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聖裔孔孫「中文系教授」月前對「很多香港人」的狂唚,該孫任教的北京大學昨天終於作了間接的公式表態,提出該校「要在內地民眾和香港同胞文化與情感交融、及兩地合作方面作出積極不懈的努力和貢獻」。
那個「中文系教授」在狂唚裏主張斷絕對香港的水和物資供應,讓香港一夜之間變成「臭港」。北京大學領導班子的「專題研究」,卻背道而馳,要「加強與香港各界的合作與友誼」,認定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是聯繫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樑,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北京大學新聞中心今天發表的這篇有的放矢,卻又含糊其「的」的新聞材料結末這麼說:
「會議要求,每一位北大教師和學生都要著眼於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大局,以同胞情關心和支持香港的發展,以理性、平和、文明的方式,看待香港與內地的社會文化差異,促進兩地民眾的相互瞭解、理解、諒解和包容,不說不利於兩地合作、和諧與友誼的話,不做不利於兩地合作、和諧與友誼的事,自覺維護內地人民與香港同胞的真摯感情,與香港同胞一道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鬥!」
嗐呀,我說,北京大學並非一所普通的低水準大學,更不是中、小學,而領導班子卻要發出這番層次恁低的常識性訓誡,大多數無辜的教師竟成為受誡對象,寒磣哪!換句孔夫子的話說:恥也!
校方發出了這樣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連書記和校長都作了「重要講話」,顯然那個「中文系教授」此番惹的禍不為不小,算是可以了,對得起極左主子和同志們而有餘!
但願該孫那張磣嘴擦過之後,懂得克己復禮,避免日後唚癮再起,復吐一灘,再讓大學蒙羞、給學生丟臉。
2012/02/15
姦罵
話說有個以「和尚」自居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似乎喜好罵街,此前不久曾辱罵新加坡記者,斥為「婊子」;最近又借香港鐵路列車上一名本地鹵男和內地悍婦的對罵為題,惡意發揮,淋漓盡致,滿口狂唚,有的放矢,在網上朝香港噴灑了一大灘的「走狗」、「王八蛋」、「西崽」、「二鬼子」、「狗崽子」等中國落後社會特有的「賤物」。
這個「中文系教授」說:「很多香港人」「…給人家英國殖民者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
罵人,正像狗吠,一般是用聲音作為武器,發出攻擊,試圖把對方吼退。狗,不是每一條都擅吠;有的狗乾脆不吠,而只會咬人。人大抵也一樣,並非個個都會罵人。但擅罵者卻也不少,一旦罵將起來,人的罵詞卻遠比狗吠複雜多了。作為武器,罵詞含意多樣而深邃,並且可以聲東擊西,指桑罵槐,又有無性自娛、有性自慰、撒潑媚主等附加功能。
罵人的種類可是多了去了,有責罵、喝罵、咒罵、辱罵、「姦罵」等等。這「姦罵」是首創新詞,專指辱娘的髒字罵句。
記得小時候鄰居住著一個愚昧悍婦,非常擅罵,可能沒有上過北京大學中文系吧,因而修辭功力淺薄,罵起人來雖然入木三分,並且極端惡毒,但遣詞貧乏,毫無變化,僅是純粹的咒罵罷了,諸如「仆街(在街上摔死)」、「打靶(槍斃)」、「死絕」!
悍婦之夫也罵人,但不是咒罵了,卻是「姦罵」,用詞更貧乏了,通常僅只一式一句,沒有任何變化;那句廣州話言簡意賅,但絕對不能在這裏寫出,意思嘛,不過就是說,他要讓自己的「陽根」強行進入對方母親的臭「羞處」,並且把它弄得更臭!
然而此夫自有「尊嚴」,對女性「羞處」的叫法,用的是粵語獨有的賤稱,以表達自己儘管「姦罵」,明言要進入該「處」,卻對該「處」甚為不屑,並且嫌棄它的氣味!
那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看來跟這個悍婦之夫有共同的癖好,也擅於「姦罵」,並且鄭重其事,專門用上了「排比句」,罵後為文誌之,發表於網上;似乎十分陶醉,往後想必還要多番回味。
據此「教授」自己說,他罵那個試圖採訪他的「漢奸刊物」的記者,跟對方說,要把自己的「淫根」,強行插入對方母親的「羞處」,換一句話說,就是明白告訴對方,要強姦對方的母親!
不過,這個「中文系教授」雖然不堪乃爾,也擅於「姦罵」,卻讓我小時候鄰居的那個悍婦之夫比下去了,因為這個「教授」在罵句裏,非但沒有表達要把對方母親的「羞處」弄得臭烘烘,甚至連「羞處」的現代漢語口語通稱都沒敢直呼,而予省略,遑說賤稱了。
兩情相悅而「陰陽合一」,本是一回浪漫的事,可是到了這個「中文系教授」淫猥的意識裏,卻變成了怒拔「淫根」,去強暴敵人的母親!世上大抵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恥、更噁心的了。
這個「中文系教授」不但會「姦罵」,又懂得罵別人「賤」。顯然其思想裏封建餘毒嚴重復發了,「貴賤」意識陰魂不散。在他齷齪的觀念裏,「婊子」顯然是低賤的,因而用來辱罵把他惹惱的新加坡記者,就再合適不過了。
可我想,「婊子」不過是短時間出租「羞處」,而「羞處」也不過就是方寸的肌膚罷了,跟靈魂相距尚遠。出租「羞處」固非高雅的事,這個「教授」或可謂之「賤」。然而,竊以為,再賤,恐怕也賤不過把靈魂賣給了極左謀權者,而要替主子們狂唚的這個「中文系教授」!
言為心聲。這個懂得「姦罵」的「中文系教授」,「飢不擇食」了,意欲強暴敵人的母親,卻不得其門而入,唯有逞其口舌之快,性心理明顯嚴重失調,其病不輕了。我說,或可多去光顧婊子,以祈陰陽調協,庶幾不至病入膏肓,導致行為失控,真去幹起了心裏一直憧憬,而至於發為「排比句」的獸行!
這個「中文系教授」說:「很多香港人」「…給人家英國殖民者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
罵人,正像狗吠,一般是用聲音作為武器,發出攻擊,試圖把對方吼退。狗,不是每一條都擅吠;有的狗乾脆不吠,而只會咬人。人大抵也一樣,並非個個都會罵人。但擅罵者卻也不少,一旦罵將起來,人的罵詞卻遠比狗吠複雜多了。作為武器,罵詞含意多樣而深邃,並且可以聲東擊西,指桑罵槐,又有無性自娛、有性自慰、撒潑媚主等附加功能。
罵人的種類可是多了去了,有責罵、喝罵、咒罵、辱罵、「姦罵」等等。這「姦罵」是首創新詞,專指辱娘的髒字罵句。
記得小時候鄰居住著一個愚昧悍婦,非常擅罵,可能沒有上過北京大學中文系吧,因而修辭功力淺薄,罵起人來雖然入木三分,並且極端惡毒,但遣詞貧乏,毫無變化,僅是純粹的咒罵罷了,諸如「仆街(在街上摔死)」、「打靶(槍斃)」、「死絕」!
悍婦之夫也罵人,但不是咒罵了,卻是「姦罵」,用詞更貧乏了,通常僅只一式一句,沒有任何變化;那句廣州話言簡意賅,但絕對不能在這裏寫出,意思嘛,不過就是說,他要讓自己的「陽根」強行進入對方母親的臭「羞處」,並且把它弄得更臭!
然而此夫自有「尊嚴」,對女性「羞處」的叫法,用的是粵語獨有的賤稱,以表達自己儘管「姦罵」,明言要進入該「處」,卻對該「處」甚為不屑,並且嫌棄它的氣味!
那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看來跟這個悍婦之夫有共同的癖好,也擅於「姦罵」,並且鄭重其事,專門用上了「排比句」,罵後為文誌之,發表於網上;似乎十分陶醉,往後想必還要多番回味。
據此「教授」自己說,他罵那個試圖採訪他的「漢奸刊物」的記者,跟對方說,要把自己的「淫根」,強行插入對方母親的「羞處」,換一句話說,就是明白告訴對方,要強姦對方的母親!
不過,這個「中文系教授」雖然不堪乃爾,也擅於「姦罵」,卻讓我小時候鄰居的那個悍婦之夫比下去了,因為這個「教授」在罵句裏,非但沒有表達要把對方母親的「羞處」弄得臭烘烘,甚至連「羞處」的現代漢語口語通稱都沒敢直呼,而予省略,遑說賤稱了。
兩情相悅而「陰陽合一」,本是一回浪漫的事,可是到了這個「中文系教授」淫猥的意識裏,卻變成了怒拔「淫根」,去強暴敵人的母親!世上大抵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恥、更噁心的了。
這個「中文系教授」不但會「姦罵」,又懂得罵別人「賤」。顯然其思想裏封建餘毒嚴重復發了,「貴賤」意識陰魂不散。在他齷齪的觀念裏,「婊子」顯然是低賤的,因而用來辱罵把他惹惱的新加坡記者,就再合適不過了。
可我想,「婊子」不過是短時間出租「羞處」,而「羞處」也不過就是方寸的肌膚罷了,跟靈魂相距尚遠。出租「羞處」固非高雅的事,這個「教授」或可謂之「賤」。然而,竊以為,再賤,恐怕也賤不過把靈魂賣給了極左謀權者,而要替主子們狂唚的這個「中文系教授」!
言為心聲。這個懂得「姦罵」的「中文系教授」,「飢不擇食」了,意欲強暴敵人的母親,卻不得其門而入,唯有逞其口舌之快,性心理明顯嚴重失調,其病不輕了。我說,或可多去光顧婊子,以祈陰陽調協,庶幾不至病入膏肓,導致行為失控,真去幹起了心裏一直憧憬,而至於發為「排比句」的獸行!
2012/02/09
聖門奇恥、黌宇隱患
前不久,有個從內地過來旅遊的女孩,違規在香港的列車上吃麵條,一個本地鹵男看不下去了,立馬見義勇為,橫加粗暴干涉,但卻為之已甚,全無分寸,不知進退,最終毫無必要地跟這女孩的母親對罵起來。過程之中,再荒謬不過的是:那個內地婦女說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這個本地鹵男竟然只能以廣東話應對!
有人把罵戰的短片上傳到網上。首都有個姓孔的看了,在他的網絡電視節目「孔和尚有話說」中,就此事作「評論」,「論」得入型入格,上綱上線。
這個「北僧」說:「很多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是給人家英國殖民者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香港現在回歸了,人心並沒有完全回歸,還有很多殖民主義留下的狗崽子,他在殖民主義者面前是狗,在內地同胞面前忽然覺得自己是狼」!
在短短不過六分餘鐘的「評論」裏,所用修辭堪稱漢語絕活,又是「走狗」、「王八蛋」,又是「西崽」、「二鬼子」、「狗崽子」,還有「一個字:賤」!並且添上一句辱娘國罵:「用北京人的話說就他媽欠抽」!鄙夷仇視之情,大抵無以復加了。
乍睹如此一灘惡唚,似應出自一個缺乏教養、人格低劣、心理失衡、思想狹隘、極端偏激的精神病號的磣口。可此「北僧」卻非一般無賴潑皮,據說卻是一員聖裔孔孫、共產黨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學出此無禮罵街的「中文系教授」,倘使偉大教育家孔子在天有靈,或會說:「吾不欲觀之矣」!
竊以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至今未能解除意識形態的管控,教學人員失去充分的思想、言論自主,難免感到苦悶、無聊,有些人於是尋求在「臨界」點上發洩發洩,就像小男童愛說屎、尿、屁、雞雞、屁股之類,說時注目大人的表情反應,然後自己哈哈大笑一通。
這樣的心態,不過就是要迴避致罰的大禁忌,突破無傷大雅的小禁忌,以紓緩苦悶、無聊,為求精神上爽它一爽罷了。小男孩為之,是謂幼稚,大「和尚」如此,則定必有病了。
不過話得說回來,就事論事,這個以口磣聞名天下的聖裔孔孫、共產黨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對「很多香港人」的描述,形式上雖屬惡性胡唚,內容卻非全無客觀事實依據。無疑很有那麼一些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內地人面前揚眉吐氣」,這都是真的。
「在內地人面前揚眉吐氣」固屬醜陋、愚昧、可惡、可鄙,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沒什麼好批評的了,更無須以穢唚、謾罵的方式出之。
這個磣口孔孫該思考一下,何以我大中華,悠悠文明了五千載,香港讓那小不點的英國佔領才不過150多年,卻能「拿着鞭子」豢養出來那麼些回歸十幾年之後,仍然「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中國人?香港和祖國唇齒相依,而人家英國卻在萬里之外,是人家英國殖民者還「拿着鞭子」,把這個孫子「很多」可鄙的同胞們一個個「生生給抽老實」了,以至於「老實」得居然不認祖了,卻去認了一大堆「日本爹、美國爹」!?
這個孫子的先祖如若真的是孔子,那麼就該不能不知道,孔子的先世本是宋人,為逃內亂到了魯國,從此也就做了魯國人,顯然也不再認為自己是宋國人了。那又有什麼了?難道要罵孔子的老祖逃出國門,去認了個魯國「爹」,卻不反躬自問,何以人家不認你這個宋國「爹」?
還沒完呢,到了元朝、清朝,這個孫子的先祖代代承受異族帝蔭不輟,也沒個什麼聖裔教授要跳出來罵自己的祖宗給外族當「走狗」,協助維持萬惡的封建制度,加害於本族老百姓。
再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這黨雖叫中國共產黨,宗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卻是德國人、蘇聯人;並且中國共產黨還狠狠批判了孔子,革命的紅衛兵小將們差點沒把曲阜孔林裏的孔子墓都給挖了,而這個孔孫竟然入了黨!可也沒個什麼聖裔教授要跳出來罵他,數落他認了個什麼德國「爹」、俄國「爹」。
話再說回來,開頭提到的那個始作俑者,也就是那個「見義勇為」的本地鹵男,他的素質確實很低,大抵比很多很多年前、創造「阿燦」的那個電視孬編導還要低,以至於低到了連我這個野人都認為可恥可悲而不可笑的地步,好比說就像這個孔孫尊敬的魯迅先生、他筆下的那個可憐的阿Q, 就懂得不放過比他弱小的小D,並且還糊里糊塗就參加「革命」,一馬當先做好漢去了!
可是對這麼一個鹵男,你能求全責備嗎?
我說,只能歸咎他所受過的劣質教育,只能歸咎於他的祖國無道,沒有把他保護好,以至於讓人家英國殖民者有機可乘,在香港就地把他給「狗」化了,並且糊弄他,讓他「在內地同胞面前忽然覺得自己是狼」,叫他長出一副跟這個孫子不相伯仲、異曲同工的醜惡嘴臉。
可你見過人家日本國有這號素質的國民,人家英格蘭有這號素質的國民嗎?
這號人嘛,幾乎可以肯定,非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甚至恥為中國人。歧視、瞧不起內地同胞,尤其是同樣地缺乏教育、因而素質不高的同胞,卻是他們的心理常態,否則無以平衡。
然而,正因為這種人素質差劣,他做錯了,也不會懂得反思,把錯誤檢討出來,從而改過。跟他講理,告訴他應該嚴以責己,寬以待人,並且要有平等思想,不能歧視內地同胞,他大概也學不來。
這個孫子貶之為「狗」,似是當頭棒喝,讓這號人知所收斂了!我說,非唯不管用,抑且物傷其類,撩起這號鹵男們的腎上腺髓質,致使亢奮,惡劣行為只會越發變本加厲!
有這款嘴臉的這個孫子的那股唚勁,肯定無助改善惡局,那只不過是狗咬狗,一嘴毛罷了,徒然弄得病毒播散,遺害無窮!
如此「中文系教授」,我說真是聖門奇恥、黌宇隱患!
且看近日網上的有關網文,客觀、平和地分析、評論事件的固然不少,更多的卻是狂亂的互吠。此後陸港兩地,這種低素質同胞之間的矛盾、相互歧視,難免因而越發加深、加劇。陸港教育當局,和素質尚有提高空間的教育從業人員們,不應袖手旁觀了吧!有些個別的「人之患」是爛得沒救了,好的們須加油!
《論語․述而》有這麼一句:「子釣而不綱」。說的孔子只會一尾一尾的釣魚,而不用大網去捕撈,一網打盡。用新中國的革命語言,也就叫個「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吧。
盤據於中國最高學府裏,聞說混得很不錯的這個聖裔孔孫「中文系教授」,或可重讀孔夫子的書,聽孔夫子的話,照孔夫子的教導論事。何妨暫且放下革命的刺刀,好好思考一下,再決定是否必須把那些不幸跟阿Q一般素質的「狗崽子」們一刺刀捅死?
哎喲,還有幾句:慚愧了,我這野人也忒不幸,既沒上過北京大學中文系,也不會唚,更不會吠,素質或比「狗崽子」們更次一等,若能攀附一下,允許對號入座,姑且算入「很多香港人」之列,也就不枉此生學來幾個漢字,懂得去讀《論語》和魯迅了。
聖門竟出這種孔孫,北大能藏這號「中文系教授」,則我一介野人,當一條不吠自己同胞的香港「狗崽子」,大可以恬不知恥了!
有人把罵戰的短片上傳到網上。首都有個姓孔的看了,在他的網絡電視節目「孔和尚有話說」中,就此事作「評論」,「論」得入型入格,上綱上線。
這個「北僧」說:「很多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是給人家英國殖民者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香港現在回歸了,人心並沒有完全回歸,還有很多殖民主義留下的狗崽子,他在殖民主義者面前是狗,在內地同胞面前忽然覺得自己是狼」!
在短短不過六分餘鐘的「評論」裏,所用修辭堪稱漢語絕活,又是「走狗」、「王八蛋」,又是「西崽」、「二鬼子」、「狗崽子」,還有「一個字:賤」!並且添上一句辱娘國罵:「用北京人的話說就他媽欠抽」!鄙夷仇視之情,大抵無以復加了。
乍睹如此一灘惡唚,似應出自一個缺乏教養、人格低劣、心理失衡、思想狹隘、極端偏激的精神病號的磣口。可此「北僧」卻非一般無賴潑皮,據說卻是一員聖裔孔孫、共產黨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學出此無禮罵街的「中文系教授」,倘使偉大教育家孔子在天有靈,或會說:「吾不欲觀之矣」!
竊以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至今未能解除意識形態的管控,教學人員失去充分的思想、言論自主,難免感到苦悶、無聊,有些人於是尋求在「臨界」點上發洩發洩,就像小男童愛說屎、尿、屁、雞雞、屁股之類,說時注目大人的表情反應,然後自己哈哈大笑一通。
這樣的心態,不過就是要迴避致罰的大禁忌,突破無傷大雅的小禁忌,以紓緩苦悶、無聊,為求精神上爽它一爽罷了。小男孩為之,是謂幼稚,大「和尚」如此,則定必有病了。
不過話得說回來,就事論事,這個以口磣聞名天下的聖裔孔孫、共產黨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對「很多香港人」的描述,形式上雖屬惡性胡唚,內容卻非全無客觀事實依據。無疑很有那麼一些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內地人面前揚眉吐氣」,這都是真的。
「在內地人面前揚眉吐氣」固屬醜陋、愚昧、可惡、可鄙,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沒什麼好批評的了,更無須以穢唚、謾罵的方式出之。
這個磣口孔孫該思考一下,何以我大中華,悠悠文明了五千載,香港讓那小不點的英國佔領才不過150多年,卻能「拿着鞭子」豢養出來那麼些回歸十幾年之後,仍然「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中國人?香港和祖國唇齒相依,而人家英國卻在萬里之外,是人家英國殖民者還「拿着鞭子」,把這個孫子「很多」可鄙的同胞們一個個「生生給抽老實」了,以至於「老實」得居然不認祖了,卻去認了一大堆「日本爹、美國爹」!?
這個孫子的先祖如若真的是孔子,那麼就該不能不知道,孔子的先世本是宋人,為逃內亂到了魯國,從此也就做了魯國人,顯然也不再認為自己是宋國人了。那又有什麼了?難道要罵孔子的老祖逃出國門,去認了個魯國「爹」,卻不反躬自問,何以人家不認你這個宋國「爹」?
還沒完呢,到了元朝、清朝,這個孫子的先祖代代承受異族帝蔭不輟,也沒個什麼聖裔教授要跳出來罵自己的祖宗給外族當「走狗」,協助維持萬惡的封建制度,加害於本族老百姓。
再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這黨雖叫中國共產黨,宗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卻是德國人、蘇聯人;並且中國共產黨還狠狠批判了孔子,革命的紅衛兵小將們差點沒把曲阜孔林裏的孔子墓都給挖了,而這個孔孫竟然入了黨!可也沒個什麼聖裔教授要跳出來罵他,數落他認了個什麼德國「爹」、俄國「爹」。
話再說回來,開頭提到的那個始作俑者,也就是那個「見義勇為」的本地鹵男,他的素質確實很低,大抵比很多很多年前、創造「阿燦」的那個電視孬編導還要低,以至於低到了連我這個野人都認為可恥可悲而不可笑的地步,好比說就像這個孔孫尊敬的魯迅先生、他筆下的那個可憐的阿Q, 就懂得不放過比他弱小的小D,並且還糊里糊塗就參加「革命」,一馬當先做好漢去了!
可是對這麼一個鹵男,你能求全責備嗎?
我說,只能歸咎他所受過的劣質教育,只能歸咎於他的祖國無道,沒有把他保護好,以至於讓人家英國殖民者有機可乘,在香港就地把他給「狗」化了,並且糊弄他,讓他「在內地同胞面前忽然覺得自己是狼」,叫他長出一副跟這個孫子不相伯仲、異曲同工的醜惡嘴臉。
可你見過人家日本國有這號素質的國民,人家英格蘭有這號素質的國民嗎?
這號人嘛,幾乎可以肯定,非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甚至恥為中國人。歧視、瞧不起內地同胞,尤其是同樣地缺乏教育、因而素質不高的同胞,卻是他們的心理常態,否則無以平衡。
然而,正因為這種人素質差劣,他做錯了,也不會懂得反思,把錯誤檢討出來,從而改過。跟他講理,告訴他應該嚴以責己,寬以待人,並且要有平等思想,不能歧視內地同胞,他大概也學不來。
這個孫子貶之為「狗」,似是當頭棒喝,讓這號人知所收斂了!我說,非唯不管用,抑且物傷其類,撩起這號鹵男們的腎上腺髓質,致使亢奮,惡劣行為只會越發變本加厲!
有這款嘴臉的這個孫子的那股唚勁,肯定無助改善惡局,那只不過是狗咬狗,一嘴毛罷了,徒然弄得病毒播散,遺害無窮!
如此「中文系教授」,我說真是聖門奇恥、黌宇隱患!
且看近日網上的有關網文,客觀、平和地分析、評論事件的固然不少,更多的卻是狂亂的互吠。此後陸港兩地,這種低素質同胞之間的矛盾、相互歧視,難免因而越發加深、加劇。陸港教育當局,和素質尚有提高空間的教育從業人員們,不應袖手旁觀了吧!有些個別的「人之患」是爛得沒救了,好的們須加油!
《論語․述而》有這麼一句:「子釣而不綱」。說的孔子只會一尾一尾的釣魚,而不用大網去捕撈,一網打盡。用新中國的革命語言,也就叫個「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吧。
盤據於中國最高學府裏,聞說混得很不錯的這個聖裔孔孫「中文系教授」,或可重讀孔夫子的書,聽孔夫子的話,照孔夫子的教導論事。何妨暫且放下革命的刺刀,好好思考一下,再決定是否必須把那些不幸跟阿Q一般素質的「狗崽子」們一刺刀捅死?
哎喲,還有幾句:慚愧了,我這野人也忒不幸,既沒上過北京大學中文系,也不會唚,更不會吠,素質或比「狗崽子」們更次一等,若能攀附一下,允許對號入座,姑且算入「很多香港人」之列,也就不枉此生學來幾個漢字,懂得去讀《論語》和魯迅了。
聖門竟出這種孔孫,北大能藏這號「中文系教授」,則我一介野人,當一條不吠自己同胞的香港「狗崽子」,大可以恬不知恥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