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1

快樂看電視

看電視讓人快樂。但有時也會讓人難過、不忍、沮喪。

自覺把電視看得實在太多了,以致睡眠時間被壓縮成了個「黑洞」,還冀望能以睡眠「密度」,去補救慣性的缺覺。然而我的愚昧,似乎並未到家,固知這只能是癡心妄想。

看來錄像機裏的硬盤就是個「黑洞」了,裏頭總有看不完的電視節目。去年北京奧運前就錄下了,而至今未看的好些節目,都還存在硬盤的「底層」。昨天晚上終於又砍掉半小時的睡眠時間,草草「解決」了一個短的。

那是美國廣播公司的「20/20」, 專題內容是「快樂」。 節目裏接受訪問的有關專家,認為個人的快樂與否,一半是天生的,來自遺傳,百分之十由不可預知的生活遭遇帶來,而餘下的四成,卻是主觀意志決定的。

我活了一大把年紀,至今沒學會迷信專家。然而我倒覺得,這位專家的說法,就算迷信它一回,大抵不會有太大的壞處。

節目最後的一個環節,是要到2008年被選為世界上國民生活得最快樂的國家去走走。 這位美國記者於是到了丹麥。

記者訪問了一位有王子身分的年輕人,他住在家族的古堡裏,卻去當木匠學徒幹粗活,竟還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當然,這位王子能跟美國記者談笑對話,說的自然是流利的英語。

王子會說英語,在他,似乎是快樂的一個泉源;因為他有花不完的財富,沒事自然滿世界跑一下,旅途上能跟全球各國逾十億的人口通話,這敢情很好玩。

這讓我回想起來,當年咱這特區當局強制一些學校放棄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而改用方言母語,一些少年女學生竟然泣不成聲,如亡家邦,如喪考妣。如今看來,似乎並不為過。

事隔多年,這些當年的女中學生大概都已大學畢業了吧,不知道她們倘若有幸邂逅王子,能不能用英語談笑調情,因而感到快樂?

在丹麥,看來不僅王子說英語,就連一般工人都說英語。記者訪問了一個說英語的垃圾收集工人,他每天幹活5小時,工餘閒空之多,可以想象。他雖然大腹便便,卻喜歡手球,下班就去給他女兒的手球隊當教練了,似乎真的很快樂。

在這個人口小國,母親們進商場去買東西,就把娃娃留在嬰兒車裏,而車子竟就停放在商場門口,並不請人看管。

在咱這香港,人口比丹麥要多1百50萬,另有逾20億的同族同胞,咱們當不會比他們更珍愛自己的嬰兒;可如果哪一天在哪家超市門外,停著一輛無人看管的嬰兒車,車內躺著個娃娃的話,這多半會是個棄嬰了。在此地,當母親而不怕自己的娃娃會被偷拐的,幾乎可以假定,必然是個問題母親。

在咱們這裏,活的娃娃固然會被偷拐,就連活不成的,也能莫名其妙地丟了,而且還要發生在建築相當宏偉,設備相當完備的一家公營醫院的太平間裏!何其詭異乃爾!

看電視原意為求快樂。看到人家丹麥人快樂一生,引起的多般聯想卻讓我感到難過,於是思緒泉湧,延緩入眠。 我這一生,平白又多添半小時永遠不能追補的缺覺,確實有些划不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