帳裏地上的徑流就跟小溪似的。 非唯如是,它還要漏水呢。 這一夜我沒法睡上一秒鐘,只能坐在一包濕透了的大米上,聽著震耳的雨聲,餓著肚子,抱膝假寐,熬到天明。 當然,屁股以至整個身軀都跟那包大米一樣,在半濕濡狀態。 讓我永不能忘的,除了自己熬過這漫長難受的一夜,還有一事,就是見證了一個同學的特異稟賦,他大抵半邊身軀泡在泥濘裏,竟能熟睡到天明! 這讓我萬分佩服,千回驚嘆。
儘管這是一次叫人沮喪的經歷,此後我還是再接再厲,了無懼意,樂此不疲。 幾十年過去了,我由一個野小子,變成了野老,野營,可說是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港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 區內平原不多,而丘陵起伏,海岸線曲折,海灣處處。 加之地質年代較新,丘壑對比突顯;雨量充沛,澗流水盛,往往終年不枯。 這形成了青山綠水,層巒疊嶂,優美而複雜的自然景觀。 但自從 1842 年成為英國殖民地以來,在各個歷史時期,內地移民不斷遷入,野地不斷開發,很多接近鐵路和公路的小平原和山坡,都漸漸發展成為或大或小的高密度貧民村。 村民靠山吃山,除了墾地種田,飼養牲畜,還砍柴割草,刨土移磐,對自然地貌和生態環境不斷造成破壞。 二戰期間,日本佔領軍又在香港砍伐了不少原生林木,作為燃料供應駐軍和艦隊之用。 到了 1960 年代,經歷一百二十餘年的開發,極目所見,區內延綿起伏的丘陵,幾乎都是禿的。 植被不存,泥將焉附? 於是水土流失,塌方頻仍。 山被砍禿了,每年雨季,它卻依然長出稀薄的樹苗、茅草和蕨,可是旱季一旦來臨,山火卻又此滅彼起,除了把枯草和蕨叢燒光,也把剛長出來的樹苗給吞噬了。 這樣週而復始,生態日益破壞,不能恢復。
至於新界一些原住民的古舊村落,雖然地處偏遠,人口稀疏,發展緩慢,但半坡以下早已全面闢作梯田,甚至水道被改,高坡上的樹木也長期被砍作柴火,整體的植被和生態儘管並未受到徹底的破壞,卻大致變得虛不禁雨,弱不禁風。
然而,內地移民的遷入,除了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和不可逆轉的破壞,卻也帶來了技術人才、勞動力和資金。 這對生態環境的恢復,反而萌生了一個新的契機。

1960 年代,區內手工業發展蓬勃,工商業養活的人口漸漸增多。 到了 1970 年代,香港在整體上已經充分城市化,經濟成果顯著。 高樓大廈漸漸取代山坡上的木屋區,靠山吃山的情況也漸漸緩解,終至完全停止。 由於不再墾地闢田,伐薪割草,自然生態於是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次生林木漸漸發育,至今已把大部分的禿坡重新覆蓋。
新界偏遠地區原住民的村落,多屬與世無爭的客家小村,村落多半傍溪臨海,村民以漁農維生,除了捕撈海產,還飼養禽畜,並且依山造田,種植各種作物以自給,而以水稻為主。 雖然村民信仰風水之說,開發時都會避免對地貌和生態造成太大的破壞,往往又會在村後的小丘上,保留和種植樹木,以為「風水林」,但畢竟得把大片林木清除,方能造田。 有些發展比較蓬勃,人口較多的港灣村落,村舍雖然只集中在濱海低地,梯田卻延綿好幾個港灣,一直開到海拔百米的高坡和山塢上去。 村落附近的山野,由各種人為因素引起的山火,自然都比較頻仍。 這些種種,都造成地貌的改變和生態的破壞。 到了 1970 至 80 年代,由於全區經濟發展迅速,誘使一部分鄉村年輕人口流出,到市區或新市鎮打工和定居去了。 另一方面,這些村民和大部分香港居民的身分不完全一樣,他們都是「原住民」,也就是說,他們的祖先在 1898 年 6 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時,已在區內生活,他們除了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據本地法律享有建房、安葬等特權之外,還可以根據英國移民法,享有自由移居英國的權利,可說沒有什麼限制。 其時英國的中式餐館發展蓬勃,人手需求殷切,因而吸引大量村民放棄辛勞的農耕生活,到英國去謀生。 大部分就這樣一去不返,在聯合王國定居下來了。 大約從 1970 年早期開始,村落的勞動力連年衰減,農耕無以為繼,逐漸棄輟。 到了 1980 年代中期,基本完全終止。 棄耕的農地,漸漸發育成為草坪和林地。
1970 年代中期,香港政府在總督麥理浩 Sir Murray MacLehose 任內,完成了有關設置郊野公園的立法。 很多風景優美,有可能因城市化而被開發的地區,都被保護下來了。 這一措施,保證了棄耕的農地不致大量變為高級住宅區或者別墅區。
今天,我們回想起這歷經百年,甚至幾百年的郊野滄桑史,不禁唏噓。 可一旦走進郊野公園,游目所及,但見山坡上鬱鬱蔥蔥,山谷裏林木茂盛,卻又有莫名的欣喜。

雖然香港全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保持或恢復了郊野狀態。 我們可以無條件愛護咱們的郊野,卻未必可以隨意親近它。 這裏跟麥理浩爵士的故鄉愛蘭不一樣,在香港的野外露營,在法律上還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
香港於 1976 年在總督麥理浩任內,制定了郊野公園條例,1977 至 79 年間,港島和新界的郊野公園相繼劃定。 目前全區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二已被劃入郊野公園範圍。 根據有關法規,除了郊野公園範圍內有限的「指定營地」,在任何別的公地露營和生火,都是違法行為,有可能遭受控告。 目前由漁農及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管理處設置、管理的營地數目很少,而多半是景觀無足道,水源不可靠,綠草不能生的硬禿荒地。 這其中還算像個樣,勉強堪用的,更是屈指可數。 猜想設計者大抵缺乏露營的經驗,奉命設置營地,只是職責所在,唯有抄襲英國模型,閉門造車。

幸而我們這美麗的香港,除了這些十分不堪、乏人問津的「指定營地」,卻還在一些偏僻的郊區,保留著一些沒被圈進郊野公園範圍的荒村飛地,在不得已時可資借用。 這些有限的飛地的地主都是新界原住民,如今人去村空,棄耕二三十年之後的水稻田,漸漸恢復了自然生態。 因郊野公園的劃定,這些水稻田隨荒村成了飛地,這些飛地一般分布在荒村附近的溪口,或臨澗的山坡上,自然環境優美,水源終年不涸,草地寬闊平坦,是理想的野營營地。
原住民移居新界和聯合王國,除了拋下荒棄的農田,也解放了他們世代賴以犁田的耕牛。 如今這些不必勞動,自食其草的耕牛,繁衍十分興旺,反倒在牠們的祖先犁過的稻田上,一面吃草,一面維護草坪生態,讓這些棄田三十年來保持著綠油油、軟綿綿的狀態。 要沒有牠們,棄田早該全部發育成為茂密的次生林,堅持絕對按章紮營的野營愛好者,大抵無從借用,而要被迫使用不堪的「指定營地」了。

我早年出去露營,當然並不能夠把營紮在這種環境優美的棄田上。 當時新界很多偏僻的村落,都還沒有遷空,稻田也沒有完全棄耕。 我們所用的營地,都只能是些崎嶇的荒地,比如上面所說的乾涸石澗床,還有就是不宜造田的溪岸。 這些不宜紮營的野地,幾乎在任何天氣狀況下,都不能給我們帶來愉快的經驗。 加之裝備不足,簡直每一次出去,都是自討苦吃。 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經歷,一點都沒有就把我給嚇怕了。 我興致方濃,總要決意為下一次作好更充分的準備。 我想,痛苦必可排除,樂趣定能增加。 有一次,從同學那裏聽來了零碎的資料,就坐了渡船過海,跑到專售美軍廢舊軍需用品的小商店,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花了十八塊錢,買來一個設計原始,可能是陣亡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用過的帆布背包,回來就興高采烈地收拾行裝,和同學們再上征途了。
很多人一輩子只在帳篷裏呆過一夜,而經歷多半苦不堪言。 一之為甚,其可再乎! 於是再也不幹了。 可在我,幾年之間,隨著個人經驗積累,體力增進,裝備改良,卻從此漸入佳境。 艱苦而有趣的野營,漸漸成了常規的假日生活方式。 每逢放假,總和朋儕相約,結伴出遊。
1970 年代初,很多風景宜人的濱海溪口,還是保持耕作的水稻田,我只能在每年秋收之後,至翌年春耕之前,借用這些乾涸龜裂的田地。
在那個時候,走近或者穿越這些偏僻的村落,已然足以引起村民的猜疑。 在稻田上紮營,我的心情畢竟不能完全放鬆,心裏冀求的悠然自在,和興奮浪漫,不免就因而大打折扣了。
其後幾年,偏僻村落的稻田陸續棄耕。 這種棄田,如果地勢稍高,沒有滲泉淹浸,沒有野豬坌拱,而偶有牛群光顧,漸漸就能變成十分平坦,土質鬆軟的草坪。 從田役解放出來的耕牛,失去了餵飼的主人,卻換來了完全的自由。牠們吃草,除了同時把樹苗吃掉,也讓短草佔得優勢,長草難於長高。 牛糞是草地的肥料,也是土裏蟲蟻的食物,同時又是播散草籽的媒介。 到了 1980年代中期,稻田基本全部退耕,成為不同型態的草地,解放的耕牛也日見其多了。 有的棄田由於位於高坡上,退耕較早,牛群少至,於是迅速發育成為次生林。 很多我曾用為營地,位於半坡或者高坡上的草坪,當年視野開闊,可以遠眺港灣美景,如今都成了難以穿越的灌木林了。 雖然這樣,我還是維護了一些幽深的叢林營地,偶作居停。 這種營地的好處,就是能夠擋大風,耐暴雨,避雷電,遮烈日,而且位處谷地深處,遠離假日遊人的喧囂,讓我有歸隱、修道的感覺,偶爾還可以看到一些罕見的動物。 當然也有缺點,就是叢林裏只見樹木,沒有景觀,要看美景,得另闢蹊徑,爬到高坡上去。

香港是個小地方,全區面積不足 1,100 平方公里,卻是個擁有接近 7 百萬人口的中型城市。 如果減去 400 多平方公里郊野公園的佔地,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就接近 10,000了。
然而,在任何一個週末,或者連續兩三天的假期,我到一處視野開闊,倚山面海的半坡草坪去紮營,卻可以獨享差不多 1 平方公里的翠谷,遠離喧囂,不受打擾。
如果在一個寒冷的週末,氣溫降到 10 度以下,我只要在山徑上走上 3 個鐘頭,那麼,漫漫寒夜裏,在一片差不多 10 平方公里的野地上,大抵不會再有別人要來跟我分享了。

一次的野營,最少不過需要 24 小時罷了。 但要能夠真正享受這種對身心健康有較高要求的野地生活,就需要長期的鍛煉,這鍛煉本身得有一定的強度和頻度,不能一暴十寒。這麼一來,要花在這種活動上的時間,就一定不能少了。
有人問我,怎能抽出那麼多的時間,從事這種耗費力氣的活動,竟還樂此不疲? 我說,人人每年都只有 52 個週末,如果其中幾個拿來發呆、睡懶覺,幾個拿來看電影,幾個拿來泡電視,幾個拿來逛商場、買東西,幾個拿來做家務,幾個拿來逛主題公園,其餘拿來和家人和親戚朋友上茶樓、下館子、弄燒烤、設火鍋、家裏請客撮幾頓,那麼,一年的 52 個週末,恐怕是不夠分配的。
時間不會倒流,你把這個週末用在這方面,別的活動自然就分配不上時間了。
我不願意拿假日去發呆、睡懶覺,不願意拿假日去看電影、泡電視,不願意拿假日去逛商場、買東西,不願意拿假日去做家務,不願意拿假日去逛主題公園,不願意拿假日去上茶樓、下館子、弄燒烤、設火鍋、家裏請客撮幾頓,我於是就有很多可以分配的假日,拿來過野外生活了。

現代城市人一般生活很忙,假日如果沒有特別的安排,比如外出旅遊,多半喜歡呆在家裏,寫意地享受家居的悠閒。 有的人比較富裕,假日不上班,呆家裏欣賞價值不菲、美輪美奐的「豪宅」,看著家裏的房廳門窗、家具擺設,就會躊躇滿志,從而憶苦思甜一番,感到莫大的幸福。
又有的人會說,「龍床不如狗窩」,縱然不是「豪宅」,家畢竟是家。 家就是安全、溫暖的同義詞,是畢生吃飯、睡覺的地方。
「家」這個漢字很特別,它從「宀 (音綿)」從「豕 (音始)」。 《說文解字》說「宀」是「交覆深屋也」;「家,從宀,豭省聲」。 這「豭」又是什麼呢? 《說文》的解釋說是「牡豕也」,用今天的北方話說,也就是公豬了。 這個說法嘛,我認為除非找到從豭全形的異體古字,否則不必確信。 但不管從豕也好,「豭省聲」也好,反正都是豬的意思。 這其中的會意是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說,你有了個房子,再養幾口豬,那你就有家了,或者說可以成家,可以迎娶「宜其室家」的女子為妻,從而養兒育女,繁衍後代了。
豬,在漢文化裏,其重要性,似乎要在家庭成員之上。 有了豬,沒有家也可以成家;沒有豬,有家也不好維持。 古代墓葬裏,一般都有陶豬。 可以設想,在懂得養豬以前,我們的原始祖先,他們的日子是很難過的。 人不像牛、羊,卻像豬,不光吃植物,還要吃肉。 人要吃肉,不會養家畜,就得出去打獵。男人早上出去,晚上能不能回來,這是說不準的。這野外嘛,懸崖深壑處處,虎豹豺狼出沒。 要是在家裏就能把家畜養出來,那就不必冒險出去打獵了。 這種會養豬的家族裏的男人,是再有安全感不過了,女人自然都願意把自己付託給他們。
家畜之中,豬的食性最濫,胃口最大,什麼都吃,包括人的排泄物。牠也最容易養肥,體型卻又不太大,養在家裏挺合適,這就能給主人一家,提供比較穩定的蛋白質和脂肪,四季不絀。
以上都是題外話。 其實我要說的,是這養豬之前,也就是這「家」字造出來之前,我們的祖先是住在哪裏的?
后羿擅射,去獵肥豕和長蛇,回來給嫦娥做菜,嫦娥偷服了后羿的靈丹,飛到月亮上去,住進了廣寒宮。 大抵在嫦娥還是二十來歲的年代,人們是住在「宮」、「室」裏的。 那麼之前呢? 不必親去考古,想當然大抵也不至於會錯了,那自然該是「穴居野處」。
根據考古和基因學的研究結果,我很相信,我的老祖宗大約在十萬年前從非洲出來,經過中東地區,再輾轉來到東亞,在黃河、長江流域生息、繁衍,然後南遷到了百越之地。
現代智人從非洲的進化搖籃,播遷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了適應環境,形成多種不同的地理型態,和十多萬年以前在非洲時的模樣,有了很大的差異。
遷離原居地,尋找新世界,建設新家園,這是我們的祖宗十萬年來不斷做著的事。 這未必可以說成一種遺傳特質,但也該是習以為常的事了。 從前這樣的遷移,儘管總是集體行為,憑集體力量以保安全,但還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滅族,是隨時可以發生的悲劇。 儘管到了近代,像客家人南遷,到了一處新天地,總是要蓋起「圓屋」,或者「圍村」,以圖自保。
那為什麼要遷移呢? 這往往是為了找尋活路。
《詩經˙魏風˙碩鼠》說: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今天,除了戰亂、災荒地區的逃難,除了國界和移民法的限制,個人和家庭的遷移幾乎是再自由不過,再安全不過的事。 人們不必光靠兩條腿,帶著物資、牲口,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荒野,先搭起簡陋的茅舍,再伐木作舟,出海捕魚,墾地造田,種植莊稼,而後得以安居。 就算移民他國,只要把手續辦好,今天離開這老家,坐上飛機,明天就住進他國的新居所了。 這全然沒有半點古人遷移的味道。
要感受一下人類先祖遷移的原始味道,我看只有到野外去露營了。 長途跋涉,到沒有人煙的野外去,搭個帳篷,就好像蓋個茅舍,建立新居。 每次野營,我都彷彿和人類先祖之靈,發生一點奇妙的原始聯繫。
野營活動,我視為精神上的一座「史前古蹟」,在我,它能憑空誘發無限的思古幽情。

2007/11/10

給朋友的信 -- 談達賴喇嘛

S.Y. 兄:

久違了!
難得在這個年代,還能收到手寫的信,而且竟是中文,實在太珍貴了!
嗐!你既那麼忙,就不必浪費寶貴的時間了吧,等到年底,隨便給寄個聖誕卡什麼的,問一句是否還活著,那我就再高興不過了。
恕我勻不出工夫來給你手書回信了,只能用電腦打好,印出。 你說你的字難看,我倒不覺得。老實說,稍微草了一點ㄦ,是不算太秀美。
我多年來少用筆,退化明顯,真要動手寫起來,必定要比你的難看多了。 不過,我現在用的這種電腦字體,雖然千篇一律,卻十分工整醒目,是不是?

你談到藏傳佛教,和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達賴喇嘛,真再巧沒有了,我的書櫃裏正有一本達賴喇嘛的自傳,“Freedom in Exile”,那是很多年前在尼泊爾買的。
更巧的是,你不同意我放在blog上的一個電郵,揣測7萬多年前咱們的老祖宗可能吃掉自己同類,才得以倖存;而這位大喇嘛的自傳的第一章裏,竟就有一段提到了吃人,而且要吃掉的,並非別人,卻是自己死去的孩子。
這夠多麼駭人聽聞! 當然,那是好幾十年以前的故事了,而在這位大喇嘛的眼中,這吃人者只可能是漢人,這就毋庸贅言了。
他說有一雙逃荒的漢人夫婦向他母親討吃的,婦人懷裏抱著死去的孩子。 達賴喇嘛的母親問他們要不要幫忙把孩子埋葬,漢人夫婦卻搖頭,向對方明確表達,他們要把孩子吃掉!
你也許沒有讀過這位至尊喇嘛的這本自傳,不知道他記述過這麼一段難以置信、駭人聽聞的悲慘小插曲。從他的行文和筆調,可以看出大喇嘛本人確信這是真人真事!
可我想,這位至尊喇嘛說的故事情節有些讓人納悶。他說,那雙漢人夫婦向他母親明確表達,不要她幫忙埋葬孩子,他們要把孩子吃掉!

如果故事這麼講:那雙逃荒的漢人夫婦,向達賴喇嘛的母親借了一口大鍋,然後躲得遠遠的,把孩子烹了,正吃著,卻讓達賴喇嘛的母親看到了,這,我是會相信的,因為我相信大喇嘛,相信大喇嘛的母親,也相信故事的合理情節。

又如果說,孩子的母親不能接受孩子已死的事實,要向達賴喇嘛的母親討些毛牛奶或羊奶去餵它,而達賴喇嘛的母親卻看出孩子已經死去,因而誤會了對方的意思,是要把孩子吃掉,這似乎是比較近於情理的故事情節。
陌生人到一塊,說同一語言,況且會產生誤會;言語不通,可能產生的誤會的機會就更多了。

不管是漢人,還是什麼人,儘管喪心病狂,或者是嚴重的精神病號,抱著死去的孩子向陌生人家討飯之後,大抵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勇氣,老老實實的告訴對方,隨後要把自己懷裏的孩子屍體吃掉吧!

小時候,我媽給我講過她聽來的傳聞,說的二戰時香港在日本佔領軍統治期間,因為配給口糧太少,人人都吃不飽,於是有小孩被壞人烹了吃掉。但傳聞裏吃小孩的是壞人,並非小孩的雙親。 壞人用玩具把貪玩、到處亂竄的的小孩誘騙到自己屋裏去,宰了,放「人仔煲」裏煮了吃。 我聽了,一點都不覺得可怕,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那麼壞的人。我並非不信我的母親,而是認為母親笨,她被無稽的傳聞騙了。 可後來我長大了,反而認為那有可能是真的。

你有所不察了。 達賴喇嘛在外50年,反而為藏傳佛教提供了很多在本土不可能進行的、比較根本的改革的機會,並因而獲得向世界傳播的有利契機,尤其在他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之後。 我看,他的思想,可能比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位宗教最高領袖,都要現代化得多。如果他現在回到西藏,就是僅僅作為純粹的宗教領袖,對當地的藏族社會,也必定造成難以估計的衝激。 因此,他要回到西藏的意願,看來不太現實。

2007/11/03

An Email to a Friend - Even More on Food Chains

Old C.,

I quite agree with the elaboration you have just made.
Factually the what eats what chain is so intricate that some natural scientists would rather switch to the term "food web".

The body size factor is normally true in most predations, where size means brute force. And brute force works in many cases.
In some cases such as the lion preying on the buffalo, individuals of the lion pride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acitly and strategically to bring down a buffalo much larger in body size.

In the case of scavenging, just like the vulture cleaning up the carcass of a large mammal, the larger the carcass, the better the feast for the scavenger bird.

When it comes to the ecosystem, besides its extreme complicatedness, it runs on an always changing delicate equilibrium. The equilibrium shifts from time to time favouring different life forms in different times, owing to the evolutionary reality and climate changes, etc.
In an equilibrium every living species adapts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r merely its confined micro-environment, thus has its own place.

Some species dominate in different ecosystems, propagate well despite the eco-differences, and appear just everywhere, like us humans and the cockroach which eats just anything; some barely survive to hang on with their slim reproduction in confined habitats, like the giant panda and the orang-utang. Now we know that we humans have been evolving really fast, and the giant panda has been so sluggish that it is more or less a living fossil in th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We humans have been able to dominate on almost all inhabitable lands on earth, not because we possess the ultimate adaptability. We simply don't need to be adaptive in the original sense of the adjective. In most cases we alter the environments by irreversibly damaging the ecosystems to create the living conditions we want culturally, but not necessarily we need biologically.

In nature, adaptability of a species to an existing 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 means capability of surviving and reproducing in a way that sustains. The adaptive species then has its place. Adaptability is an evolutionary outcome. The mechanism of evolution is based simply on genetic mutations. Genetic mutation is a simple trial and error process. Every now and then a species would produce offspring not adaptive to the existing and slowly changing environment. Such offspring would become a dead-end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e same time a species would also produce offspring adaptive to an abrupt environmental change taking place or having just taken place, like an ice age. In such case the original species would die out, leaving the diversified offspring to live on. This is the story of evolution. And this is the history of most existing live forms. Keep producing adaptive offspr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food sources is one key of evolving.
Sometimes there would be mega natural disasters, like the eruption of a super volcano which took place some 73,500 years ago in Sumatra. The eruption of Mt. Toba wiped out many species directly, and still more species indirectly by bringing about huge global climate change scientists would call "volcanic winter" for years on end, thus breaking many food chains.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is eruption also helped select about only 2,000 ancestral individuals of Homo sapiens, to propagate to dominate every corner of the earth some 70 millennia later.
This hominid, like the chimpanzee, ate just anything, he could be more infamous than any other species for eating his own kind. Could this be one of the keys for him to survive that volcanic winter that lasted several years?

The panda eats almost nothing but bamboo. Yet it doesn't "know" bamboo would secure its survival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it simply instinctively sits there and chews bamboo leaves and shoots all day, just like the wildebeest does the grass in the Serengeti. Now we know that animals feeding on a narrow food source are more likely to go hungry. The ancestral panda just didn't know its way. Mother Nature showed it the path. The panda used to be carnivorous long, long ago. Later it adapted to an omnivorous life. Now it feeds 99% on bamboo. Its intestines show that it should still be a carnivore. Yet only its diversified descendant that ate only bamboo survived.
Mother Nature has always been pointing to the wrong directions. A species which goes into a dead-end will have no way out.
The living species on earth, even to re-include those which have been wiped out of the earth surface by us humans, are just of only a tiny little number compared to all those once roamed the earth.

You said "in nature every species has to choose its best way to survive".
I reckon that no species can "choose its best way to survive", not even us humans with a big thinking brain.
Mother Nature has written down the Way as AGTC codes in our genes that would translate into instincts. We listen to the calls of our instincts. We don't choose which way to go, we instinctively obey the orders given by Mother Nature.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take in food, so we do, and eat ourselves to get sick.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accumulate, so we do, and get obsessed in possession.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reproduce, so we do, and have propagated to crowd the earth.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make shelter, so we do, and build large cities that damage the lands and pollute the waters.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avoid wasting energy, so we do, and avoid doing physical exercise, which is a key to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Our instincts tell us to stay comfortable, so we do, and don't start a family which could make the prime of our life miserable.

If we are really to choose our best way to survive, the first step we should take is to contemplate how far we should go along with our instincts

2007/11/01

蟒吞犢

Old C.,

To celebrate the All Saint's Day, and also our tangent remarks' having merely touched the realm of the sacred food chains,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you here not with the walking skeleton of a sapient prey to His Vampiric Highness, but my poem composed in last summer, after witnessing a four-metre Burmese python trying to engulf a calf in a secluded valley.

蟒吞犢

牝牛終日鳴,哀音震幽谷。
其聲緣何悲?不幸失其犢。
度其反芻時,大意為所戮。
澗岸多匿蛇,應知慎其獨。
修蟒非兇殘,鼠稀方捕畜。
其犢雖不肥,骨軟美肌肉。
初生仍吮乳,命短無由卜。
蟒長逾一丈,絞殺何其倏。
易殺吞無計,強嚥不入腹。
飢餓莫奈何,饞涎徒滲漉。
久張吻顎疲,涎涸腸蠕速。
犢首塞咽喉,其身如麤木。
乃知非其膳,無方啗此犢。
勉持終須棄,回穴腸轆轆。
犢死何枉然,奔躍不可復。
其母長呼喚,聞之我欲哭。
半日數徘徊,懼蟒不敢逐。
有齒嚼芳草,有蹄不能蹴。
奈何生為牛,所善唯馴服。
昔者牽鐵犁,勞役不食榖。
肥腴合犧牲,壯碩市中鬻。
今者樂自由,自主自為牧。
逢敵護無人,風雨蔽無屋。
蒼林日為蔭,翠坪夜可宿。
飽食無所事,自由宜生育。
此地無虎狼,亦無羊與鹿。
豕犬不足懼,唯蟒霸水陸。
此物力無朋,狡黠善埋伏。
爾後當聰明,毋復疏耳目。

An email to a friend – more on food chains

Old C.,

I find it fun to talk a bit more about the food chains.

Your previous mail states that a species "eats" (you quoted) "rationally" (you quoted) another species to which it is superior.

I am not going to argue about the food chain or food web mechanism. It's part of nature's undeniable truth, and it's really too intricate.
I just have something to say about the term "superior" you used without placing it between quotation marks.

Put aside the human egoistic and arrogant perspectives, the eater and the eaten relation doesn't necessarily tell the superior species from the inferior. It is arbitrary to say that the cat is superior to the rat simply because the former preys on the latter.
The crocodile, the python and the anaconda, which are reptiles, normally prey on quite a few kinds of mammals. Given the chances, they would devour the intelligent primates, and also the pig. The primates and the pig are on the top ranks of Class Mammalia, which are definitely superior to members of Class Reptilia, according to taxonomy without dispute.
According to some researches on animal cognition, the pig is actually among the most intelligent animals, even more intelligent than the domesticated dog and cat.
It seems, in such case, neither the predators are superior species, nor is their prey weaker.

2007/10/27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respect & diversity

Old C.,

If one looks down upon some of his own fellow humans, in his mind there must be some lesser human forms; and naturally all other animals are seen in his eyes as lesser life forms. He is thus unlikely to have respect for any animal, let's say, a pet dog for example. Yet he might keep a mongrel and love it more than his mother and wife. This is a sort of love, or desire, or attachment, or possession, or use. Whatsoever you may call it, it is certainly not respect. Such love develops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mmalian hierarchy, or just pecking order in the case of the wolf pack. Or you may call it an upward one-way respect, in which an individual of the lower rank respects only those of the higher ranks, but not those of the lower. This is definitely not the kind of respect we are talking about.
In the case of the above mentioned dog keeper (owner) and his mongrel, the canine respects its keeper (master), but not vice versa. Once the dog owner's love for the mongrel is over, he might dump it to the SPCA, or elsewhere, or in the worst case, make a dish of it illegally.

Respect doesn't necessarily build on equality, but sometimes quite on the contrary.
Modern Western values arbitrarily assume that people are born equal, so as to justify mutual respect. A giant who embraces such values doesn't look down upon a dwarf half his height and a quarter of his weight, and a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who embraces such values doesn't look down upon an illiterate illegal immigrant. This is the kind of respect we should be talking about!

When it comes to the so-called food chain, you don't need to justify it with diversity. It is a reality of nature, just as is bio-diversity itself.
Who would need to scare himself to death by imagining that all 6 billion humans on earth are his identical twin brothers?! I never would.
We also don't need to justify the existence of multi-billionares alongside the starving with the food chain mechanism, do we? This certainly isn't the kind of diversity we should be talking about, is it?

To talk about the food chain we may have something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context. There is an aeon of evolution history that can't be altered. The human species has evolved very much to an omnivore. Many humans even get really sick by taking in too much animal protein and fat. Yet some people have changed their diet to include less, or even exclude meat. Of course vegetables are still live forms after all.
Even though mankind may be one of the creatures on top of the food chain, we are supposed to respect the animals we eat. That's why we don't butcher animals in the way it used to be, and we employ humane slaughtering process.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is supposed to treat livestock well.
By the way,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here a singular creature. This wonderful creature is prey to many predators, yet it doesn't eat a single other animal or plant to survive. It helps many plants to reproduce. Without its presence many species including us humans will go hungry, while some may even go extinct. It's the lovely hardworking honeybee.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respect for other life forms

Old C.,

Your giving up abruptly your hobby of killing butterflies to make specimens reflected that you had begun to love such small creatures which do not have a big brain. You might even have begun to respect life itself.

Non-religious respect for other life forms comes only after the respect for other fellow human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disadvantaged, less educated or less capable.

The butterfly and all other animals are still seen as lesser life forms in the Chinese, as well as many other traditional values, and also in certain religions. In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his is by no means true, despite most creatures have definitely less genes than us humans. Yet our empathy and sympathy for our fellow humans may extend not only to cover those highly intelligent domesticated animals, but also other creatures of the wild including your beloved butterfly. Such extended empathy and sympathy emerge only after our human life has in the first place become easier and peaceful.
If you are still surviving in the jungle or on the savannah, being a potential prey to all kinds of fierce predators, and you are hungry, your empathy and sympathy for even a badly injured fawn can hardly show.

Hong Kong has long been an international city since the early days of the British rule. Sublimated Western values, those from the Anglo-Saxon world in particular, have since infilt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modifying it by means of all forms of media, say, publications, radios, TV programmes, movies, etc.
You may not be the least surprised that dog meat is still a delicacy in Mainland China. Yet here in Hong Kong one could get jailed for just inflicting cruelty on his own cute chowchow, not to mention killing a mongrel for the Cantonese cuisine. It is now common sense here the dog is not a source of animal protein.
Although you were taught no more than a bit of Confucius and science in the school, these definitely were not all you had for your overall education. Some knowledge and values of yours must be self-taught, judging from the fact that, unlike many other schoolboys, you were more inquisitive, and eager to learn just anything, during those school days.

When it comes to children's instinctive behaviours, I would like to add a few lines to your remarks.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xes. Boys are boys, and girls are girls. Boys normally like guns and swords more than girls do. The average boys are more aggressive, less empathetic and sympathetic. And more boys want to be a hero than girls. So boys just like to eliminate enemies, or simply kill something, including the hungry fish in the sea and your beloved butterflies in the air, when there are no enemies around.

2007/10/23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respect”

Old C.,

You might have named the right word, which is, of course, "respect".
While social discriminations of some kinds are still rampant in this society, how could people who believe they are superior respect those they think inferior? Many local born residents and early immigrants still despise those uneducated new immigrants from the mainland.
The sense and value of respect for any other individual may take centuries of good education to establish.

What that desperate mother needed most was immediate mental support from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s, say, competent psychiatrists and social workers. These are the "first-aid" that could have prevented the fatal tragedy from happening. That poor mother definitely got none of these adequately. How could she enjoy the "respect" you mentioned, which would only come after a good universal education has been provided for the population?

It could quite be out of the question looking back to the poor old days withou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ocial context.
Back then poor families like ours belonged to the majority. Given a small shanty on the hillside without running water and always threatened by fire and rain, inadequate food with low nutritive value, and minimal clothing for barely getting through the cold seasons, an utterly poor family could struggle through all those difficult days, with incentives and hope.
Now our society has evolved to a state that the majority are no longer living in poverty. Most who have got wealthy are even struggling harder still to get even wealthier.
Yet the poor are still around and have since become the minority, living in a society in which wealth is almost the only index of individual capability, money is the totem for many, and being poor is always equal to being incapable, or even worthless. Such a social atmosphere brings about frustrations and despair.
Although one may not be as poor as the poorest in the poor old days, and the hardships of everyday life could be eased a bit by means of social welfare, the mental stress arises is much more unbearable than decades ago.
A recently withdrawn TV advertisement placed by a bank targeting the middle class even says that the upbringing of a child costs almost four million dollars. Being exposed to such a kind of opinion believed romantically by many who are well-off, I wonder what damage could be done to the self-esteem of an unemployed uneducated mother of two with a disabled husband.

2007/10/17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the poor

Hello, H.L.,

Frankly I don't know you are poor, not to mention how poor you are! Quite to the contrary, I always think that you are rich, perhaps not so rich as most Chinese Canadians.
Not having brought a portable computer with you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at poor, does it?
I anticipated that you don't have much difficulty receiving this mail in Tibet, provided you don't go too far away from wherever you can buy something like an authentic American hamburger!

If I go to India once a year for a month or two, then tour round another part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same year, and visit Tibet still in the very year, without even bothering about fixing the date of return, just like you do, I will surely go bankrupt in no time.

You can meet with really poor people in Tibet if you wish. Simply venture away from the temples and lamas and you will find yourself talking to them, only if you speak Tibetan of course, for these poor nomads living on one of the harshest lands on earth may not have a single word of the Han or English language.

Some 2,500 kilometres southeast of Tibet here are the richest parts of China, yet most of the inhabitants are by no means rich according to global standards.
Hong Kong has a decent GDP per capita as a developed economy, and an ugly Gini Index worse tha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ouple of days ago a mother of two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 committed a jumping suicide, which killed also her innocent children, leaving behind her hospitalized husband. Such a tragedy is definitely due at least partly to shortage of social resources allocated to the poor and the helpless.
Hong Kong has roughly only 2.5 psychiatrists for every 100,000 people, compared to 11 in the U.K.
If one needs to see a doctor in a public hospital or clinic, GP or psychiatrist alike, he/she will have no more than a couple of minutes for just answering a few questions the doctor would choose to ask. Consultation in the true sense hardly exists.
A junior doctor practising in a public hospital here in the SAR is paid at least 30% more than his/her counterpart in the U.K.,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U.K. GDP per capita is always higher.

On last Sunday early afternoon I came across a poor and hardworking mainlander at a remote wavy bay here in the SAR.
When I was exploring a small beach along a rocky shore, I saw a man picking something on the rocks in the shallows. I was curious, so I went closer. It was a man with a typical Southern peasant look. He was skinny with a small build. He turned away and walked into the deeper water as he saw me.
I left my camera on the beach and got on the rocks to approach him. I asked him what he was collecting. He responded by showing me a small rock snail he had just picked.
He then climbed on the rocks to talk to me as the surf was pounding a bit hard. He was wearing a pair of shoes moulded in plastic in the way some slippers are made. This suggested that he definitely came from the mainland waters, illegally of course. His clothes were all but totally wet. Hanging from his waist was a deep nylon net half full of small rock snails. He held the collection up to show me. Round his waist twisted another nylon net.
He carefully put off his hat already soaked with seawater. Between his hair and the hat he had kept a tightly wrapped plastic bag. When it was unwrapped I saw a pack of cigarettes, a lighter and something else. He wanted to treat me to a cigarette, but I told him I don't smoke.
I could barely understand his dialect. When he tried to light a cigarette the lighter failed because his fingers had wetted the flint. If my campsite was not so far away I could have given him my spare lighter, even though I thought I was not supposed to encourage smoking.
I asked him where he came from. He pointed to the open sea and named a place I don't know. I know there are the waters where illegal border crossing by speedboat is convenient.
He told me he could sell the snails for 10 Yuan per kilo. He expected to collect 5 or 6 kilos in that afternoon. A boat would come to fetch him before sunset. I thought there must be several of them picking separatel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 asked if the snails were good for food or fishing bait, but I didn't get what he said for the answer.
On leaving the beach I reminded him that he had to be very careful as the surf could pound really hard on the rocks all of a sudden, and with the head bumping against the rocks one could be badly injured or even pass out. I could only wish him good luck and bringing home safely 10 kilos of pickings or more.

I can imagine that while this poor mainlander was doing his dangerous collecting of snails, many very wealthy ones were arriving a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no more than 10 kilometres to the north, for flights to Paris or Zurich, to do their collecting of the most expensive bags and watches in the world.

2007/10/09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Confusianism to be a religion

Old C.,

When it comes to Confucianism we could talk about it for years on end.
As you find it difficult to "write" your characters into your computer, I decide to use English as a means of chatting as we usually do.

I think a religion must accommodate the followers with at least one mighty god or deity less mighty. Confucianism doesn't fall into such category. Confucius himself even never talked about divine beings (子不語怪力亂神), he might have doubted the existence of such and have no means of disproval and no intention to disprove it, so he might know there was no point in discussing about the same. Confucius must have a very clear and rational mind that a teacher is supposed to always possess.
"論語" has never been something like a gospel. It will never become one in the future. To my humble opinion declaring Confucianism a religion is pointless and is destined to be in vain. Yet even if such application does succeed in being endorsed by the local authorities, it will do no harm to the philosophy itself and most people, except for some of its followers who are a bit too superstitious. These followers, of which some could be highly educated, would burn incense and make contributions in a bribing nature, wishing only to receive blessing from Confucius as if he is a god, so as to excel in examinations to become a "狀元", or something like that!
Perhaps those worshippers of Confucius just want to enjoy the status of a religion as the Hong Kong Taoists do. There are quite a few schools run by the religious Taoists in the SAR. Yet that of the religious Taoism 道教 is a very different story. I don't see the possibility of Confucianism's running a similar course.
The ancient followers of religious Taoism, which might have originated from a wizardry, were smart enough to declare 老子, the founder of philosophical Taoism 道家, as their ultimate ancestral founder and respectfully dubbed him 太上老君. That's why most people confuse 道教 with 道家.
In the long, long course of time the religious Taoists accumulated many 仙 for their everyday worshipping, so they can enjoy a true religion of their own.
Confucius' teachings per se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broad sense have never initiated such course or process. If some of the worshippers want to do it now they should find their predecessors had already missed their golden era in history. Now they certainly cannot create a god-like being out of Confucius or any of his followers, or any who would claim to be his follower.
Now Confucius is going global fast. Once Confucius has become really famous globally,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us himself will be subject to intensive studies, exposed to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modern thinking.

An email to the Transport Complaints Unit, HK SAR Govt.

Dear Miss Wong,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attention and prompt reply.

It's absolutely all right to disclose my identity. Please do.

I actually tried to file this complaint direct on the NWFB's website at the same time. Yet their "postmaster" returned my message 2 days later, notifying that it was a delivery failure.
How could one fail to do so on their very official website?!

The other day I saw a dozen people, young and old, waiting patiently at the terminus for over half an hour, without the least intention to complain, as the scheduled interval is just 15 minutes.
Those could be the nicest people in the world, I must say!
I happened to find the person in charge that day. He just attempted to ignore me first in a very bad manner. As I didn't go away, he then aggressively asked me in retort at what time the bus was supposed to depart, even in a worse manner. I pointed at the schedule and named the exact time, then he was silenced.
The bus company just knows their passengers!

北大精英的一篇文章引起的聯想

2003年底,一位朋友從萬維網上給我抄送了幾篇文章,大概認為精采,不容錯過。 有些我讀後深有所感。 其中一篇很有意思,篇名“懷念故人”,談及作者阿憶的幾位已故師長、偶像學者,和早逝的同窗,憶述了一些在他們生前,跟他們交往的情景,和會面的印象。文章行文樸素,情感真摯。
然而,細味這篇文章,讓我產生一些特殊的感受,不吐不快。於是不免胡言亂語,嘀哩嘟嚕就在鍵盤上打了一大堆,目的只在回贈朋友,本來無意發表。 近來由於要在blog上胡謅,把這篇舊文也翻了出來。 到網上搜尋一下,在北京大學的網頁中,找到了這篇內涵深邃的文章,再讀一遍,比照一下,發覺幾乎原文依舊,幾年來未作修訂。 我一時有些感慨,於是略改拙文,發表於此,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先到網上細閱該文,然後回來看我的胡言亂語。
據網上資料,作者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無疑是中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精英’。 文章的字裏行間隱含和突顯的個人思想和價值觀,多少反映了國家高等教育,在知識分子意識形態塑造上起到的作用。

作者在文章 (以下或稱‘憶文’) 的第一節裏說,“早在上中學的時候就知道,北大的燕南園是片聖人居住的別墅區”,又說語言學泰斗王力先生熟練操縱的第七種語言——越南語,學的時候已經72歲,這讓他“無法不自慚形穢”。 而四卷《古代漢語》,“為王先生帶來了驚人的版稅收入”,高年級學生帶他們去“拜謁王力先生,路過燕南園南邊的工商銀行時,說…這銀行半數的存款是王先生一個人的”!
如果作者的遣詞用語都是正面的,並不隱含絃外之音,那麼作者對王力先生的崇拜,以至尊為聖人,很可能就是因為王力先生非凡的語言能力,就是因為王力先生驚人的版稅收入! 因為“憶文”裏並沒有述及王力先生的高風亮節,沒稱頌王力先生行為世範。 這種型態的尊崇,可以說是一般的單純個人崇拜。
抑不知作者今天是否仍對先師尊崇如舊,倘若清明節到墓前致祭,是不是還會不敢稍忘階級觀念,不敢稍忘自己的卑微,甚至用上‘跪謁陵寢’之類的字眼來作表述?

‘憶文’稱王力先生為‘北大聖人’。 聖,《說文》的解釋是“通也”。 這個詞,在古漢語裏本來並沒有今天所說的,借譯洋文divine, holy, sacred, saint等詞的‘神聖’的意思,甚至沒有道德節操崇高的涵義,大抵只是說的理解能力非常高,聰明絕頂,有大智慧,能明白十分深奧的道理,一個頂一萬個,這樣罷了。 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又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大抵用的這個原義,可見就連那所謂‘仁’,都沒有包括在內。 可是經過了歷代封建統治者和特權知識階級的厚貼金、絕對化,詞義就變得高不可仰,深不可測,寬不可狀,遙不可及,竟至於變成了一個帶有迷信色彩的字眼。 ‘憶文’裏把王力先生稱為‘聖人’,倘若還用《說文》的本義,該是不至大謬不然的。 然而,此詞似乎不能回復古義了,除非作者寫的並非現代語體文。
今天在現代漢語詞彙裏的所謂‘聖人’,無論指的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歷史人物,不管用於文化範疇,還是宗教領域,一般都是指的人死之後,被當代或後世的統治階級、宗教組織,認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格,在言行上堪作楷模,甚至死後顯現聖蹟,而予以追封賜諡,敕令子民或教徒必須敬畏崇拜的神聖人物。

今天在中國,不管在哪個領域,大概都不會產生聖人了。 但中國卻有天主教,在天主教的神聖國度裏,也許要當別論。 十年前,印度加爾各答天主教會的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逝世。她在那裏為痲瘋病人、貧民、賤民和孤兒鞠躬盡瘁了大半生。 她逝世後不久,就被羅馬教廷列為‘聖品’,進入‘封聖’程序,目前已通過了‘beautification’, 被尊稱為真福德蘭(台譯德蕾莎)Blessed Teresa, 往後一旦顯現了教廷認為足夠的‘聖蹟’,就會正式成為天主教聖人,尊稱為加爾各答的聖德蘭Saint Teresa of Calcutta (Kolkata)了。 到那時候,中國的天主教徒,就會多了一位值得效法的聖人。
當然,要像印度城市街角上整天坐著,蓬頭垢面,赤腳裸身,給人祝福,索取盧比,而美元也不拒絕,但少給就有可能開罵的,也叫‘聖人’的‘聖人’,又屬另類。

《現代漢語詞典》【聖人】條的解釋有二: 1.舊時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自漢朝以後被歷代帝王推崇為聖人。 2.封建時代臣子對君主的尊稱。
在今天,在現代漢語的觀念裏,管王力先生叫個聖人,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該都不算很合適,儘管他是一位絕頂聰慧,對社會、文化有很大貢獻的語言學家,儘管他收過驚人的版稅,住過北大別墅區,能說七種語言。

五千年來,除了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中國就只有一位盡人皆知的聖人。 那就是畢生沒收版稅一個子,沒住別墅半個區,沒學語言七大種的孔夫子。 孔夫子編篡、修訂、寫作的典籍,也曾被稱為聖經。 從前,到孔聖人畫像前得叩拜,甚至上香,讀聖經要正襟危坐,畢恭畢敬。 今天一般指耶穌誕辰的聖誕,原來就是指的孔子誕辰,現今奉儒道為宗教者仍用此義。
然而,孔子的聖人稱號,並非來自他當時的學生,也非來自歷代缺乏教育的一般老百姓,或者飽讀詩書的讀書人的尊奉,而是正如《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所說,“被歷代帝王推崇”所致。
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孔子被漢朝皇帝首度追封,卻在武帝之後,而且僅至公、侯的爵位。 到了唐朝,玄宗追封他為‘文宣王’。 宋真宗時升格為‘至聖文宣王’。 到了元朝,再升一級,蒙古皇帝鐵穆爾竟然追封他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到了滿清皇朝,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就更進一步,賜他‘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的封號。 大抵孔子的‘聖’,在皇帝眼裏,已然遠遠超越了堯、舜、禹、湯、文、武、成王和周公,而達到了千古的極至,正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雖然托孔子的洪福,弟子顏回被尊為‘復聖’、曾子為‘宗聖’、孫子子思為‘述聖’、子思門人的學生孟子為‘亞聖’,但似乎都只是徒具虛名而已,實際上沒有‘聖’到哪裏去。 至於文學範疇裏詩聖杜甫的‘聖’,似乎和詩仙李白的‘仙’不相伯仲,乾脆夠不到至聖、亞聖一類‘聖’的範疇了。 而和‘詩聖’層次相若的‘聖’,據說還有‘武聖’、‘書聖’、‘畫聖’、‘茶聖’、‘酒聖’、‘藥聖’等等,真要這麼‘聖’下去,恐怕‘聖’之不盡,而至於‘濫聖’了呢。

在中國近代史上,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的封號,由於被捧得太高、太玄,被竊用得太濫、太謬,以至成了暴君酷吏欺壓平民百姓、殘父暴夫控制子女妻媳的神祇偶像,曾幾何時,竟被激進學者、革命分子和熱血青年錯認作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給假借虎威的狐狸當上了替罪羊,而被無辜打倒,無理批鬥,歷時竟達六十年。
不過,如今孔子早已恢復名譽,一年四季,又在廟裏廟外受祭享供了。 本文初稿的那年秋天,曲阜孔廟迎來一群韓國女大學生,穿戴周代服飾,獻古舞以致祭祀。
證諸孔子的言行錄《論語》(雖則述而不作)、北方韻文總集《詩》(雖則有所芟刈)、編年魯國歷史《春秋》(雖則意含主觀褒貶),孔子確堪被尊為聖人、萬世師表,而且也肯定是一位對華夏政治文化有偉大貢獻,亙古無匹的學者。 只要翻閱《論語》,把它讀明白了,必然深受感動,肅然起敬!
然而在中國特定的政治、社會體制、文化、教育型態的一座座大山之下,把孔子尊為不可超越的‘至聖’,也就等於給一切可能的社會發展寫上句號,等於給予封建統治階級以實施愚民政策的大便利了。
我猜想,這也正是為什麼咱們遠在春秋時代,已經出了像孔子這樣一位偉大先進的教育家,連顏回那麼窮的年輕人都有上學的機會,而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咱們竟還有讀不上書的孩子!
中國的知識分子,在孔子的年代稱為‘君子’ ——也就是‘有德者’,孔子拿來和沒受教育,未讀詩書,不識禮樂的‘小人’——也就是‘無德者’ ——對舉。 《論語》裏就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之歎。 雖說孔子有教無類,畢竟那時候,赤貧如顏回者,大抵就跟咱們今天山區農村裏,普遍營養不良的兒童沒有兩樣,銀子固然拿不出來了,要在緊絀的食用裏,攢下幾塊乾豬肉,當個學費交上去,怕也並不容易。 因此,要接受教育,成為‘君子’,對窮家子而言,談何容易!

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國的教育無疑有所發展,畢竟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征途嘛,哪能原地踏步! 但發展卻是可恥的緩慢。 進步最神速的,不在教育本身,卻在它的一個附屬部分:科舉考試制度! 中國封建皇朝的科舉制度,層級分明,實施嚴格。 可是因為沒有像樣的教育制度,和合理的教育方針和理想去配合,從來就拔擢不出真正有能之士。 雖則如此,那精心設計的考試方式,卻足以挑選擅長模仿、迎合上意、從不功高蓋主的庸才。 這些庸才,庸固是庸,卻畢竟是才,是可用之才,尤其為聖君明主充當聽話的忠臣,就再合適不過了。 倘若滿朝文武,盡皆超越天子的精英,皇上的睿智聖明豈不白搭! 怎麼還能叫個‘聖上’! 偶爾‘聖上’竟是個倒行逆施的昏君,庸才正堪做其貪汙腐敗的佞臣了。
由於教育沒有得到與時俱進的應有發展,選賢舉能又從未在又偏又狹、不公不義的科舉考試制度之下實現,宋朝以來,整體社會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而退,一代差似一代。 到了清朝末葉,竟至於大大落在了西方世界的後頭,為我長發其祥的偉大中華,在列強的覬覦下,寫成了一頁又一頁的喪權辱國百年史!

近代教育的具體概念,大抵要到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從東洋輸入‘教育’ 一詞,才開始在中國漸漸為讀洋書的人們所知。 此詞源出《孟子˙盡心》:“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日本人擷以翻譯西文的education一詞,大大擴充了原詞詞義。
說到中國的教育,絕對不能不提的,就是中國兩所最早的大學:其一是‘憶文’作者的母校北京大學,另一所就是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比開羅大學晚約1,000年,比牛津大學晚約700年,比東京大學晚約20年。 戊戌變法,光緒皇帝大抵從東洋回來的留學生那裏學懂了教育應為何物,於是要廢除科舉,興辦學校,任命吏部尚書孫家鼐為管學大臣,籌辦大學堂,詔准了梁啟超起草的《京師大學堂章程》。 大學堂的創校宗旨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並用,觀其會通,無得偏廢’。 創校時首任總教習(相當於今天的校長)是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可是戊戌維新不敵守舊勢利,僅歷百日而失敗,梁啟超倉皇逃出國外。 慈禧太后也許因為害怕列強不滿,魔掌不敢盡伸,對大學堂網開一面,總算沒有查辦,但改任張百熙為總教習。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元,京師大學堂於1912年改稱北京大學,嚴復為校長。

中國的第二所大學是清華大學,它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是辛丑條約的國恥副產品。 當時清廷腐敗無能,不斷受到列強的欺侮。 1900年庚子,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闖進帝都,砸了各國公使館,導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搶掠燒毀皇家的圓明園。 清廷被迫於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賠償給十四個受損的國家。 其後美國在羅斯福總統任內(Theodore Roosevelt),於1909年開始退還庚子賠款的未付餘額10,785,286.12元,並指定用作開辦學校,和派遣赴美留學生。 清廷於是專設‘遊美學務處’,修建‘肄業館’,作為赴美留學生的預備學校。 學校於1911年竣工啟用時改稱清華學堂,因校址原為惇親王的賜園‘清華園’。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改叫清華學校,1928年升格易名為清華大學。

中國的正規高等教育發展了那麼一個世紀,目前還只能在捉襟見肘的窘境裏緩慢地摸索前進。 它的特點,除了貫徹精英主義,就是逕向唯經濟主義傾斜。 今天,在貧富懸殊越演越烈,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人們盲目迷信學歷、文憑,因而到處學廠、學店林立的中國社會,竟有不少家裏太窮的女大學生,因為要掙扎向上,‘讀書致富’,而當上三陪小姐,掙錢交付昂貴的學費,並且趕上城市突飛猛進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
前幾年,更有所謂的藝術學校,把女學生送到外省的夜總會去當陪酒女郎,還美其名為畢業實習。 那個所謂的校長在電視台記者面前,竟然恬不知恥,振振有詞,說什麼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女學生早晚都得出去親身體驗,晚一點不如早一點,云云!
至於僅僅9年的義務教育,前幾年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曾說,要‘力爭2008年達到百分之一百的普及率’。 明年就是2008年,能不能達到目標,看來哪位精英領導都說不準。
中國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有一個政治使命,就是要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培養革命接班人。 可是在運營上,這高調卻再也唱不響了,實際上和封建時代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功利主義思想,仍然藕斷絲連,一脈相承,依舊擺脫不了實用主義低階理念的桎梏。 有的地方沒有大學,要籌款辦一所,如非高檔騙局,就不倫不類地說什麼‘今天教育,明天經濟’! 有的農村分得捐款,盜竊挪用之餘,蓋了小學校,為了鼓勵農民讓孩子入學,還只能喊著‘讀書致富’的宣傳口號。
在精英主義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下,教育實踐跟普及教育的原則理念背道而馳。 這當然也能夠透過極度的競爭,一如科舉時代的所謂‘文戰’,有效地篩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專業精英、考試‘狀元’,源源不絕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注入新血。
這些暫未形成或組成階級的專業精英、考試‘狀元’,因為享受著人們普遍對希罕的知識分子及其文憑的肯定,以至崇拜、迷信,乾脆早就自命為新生‘貴族’了。 既然在皇朝覆滅將近百年以後,還要自命為‘貴族’、‘狀元’,那就不可能不自覺優越,不自視高人一等了。

‘憶文’的第六節裏,作者記述了“有個東北來的新生…毫無北大學生那種與生俱來的狷傲”。 這也就是說,北大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狷傲”!
由於教育資源匱乏,考試淘汰制度非常嚴酷,能脫穎而出的‘精英’,經過幾年黌宇現實的薰陶,偶而還跟權貴公子攀個哥們,直接間接感受到了權力的無比誘惑,於是理所當然地形成牢固的人以等分價值觀。
那些由考試‘狀元’出身的‘跳階’貴族,因為個人能力得到過分的肯定、迷信,個體等級意識特別亢進。 就是同朝為精英,也要從學府的排名、專業的高低、家族的貴賤、財富的多寡來評比一番。 不那樣,就是平均主義!
這裏所說的個體等級意識,衍生自動物的繁殖本能,是賴以傳宗接代的種群繁殖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具有發達的大腦,有觀察學習能力的群居性哺乳動物的一個特徵,尤其在靈長類的複雜群體關係裏得到高度發展。 它也是個體和種群的自然選擇機制之一。 在人類高度制度化的競爭環境裏,它一方面得到鞏固,一方面受到抑制。
從西方文明發展出來的教育理念,主張向教育對象從小灌輸正義平等價值觀,正是要抑制、平衡這些雖然有理,卻又無情的自然選擇機制;疏導由它衍生的人際矛盾,舒緩競爭的激化;削弱它在人類行為上的支配作用,減少赤裸裸的弱肉強食自然現象;以免釀成人為的社會災難。
而精英教育,卻恰恰反其道而行,名正言順地,對這種動物本能起到了肯定、鞏固、矯飾、擴大的作用。 精英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考試‘狀元’,自然而然地,時時刻刻意識到自己在群體之中的優越地位,分分秒秒不忘去拿別人來和自己評比(sizing up), 好確定自己的位置:誰在自己之下,比自己低幾等?誰又在自己之上,比自己高幾級? 因為身為受過精英教育的‘狀元’,主觀評比的結果,理所當然地,把大多數人都給比下去了,因此不免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越評越過癮,每比輒飄然。
‘憶文’第五節的一段記敘:“駱一禾的詩我沒有一首喜歡,但我仍然著迷地想知道他的事情”,“仔細端詳駱一禾”,就是這種主觀自覺評比的一些形式,也是好奇心的誘發媒之一;也就是說,假如沒有源自male rivalry的本能sizing up, 對這位詩人駱一禾,作者多半是會不屑一顧的。
群居性哺乳動物的個體等級意識,在強者一方,往往還有另外一面看似相反的表現,就是甘於一時的降服,順從更強者。 這無他,就是為的明哲保身,不作無謂犧牲;伺機再起,爭取繁殖機會。這是源自所謂‘爬蟲腦’的一種類智慧求生本能。
‘憶文’裏說的‘參拜長者’,‘除了畢恭畢敬之外,別無選擇’,固是中國儒家傳統尊師重道的一件外衣,而做成這外衣的料子,就正是求生本能。 敢仿效洋人的輕恭薄敬者,學業成績沒準就會被無故打折了!這犯不著哇。
另外,由於精英主義高等教育是教育金字塔的尖頂,頂上精英為數不多,新生‘貴族’們往往會有鶴立雞群,一覽眾山小之概,在獨倡文戰,不尚武爭,物競天擇潛在化,才能型態單一化的太平盛世,考試精英們鄙視弱者的時候多,順從強者的求生本能卻少有浮現的機會了。 因此,偶爾眼前出現一個讓精英們評斷為遠比自己強,以至於心悅誠服的‘高大形象’,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驚為天人,乃至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其謙卑服從的程度,比起那些沒受多少教育的一般小百姓,往往還會有過之,無不及。 這是因為精英們自視既高,自覺是罕有的優越貴族個體,如今竟爾遇上比自己更勝一籌,罕有十倍的精英中之精英! 難免百倍感動,千倍臣服! 這是寫在了遺傳基因裏的生存、繁殖秘笈。
作者的敬拜幾位‘先聖’,我看就是這種心理的表現。 至於他在文章第八節裏憶述的那位死前“朝泥身土偶行跪拜大禮”的女同學,就更進一步,把自己的卑微,毫無保留地,呈獻在莫能逾越,無可捉摸的,超然於血肉精神、生老病死之外的神祇佛陀的壇前座側了。

說到美學大師朱光潛,作者在第二節裏寫道:“但我無論如何無法接受,那位寫過鴻篇巨著的朱光潛,怎麽會是如此矮小的老人。他中西合璧,學富五車,身高卻只有150公分!”
這樣的品人標準,正是群居性哺乳動物個體等級意識,和現代智人的高階價值觀這兩者天衣無縫的結合。
在靈長類動物的族群裏,比如說,和人類有百分之九十八相同基因的非洲大猩猩吧,牠們並沒有發展出來‘中西合璧、學富五車’等優越形式,因此,體型的大小、勇氣和體力的強弱,幾乎就是優越與否的全部標準了。 身材瘦小,自然就是軟弱無能的表徵! 這也正是何以姑娘都傾向喜歡身材高大的小夥,而人們看到瘦小的當權者,就會暗地裏竊笑,否定他的能力,甚至會說:‘望之不似人君,彼可取而代也’。 一個矮墩墩的演員,大抵難有扮演大將軍的機會。
在複雜的現代人類社會,自然本能和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自然選擇機制,因為受到文化的干預,往往會有反自然的現象。 教育內容裏的正義平等、婚姻法裏的一夫一妻,固屬反自然現象;國家民族偶爾冒出一個矮小的偉大領導人,也是反自然現象。 教育搞得越好,教育理念、內容越先進開明,反自然現象也就越多,甚至會變成了常規,就連殘疾人都不會受到任何歧視。

另外順便一提,文章作者畢業於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菁英薈萃的名牌大學——北京大學的中文系,可他的文章,卻還是有一些念過中文系的人不該有的錯誤:
1) 第4節第3段:“王先生闔然長逝時,恰是他發表長壽宏論的第二年”的‘闔’字誤,‘恰是’大概用得不合適。 ‘溘’誤作‘闔’。闔音合。溘音客,突然的意思。 也許可以簡單地說,‘王先生溘然長逝,是他發表長壽宏論的第二年。’ 要是這第二年可以說‘恰是’,那麼第三年、第四年也可以,這‘恰’字就要變得毫無意義。 如果是第二天,或者同一年,又或者是第二年的同一天,用‘恰’字就不錯。
2) 第5節第3段:“…已出現嚴重的精神障礙,他完全置身於幻象之中”,‘置身’是意識清醒狀態下的自主行為,精神有毛病的人身處幻象之中,是認知不正常,身不由己的病態被動行為。 這裏不宜說“置身於…”,也許可以改用‘活在…’。
3) 第6節第1段:“不恥下問”在這裏應是用錯了。 所謂‘下問’,是指的向地位比自己低下,知識比自己淺薄的人討教。 新生向‘老生’前輩請教,不能說是‘下問’。
4) 第6節第3段:“…一位同學在成都與歹徒搏鬥,遇刺身亡”,這無疑是望文生義。 ‘遇刺’不是說的被利器所刺,而是政治人物之類遭到政治暗殺的意思。 要是一個普通人,被埋伏在陰暗角落裏的仇人,或是仇人僱用的兇手跳出來用尖刀捅死了,也不能叫遇刺。 大人物被匪徒劫殺,也不能叫遇刺。 此詞的詞義非常狹窄,不能隨意引申活用。 這裏的‘遇刺身亡’,改說‘遭到刺殺’就好。
5) 第8節第3段:“集散地”在這裏‘引申活用’,似應加上引號,明示並非不懂原義。
6) 同段:“竟從一個胖子,變成了窈窕女子”,‘窈窕’應是‘苗條’之誤。 ‘窈窕’是形容女子整體地美好,這包括了氣質神韻、容儀體態、服飾穿戴等等,而非單指體型纖瘦。《詩˙關雎》裏的窈窕淑女,不是說的這好女子身材苗條。
7) 第8節第4段:“日子因爲富裕開始顛沛流離”,‘顛沛’是生活艱苦、窮困的意思,和富裕的詞義恰恰相反。
8) 同段:“同學親情”,‘親情’有固定而狹窄的詞義,不能用在同學之間,同學只能說友情。 同學之間可以相親相愛,甚至可以發生愛情,但不可能產生親情。
9) 同段:“正是事業上拼命的季節”,把‘季節’引申,用在沒有更替,不會循環的事物似不合適。
10) 第8節末段:“上桌”,這短語說的好像是一盤小菜,用以指人似不合適。莫非這是個北京流行的口語詞?

2007/09/25

丙戌中秋夜登蚺蛇尖紮營於東灣西峪半坡

香港的中秋,十年之中,天氣不好的,總要佔去七八年。 今年大概又要迎來一個雨地雲天,「澆」花蔽月的佳節了。

去年八月十五夜,晴空萬里,月明如鏡,而夜盡之後,就是週末。我戴月登上蚺蛇尖,由南坡一條無路的陡脊走下,過澗穿林,在東灣西峪半坡扎營。作詩十二句。

獨上蚺峰三五夜,中秋盼得澈銀河。
欣離市井人喧鬧,喜入山林自詠歌。
甘餅方嘗腸欲飽,香醪未飲面如酡。
嬋娟不笑臨孤岳,蕙芷應嫌踐翠坡。
窈境居停燈輒掛,澂溪沐浴踵先挼。
蟾宮寂寞當何似?苟竊靈丹訪月娥。



2007/09/23

AN EMAIL TO A FRIEND - on getting known by many

Hello, CF,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raise.

I never tried to submit my manuscripts to magazines or publishing companies, like the famous and rich UK female writer once did, to be part of the litter piled up on the desks of the editors, waiting to be thrown away.
I don't know that magazine you mentioned, or any other magazine of serious literature in Hong Kong.
Even in the Western worlds such as the UK writing people who want their works to turn into books are always much more than the market can support, not to mention this tiny little part of the globe once dubbed "cultural desert".
Many want to be famous, or just to be a writer, or simply an author of a single book. When you get famous, you get other things you want, coming with all those you don't of course.
That famous UK female writer first got printed on an unlikely narrow chance, and then she became famous when the American children discovered her. Her works do not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literature that could find very few readers compared to the enormous world of children.

Putting excerpts from my novels on my blog could be a means of getting known by many. If my stuff is readable and good enough for the visitors, I soon will be in any corner of the world where there are Chinese readers, except the mainland which is under strict ideology control of course. Then hitting the printing press with a whole piece of work could become possible.
Getting famous is the last thing I want. I would like my works published anonymously. Yet I am no longer young and time is not on my side.

I have no way to cheer up my entrepreneur spirit for lack of big cash, although I am not starving yet for the time being, as long as I still possess a certain means of surviving that you know!
Now I have created my blog. Other than the chances to get my works to the printing press, my stuff could speak for itself and well back me up in case I need to apply for the post of a humble editor in a decent Chinese magazine. Would you agree?

2007/09/19

給一位老同窗的電郵 - 談中國文化及儒家

其一

彼得賢兄:

孔子為師,是就人、因事、適時而施教,決非死板的教條。 另外,《論語》只是孔子言行的簡錄,而非詳載。 可以假定,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有特定的教學對象和環境,還有前言後語,只是古時竹簡難刻,未予盡錄罷了。 唯其如是,咱們讀《論語》,最宜活解,不應「死啃」。
我猜想,如非病態心理的胡思亂想,多思必定有益。 據一些醫學統計,愛活動和思考的老人,Alzheimer's 的發病率都比較低。
但這「思」啊,得有一個前提,就是必先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作基礎,也就是說,並非胡思亂想、虛思妄想,同時得掌握相當的知識,否則只會「想創個心」,那就「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了。
「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孔子大概說的他年輕時的經驗,酷愛思考而不得法,終致費時、傷身而徒勞。 可他馬上意識到了此路不通,於是放棄繼續空想下去,改而先去學習。 如果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看他也不一定就全盤照搬、抄襲模仿的,他大概會進一步思考,倘有所得,還會改良這學來的方法。不過,孔子似乎不是一個善於發明的人。 這由《論語》所載,可以大致看得出來。 另外,他編輯了三百餘篇的《詩》,但自己卻似乎從來沒有作過一首。
賢兄學而時習之,還在「悅」與「不悅」之間。 我也學而時習之,時而小悅,時而大悅,時而不悅。情況大抵和賢兄相去不遠。
學而無益,不悅;學而有益,小悅;學而有所發明,大悅。

我認為,學習本身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樂趣。 孔子說:「食、色,性也。」所以人們對菜餚,對情慾有那麼大興趣。 學習也一樣。
但不良的社會制度、政治、宗教、道德,都可以把人的各種本能扭曲,以至促成病態,或者壓抑。我們對學習的興趣也不能倖免。
咱們能學到這把年紀,還依然「學而時習之」,在這樣的社會風氣,這樣的教育制度之下,如果你有宗教信仰的話,就不妨感謝上帝了,因為這可能是上蒼的恩賜。在這裏,三十歲以上就失去學習興趣,甚至能力的人,何其多也!
所學何事? 對了,探究生命,修養性情。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增長知識和智慧。
知識和智慧有什麼用呢? 這我有自己淺陋的看法:
「三人行」,沒「有我師焉」的時候,可以解惑;「貧且賤焉」,或者「餒在其中」的時候,可以自處;「富且貴焉」,或者「祿在其中」的時候,可以助人。我看,其最高尚的目的,應該就是活得快樂地健康,和健康地快樂。 快樂地健康,這是真正的健康;健康地快樂,這是真正的快樂。

賢兄過譽了。 聰慧,則吾豈敢! 愚魯,我亦當之何愧! 「子曰:柴也愚,參也魯。」 沒準孔子的這個門生高柴,竟就是我的一位老祖宗呢! 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偷穀種! (說笑罷了,請別當真。)
偶爾自作聰明,可以添加生活情趣;倘若自以為天資聰穎,不去虛心學習,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和賢兄一樣,我從來就喜歡老老實實,謙謙恭恭地「學而時習之」,這倒是千真萬確的。

我弄明白哪一個「快碼」了。
我到網上一瀏覽,幾乎嚇壞了! 沒想到中文輸入法的發展,竟然那麼蓬勃,方興未艾! 真可謂林林種種,琳瑯滿目! 還好我這邊「法」制完備,早已有「法」可依,要不真不知如何選定呢!
謝謝指正。


其二

彼得賢兄:

多謝來郵和附件。 何抱歉之有呢! 太客氣了!

儒學這題目大矣哉! 作為一門哲學,兩千多年來,攥在這樣一個碩大無朋而長壽的文明的手裏,它其實遠遠沒有獲得應有的承傳和發展。
孔子無疑是被少數聰明的人曲解歪用,又被多數愚昧的人當作雖然無用,卻又沒捨得扔掉的舊東西,擱在灶側床底,聽任蠹魚蛀蝕!
讀了介紹哲學大師在市井股壇上演講的文章,本來,我這野人門外漢話可多了,比如對本地社會典型的城市生活型態的看法,對生命本身的理解和看法,對生命意義、生命意義的有無,和生命質量的看法,對人類生命外附物如名利權位的看法,對生命延續、進化和退化的看法,對生命本身的陰陽虛實、生命外附物的陰陽虛實的看法,對族群生命和個體生命之間的關係的看法,等等。
可我還是自覺以不說為好,怕的就是這懸河出於口,一發難於凍結,這電郵非得打到天亮不能稍歇,那可是要累壞自己煩了賢兄了。 損人而不利己,君子不應為,小人不屑為呀。
可我前兩年寫過一篇至今沒有發表的東西,其中有一段借題發揮,隨意把孔子拉扯上了。 既然哲學和投資(或投機)都可以風馬牛「雖不相及」也「相及」,那我收了美玉贈泥磚,就給你節抄在這裏,聊以為禮,不亦宜乎。


其三

彼得賢兄:

象山先生的「理學」,我不熟悉。 但可以這麼說,他也是我不敢茍同的眾多大儒之一。 如果允許我用「唯心」這個詞,我還是會說,他們兄弟三人的主張,都是非常「主觀唯心」的。 所謂「發明本心」、「悟得本心」,恕我不敬,實在只能說是虛無飄渺。 陸氏兄弟和朱熹「太極」、「無極」之爭,從學術觀點而言,只是搔不著癢處的無謂論爭,我真要問,到底「明辨個什麼」呀?!
你說的一丁點沒錯,不管讀了多少中文,我們所受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或者說是模仿、抄襲西方教育。 香港、台灣和內地,雖然大異其趣,西學的漸染,已然和固有文化成分熔為一體了,在不能妥協的方方面面,或竟是被取而代之了。
好比說我們這一身衣服穿戴吧。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今天孔子的後人,不管還住在曲阜的,或者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大抵再沒有幾個不是「被髮」的,也沒有幾個還是「右衽」的吧。
還有,這所謂「中國」,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其實是個十九世紀的新生事物,列強不來侵略,就不會誕生這個「中國」,沒準今天大清國的國號,還響徹「天朝」的雲霄呢。 誒,大清國好像不怎麼體面哪。 那就回到「孟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的「中國」吧。 該也不好。 再往後退,退到「秦遂以兵滅六國,并中國」的中國,怎麼樣? 其時「七國噤亂」,當然不好嘍。 那麼,難道真要回到「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屏諸四夷,不與同中國」的中國嗎? 更不行啊,天知道我們的血液裏到底有沒有、有多少「四夷」的成分! 弄得不好,沒準被自稱為最正統、最純粹的「中國人」殺了,挖出心肝脾來下酒,這可是大大的不美!
「學」的詞義,在《論語》裏,非常簡單,沒有例外,二千五百年來沒有變化。 要嘛是動詞,如「博學」;要嘛是名詞,如「文學」,在《論語》裏的這「文學」,該就是指的在文字方面的學問了。
至於賢兄提到的「知識」。 《論語》裏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同義詞。 論語的「知」,並非今天所說的「知識」。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在孔子的年代,根本沒有「知識」這個概念,我們今天所謂的「知識」,是不可能「生而知之」的。 這是個出現於十九世紀的西源詞,意譯西文knowledge一詞。 儒家之「學」,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也沒有包含這個意義。
儒家源於孔子,源遠流長。 其流派,或曰學派,包括了漢朝的今、古文經學、讖緯之學、宋明理學等等,可不一定都該、都能歸宗於孔子。 好比說,假如有個來自曲阜的人找你出資做生意,竟提出自己是孔子的七十代孫子,你也許就會想:此人雖然也姓孔,算起來只有孔子六億兆分之一的血緣罷了!
其實「儒學」到了南宋,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應無路,柳敗花殘曷有村」的境地了。 這不一定都在於大儒們的不肖,縱然不肖者固多! 而主要是社會制度使然,教育制度使然。 但是說也奇怪,到了明末清初,竟又出現一個光芒四射的王夫之。
今天就是盲目崇拜「儒學」的教育家,大概也不會高舉《論語》嚷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其四

彼得賢兄:

前郵倉促,意猶未盡。 這會ㄦ略有閒空,不妨再胡說幾句。
你的前郵引了《大學》兩句。 我也效顰引它三句吧:
《大學》說:「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所謂知,如我上郵所說,並非今天的所謂「增進知識」,而是對「道」的通達明瞭。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 民,主要的成分是小人,小人不像君子,他們本質不濟,不管怎麼學,都是不可能通達明瞭這大「道」的。 他們儘管學了「道」,也並非真的學到了其中真諦,只會變得溫順、服從,易於統治而已。 也正是因為先有這種看法,孔子才有「有教無類」的教學宗旨。
至於「格物」,其「格」也,絕對不是用的近一二百年來,我們被強迫從西方學到的各種各樣複雜、有系統的方法去觀察、研究、假設、證明、確定、反證、推翻,等等。 而是從自有、永恆的「本心」、「天性」出發。 這「本心」、「天性」的存在和性質,並沒有客觀的驗證。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竟有所謂「性善」、「性惡」之爭了。 在今天看來,這「善、惡」雙方都是瞎子摸象。 說白了,多半是白搭!
其實,古人就是古人,「格」起「物」來有很大的局限。 比如《禮記˙月令》就「格」出了「田鼠化為鴽」、「腐草為螢」之類悖乎普通自然常識的大謬誤。 可以假定,「定」《禮》《樂》,講授《大學》時的孔子,儘管智慧遠超時人,大抵也被騙了,信以為真。
呦,時間沒了。 再聊。


其五

彼得賢兄:

承蒙謬賞,實不敢當。
今天頭幾句想說的話,就是:
嗐! 苟能像賢兄那樣,奉行早睡早起,那夠多麼幸福! 奈何知易行難!
我睡得晚,是長期的不健康習慣。 可以說,這壞習慣,已經養成超過三十年了,尤其近十年來。 我學習、寫作,總喜歡利用深夜。 不幸的是,我總有學不完的中外文化精粹,也總有寫不完的個人思想廢物。
不過,為了讓賢兄放下惻隱之心,今天打這電郵,我沒敢安排在三更半夜。
另外,以賢兄之賢,竟也看差了些。 容我辯解一下:
我這「人心」並不虛無。 只是知道「年壽有時而盡,榮辱止乎其身」,明瞭人生的有限,在「有身、有生之年」,儘可能過充實、健康、樸素、快樂、有意義的生活,不浪費一寸光陰。 要貫徹這種生活態度,必須努力學習,謹慎思考,不能斷送一天在無聊之上。 也許你的哲理不同於我,另有「虛實」。我卻認為,有了這種主導思想,「人心」是虛無不了的。
你看,我到山溝裏去野營,欣賞自然之母的丰姿美態,也決不會懶洋洋地呆在營地,光知道吃、喝、睡、愣、拉,而是會有所作。
一般的低格調香港人,除卻純粹的鬧市生活,別無所知,別無所涉,別無所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不少人還弄得腦滿腸肥,大腹便便。
另有少數非一般的高格調香港人,時刻惦記著投資的增長率和保險的回贈率,時刻打聽著吃喝玩樂應何往,巴黎、米蘭孰更佳? 餘者不外一片虛空。 閒來游思所詣,迷醉蝶夢嘆虛幻,看破色空待輪迴;索指引於風水術士,求慰藉於僧、道之家。
以上這些,都決非我的生活寫照。 也許,別無他,赤貧有以致之罷了。

隨著要說,而又非常主觀的話,就是:
大多數中國人,尤其香港人,由於所受教育淺薄、狹窄、偏頗、功利,壓根ㄦ不知道何謂文化,中國文化更不用說了。 因而也乾脆談不上信心的有無。 他們只是模糊地認定,中國不比西方強盛,不比西方富裕,不比西方先進,不比西方文明。 順應求生、繁殖本能,由此而生出牢不可破的崇洋媚外的心態,這樣罷了。 有的人學了一口英語,就自視為「地球村西部」的尊貴村民,自以為懂得西方文化,比「中、東部」「窮鄉僻壤」的「村民」優越。 在某方面講,他們的優越,的確客觀存在,他們受益於西方的發展,和西方對世界的掠奪,活得都比較富裕。 所謂「暴富難睇」,「六親不認」,這就是了。
人有智、愚、賢、不肖,奈何教育不行,智、賢者何其稀,而愚、不肖者何其眾也!
賢兄不必著急,待到有那麼一天,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極端功利主義的高等教育得到大程度的普及,洋人都來學習研究中國文學、中國哲學、中國歷史,並對這一大群價值觀淺陋偏頗、奴性鞏固、軟弱自卑、「高跪低踩」的中國人說:你們泱泱大中華的五千年文化,多麼博大精深,多麼無與倫比! 怎麼你們自己卻竟然懵然不知!? 到那時候,縱然曾經被「西夷」和東洋欺侮,縱然長期在水深火熱中掙扎求存,中國人的自信一定就會回來了。
茍非如此,別無他法。 這是大漢民族的民族性,或曰宿命。
在這裏,竊不以問號來回答賢兄的兩個問題如下:
首先是「中」,我們的地球,它的「中」,就是一個熱核;太陽系的「中」,就是太陽。 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說自己位於世界的中心點。 順便一提,如果太陽是「陽」,太陰就不可能是「陰」了,這一點,我國傳統文化裏的有關理解無疑是錯了。 我這一提,請賢兄千萬不要理解為「再加一腳」。
再者,就算有人真的「再加一腳」,也不見得就能踩扁。
至於「無力」,非也非也! 中華文化非但並非「無力」,它的潛力可是大了去了。 等著瞧吧!
至於「重建信心」,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聰慧、博學、健全的自我,也就是智、仁、勇才可能有自信。 今天,對不起,由於教育不濟,一般的國民、台民、港民素質,離這個水平尚遠!
另外,該先弄清楚,何如斯可以謂「信心」? 大清國前、中期,列強進犯以前,這「天朝物阜民豐、地大物博」只是妄自尊大,決非真正「有諸內,形諸外」的「自信」。 那是虛張聲勢。 一擊即潰,一敗塗地,可說是必然的後果。
要建立鞏固的「民族自信」,遏止「文化背離」,我認為,這並非「可能不可能」的問題,這是什麼時候的問題。 證諸人類種族、文明、文化、國家、民族的歷史,像我大中華這樣一個絕無僅有的、善於自我完善的、能融和、吸納別的文化的超級文明,它是注定要永放光芒的。 可是,我們必須把路子走對。 倘若求諸一些不肖的大儒,和他們對典籍的錯誤演繹和刻意歪曲,那就無異於緣木求魚了。


其六

彼得賢兄:

嗐呀,賢兄差矣。 這種親近大自然的方式,對一般人來說,委實太苦了。 該是沒有人會羨慕的。 還有,我錯過了愛情、婚姻、哺育、教養的無尚幸福,才換來這點做野人的能耐和樂趣,恐怕不值得羨慕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罪不輕啊! 這犧牲不可謂不大。
我酷愛野營,視為一種身心的修煉。 儘管到了這把年紀,還是不避寒暑,經常背了30公斤的行囊,在崎嶇的山徑上動輒跋涉兩三個鐘頭,到那荒山野地,在大自然的懷抱裏,享受賞景、觀物、攝影、靜思、聞樂、寫作的樂趣。 偶爾還在入黑之後,把迷途的年輕人,從山溝裏帶到公路上去呢。 但願這種高體能的活動,不致過度背離「中庸之道」,讓漸漸老化的身體,失去平衡,承受不可修復、不可彌補的損耗。

賢兄提到《黃帝內經》。 《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期。 那個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大概只有20歲。 明朝李時珍撰《本草綱目》,到了清朝,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大概只有33歲,比今天的贊比亞的37歲還要短。 儘管把戰亂的因素也考慮在內,傳統的中華醫術,看來並沒有能夠對人壽有明顯裨益,倒是從西方學來的那套對抗式醫療技術,似乎比較管用。
《內經》把一天分作四段,比作四季,很有意思,也很形象。 可是,在熱帶、亞熱帶的南方,這四季就不像處於溫帶的中原地區的分明和平均了。 咱這香港,在氣候學上講,是乾脆沒有冬季的,春、秋二季很短,夏季最長,佔去半年左右。 中國的海南省就更是全年差不多都在夏季之中了。
根據古人類學家對化石和基因的研究,人類遠祖的發源地在東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一帶,那裏都是熱帶地區。 在歷史上的某一個時期,一些非洲人離開了世世代代的家園,到了歐亞之間的土耳其一帶,其後有一部分又從那裏遷移到了歐洲北部。 今天的芬蘭、挪威人,他們早已脫掉了祖先的黑皮膚,適應了日照薄弱,冬長無夏,跟赤道非洲完全相反的冰天雪地,幾乎終年活在「寒氣」和「陰氣」之中,可是,他們卻都活得好好的,而且相當長壽。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看,這是一種發明。 一個聰明的人,如果他「不食不寢,以思、無益」,他自然就會發明「無極」,發明「太極」了,因為除此之外,除了造物,他實在去不了什麼別的地方。 這聰明人觀察到了,所有高等生物,都有陰陽兩性,這「兩儀」也就發明出來了,於是又把「兩儀」自然而然地套在太陽和月亮的頭上。 這和西方某些語言把椅子硬說成屬陰性,桌子屬陽性之類,在本質上沒有大分別。

佛學的輸入,正是因為中國本土宗教薄弱,而醫學、哲學,都沒有能夠有效解除、安慰民生的苦難。 玄奘法師的大唐,和釋迦牟尼的山區小國沒有兩樣。 你說的「時機」,不過就是因為在上的帝王將相,在下的黎民百姓,都不能擺脫富貴安逸的無常,和生老病死的痛苦。 而統治階級正需要一些精神鎮痛劑和麻醉劑去緩解自己的痛苦,和老百姓的不滿。 因此,皈依了就能忘卻此生而求諸來世的「佛教」,學了就能克己復禮的「儒教」,都是再好不過的「藥石」了。 「順天應時」,「不妄行,不妄動」! 你看,皇帝不就是「天子」了嗎,這哲學和政治之間的微妙關係,可是再明顯不過了!
程頤的《遺書》說:「去人欲,存天理」,這對於不滿現狀,蠢蠢欲動的人們來說,無疑都是事前的警告。 愣敢不聽,輕舉妄動者,大抵死無葬身之地!
「無子,去,……有惡疾,去」,「夫為天,有再娶之義;婦為地,無再嫁之禮」,「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這些何嘗是人話! 趙宋,是個長期積弱,政軍不振的朝代。為了壓制蠢動,這些哲學範疇的教化,配合著王法、苛政和科考,在防止社會動亂,避免朝廷被傾覆方面,多少起到一定的治標之效。
封建皇朝憑藉真、偽儒家的教化,統治華夏兩千餘年。 大清皇朝覆滅之後,到了五四前夕,受西方思想浸染的學者,提倡新文化運動和白話文運動,對真、偽儒家作「負面研究」和批判。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文化自殘」,我卻理解為文化反思。 這是非徒無害,而又益之的。 這個大浪潮導致了「打倒孔家店」,把二千年來不斷「神化」,以致面目全非,且有「癌化病理現象」的儒家給徹底扳倒,中國才有可能改革,才有可能重生。 子曰:「過則勿憚改。」 有些已經滅亡的古文明,多半是因為沒有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能力,長了「文化毒瘤」而不自知,或者乾脆毒瘤如敝帚,一律自珍,至死不渝,至死不悟!
當然,文明可以滅亡,人,卻是不可能死得完的。 在這裏順便說個大逆不道的笑話:假如西方列強對中國不感興趣,中國沒準就會亡於日本,我父親大概不會殉國,也沒有條件和勇氣逃到西方,他會被迫成為「皇民」,改「和姓」,比如「高島」(居於有山的香港島),我就叫個高島晃吧,這未必比得上當過台灣總統的岩里政男(李登輝),但在娶妻生兒方面沒準會略有優勢,庶幾不致無後,因為不少日本本土適婚女性對日本大男子主義受夠了,理所當然地,會跑到屬地來尋求婚姻幸福。 一笑!

賢兄從來有沒有稍微懷疑過,中國歷代皇朝的積弱,儒家難辭其咎?
讀書,別無選擇,也就是「讀聖賢書」。 「所學何事」? 別無選擇,也就是準備科考,以進入仕途為最終目的。 「格物,至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了。
然而,壟斷了整個華夏的學術界凡二千年,吸納了「皇土」之上絕大部分的學術精英的儒家,到了西方列強東來叩門,刺探虛實的時候,竟然無以報效朝廷,聽任愛新覺羅氏坐井觀天,不知道天高地厚,只知道夜郎自大,陷國家民族於滅亡的危機。 這些讀聖賢書讀了兩千年的大儒們,一個個竟連「女子無才便是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荒謬,都沒有悟出來;一個個都還沒有覺醒,給小姑娘纏小腳是不人道的性變態行為;一個個都還沒有學會如何「格物」,如何「至知」,如何「誠意」!
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邏輯:「物格」不好,何以「至知」? 「知至」不好,何以「誠意」? 「意誠不好」,何以「正心」? 其餘就毋庸贅言了。 你看,他們看著日出日沒兩千年,竟沒有弄明白,這是地球繞著太陽跑! 這算哪門子的「格物」? 看著女子終身被裹腳條子折磨而無動於衷,不知其謬,連個最起碼的惻隱之心,都蕩然無存! 這又算哪門子的「誠意」?
西方本來也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多虧了哥白尼、加利略、布魯諾等人的求真精神,在西方的「格物」這檔子事上,寫下了劃時代的一頁。 加利略因此被羅馬教廷聖職部判罪,懲以學術管制,不得發表言論。 布魯諾不但「妖言惑眾」,還反對「經院哲學」,主張人們有懷疑宗教的自由,不知改悔,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在羅馬!
誰不怕死? 西方沒有儒家,西方卻竟有人懂得「誠心」,願意為真理而死。
儘管用不著以死殉道,我華夏「率土之濱」都是儒家,卻沒有一個大儒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和丁點惻隱之心,發此疑問:無子,一定責在女性嗎? 無子,去;有惡疾,去。 這都是對的嗎?
婦女佔人口的一半。 人皆有母,多數人有姊妹,多數男人有妻,少數男人或有妾。 對於婦女所受的不合理對待、欺壓,對於她們的終身痛苦,「讀聖賢書」者,一個個視若無睹,不置一言,終至逼出了一個被斬菜市口的秋瑾,這難道也像賢兄所說,是「中國文化的貢獻」,「是對人的生命、對人的性情的深刻體會」嗎?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倡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僅僅是基於統治上實用主義的需要,並非劉徹此人認為儒家擁有真理。 中華文化的主流歸於儒家,縱貫二千年而不衰,這是華夏歷史、文化的一大謬誤,並非學術道統得其「中」,恰恰相反,其「偏」也,甚矣乎!

在這裏談談「虛無」。 其實,「存在(或曰實有)」是相對的,「虛無」卻反而是絕對的。 「存在」只是暫時佔據時空的一種形態,它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 百年之前,你、我都只是個「虛無」,今天你、我在這裏通電郵,百年之後,你、我又將歸於「虛無」。 咱們吃飯,澱粉消化後變成葡萄糖,胰島素把它送入細胞,細胞把葡萄糖代謝成熱量,弄出二氧化碳和水,熱量以紅內線的形式離開人體,逃入「無極」,一去不返。 今天的你、我,和在母校上學的你、我,機體所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全都換掉了。 組成原來的你、我的那些物質,早已散落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其中一個碳原子,可能跑到一隻海螺的觸角上,一個氮原子卻又可能被吸收到一片樹葉的細胞裏。 咱們人老了,外貌都改了,就是因為身上的物質都換掉了,換的時候,充當工程師的基因從來都不老實,年輕的時候它們總在「勤工加料」,年紀大了就「偷工減料」。 至於精神,似乎比較耐久不變。 儘管你、我不見面多年,但是都能認得對方。 可是,總有那麼一天,衰老的身體連這「偷工減料」也做不來了,呼吸一旦停止,機體分解立即開始,一切也就歸於虛無。
「虛無」,其實不必否定,不必反對,不必貶斥,不必恥笑;其實也無從否定,無從反對,無從貶斥,無從恥笑。 真正參悟了「虛無」,反而可以讓這「有限年光有限身」珍惜短暫的「存在」,享受短暫的「存在」。
「虛無」,其實是智慧的副產品,也是靈性的表徵。 沒有一定智慧的人,比如不識字,不懂禮、樂的販夫走卒、市井之徒,他們是「虛無」不起來的。 越有智慧的人,就越能感受「虛無」,只是他們懂得敬而遠之,運用更高的智慧叫它靠邊站,這樣罷了。
我雖不「虛無」,卻深諳「虛無」於人生的意義,理解思想「虛無」的人的無奈。
所謂「見山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這就是了。


其七

彼得賢兄:

自從人類發明通貨,懂得用銅鑄錢之後,銅臭就人皆有之。 各各程度不同罷了。 賢兄或許錢載五車,一如其學,自覺銅臭難當。 我雖不肖犬,嗅覺卻相當靈敏,腰纏未及半貫,卻已自覺微臭。 我想,只有某些臭男人和叫化子可以沒有銅臭,無他,只因他們身上另有強烈的生物惡臭,把銅臭給全然掩蓋了!
今天越是富有的人,實際上銅臭反而越少。 鉅富者,乾脆他們並不須要接觸錢。 一個簽字,其值動輒百億,連鈔票的影子都根本看不到。
今天在中國,有的人根本不在乎錢,因為他們生下來就富可敵國,而且不斷自動增長,生生不息,子孫不致太不肖的話,千秋萬代也花不完。 同樣在中國,有的人卻家徒四壁,饔飧不繼,別人捐了學校,捐了書包,捐了讀本,他也沒錢買鞋,好走十幾公里的黃土路去上學。
在中國的西藏,採鹽工人在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幹活,有如苦役,一天的工資不足港幣十塊錢。 可同樣在中國,在咱這特別行政區,一些大官,出身於世家,受業於英夷,庸庸碌碌,口不擇言,可一天的工資超過一萬塊。 又有些大企業的董事什麼的,買些地,賣些樓,天天收入超過一百萬! 有空偕個美女上上慈善餐舞會,從從容容捐它一個一千萬。 據說,這就叫做貧富懸殊了。 貧富懸殊嘛,咱這香港,它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猶如一個病入膏肓的毒瘤病人,已經活了五千歲,身上出現多處壞疽,糜爛腐臭,蠅蛆拱拱。 病情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漢傳大國手怎麼治,大概都難有把握。 華陀、扁鵲不能再世,只好從西方請來高人,剜掉毒瘤,開出虎郎之藥,竟讓病人存活下來了。 到了今天,還好像挺健康的。 這病癒的五千歲老人,從此視西方高人為救命恩人。
現在,兩岸三地的各界領導精英,他們的師傅,或者師傅的師傅,師傅的師傅的師傅,無一不是西方人。
大漢民族並非一個純粹的民族,它由很多古民族融合而成。 漢文化也一樣。 大漢民族主義、大中華文化主義,都不是民族、文化的出路。
一個複雜的文化體系所以複雜,正因為它有複雜的民族結構,有複雜的「文化源」,有多元的價值,兼收並蓄,兼容並包。 這些「收蓄包容」大多來自民族兼併,也有來自和平融合。 往者已已,展望未來。 一個包羅萬有、菁華薈萃的文化,多采多姿,誰曰不宜!
沒有列強的侵凌,就不會爆發五四運動。 中國人當順民當了幾千年,確實是當慣了,也許染色體裏乾脆就有這種奴性基因,加之儒家的教化,只要尚能苟延殘喘,只要尚有一線生機,他不會揭竿而起,不敢犯上作亂。 然而,綜觀當時的世界形勢、當時世界文化、政治、軍事、經濟的宏觀面貌,一個大而無當、古老封閉的弱國,受到侵略卻又是必然的。 陷之於絕境,他那求生的基因反而會被「擊活」,破釜沉舟,不惜犧牲以抗敵。
其實五四的種子,早於甲午海戰、鴉片戰爭前後就播下了。 它只是辛亥革命的延續。
作為一個革命者,孫中山沒有把西方文化鑽研好,也沒有把自己的中華文化了解透徹,只學了點皮毛醫術,認了一個耶穌基督,組織了一些「其志大略同,其道未必合」的革命者,他就回來倉促揭竿而起了。 這也正是為什麼他要經歷十次無謂的失敗。 他能逃過殺身的大劫,而最終成了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除了因為清帝國已是嚴重地老弱病殘,就是他個人的運氣不太差,還有西方正義力量、偽善政權和宗教組織的幫助。 儘管民國成立了,然而「革命尚未成功」,而「仍須努力」的「同志」,卻又並非個個都是真正的同志。
正如你所說,司馬遷編歷史,以五百年為一單位。 五四迄今,未足百年。 賢兄何須心急如焚若是? 假如賢兄明天趕緊娶媳,兒媳生子,子又有子,孫又有孫,再歷四百餘年,你的後人未必和你今天的看法相若。 假如今天咱這大中華在文化上的發展路向,正合你的理想,你又能保四個世紀以後,它一定不會拐彎嗎?
假如中國文化真像你說的那樣,「不敵外來文化,其來已久」,那麼今天就再無所謂中國文化了。 如果今天的中國文化不算中國文化,那麼怎麼樣的中國文化,才算是中國文化呢? 難道要回到夏禹一代? 那首先要清除的,該就是你、我這些「不東不西」,「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的四不像了。
就算真像賢兄所說,「中國文化亡於簡單文化」,自古已然,這中國文化也不見得有些什麼大損失。 比如說元朝,漢人幾乎被列為賤民,儒術毫無出路,蟄伏潛藏。 唯其如是,漢文學卻獲得難逢的機會,開出一樹奇葩,咱們今天於是可以讀到精采絕倫的元曲。
中國,不能以周朝為「正統」。 周天子身為皇天上帝之子而無能,早就沒人聽他的了。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的學說當時找不到買家。 他很自負,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他花了很多年去周遊列國,終於落得徒然枉然,以致「厄於陳、蔡之間」。
中國文化,也不應把儒家哲學奉為「正統」。 獲漢武抬舉,儒家壟斷中華學術歷二千年,聚納精英大儒凡數十,而並無大發明,這實在是華夏文化上的一大不幸!
文化,其猶人歟。 好比說,孔子的兒子孔鯉,他只能保存孔子血統的二分之一,他的孫子孔伋,就只有四分之一了。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一個簡單的文化,未必沒有值得吸收的內容。 正因為中國「大文化」吸納了那麼多的「小文化」,才會這麼複雜,才會這麼豐富,才會這麼博大精深!

如果耶穌教的世界裏,沒有基督新教和羅馬教廷分庭抗禮,我看有故步自封傳統的羅馬教廷,不會有今天的改進。
別忘了,羅馬天主教只有一個加爾各答的德蘭,這位一生對印度貧民不離不棄的瘦小偉人,竟把別人送她的「林肯大陸」豪華轎車變賣,用所得的錢去蓋孤兒院! 然而,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會裏,卻又有不少罪孽深重的神父,不但誘姦婦女,還猥褻男童、女童!
至於這地球,我看人類再怎麼胡作非為,也遠遠不足以導致它的毀滅。 然而,人類本身的前景嘛,堪虞,堪虞呀! 你的提法我很同意。 人的貪慾掩蓋了智慧。 除非懂得懸崖勒馬,否則必將招致大災難。
恐龍在地球上繁衍了幾億年,在六千五百萬年之前完全絕滅。 牠該是無罪的。 牠沒有像人類這樣,對地球大肆破壞,犯下罪行纍纍,罄竹難書。 咱們人類在地球上存活至今,儘管把類人猿階段都算在裏頭,也只有短短的三百萬年左右罷了,但絕滅在咱們手上的物種,卻不計其數。 然而,以目前的人類智慧水平,他或會一時發瘋,互相屠殺,死掉四五十億,但不致因而絕滅。 讓現代智人走進地球歷史,變成化石,不會是人類自己,只可能是來自太空的星際力量,或曰天譴。


其八

彼得賢兄:

賢兄言重,何謝之有! 焉云過意不去呢!
另外,實在沒有「點醒」的莽念! 只是竊以為中華文化有著博大精深的底蘊,容得下南轅北轍的理解取向。 好比「性善」、「性惡」的探討,古已有之。
無奈我只懂得用「形而下」的淺薄自然之道,去理解「形而上」的高深超然之理。 是所謂,「豈不殆矣乎」!
「鍵」談 (幸有來自西洋的電腦科技,這要遠比筆談節時省力,並且環保多了),豈求觀點一致! 冀其有所交流,互相啟迪而已矣。

若說「不孝」,我比賢兄甚矣乎! 我乾脆連這第一步的娶妻以慰雙親都沒能做到! 我父母都早已過去。 無疑他們都遺憾以終。 如今是無從補救,追悔莫及了! 有時靜思至此,不禁冷淚盈眶。 如果我相信父母在天有靈,那倒也罷了,因為既然在天,可以保佑後人,定然也能洞察人類前途的大不妙。 可我深信,他們歿了,也就是沒了!

賢兄提出「同化」還是「被同化」的疑問。 原該尊重賢兄的意思,不再「言偽而辯」,浪費賢兄目力的。
無奈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有趣的聯想,憋不住,也就多「鍵」兩行,還望賢兄費神一瞥。
今天咱這南中國,古屬百越。 我常常發此大逆之想:我的老祖宗多半在宋元之間隨家族逃難南遷,輾轉到了這南蠻之地,務農維生,歷七百餘年。 在南遷期間,保不住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和沿途漢化了的少數民族通婚,我身上保留的,沒準僅有這姓氏還是百分之一百的漢族父姓,實際血統裏的基因,可就不敢那麼肯定了。 如果有機會,真想弄個基因圖譜看一看。
前幾年,國際科學家破解人類基因圖譜時,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了一套有關的紀錄片,從細胞線粒體裏染色體的基因突變頻率,推斷日本本州人口的血統成分。 結果得到的結論是:具中國典型的人口佔25.8%, 朝鮮典型佔24.2%, 沖繩典型佔16.1%, 阿伊奴典型佔8.1%, 日本典型只佔4.8%.
線粒體是細胞的代謝工廠,它的染色體不參與減數分裂,只透過母親的授精卵直接遺傳給孩子。 我揣測,日本海盜東來搶親,大抵也搶不了那麼多婦女!
日本文化裏頭的漢文化成分,很難量化。 風俗、衣著、器物之類且不說,對於咱這漢字,它就不離不棄。 日本的國名、地名、日本人的姓名,還有大量的學術詞彙、工商詞彙、日常詞彙,至今沿用漢字! 他們也管漢字叫漢字,並不忘本。 而這些,我懷疑,就是有些思想狹隘、極端的日本人忌恨咱們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根源所在。 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咱們要去徹底同化他們、滅亡他們,於是先發制人。 結果一錯再錯,泥足深陷,弄出個東京被美國狂炸,廣島、長崎各吃一顆原子彈的國族大劫,可憐復可恥地,以戰敗告終。 這其中死掉的日本人之中,根據基因學的研究結果,有中國血統者,必當不少。
這日本,假如真的長驅直進,入主了中國,一如滿清,它一定也難逃被我同化的命運! 施暴政,妄圖毀滅漢文化,就會早一些;用仁政,主動學習漢文化,也許就會晚一些。 然而,這個假如不可能實現,因為它來得太晚了,竟在西方發明了獨立、平等、自由、民主等字眼之後。

最後還說幾句:
漢文化,發展到了今天,已然異化、西化了不少,大抵也會繼續異化、西化下去。 然而儘管它再異化,再西化,畢竟還是漢文化,還叫個漢文化。 不可能更名了。 漢文化,由於它的內涵豐富,它的卷帙浩繁,它的文字――也就是文化的最主要載體――構造奇妙,它的語言是現存人類最古老的活語言之一,聲韻鏗鏘。 漢文化的地位,已然在人類的文明史上確立了。 我看不出它有被同化、被銷蝕、被蒸發的可能。
聯合王國是個殖民專家國,它的英語在世界各地通行。 印度淪為它的殖民地近兩百年,今天這個文明古國的國會全用的英語,大、中學校裏的學生在校園裏都說英語,連叫化子也都會用英語乞討。
香港,只是彈丸之地,面積僅及印度的3000分之一強,人口約當160分之一。 與「不斷革命」的大陸隔絕四十年,被聯合王國統治逾一個半世紀。 在這裏,雖然人人學英語,卻多半沒能學好。 在香港大學校園裏,你都不會聽見用作閒聊的英語。 無他,漢文化的傳統力量實在太強了! 雖然,人們的中文水平普遍差得你不願意相信,說話都夾雜粵音化英語詞,而且詞性顛三倒四。 可是,人們說的現代方言,竟跟三千年前的古漢語從未割斷!
要用這本地粵方言讀讀《詩經》裏帶「入聲」韻腳的篇章,就一定能夠感覺到這漢語生命力的頑強了!
而語言文字,是個體文化身分的第一表徵。


之九

彼得賢兄:

詩海浩瀚,賢兄獨引大程子的《春日偶成》,莫非借作尊心閒逸的寫照?

若說我,儘管要偷,大抵也偷不來大程子詩裏所說的那種少年之「閒」。
不管是「雲淡風輕」,還是雲厚風高的假日,我總要遠越「前川」,入於逖野。 一旦身處大自然,往往就要比家居更忙了。 這個「忙」啊,且莫說一般少年他不會學,儘管樂意學,多半都學不來呢。
附上我的一首「忙詩」。 有空請指正。

野營
暇日城居無意趣,身輕負重入郊歧。
山危道遠蒼穹近,水急風高綠壑卑。
夜踐荒墳驚野豕,晨興陋幕俟黃鸝。
開圖遍察方知處,愛看炊煙卻未飢。
丙子秋月

2007/09/14

野有蔓草 贈可人

可惜堪憐佛懶西,妍飄馥沁語如鸝。
蛾眉嬝嬝婷婷傍,貂鬢纖纖楚楚低。
蔓草昏郊漙意露,繁沙夜海泛心霓。
泱眸爍爍羞明月,此夕無須耀野谿。

2007/09/12

小說《罌粟之子》片段之三

晚上,我洗過澡,剛到床上躺下,思微就打來了電話。 我信守諾言,給她講故事:

“齊人有一妻一妾——”
“這故事你甭說了。” 思微馬上打岔。
“哦,這故事你知道了? 那就不講吧。 嗯,現在給你講一個新的,管保你不知道。 注意聽吧:魯仁無一妻半妾,卻有一鼠一貓——”
“什麼魯人? 哪一種老鼠? 哪一種貓?” 思微決非一個願意安靜地聽故事的乖女子。
“真不是省油的燈! 你急什麼呢? 仔細聽下去不就知道了嗎! 這魯仁是人名,姓魯,名仁;魚日魯,仁義的仁。 不知何許人也。 是個遺傳工程學家。 顧名思義,此人笨到了家了,所以姓魯;心眼ㄦ卻很好,所以單名叫仁。
“那貓呢,是魯仁以轉基因工程搞出來的超級寵物貓,名為智貓,私下暫擬了一個拉丁學名,叫felis sapiens genensis. 至於那耗子,也是這好事的魯仁搞出來的超級寵物,叫智慧鼠,因為體形異常碩大,魯仁就引用《詩經》典故,給牠起名叫碩鼠,也擬了個拉丁學名,叫 rattus robustus genensis.
“魯仁把那智貓和碩鼠視為自己畢生的最大成就,也視為親生兒女,是活生生的,名副其實的brainchildren. 因此,為了讓牠們獲得最充分的照顧,就連原來自己最疼的那條哈巴狗都放棄了,送給了別人。
“智貓因為是貓,自然牠不會沒有貓的天性,也就是獵鼠本能——”
思微又來打岔:“不光獵鼠,一切體形比牠小的任何動物牠都捕獵。”
“對了。 這智貓天天想著要把碩鼠咬死,無奈碩鼠也是主人的寵物,殺牠必失主人歡心。 碩鼠呢,牠有倉鼠的血統,天性是貪得無厭,尤其善於掠奪和聚斂。本來智貓和碩鼠各吃不同的寵物糧,但碩鼠對自己所得分配,並不滿足,常常偷竊貓食,有時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地去搶。
“魯仁很忙,只能按照餵飼定量,每天一次給與口糧,並不知道智貓吃過早餐,午餐和晚餐往往就不保了,因為都被碩鼠偷搶淨盡。智貓必得自己在午後到院子去獵食。 可是,由於人類的防治蟲鼠工作見效,附近幾乎完全沒有家鼠出沒。 智貓只好伏擊麻雀之類的小鳥ㄦ,以充飢腸。 智貓的墮落行為,有時被愛護動物的人們看到了,不免連聲喝斥,疾步驅逐,甚至向主人投訴。
“智貓心中憋著無限的悲憤、悽苦和冤屈,奈何說不來人話,無法向主人吐出衷情。 牠三番五回要下個死決心,把那可惡的碩鼠除掉,但細想縱使去掉了舊碩鼠,難免來隻更壞的新碩鼠。況且主人似乎已經完全掌握了齧齒動物的複製技術,殺此碩鼠,肯定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思微又打岔:“牠也只能坐以待斃了。”
“姑娘差矣! 這智貓既名為智貓,當然並非浪得虛名。 牠苦苦思考了三天三夜,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聽故事的小姑娘你猜不猜?”
“我猜。 可有什麼獎勵?”
“姑娘啊姑娘,何必曰 ‘勵’,‘亦有仁義而已矣’!”
“什麼是仁,什麼是義?”
“先問問你:假如邪惡的女巫要把咱們變成牛羊,一條牛,一隻羊,你選擇變牛,還是變羊?”
“牛——不,不,不! 羊吧,就羊! 看你出什麼洋相。”
“羊嗎? 選羊,你就要出洋相了。 你真選羊啊?”
“就羊! 怎麼著?”
“那好。 你選羊,那你是羊咯。 我沒得選了,我只能是牛,牛就是我了。 你是羊,你加上我,就是 ‘羊’ 字下面寫一個 ‘我’ 字,那就是 ‘義’ 了。 還有,你加上我,一個姑娘加一個野人,就是兩個人,換句話說,就是二人,‘二’ 字左邊ㄦ有一個單立人ㄦ,那就是個 ‘仁’ 字了。 簡單地說,你和我在一塊ㄦ,也就是 ‘仁義’ 了。如果你猜對了,就讓你跟我在一塊ㄦ,我答應永遠不提出反對吧。 這是最大方不過的獎勵了,你快猜吧。”
“去,去,去! 我不猜了。”
“你先說了要猜,現在又說不幹,出爾反爾,這是個可愛的姑娘該有的態度嗎?”
思微沒有即時回應,半晌,才說:“我不是小孩ㄦ,哄誰呢你?”
“哄小女孩ㄦ呢我。” 我強調那個 ‘女’ 字。 “猜吧。”
“沒勁,不猜。”
“猜吧。”
思微默然半晌,然後斷斷續續,慢慢吞吞地說:“我說,那智貓雖然不說人話,卻會用計算機,電腦哇,牠在魯仁跟前用唯讀光盤ㄦ翻閱《詩經》的《碩鼠》篇,打算像詩裏所說,離開魯仁。 那魯仁看到了詩句,再看看瘦骨嶙峋的智貓,馬上恍然大悟,於是仔細調查研究,偵破了碩鼠的不義行為,罰牠五天鼠餐減半,充公所有來歷不明的存糧,並且從嚴責罰。智貓重見天日,就打消了離開魯仁的念頭。”
思微說到這裏,沒再往下說。
我於是問她:“後來呢?”
“後來大家都過得很好,很和諧了。”
我不同意:“姑娘您生活經驗太淺,性格太善良,太樂觀了。 世間的不義呀,哪ㄦ能這麼輕易就消除了呢!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那智貓平靜安穩的生活過不上幾個星期,就又依然故我,饔飧不繼了。 原來碩鼠善用陰謀詭計,牠到外面去收集人類用以滅鼠的毒餌,放進智貓的食盤裏,智貓明知那是毒藥,吃了雖不至死,總不免要上吐下瀉。牠只好用爪子把貓食扒掉,等待主人早上再給新食。 那碩鼠由於基因經過增刪、改寫、重組,對一般的鼠餌沒有中毒反應。 牠把智貓扒掉的貓食收集起來,放到院子的牆洞裏儲藏,或作零食,或備後用。——”
思微打岔:“依你說,碩鼠陰險毒辣,為什麼牠不乾脆想個法子,把智貓趕走?”
“思微姑娘有所不察了,第一,碩鼠須要利用智貓取得貓食。 第二,智貓也是魯仁的brainchild寵物命根子,魯仁曾讓碩鼠和智貓上電視,牠們一個是善良聰明的轉基因貓,一個是碩大勇敢的GM鼠,正好配合顯示科學的不可思議,和主人的非凡科學成就。如果除掉智貓,魯仁難保不去另搞一隻。 萬一弄出一隻強大兇悍,不好對付的巨貓,那可就是焉知非禍了。
“第三,智貓本性馴良,這馴良嘛,在碩鼠的眼裏,等同軟弱愚蠢,但又不致過分地軟弱愚蠢,從另一角度看,就是略有挑戰性。有這智貓的存在,碩鼠就可以恣意巧取豪奪,聚斂屯積,而同時又能獲得成功感。
“第四,碩鼠有支配智貓的野心。 鼠性怕貓,本是進化過程自然形成的動物本能特性,但此鼠已經轉基因,違反常態。牠看著智貓受苦,心裏就覺得非常高興,等同娛樂。 如果智貓死了,牠反而會感到沒勁。”
“那智貓豈不注定要被欺凌掠奪了?” 思微又問。
“牠自己也曾有這種消極的想法,因此感到萬分苦惱和沮喪。 有一次憋不住拼死在碩鼠的耳朵上咬了一口,僅僅一口,就被主人罰在每天早餐之後戴上口罩,也就是說,每天只能吃一頓,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逮個麻雀、蠍虎來充飢都不能夠了,足足餓了一個星期,讓牠苦不堪言。然而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智貓被罰,正如有些反政府分子被囚,反而變成日後鬥爭的資本。 有的國家,要當總統,得先去坐牢——”
“你不用借題發揮吧。” 思微又來打岔。
“好,不借題發揮。 那智貓挺過了一個星期,竟然悟出一個方法來,就是每天早餐儘量多吃,然後到院子去稍微運動一下,比如趕趕蚱蜢、螞蚱、土鱉、蟑螂、蝴蝶、蜻蜓、蠍虎、石龍子、麻雀什麼的鬧著玩ㄦ,之後就躲起來睡覺,避免和奸狡的碩鼠發生衝突,同時減低體力消耗。午後回來把有毒的貓食全部扒掉,又再去睡覺。 說也奇怪,一如真和尚們的過午不食,這樣的生活竟也適應下來了。 雖然身體略微消瘦,但是瘦得精神奕奕。”
思微又說:“這魯仁委實也太糊塗了,竟然完全不知道家裏發生這樣不義的事!”
“嗐呀思微姑娘!世間糊塗的主子可多的是呢! 況且這魯仁也實在忙啊。 你且別說這魯仁,雖然身為科學家,也畢竟只是一介凡人罷了,就是那皇天大帝,宇宙之間每一秒發生的邪惡事情,何止億兆之數,人間這一小部分,祂恐怕就連看一眼都勻不出時間來呢!
“你先別急,智貓的真智慧還在後頭呢。 碩鼠看那智貓天天習以為常地扒掉貓食,竟連沒放毒藥的時候也照扒不誤,於是乾脆連下毒的卑鄙伎倆也省掉了,天天準時去撿那地上的貓食,一片不留。碩鼠存糧多了,食量竟也與時俱增,而撿糧省力氣,有如唾手、吹灰。 碩鼠比饕餮尤甚,吃得太多,熱量消耗太少,身體就越來越肥。 大量脂肪積聚在全身的皮膚下面、肌肉之間和血管裏。過不了半年,竟然心藏病發,嗚呼哀哉了。
“那糊塗到了家的魯仁又複製了兩隻新碩鼠。 智貓提早在牠們長成之前就主動獻上貓食。 當然牠很聰明,總等魯仁不在的時候才去進行牠的計劃,從不讓那糊塗的魯仁察覺,以免魯仁發現碩鼠得病的原因。兩隻小碩鼠長得很快,也很早患上心臟病。 魯仁以為那是基因工程技術上出了問題,以致試管碩鼠一蟹不如一蟹,一鼠不如一鼠。 於是決定暫停造鼠計劃。 智貓運用智慧,沉著堅忍,以退為進,最終打敗了貪婪腐化,不仁不義的碩鼠。好了,故事到此完結,思微姑娘有何感想?”
“我倒想提個問題,可不可以?”
“無任歡迎! 怎麼忽然竟又這麼有禮貌啦?”
“那碩鼠貪婪腐化,不仁不義,牠光對貓食有興趣,對貓本身沒興趣,當然可以以退為進,奉獻貓食,擴大牠的貪婪,加速牠的腐化,催促牠去自取滅亡。這不錯是個好辦法。 但如果碩鼠大失常性,竟對貓本身發生興趣,要吃掉智貓,智貓性命堪虞,牠該怎麼辦呢? 難道要去找隻普通貓伴侶,養出一窩仔貓來奉獻犧牲嗎?”
我回答說:“嗐! 牠要真的懂得這樣做,智貓就要和咱們人類看齊了! 好了,該你也給我講一個。”
“我只會聽,不會講。”
“不會講,愣讓你講!” 我略耍無賴。
“我只能給你這故事改個結局。”
“那太好了!”
“據有些理論說,女性不善於創造發明,卻擅長模仿和保持,有時也能改良一下。”
“這歪論不錯,可不就讓你給講一個了嗎,沒叫你現編一個呀。”
“我一時倒也想不出來一個值得給你講的好故事,所以只好狗尾續貂,改個結局。”
“好極了,那該是貂尾續狗才對!” 我也會說點諂媚的話。 “就請你快給我這故事改良改良吧。”
“首先我得說,你這故事太法國味ㄦ了,我要把它改得英國一點ㄦ。”
“什麼叫 ‘法國味ㄦ? 怎樣才是 ‘英國一點ㄦ’? 願聞其詳。”
“你知道那法國大革命吧? 血淋淋,天天有人要上斷頭台,太悲壯了! 英國沒有經歷這種驚心動魄的大革命,十七世紀也曾學著趕時髦,砍了國王的腦袋鬧著玩ㄦ,共和了一陣子,也就砸了。後來的政治改革,挺溫柔敦厚的呢。 英國人重視教育,大概學過一點ㄦ孔孟之道吧。 孔子說過,‘不教而殺謂之虐’,也許讓英國人學了去。”
“你的意思是不要叫那腐化貪婪的碩鼠心臟病發,一命嗚呼,是不是這個意思?”
“心臟病發沒問題,但牠罪不至死。 那糊塗的魯仁把牠送上醫學院,請來幾位臨床教授給碩鼠會診,及時救了鼠命一條。
“魯仁感到很詫異,論理,按照鼠食生產商的定量給飼,碩鼠該是怎麼也不至癡肥! 於是他在家裏安裝了紅內線追蹤自動攝像機,窺伺碩鼠的活動。碩鼠的貪婪邪惡,至此敗露無遺。
“魯仁於是又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留在家裏,用身體和符號語言,給碩鼠進行意識形態和健康教育,同時也教導智貓,讓牠明瞭自己應有的寵物權利。碩鼠終於明白了,掠奪貓糧,不但要受重罰,還會自毀鼠命,從此克制貪慾,和智貓共存共榮,為主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爭取一項又一項的偉大勝利。”
我於是說:“嗯,很有意思! 幸虧主人參與了教育和調停,否則那碩鼠不知道生病的原因,回家就一定要故態復萌了。 可見主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十分好,這故事以後就用思微姑娘這個人道主義的結尾吧。你該很睏了,睡吧。”
“我還不睏。 你睏了嗎?”
“我習慣了睡得很晚,因為通常睡前得看一些錄下來的文獻性質的電視節目,有時候一看就是三四個鐘頭。 今天晚上不看了。你高興,陪你聊到三點鐘。 就怕你那邊ㄦ佔線太久,有人找你姐姐,卻打不進來。”
“沒事ㄦ。 睡了。 而且,她在家也老用手——啊,你喜歡說——攜帶電話,對了,她老用攜帶電話,不用這個。”
“那你姐夫呢?”
“他的大女兒——前妻的女兒出了事,吃了那什麼ecstasy之後被人強姦了,醒來之後很激動,就帶著刀,親自去找那人算帳。那人沒找著,卻把那人的媽給捅傷了,鬧上了警署。 我姐夫回到那邊ㄦ去待幾天,接著又得去上海,一去就起碼一個星期。 我姐這幾天只能天天和他在外面吃兩頓飯罷了。”
“反正不吵架就好。 嗯,咱們聊什麼? 你給想個話題吧。”
“英國。” 她說。
“英國? 你怎麼了? 想去英國嗎?”
“如果我建議談談月亮,你不會就以為我想飛升到月球去,找那孤寂的嫦娥,和她談那 ‘碧海青天夜夜心’ 吧?”
“See how lucky I am! 我找到了一個拌嘴的高強對手!”
“其實是因為我姐夫說,想把女兒提早送英國去讀書。 我姐也老跟我提起英國,去年他們一家三口去過一趟,她就迷上了倫敦,老想再去。你說過你在英國留學,讓你談談,不是順理成章嗎?”
“雖然我在英國讀書,算是待過幾年,可不敢說對它很熟悉。 你讓我說,說錯了你可別瞧不起我呀。 答應吧。”
“不答應。 說錯了罰你——嗯——罰你——把我認作女王,向我俯首稱臣,唯命是從。”
“這可有什麼理據?”
“有的是! 這是為的你好。 你們香港人剛失去了聯合王國女王陛下的蔭庇恩澤,無所依靠,惶惶不可終日,現在就讓你有重新認個主子的機會。”
“如果你穿條漂亮的石榴裙,我倒願意叩拜於丹陛之下。”
“真不知道尊嚴為何物! 今天我姐帶我出去買了幾條裙子,都是素色的,卻沒有一條是石榴裙。”
“那湊合得了,素色的也行。 咱們先訂立一部大憲章吧,你要愛民如子,只許溥施恩澤,不可威懾臣民。”
“別再胡說八道了! 朕命你——就從《自由大憲章》談起吧。”
“非常好! 既然知道《自由大憲章》,不用我多說了。”
“如果沒有《大憲章》,你想英國今天會是怎樣一個國家?”
“我想,恐怕要跟法國沒什麼兩樣,暴力革命一定進行到底,不能幸免。 於是照樣ㄦ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政體劇變,多番折騰。最後也許會成立比較穩定的共和政體。 其實他們也曾共和過一陣子,把國王送上斷頭台,比法國還要早一百多年呢。”
“那你認為《大憲章》防止流血有效了?”
“也不盡然,還有別的因素。 那時候英國人要爭權奪利,耀武揚威,不一定要留在那小小的不列顛島上作困獸之鬥,大抵英格蘭跟蘇格蘭和愛爾蘭之間已經打得夠膩的,再打也沒勁了。外面海闊天空,有美洲新大陸,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遠東。 那時候還沒有飛機,世界大著呢。 英國人善於打仗,外頭到處都是戰場,在外征戰,容易建功立業,於是吸引了不少野心勃勃的精英,捨近而求遠。因而不列顛島上沒有留下足夠的革命和破壞力量。 但在外的大量野心家卻給不列顛帶來源源不絕的、直接間接的種種利益。
“不列顛雖然沒有成功的革命,也沒有訂出成文的憲法,卻能緩慢進化,成為一個典範的君主立憲政體。 今天它是一個民主富足的福利國家,有全民公費醫療,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制度,除卻本國的內需,它還有餘力,給第三世界培養領袖人才。二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養活著六千多萬的富裕人口。
“可這一切,都建基於過去幾百年間,它在地球上各個角落,掠奪得來的龐大經濟、技術、文化財產之上。 它是所謂的文明世界裏一隻最最成功的巨型肥倉鼠,它聚斂的東西,吃上幾輩子也吃不完呢。如果咱們到這文明碩鼠的耗子洞裏去掏一掏,別的不說,光是來自咱們中國的文化財寶,可就多得夠你瞧的!
“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去,這都是不光彩的。 當然它搶走你的東西,有時也會給你留下一些你自己原本沒有的東西,包括好的和壞的。咱們這是一個善於包容不義的民族,於是從容吸納了不少壞東西。”
“說說宗教吧,你說這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
“這方面留給你去發揮嘛。 你提出話題,大家共享,怎麼儘讓我說?”
“那太複雜,我說不上。”
“可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歷程,豈能三言兩語就概括得了。”
“這倒是可以的呀。” 她偏要抬槓。
“你倒說說。”
“四個字:‘國運如此’,完了。 這不是我自己的說法,是我的一位我比較尊敬的老師的話。他認為一個國家首先要學會尊重知識、渴求知識,和有效傳授知識,國運才可以昌隆。”
“由此可見教育的重要了。”
“那就說說你對英國教育的看法好不好?”
“三個小時說不完呢。 我怕一說就到天亮,把你活活ㄦ給悶死了。”
“那就改天再說,先給我說些你在英國學習的有趣經歷吧。”
“那好,給你講個真故事。 有一年,我要回家過暑假,一個同學向我提出,要跟我一塊ㄦ來香港玩ㄦ一個月。 我起初有點ㄦ猶豫,不敢答應——”
“是個英國人?”
“是華裔,英國人收養的香港孤兒,女的。”
“呦! 長得怎麼樣?”
“思微呀思微,我真沒料到你能問得這麼俗不可耐!”
“別把我看清高了,我本來就很庸俗嘛。 我不善於附庸風雅,我裏庸外俗,表裏一致。 既然問了,你隨口說說無妨啊。”
“不難看就是。 她六歲才去英國,可廣東話差不多全忘了,模仿發音還可以,但完全不會說話。”
“你跟她說英語,不就完了嗎?”
“不是語言的問題。”
“那你提她的廣東話幹什麼? 嗯,我明白了,問題是她長得不怎麼樣,你不好直截說,就找個別的藉口說她不好,和你一塊ㄦ來香港不合適,對不對?” 思微笑出了噗哧的一聲,透過電話耳機,似乎分外清脆誘人。
“對了,對了! 要是長得跟思微姑娘不相伯仲,我準一口答應,迫不及待把她帶回家去!”
“別生氣嘛。 那時候你在大學,二十來歲,血氣方剛啊。”
“正因為血氣方剛,我考慮了兩天,也就答應了。”
思微沉默了半晌,沒有話。
我繼續說:“她那性格彆扭——”
“愛抬槓拌嘴?” 思微打岔。
“那就是跟你一樣了,可好呢,我就一定要喜歡上了。”
思微又沒有話。
“她呢,她是個辯論能手,是大學代表隊的領隊。”
“哦,我明白了。 你老說不過她,在她面前感到矮了一截。 這種男子漢大丈夫的心態我瞭解。 嗯,你跟她談談文學、音樂什麼的,不就迴避了她的詞鋒和辯才了嗎?” 思微竟然步步進迫。
“沒必要迴避。 我也不是那種在女性面前一定要逞能的大男子主義者。 你別把我看得太扁了。”
“這我倒也略知一二了。” 思微故意把嗓音放得很輕很輕。
“我跟她辯人類前途,辯社會制度的多元性,辯狄更斯的社會意識,辯莎士比亞的愛情觀,辯海明威的英雄主義。 反正無所不辯——”
“哦,我又猜著了——”
“怎麼你總能猜著的?”
“因為我聰明。”
“好,那麼聰明的思微姑娘,你倒說說,你猜著什麼了?”
“你——啊,才你說什麼來著?”
“我說什麼來著?” 我氣她。
“啊,我想起來了,你跟她辯論,每辯必勝,她服了你,仰慕你,這可對了吧?”
“不對了。 恰恰相反,我的英語表達不及她,知識、學問也不及她,思維能力、速度都不及她——”
“所以你不能喜歡她。”
“我能喜歡她。 可我不喜歡她。”
“那還有戲嗎?”
“當然有,她喜歡我呀。”
“But it takes two people to tango.”
“我的意思是,她喜歡和別人辯論,除了比賽的時候,就根本找不到別的同學和她練嘴皮ㄦ,就只有我這個從不參加辯論比賽的人,願意和她抬槓,而且樂此不疲。”
“那麼你把她帶家去之後可怎麼樣?”
“你別瞎說。 我沒把她帶家去。”
“誒,你才提到狄更斯,我讀過他的Nicholas Nickleby和Oliver Twist, 那時候的英國比什麼都糟,貧苦兒童過著非人生活,學校就像地獄一樣。” 思微又把話岔開了。
“那時候正值英國的產業革命,工商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 你還記得那Mr. Ralph Nickleby從流行故事總結出來的教訓嗎?”
“沒印象了。”
“他認為:財富是快樂和精力的真正泉源。 只要不犯彌天大罪,用任何手段去獲得財富,都是合法和正義的。
“社會上奉信這種教條的人多了,正義就難以伸張,邪惡必然氾濫。 那個時代的倫敦,資本主義競爭發展到了白熱階段,人人爭相投機,要成為資本家。馬克思在一八四九年來到倫敦定居,後來發表了今天還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資本論》,論定資本主義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給了英國人一下重重的當頭棒喝。 其實任何社會,不管它實行什麼主義,只要發展急劇,創造財富和投機的機會突然大增,社會普遍價值就必然被摧毀,道德、正義就要蕩然無存。那時候的倫敦,正是這樣,工廠裏滿是童工,來自破產或破碎家庭的孩子們在寄宿學校裏被勞役虐待,或流落街頭當小偷ㄦ、扒手、騙子。 但也正是這個時期,英國開始有了公立學校,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義務教育。英國義務教育的出現要比德國晚兩個多世紀,但讓國家富起來的產業革命卻首先在英國發生。 可見每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有它自己的獨特形式和歷程。 不能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這大概就是所謂 ‘特別國情’ 的理論基礎了吧。”
“你的意思是不是要說,有時候,碩鼠不必除掉,大可暫且慣著牠,看著牠自肥,靜待牠覺悟,讓牠自然和平進化,無須急於革掉牠們的命?”
“並不盡然。我只是認為不一定要進行毀滅性的暴力革命。 如果時機不成熟,強行滅掉一批老碩鼠,換來的也只可能是一批新碩鼠,未必是福。 況且,碩鼠群的內部利害衝突,也有可能催生比較合理的制度。君不見大不列顛——”
“誒,岔得太遠了。還是回來接著說你的那位不列顛女同學吧。”
“是不是你自己打的岔?”
“這就不必深究了吧。誒,你把那女同學帶家去以後發生什麼事ㄦ了?”
“沒把她帶家去,她住的是旅館!我給她當導遊,帶她出去玩ㄦ。 明天我也照樣ㄦ把你帶出去。”
“我和她不一樣,她不怕警察,我怕。”
“你再別提警察好不好?你一提起我的心就往下沉了。”
“好吧。 那後來怎麼樣了?”
“一天我帶她到一個遊客商店區,她買了一套仿民國初年樣式的衣裙,第二天就穿了上街。她還特地先到那什麼髮型設計廊去了一上午。 我跟她碰頭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成語說的 ‘判若兩人’ 是什麼意思。”
“原來還是一個凡夫俗子,只知道重視外表。”
“你剛才也自認庸俗,咱們彼此彼此,不是很好嗎?”
“你就那樣——那個啦?”
“哪個啦?”
“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了?”
“小姐想得太遠了。但當時我越來越喜歡她倒是真的,不是因為她外表的改觀,而是因為相處的日子久了,真把感情培養出來了。”
“後來怎麼又掰了呢?”
“後來回到英國,我約會她好幾次,她都說沒空ㄦ。 有一天,我在校園攔著她,向她表白。 過了幾天,她反過來約我,我們到郊外去玩ㄦ了一整天,傍晚送她回宿舍,她才對我說,她很謝謝我對她所做的一切,也覺得很對不起我。原來她喜歡的是女孩子。 正由於在香港跟我相處了整整一個月,她才斷然肯定了,她真的不能喜歡男孩子。”
思微沒答話,卻一個勁地笑。
“一點ㄦ同情心都沒有!” 我怪她。 “好了,笑話ㄦ聽過了,該睡了。”
“你說這是笑話,還是真事ㄦ?”
“你不信,我明天給你日記看。 不談了,該睡了。”
我從小不寫日記,到了英國開始寫了起來,回到香港沒兩年卻又輟寫了。
“誒,我也有個真故事,你要不要聽?”
“好姑娘,真的太晚了,你看看鐘。 明天再講吧。 如果是關於男孩子的,你不要給我講,我不願意聽。”

第二天下午,思微打來電話,讓我上她母親的住處樓下去接她。我堅持順便上去看看她母親。
思微母親的身體很衰弱,一望而知是病重了。 但精神還很好,說話清晰。思微介紹說我是她的好朋友,而我們認識已有好些日子了。 下樓的時候,思微告訴我她母親得的是胃癌,因診斷太晚,癌腫已經擴散轉移,醫院不建議動手術,恐怕病人禁受不起。也就是說,除了儘可能讓她在很有限的剩餘日子裏過得舒服一點,就再沒什麼可做的了。 思微姐姐曾提議把母親送到內地醫院去,可她那正在大學裏讀醫科的異父弟弟卻不贊成,認為這做法除了折騰病人,沒有別的好處。她姐姐雖然不同意,也只好罷了。
“今天早上我姐才把我媽的病情告訴我,醫生說恐怕活不上六個月。” 思微說著也就哭起來了。
我攙著她朝附近的公共汽車站走去,迎面來了兩個男女警察。 思微只顧垂著頭,拿手帕擦眼淚,好像並沒有看到。警察走過去了,我們也到了車站。
“我不怕警察了。” 思微竟說。
“你看見了?”
“嗯。” 思微點點頭。 “才我說謊,說我們認識有些日子,是要讓我媽安心。 你不會怪我吧?”
“怎會呢! 你姐姐為什麼不早告訴你媽媽的病情?”
“她也是才知道的,對方的家人也都是才知道的。 我姐正要告訴我,我也就過來了,就差那麼一天的時間。 其實我媽去年回去看我,身體已經很弱了。我勸她去醫院作一次體檢,她就是不幹。 不過我偷渡和我媽的病情無關,就算早知道病情,我照樣ㄦ偷渡過來。 那是兩碼事ㄦ。”
我們沒等多久,車就來了。 我問思微到上層去好不好,思微同意。她還沒坐過雙層公共汽車,覺得很新奇。
車到下一站,上來兩個打扮新潮,外貌俏美的少年男女。 汽車上層的乘客不多,除了我倆一共只有五六個人,都散坐在我們前面。
剛上來的少年男女身上散發著濃烈的煙燻味,二人走到我們後面,一坐下來就吵架了。內容大致是那女的不要那男的坐在她身旁,也不要他老跟著他,因為他是色鬼,想佔她的便宜。 那男的就叫女的別裝模作樣。 他們說的夾雜大量髒字的本地廣州話,男的尤其口磣。二人大吵大嚷,旁若無人。
我和思微憋了兩站路,上來的乘客也漸多了,可兩個口磣少年非但毫不收斂,越發互相推拉擠碰起來,弄得我們的靠背特特作響,不勝其擾。而對話更加不堪入耳了。 男的一會被搡到鄰座去,一會又回來擠在女的身旁。 那女的厲聲喝叱,罵他成心摸她的胸部。 男的竟說不是要摸她的胸部,而是要摸她的陰部,只因女的不合作,才誤摸了胸部。女的起誓說如果男的真敢摸她的陰部,她就一定把他的陰莖剪掉,不剪的話就被全世界的男人強姦。 男的於是說天天摸了又摸,今天摸得有些膩了,暫時不想再摸了。
我估計我們的車程還得十來二十分鐘,倘若不幸這兩個口磣男女一直坐到頭,我和思微豈不就要活活憋死了!
我於是輕聲對思微說:“咱們到下層去吧。”
我們走到梯口,只聽那男的大聲嚷嚷,說那女的不好,把 ‘純情少女’ 都嚇跑了。 句語之中自然不乏意指性器和性交的粵語髒字。
我一時沉不住氣,吐出了一句:“Damn it! What disgusting scum!”
然而,由始至終我沒看他們一眼。 遇上這種還沒長成卻已腐爛透底的少年,我感到非常噁心。不但他們本身讓人噁心,他們的父母也讓人噁心,我們的社會普遍價值、我們的教育都讓人噁心!
我們到了下層坐定。 思微瞧著我笑。
“你笑什麼?” 我瞟著她。
“笑你呢,我笑你連兩隻耳朵都得了潔癖。”
“誰受得了那個! 這種人的嘴巴,要比愛吃腐屍的禿鷲和巨蜥都髒得多!”
“人人都受得了。 你看有誰像你一樣要躲到下層來了? 別的乘客一個都沒挪窩ㄦ呀!”
“可不。 沒準ㄦ還當個文藝表演來仔細欣賞呢! 如果不是我要把你硬拽下來,你也不願意走開了,是不是?”
“不走也可以。 我就當聽不見。” 她說著用雙手把耳朵捂上。
“可我的耳朵活門壞了,關不嚴。”
這時候,沒想到那外面衣冠楚楚,裏頭腐臭哄哄的慘綠少年竟也下來了。他在梯口探頭探腦掃視一下,幾秒鐘之後,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就盯住了我,接著衝我走了過來,開口說了一句夾了很多髒字的話。 這話裏卻非空洞無物,是要問我剛才猥褻他的女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男性性器的事。
我愣了半晌,不知所措。 對方來勢洶洶,卻不像服了毒品。 望之斷然不似善類,聽之無疑地痞流氓。本地粵語叫 ‘爛仔’ 的,這就是了。 原來社會經濟繁榮,地痞流氓的衣著水平和品味都大大提升了。眼前這一位 ‘爛仔’,穿得比我講究何止十倍!
我心裏不禁發毛。 身邊有個思微,而思微不能面對警察,我也就不能跟這撮髒土糾纏。這可怎麼是好呢?!
然而遠遠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思微竟爾驀然發難,一馬當先,主動迎戰:
“He's not even taken a glance at that woman. You liar! Just call the police if you're not in a hurry!” 思微大聲說,“Captain, please stop the bus, we want to call the police!”
那司機也許沒聽見,也許沒聽懂,也許沒聽清。 汽車繼續前行,可是倒好像稍微減慢了一些。下層的十來個乘客大抵只是看,沒人有任何別的反應。
我頓時明白思微的用意,於是抖擻精神,站了起來,左手抓緊橫槓,右手直指那撮人形髒土的鼻子,說:
“What the hell do you want from me? Want a fight? Or are you thinking of extorting some money from me? Come on, just let me know! If you want some money from me, I'm telling you, not bloody likely! If you want a fight, bloody good idea, I must say. I tell you what,” 我緊緊攥著拳頭,“I don't even know how to fight, but I'll treasure any bloody opportunity to practise a bloody bit. Come on, simply tell me, say something, what the hell do you want from me?”
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英語成為上流社會高等華人的階級語言,教育當局有意無意地在英語的教學上,配合著讓它成為一種高級而優越,可望卻不可即,人人都想學,可又多半學不好的高難語言。致使那些無賴撒潑,欺凌弱小的流氓地痞、黑幫分子,面對說英語者,大抵都要視作關公大哥的同輩,而心悅誠服,肅然迴避,自慚形穢。
試想假若英語真的普及了,連個叫花子都能說得一口cockney accent,英語又怎能優越得起來呢? 英語對於大部分群眾的可望不可即,無疑是殖民地崇英精英教育制度在華人社會的普遍價值和階級觀念上,歷百年而栽培出來的豐碩成果。這其中最大功勞不歸殖民統治者,而該歸之於他們培養出來的華人知識分子,尤其教育界精英們。
我真的沒想到,英語原來有此神效! 在今天特別行政區的中國領土上,依然可讓流氓敬畏,讓無賴噤聲。
這時候,那流氓潑皮的反應相當可恥。 他對我說了一句無關宏旨的髒話,就按一下電鈴鈕,然後回到梯口向上層大聲吆喝:“八婆,落車!”
一會汽車靠站,那女的姍姍下來,很短很短的裙子下面,露出來的是一雙非常修長的腿,高檔褲襪使線條格外顯得完美無瑕,潤澤晶瑩。
最後,那撮捏成人形的髒土又說了幾句無關宏旨,夾雜髒字的話,使勁往汽車的地板上吐了一口唾沫,才忿然下車。那幾句廣州話在刪去兩性性器的猥褻叫法之後,大意是:會說英語就自以為了不起,他不同意,云云。
我對思微說:“一百多年來,英語在香港的社會角色很特別。 它固然不像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那樣,在社會所有階層普遍使用;也不像在新加坡、印度那樣,普遍在知識分子階層使用。
“在香港,粵方言族群的生活文化力量非常大,漢語方言雖多,但文字統一,英國人本來就知道要讓英語成為香港的common language是不現實的,只能製造一個說英語的夾層族群,這就是高等華人。 高等華人是華人,因此說粵方言;但他們主動或被動接受栽培之後,都說decent English, 納入精英階級。由於外向商貿的發展,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任何階層的人,學了都有利謀生,於是不但人人都學英語,而且盲目地崇拜英語,竟至於病態地發展到了大部分中學都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語的地步。教師的英語水平很參差,二十六個字母的叫法沒弄清楚的,就去教英語了,比如把字母Z叫作 /ji:'set/ 的,大有—”
思微又來打岔:“誒,聽說英語發音在英國也越來越沒有什麼標準不標準的分別了,有的蘇格蘭人堅持用他們的高原腔去演莎士比亞,很多英格蘭人也不管你什麼RP不RP.”
“那不一樣嘛。 那些地區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英語,有所謂Scots English, Irish English, Indian English, Caribbean English, Singapore English, 但這地球上還沒有一種英語叫個香港英語呀。”
“好像連Chinglish都消失了。 英國人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為什麼不能形成一種香港英語?”
“這就是因為英語的應用缺乏實際語言環境。 漢文化的力量太大了,粵方言幾乎佔據了日常生活和社交的所有領域,英語只能活躍在有限的商貿、法律等工作環境,或是統治階級和所謂精英社群的生活圈裏。
“儘管在‘英文大學’的校園裏,除非有不懂廣州話的人在一塊ㄦ,否則學生之間絕少純用英語交談,多的是夾用高度粵音化的英語詞ㄦ。 The English language 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extremely precious that one can't afford to share with others, especially with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no better than he does.
“學了英語的華人之間,一般情況下不會用英語來交談。 大部分的人是怕說得不好,自暴其醜,讓對方瞧不起。 這些人因為缺乏語言環境去鍛煉,要改進就很難了。至於小部分的人,卻因為說得好,要避免對方忌妒,甚至產生敵意,於是大家都不說,弱方可免自暴其短,強者也不必把自己的 excellent English 免費傳授給對方。
“英語在華人社群裏就像年輕貌美,身裁出眾的情婦,讓別的男人知道是光彩的,在特定的場合可以帶出來亮相亮相,讓別人羨慕,這沒問題。但日常生活裏卻該把它嚴嚴實實地收藏起來,不可招搖過市,為的免出亂子。”
思微又問:“能出什麼亂子?”
我說:“惹人忌妒,樹敵呀!就像剛才一樣,因為忘了把你藏好,我不差點ㄦ招來殺身之禍了嗎! 幸好那腐臭少年夠窩囊,高估了我這 ‘假洋情婦’,夾住尾巴倉惶逃竄,否則不堪設想!”
“哎呀真該死! You're risking your life and limb saying that!” 思微給我掌嘴。
“還真說的人話呢,你才真玩ㄦ命啊! 萬一馬路上真有巡警,那司機真把車給停了,你可不就真要玩ㄦ完了嗎! 真太任性了!”
“你別咒我! 我才沒那麼容易玩ㄦ完! 再說我媽的病沉,他們不管怎麼說也不至於那樣冷酷無情,硬把我馬上送回去吧。”
“可別一廂情願,想得太天真! 依我看哪,你還是乖點ㄦ保險。 抓人是警察的常規公事,天天都有人被送走呢。” 我牽她的手,“咱們再到上層去看街景吧。”
我們回到上層,我又對思微說:“咱們在這ㄦ說英語,就好比從前在內地穿上軍服,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都得敬畏三分。 你說這是不是很可憐,很可笑,很可恥,很可悲?”
“你是要告訴我,你自己正是一個無恥之徒嗎?” 她戳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