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楓香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楓香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12/03

莽野楓香


週末入山,帶去了從北京撿來的楓葉和銀杏葉各一片。於是連同營地現掐的兩片楓香葉,別在帳篷門帷邊上,好給我這所謂「秋營」點綴出濃厚的季候氣氛。敝野客偶有這般傻勁,自覺有些好笑!

無可置疑,對比之下,這兩片撿來已經二十多天的「古都名葉」,不管色澤還是葉形上呈現的獨特美感,都要把這南面兩千五百公里地的新鮮楓香葉比下去了。

我本無意拿來「選美」,只是要給我的「秋野孤營」增添一點物候意趣罷了。可它就是那樣的美,我這少見「尤物」的野客能不讚嘆!這真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呵呵!

讚嘆之餘,回心一想,這楓香葉片比不上人家北邊的楓葉那麼美,可是情有可原哪。須知此地氣候本來先天不足,非但終歲無霜,低溫往往實際不低,誰知道你要入秋了不,對不對?!這楓香但凡懂得意思一下,約略能紅起來一點,就該沒有說的了。

估計我這南國楓林一兩週內就要紅透。如果這段日子的低溫適時「到位」,而白天日照充足,並且不刮一兩場大北風,那麼這逾百株的凡品楓香,沒準也能紅得相當漂亮。

不過這所謂相當漂亮,也只能說的楓林的宏觀景象而已;微觀而言,若論紅葉色澤、葉形和樹姿,區內確實還有優勝兩三籌的。這是說的元朗大棠的一些樹榦高大粗壯、樹冠豐茂婆娑、葉形玲瓏雅緻、呈色濃豔燦爛的良種美株。


然而,儘管有那麼幾十平方公里的大欖林區,非唯那樣可愛的良種楓香僅只寥寥幾株,就是一般的凡品,也並未蔚然成林!敝野客覺得這有些可惜。

大棠不錯真有好幾棵「姿色」出眾的美楓香,但卻沒有可堪悠然留連的靜謐幽林,那所謂「楓香林」,僅是窄車道旁的一溜行道樹罷了。除了少數幾株良種,餘者大半只屬凡品,缺乏「尤物」的丰姿和葉貌;並且其地環境侷促,楓紅時節遊人如織,擠得滿路上水洩不通,喧囂熱鬧過甚。

不管怎麼樣,過些天總得去走一趟,看看那幾棵想必出自某一栽培種cultivar的「尤物」今年能否更美!

目下還說跟大棠相去40公里的這片峭坂楓林吧。由於此前一週略有準低溫,上週末已經局部可見些許紅葉了,當然還只紅在林緣和樹梢上。楓林今夏沒遭猛烈的颱風,樹冠基本完好,葉片大致齊全,只除了稍受蟲蝕。很有一些葉子可見缺口、蛀孔和枯斑。這蟲子嘛,沒有辦法了,營地上這時節還有蝴蝶飛來飛去,找嫩葉產卵呢;別的昆蟲,還有細菌、真菌,就不用說了吧!這是生態平衡和旺盛的表證。


不過天公大抵又要不作美了,預報說隨來的週末要下雨。紅葉這種物候變化短暫,而天氣不一定都能配合;看著一年一度的「賞紅」時機在雲天之下、風雨、霧霾之中流失,這是無奈的事。

2015/01/06

棠楓古道

陰雨的耶穌聖誕過去之後,年末迎來了好些個大晴天。得便又奔元朗大棠去了一趟,要看藍天之下,豔陽透照的楓香紅葉。前次老天爺給安排了個陰天,攝得的照片差強人意,這番好好再照一輯,以求圓滿。

八點半才在上環出門,十點半就來到楓香林徑,照得落在無草地上的一片紅葉了。這固是因為鐵路交通確實方便快捷,也反映了香港實在太小!可不,竟小得那麼兩行疏落的行道樹,就叫做「楓香林」了!


此次雖然還是沒有輕飄的白雲幫忙襯托,穹蒼僅只一片單調的蔚藍,可太陽毫不偷懶,把樹冠和葉片照得十分豔麗,讓人看著目眩。


賞過紅葉,隨入「元荃古道」,經田夫仔、蓮花山去荃灣,傍晚在下花山觀看霧霾中的日落。

2014/12/24

大棠之楓

元朗大棠的紅葉,近年名噪一區。儘管聞知久矣,以其交通方便,遊人蜂擁而至,野客略缺群性,因而從未生起前往觀賞的念頭;可幸到了昨天,居然首度深入這「楓香林」中,得以一睹「楓」采。

所謂林,僅是是車道兩側疏落的一些斷續單行植株,和一處短淺的小叢而已,實際並非真有其林。不過群落之中,卻頗有一些特別高大婆娑,其樹姿優美挺拔,樹冠茂盛,而葉片濃密,色彩豔麗,堪稱最佳物候觀賞樹種。

一些壯株的葉片型態尤其優美,幾乎細緻如槭,野客此前未嘗得見,堪呼嘆為觀止。惟其美中不足者,此日穹蒼陰晦,灰雲厚重,太陽乾脆整日不得露臉,未見一點藍天;這醉人的物候色彩,於是無法盡呈其斑斕之美;加之其地不大而遊人卻甚多,難免失諸情調,無法悠然靜賞,只得浮淺粗疏地觀看一下罷了。

這麼可愛的物候美樹,毫無疑問可以在本地廣泛栽植,卻竟顯得這麼稀罕,實在有些可惜!而這大棠一處的楓紅,該是最堪觀賞的了,卻竟又這麼單薄,零零星星的不成林片!

大抵楓香不如台灣相思耐火,因而不能成為當局植林的主體樹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