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requently can find some time for watch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channel of the CCTV – China Central, not closed circuit TV. The programme 'Around China' features individuals who are successful in one sense or another. It is interesting. Every now and then it tells the story of one who gets rich and becomes a millionaire quite so dramatically, by normally struggling very hard. I have an impression that the editors must be very fond of accounting, because figures of the money made and lost are always given.
At other times I watch the CCTV evening news repeated after midnight aired through a local channel. I never think someone can possibly get to know the Middle Kingdom by watching all that news on a daily basis. It does give an image of the nation in certain respects, but obviously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and viewpoint of journalism as I know. I see a 'China from above' through the news, a China the authority wants the audience to have in their impression. Though I don't think things work that way, it does have a certain effect of enlightening on me.
China the Middle Kingdom is now still a regime that behaves more or less like a kingdom, a de facto true kingdom without a king. If a subject says something the Court doesn't appreciate, he or she is liable to arrest and punishment.
Now having tuned away from the CCTV, I have just watched a series of all 3 episodes of the BBC programme 'Britain from Above'. A bit surprisingly I found myself somewhat enlightened once again.
Britain is like China, also a kingdom without a king, in a different sense and not for long though. In the programme Britain is viewed aerially from the satellite, the aircraft, the helicopter, the parachute, the paraglider and the hand glider.
They even use the GPS tracker to draw the baffling patterns of movements of school children on their way home from school. This reminds me of my good old lucky school days without a single hour being wasted on meandering and loitering in the dull city streets.
The United Kingdom is a really old country in geological terms. Mother Nature has shaped the islands by flattening the mountains during the course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Though the Scottish Highlands were once colossal mountains of a Himalayan scale, by the time the human species emerged, the highest ones had already been reduced to an elevation of a little more than a thousand metres.
This island kingdom is also a very old country in terms of civilization. According to archeological findings, the oldest permanent human inhabitation appeared on the islands some 12 thousand years ago. From then on civilization has been shaping the landscape fundamentally and irreversibly, by eliminating most of its pristine flora and fauna, replacing them with many man-made structures, vast patchwork quilt farmlands, and also countless alien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ese include a group of deer from the Far East, once introduced into the Kingdom as a cuddly pet, now roaming wild in a closed area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When the military helicopter with the BBC presenter on board flies over the land, the deer take shelter in the narrow tree belt. Through a heat sensitive video camera dangling from the helicopter, the lens captures a deer with her calf hidden under the thick canopy as two bright dots.
England was once heavily forested. Now almost every single square kilometre of it is urbanized, cultivated, or otherwise converted, leaving only small patches and strips of woodland in existence.
This kind of secondary woodland, together with most of the open uncultivated country greens, included in the common lands across England and Wales, is mostly privately owned, if not by the National Trust. Thus setting foot on it could be a trespass. Until the 'Countryside and Rights of Way Act 2000' comes into force in a future time no one knows when, finding oneself in this type of land in England and Wales remains a civil wrong against the owners, and is subject to a lawful response, say, being asked politely to move on.
Due to the fact that every single acre of land has its owner, most people living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landowners themselves included, do not have much freedom to wander about. Living on a vast flat land not being able to roam beyond roads and trails could be rather boring. I guess that is why some rich people erected structures without any useful function. They just wanted to decorate their land, which is so lack of features. People call this sort of structure folly.
A tower 32 metres high, as shown in the BBC programme, with only the top bit of which in Gothic design, surrounded by a small cluster of big trees, is one of these silly structures. This is the Faringdon Folly. Standing on its roof-top one can certainly look farther than through the window of a farmhouse. On a flat land without a thing like a hill, one cannot enjoy an open and far view unless he builds himself a folly like this. And I think this could imply some fengshui meanings just like digging a hollow under a modern high-rise in Hong Kong does.
Be it 'good fengshui' or bad, I cannot imagine living in such an over-cultivated vast flat land with very littl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I would surely be bored to insanity climbing up a folly all the time, just to look 360 degrees around the same featureless farmland stretching all the way to the horizon! England doesn't have high and sharp peaks even in the Peak District.
Now I could imagine why the Englishmen would need to come all the way across the oceans to acquire some hilly bits of land like Hong Kong.
Thanks to history, the British rule, the rather young geology, and also the small size, in this extremely populous city of Hong Kong, though less than 1% of the area of England, I am able to enjoy venturing out for a brief wild camping during any weekend, if forecasted not to be disturbed by the elements, like those come with a typhoon, of course. I may set out by noon on a Saturday and, before sunset, pitch my tent on a remote scenic hillside after 3 hours' transport plus 3 hours' trek. There I will be seeing no man-made structure like a folly or a power pole sticking up from the greenery. With an additional day I may roam freely about the nearby hills or rocky shores making a loop trip, leaving at dawn and coming back in camp in the dusk.
In England, many scenic places on uncultivated land are privately owned. People are not able to enjoy the 'freedom to roam' on such land yet, if it has not been acquired by the National Trust.
England does have many beautiful places one would love to, and could roam about. For example, there are country parks, and there is the Broads of Norfolk and Suffolk. But these large protected land and wetland are anything but natural. The Broads consists of man-made inland waterways and lakes on an expanse of the flattest lowlands. The Broads is a by-product of peat diggings for fuel during the medieval time. Now there are tourist accommodations everywhere on the Broadland, and pleasure boats all over the tranquil water.
How about wild camping? Yes, and no. Yes, because one can enjoying camping there, if successful in booking for a pitch at the cost of some pounds sterling in a well managed tourist park with all kinds of home-like facilities including hot shower and clean toilet bowl. And no, because there is no wilderness left in the Broads, not in Norfolk and Suffolk, not in the whole East Anglia.
I prefer the Scottish Highlands. Thanks to the 'Statutory Access Rights' everybody enjoys under the 'Land Reform (Scotland) Act 2003', it is now lawful to camp almost anywhere in the Scottish wilderness and uncultivated private land. But it is too treacherous for just hiking about in the Highlands, not to mention sleeping in a tent on the vastness next to the hostile North Sea. In one moment it may be perfectly fine with white clouds floating across the blue sky, but in another it could be replaced by thick dark clouds and rainstorms with destructive roaring gales.
Now I think I know how Sir Murray MacLehose, the late and previous Governor of Hong Kong, loved the then colony he governed on behalf of the Queen. He was a Scottish Highlander who liked hiking. Bearing in his mind must be the negative part of the English experience in ruining and then re-creating nature. So he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conservation of the Hong Kong countryside and wilderness, and he established the first country park for us, some 30 years after England had its first one.
For me, it is hard to imagine living in an English city, where no wilderness can be found nearby. If I were born in one, with the freedom to loiter about only the urban jungle, say, along the streets, to the playgrounds, football pitches, shopping malls, chateaus with a garden, parks with a lake, etc., during my school days, I would never have learnt to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wilderness. I could be very much content with roaming even just about the terrain of the Internet during an extended holiday, confined to less than a couple of square metres for the computer and myself.
I am glad I live in Hong Kong.
2009/06/29
2009/06/20
民族性
文化是會「偏袒」某些遺傳特質,而無情地「淘汰」它們的「反異對應型態」的。 這就是人類進化特有的「文化選擇」現象。 也許可以這麼說:「文化選擇」遵循「自然選擇」的機制,塑造出族群的「民族性」。
今天人們該會有這樣的一種印象:粵地漢族女子的上身曲線,是全國漢族,也是東亞整體蒙古種群之中,最不顯著的。 究其原因,難以確考;以下的猜測,或是原因之一:
歷史上由於遠離中原,偏處嶺南,粵地漢族文化不像中原那樣,長期受到北方強悍民族的衝擊,不斷滲入影響,其發展、演變因而比較滯緩,也顯得特別保守。 儒家「禮教」隨歷朝漢人輾轉南遷,在小農家族的環境裏落地生根,而根深柢固。 具體而表面化的「禮教」規條,因有各種各樣的實用意義,包括保持血統的「純潔」,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的束縛,有逾桎梏。 「禮教」嚴格把婦女困禁在所謂「貞節」的框框之內,固若監牢,密不透氣。
年輕男女自主戀愛在「俗例」上絕不允許。基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規條,肌膚的親密接觸和通姦無異,罪大惡極。
女人被強姦,況且視為玷辱祖宗和家族,往往被迫上吊,草草掩埋了事,務使不再人前現眼。 自主「淫蕩」,當然更是罪無可恕了;所謂「萬惡淫為首」,其罪要比殺人還重。
直到民國初年,粵地還流行一種非常殘忍的私刑,把「無媒苟合」或者「紅杏出牆」的婦女,綑綁塞進豬籠,遊街示眾之後,投入江海,活活淹死。
女性情不自禁而稍微越出「禮教」的雷池半步,就有可能招致非常殘酷的刑虐而慘死於親人面前,甚至父兄手中。 閨女情竇初開,就得趕快物色婆家,以免夜長夢多,漚出亂子。 當然這婚姻之事,只能透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女性身體的形態、線條,是自然之母的鬼斧神工,非為漢族的「禮教」而設,它和男性的大不一樣,能誘發男人的愛慾衝動,使男人做出種種「傷風敗俗的事」,因此必須包裹嚴實。 但女性的胸脯,儘管在層層衣服遮蔽之下,往往仍能散發性感,而誘使有些男人冒死「越禮」,反過來使女子受感而「淫奔」。
為了避免女子洩露體態的端倪,於是有「束胸」妙法,就是把進化了幾十萬年,乃有今天這樣突出的形態的乳房,用布帶強行纏束、壓扁,務使看起來跟男的無甚大異,以祈讓男人不致想入非非。
在那樣嚴酷的「禮教」環境之下,體態突出、乳房發育比較豐滿的閨女,如果不能透過束胸有效隱藏這明顯的第二性徵,往往就會遭到歧視和猜忌,甚至疑慮會有一天「紅杏出牆」,變成淫婦,要找婆家也就有難處了。 當媒婆的,看到胸脯豐滿的閨女,大抵不會冒險向男家積極推薦,當然也沒有必要故意隱瞞。
在愚昧、迷信、「禮教」的協同作用之下,有選擇的話,男家往往不會願意冒險娶個有「淫蕩」表徵的媳婦。 如是者歷經數百年、一千年,到了近代,乃至現代,這種「文化選擇」的結果,就是讓乳房豐滿的相關基因,在族群的基因庫裏,不斷受到淘汰而日見稀少,終至「胸懷坦然」的「太平公主」,在粵地趨於普遍。
當然,男人要娶妾的時候,對媒婆提出的要求,可能就要截然相異了,這也許正是仍有少量這種基因透過庶出旁支保留下來的原因。
倘以上猜測不致大錯,那麼,所謂的民族性裏頭的特質,也大概會透過同樣的方式,一代一代的慢慢形成。 一個民族如有所謂「劣根性」,就該是歷史長河裏「文化選擇」的結果。
這其實是進化的一種形式。「文化選擇」一如「自然選擇」,是人類這個物種賴以適應不斷變遷的社會和自然環境,讓個體、族群和種群持續存活和繁衍之道。
數千年來,我華夏君臣百姓,為了求生自保、爭勝出頭,「練」就了諸如諂佞狡詐、弄虛作假的「特異功能」。 透過近代的「革命政治」,和近年「唯經濟主義」的「放大」作用,這些「特異功能」於今已然昭彰世界,名聞遐邇,大抵可說是所謂「民族性」的突顯成分了。
何以至於斯? 忒簡單,只因為客觀的社會環境,歷來對這些類型的人們的存活和繁衍,就是有利。
如果說出真話要砸破飯碗,或者失去自由,甚至丟掉性命;如果剛直、勇敢的人要餓肚皮、關起來或者砍腦袋;那麼,載附這些性格特質或相關的基因,就難以遺傳下去,於是剛直、勇敢的人就一代稀似一代。
如是者歷經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二千年,其「反異對應型態」的虛偽、懦弱的載附或相關基因,就會在遺傳上盡佔優勢,成為「民族性」的突顯成分了;因為性格上帶著這些特質的人們,有較大的存活和繁衍的機會。
歷經千秋萬代而形成的所謂「民族性」,裏頭倘有「劣根性」,就必然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像電腦軟件那樣把它「移除」了。 沒準還得在實施正義、良好的社會制度和教育的先決條件之下,再歷經百八十代的「文化選擇」過程,方能有望把這些「劣根性」拔掉。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這就難怪,有那麼多失去信念、自覺無能、無奈的漢人,唯有沉溺在迷信、妄想之中,祈求上蒼保佑,來生乾脆不要再做中國人了!
嗐!
今天人們該會有這樣的一種印象:粵地漢族女子的上身曲線,是全國漢族,也是東亞整體蒙古種群之中,最不顯著的。 究其原因,難以確考;以下的猜測,或是原因之一:
歷史上由於遠離中原,偏處嶺南,粵地漢族文化不像中原那樣,長期受到北方強悍民族的衝擊,不斷滲入影響,其發展、演變因而比較滯緩,也顯得特別保守。 儒家「禮教」隨歷朝漢人輾轉南遷,在小農家族的環境裏落地生根,而根深柢固。 具體而表面化的「禮教」規條,因有各種各樣的實用意義,包括保持血統的「純潔」,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的束縛,有逾桎梏。 「禮教」嚴格把婦女困禁在所謂「貞節」的框框之內,固若監牢,密不透氣。
年輕男女自主戀愛在「俗例」上絕不允許。基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規條,肌膚的親密接觸和通姦無異,罪大惡極。
女人被強姦,況且視為玷辱祖宗和家族,往往被迫上吊,草草掩埋了事,務使不再人前現眼。 自主「淫蕩」,當然更是罪無可恕了;所謂「萬惡淫為首」,其罪要比殺人還重。
直到民國初年,粵地還流行一種非常殘忍的私刑,把「無媒苟合」或者「紅杏出牆」的婦女,綑綁塞進豬籠,遊街示眾之後,投入江海,活活淹死。
女性情不自禁而稍微越出「禮教」的雷池半步,就有可能招致非常殘酷的刑虐而慘死於親人面前,甚至父兄手中。 閨女情竇初開,就得趕快物色婆家,以免夜長夢多,漚出亂子。 當然這婚姻之事,只能透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女性身體的形態、線條,是自然之母的鬼斧神工,非為漢族的「禮教」而設,它和男性的大不一樣,能誘發男人的愛慾衝動,使男人做出種種「傷風敗俗的事」,因此必須包裹嚴實。 但女性的胸脯,儘管在層層衣服遮蔽之下,往往仍能散發性感,而誘使有些男人冒死「越禮」,反過來使女子受感而「淫奔」。
為了避免女子洩露體態的端倪,於是有「束胸」妙法,就是把進化了幾十萬年,乃有今天這樣突出的形態的乳房,用布帶強行纏束、壓扁,務使看起來跟男的無甚大異,以祈讓男人不致想入非非。
在那樣嚴酷的「禮教」環境之下,體態突出、乳房發育比較豐滿的閨女,如果不能透過束胸有效隱藏這明顯的第二性徵,往往就會遭到歧視和猜忌,甚至疑慮會有一天「紅杏出牆」,變成淫婦,要找婆家也就有難處了。 當媒婆的,看到胸脯豐滿的閨女,大抵不會冒險向男家積極推薦,當然也沒有必要故意隱瞞。
在愚昧、迷信、「禮教」的協同作用之下,有選擇的話,男家往往不會願意冒險娶個有「淫蕩」表徵的媳婦。 如是者歷經數百年、一千年,到了近代,乃至現代,這種「文化選擇」的結果,就是讓乳房豐滿的相關基因,在族群的基因庫裏,不斷受到淘汰而日見稀少,終至「胸懷坦然」的「太平公主」,在粵地趨於普遍。
當然,男人要娶妾的時候,對媒婆提出的要求,可能就要截然相異了,這也許正是仍有少量這種基因透過庶出旁支保留下來的原因。
倘以上猜測不致大錯,那麼,所謂的民族性裏頭的特質,也大概會透過同樣的方式,一代一代的慢慢形成。 一個民族如有所謂「劣根性」,就該是歷史長河裏「文化選擇」的結果。
這其實是進化的一種形式。「文化選擇」一如「自然選擇」,是人類這個物種賴以適應不斷變遷的社會和自然環境,讓個體、族群和種群持續存活和繁衍之道。
數千年來,我華夏君臣百姓,為了求生自保、爭勝出頭,「練」就了諸如諂佞狡詐、弄虛作假的「特異功能」。 透過近代的「革命政治」,和近年「唯經濟主義」的「放大」作用,這些「特異功能」於今已然昭彰世界,名聞遐邇,大抵可說是所謂「民族性」的突顯成分了。
何以至於斯? 忒簡單,只因為客觀的社會環境,歷來對這些類型的人們的存活和繁衍,就是有利。
如果說出真話要砸破飯碗,或者失去自由,甚至丟掉性命;如果剛直、勇敢的人要餓肚皮、關起來或者砍腦袋;那麼,載附這些性格特質或相關的基因,就難以遺傳下去,於是剛直、勇敢的人就一代稀似一代。
如是者歷經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二千年,其「反異對應型態」的虛偽、懦弱的載附或相關基因,就會在遺傳上盡佔優勢,成為「民族性」的突顯成分了;因為性格上帶著這些特質的人們,有較大的存活和繁衍的機會。
歷經千秋萬代而形成的所謂「民族性」,裏頭倘有「劣根性」,就必然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像電腦軟件那樣把它「移除」了。 沒準還得在實施正義、良好的社會制度和教育的先決條件之下,再歷經百八十代的「文化選擇」過程,方能有望把這些「劣根性」拔掉。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這就難怪,有那麼多失去信念、自覺無能、無奈的漢人,唯有沉溺在迷信、妄想之中,祈求上蒼保佑,來生乾脆不要再做中國人了!
嗐!
2009/06/15
寄生人
《詩經》有這麼兩句:「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漢朝大儒揚雄在他的《法言》裏這麼解說:『螟蛉的幼蟲,死後遇到細腰蜂,細腰蜂祝禱說:「像我」。過些時日,螟蛉的幼蟲就長得像細腰蜂一樣了。』
這是後世把養子稱作「螟蛉子」的典故出處。
這其實只是無稽的穿鑿附會,卻作為自然知識,以訛傳訛地承傳了將近2000年,到了19世紀末,魯迅的文章《春末閑談》裏所提到的「前輩們」,依舊深信不疑、沿用不悖。
人的腦袋,潛能很大。 倘若缺乏教育,或者其效不佳,人們就會胡思亂想,再荒謬絕倫的奇談怪論,都能「創造」出來。 邇來高等法院審理鉅產遺囑認證奇案,就在世人面前展露了,在這21世紀的大都會,竟還有這麼一種至謬玄術:打地洞以易風水,富媼孕而癌魔退!
求真的科學精神由古時樸素的初級階段,發展到今天比較成熟、嚴謹的「科技時代」,這有一個歷程。 而我古老的華夏文明,這歷程是莫名其妙地被延緩了!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那是歷代的統治階級,總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以愚民政策為保固權位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但獨尊儒術,還沿用古舊低效的「教化」方式,窒礙學術知識的研究和承傳。
今天我們知道,揚雄之後大約500年,南朝齊、梁之交,風行煉丹術的道教出了一位叫陶宏景的醫藥專家,他早就把這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昆蟲繁殖行為給觀察出來了:細腰蜂把青蟲逮來,是要給隨後孵化出來的幼蜂作食料。
現代昆蟲學把這種繁殖行為叫「寄生」。 細腰蜂就算一種「寄生蜂」,牠把卵產在被螫麻痺的獵物身上或體內;寄生體孵出之後,以獵物為食料,發育為成蟲。
細腰蜂的這種寄生方式,肯定要比一般人類的寄生蟲可怕多了。蛔蟲、絛蟲和肝蛭,都不會把宿主以螫針麻痺,然後一口一口地啃掉! 當然,患上這些寄生蟲病,還是有可能因併發症而致死的。
世上倒有一種相當友善的「寄生體」,那是胎生動物的胎兒。 有人把胎兒在母體裏發育,說成是一種寄生現象。 這其實的確有些相似的地方。 胎兒在子宮裏生長,雖然一般不會對母體造成明顯的傷害,可如果母體對胎兒需求的營養供應不足,它就會間接從母體「榨取」所需,對母體的骨骼、肌肉和組織造成破壞。 另外,妊娠期間母體的抗病能力降低,這是因為要避免對胎兒這個「寄生體」受到免疫性排斥,母體免疫系統被抑制了。 懷孕期間,母體是比較容易感染疾病的,一如體內長著寄生蟲。
就一般動物而言,胎兒堪稱最友善的「寄生體」,雌性動物確實很少會因懷孕、產子而死亡。 人類可不一樣,除了兩腿走路平衡較差,容易因懷孕而摔跤之外,還因近二十萬年來腦部進化快速,胎兒出生時都有個不成比例的特大的腦瓜子,而母體結構卻又沒有充分的相應改進,這就增加了生產過程的危險。 從前婦女每次妊娠,都如同跟死神打個照面。 臨盆時因難產等原因而死亡,是常有的事。
儘管到了今天,在世界上很多落後地區,婦女生孩子還是相當危險的一種生理經歷,這包括在中國一些落後的農村地區。
不過,在經濟發達的中國大城市,由於近年醫藥的進步,懷孕、生產已然相當安全,以至於有條件成為一種「產業」,讓有些人賴以發財致富了。
這是說的中國「新生事物」:「代孕」業。
所謂「代孕」,就是「中介人」公開徵求被視為「志願者」的「代孕婦」,和她簽訂合約,在她的子宮內植入「託孕人」的「受精卵」,造成人工懷孕。 懷孕期滿,瓜熟蒂落,沒有血緣的實際母嬰關係即時終結,嬰兒交付「託孕人」,「代孕婦」收取「愛心補償費」。 這樣的懷孕,可謂名副其實的當上了「宿主」,在自己的子宮內孕育「寄生體」了。 這麼說來,由「代孕」而生下來的嬰兒,該可算個「寄生人」吧。
貴為人類,當然不必像寄生蜂那樣兇殘,要去逮青蟲、蜘蛛什麼的來給自己的寶貝「寄生」;只要有錢,就可以僱個需要錢的「代孕婦」,讓自己的骨肉寄生在她的子宮之內。 這種需要有多種原因,可能是因為本身不能生育,也可能是要給自身免除妊娠和生產可能帶來的一切痛苦和危險。
中國法律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可是,「代孕中介人」機構近年卻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業務蒸蒸日上,天天公開在網上徵求「代孕媽媽」,明碼標價,以容貌、身材、學歷定優劣,細分九等,按等訂定不同金額的「愛心補償費」。
生殖是動物本能,人類有之,一如細腰蜂。 雖然人有智慧、有思想,往往不能駕馭強烈的繁殖慾望,會不惜一切要把基因遺傳下去。
可是,近代卻有一個奇怪的文化現象,就是教育能對繁殖本能直接或間接地帶來抑制和歪曲,目前世界上教育比較普及、其水平較高的社會,生育率都偏低,甚至不斷下降,而至於人口出現負增長,讓社會的持續發展難以為繼。
而在另一方面,由於人類基因的密鑰打開,被判「死刑」已久的優生主義,因而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
莫非,有「遠見」的民族領袖們,都看破這些天機,懂得以控制教育的發展為手段,為民族的「優生」繁衍,開通無障大道?
為了「可持續」繁殖,避免絕滅,說不定人類未來會有這麼可悲可怖的一天:
社會透過基因鑑定和精英教育,把人確分若干等,規定「高等」女性不必懷孕,但要在最適生育期間,交出若干健康的卵子,「優生授精」後,胚胎植入「中、低等」女性的「子宮」之內「代孕」,孩子可由社會養育。 「中等」女性可以生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和配偶的基因沒有信心而選擇不生的,就要把「子宮」借出,為「高等」女性「代孕」。 至於「低等」女性,當然絕對不讓「自孕」,只能申請「代孕」了,為的防止「劣質」基因摻入「優秀」的民族基因庫裏,造成「污染」,延緩人類往前進化。
漢朝大儒揚雄在他的《法言》裏這麼解說:『螟蛉的幼蟲,死後遇到細腰蜂,細腰蜂祝禱說:「像我」。過些時日,螟蛉的幼蟲就長得像細腰蜂一樣了。』
這是後世把養子稱作「螟蛉子」的典故出處。
這其實只是無稽的穿鑿附會,卻作為自然知識,以訛傳訛地承傳了將近2000年,到了19世紀末,魯迅的文章《春末閑談》裏所提到的「前輩們」,依舊深信不疑、沿用不悖。
人的腦袋,潛能很大。 倘若缺乏教育,或者其效不佳,人們就會胡思亂想,再荒謬絕倫的奇談怪論,都能「創造」出來。 邇來高等法院審理鉅產遺囑認證奇案,就在世人面前展露了,在這21世紀的大都會,竟還有這麼一種至謬玄術:打地洞以易風水,富媼孕而癌魔退!
求真的科學精神由古時樸素的初級階段,發展到今天比較成熟、嚴謹的「科技時代」,這有一個歷程。 而我古老的華夏文明,這歷程是莫名其妙地被延緩了!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那是歷代的統治階級,總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以愚民政策為保固權位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但獨尊儒術,還沿用古舊低效的「教化」方式,窒礙學術知識的研究和承傳。
今天我們知道,揚雄之後大約500年,南朝齊、梁之交,風行煉丹術的道教出了一位叫陶宏景的醫藥專家,他早就把這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昆蟲繁殖行為給觀察出來了:細腰蜂把青蟲逮來,是要給隨後孵化出來的幼蜂作食料。
現代昆蟲學把這種繁殖行為叫「寄生」。 細腰蜂就算一種「寄生蜂」,牠把卵產在被螫麻痺的獵物身上或體內;寄生體孵出之後,以獵物為食料,發育為成蟲。
細腰蜂的這種寄生方式,肯定要比一般人類的寄生蟲可怕多了。蛔蟲、絛蟲和肝蛭,都不會把宿主以螫針麻痺,然後一口一口地啃掉! 當然,患上這些寄生蟲病,還是有可能因併發症而致死的。
世上倒有一種相當友善的「寄生體」,那是胎生動物的胎兒。 有人把胎兒在母體裏發育,說成是一種寄生現象。 這其實的確有些相似的地方。 胎兒在子宮裏生長,雖然一般不會對母體造成明顯的傷害,可如果母體對胎兒需求的營養供應不足,它就會間接從母體「榨取」所需,對母體的骨骼、肌肉和組織造成破壞。 另外,妊娠期間母體的抗病能力降低,這是因為要避免對胎兒這個「寄生體」受到免疫性排斥,母體免疫系統被抑制了。 懷孕期間,母體是比較容易感染疾病的,一如體內長著寄生蟲。
就一般動物而言,胎兒堪稱最友善的「寄生體」,雌性動物確實很少會因懷孕、產子而死亡。 人類可不一樣,除了兩腿走路平衡較差,容易因懷孕而摔跤之外,還因近二十萬年來腦部進化快速,胎兒出生時都有個不成比例的特大的腦瓜子,而母體結構卻又沒有充分的相應改進,這就增加了生產過程的危險。 從前婦女每次妊娠,都如同跟死神打個照面。 臨盆時因難產等原因而死亡,是常有的事。
儘管到了今天,在世界上很多落後地區,婦女生孩子還是相當危險的一種生理經歷,這包括在中國一些落後的農村地區。
不過,在經濟發達的中國大城市,由於近年醫藥的進步,懷孕、生產已然相當安全,以至於有條件成為一種「產業」,讓有些人賴以發財致富了。
這是說的中國「新生事物」:「代孕」業。
所謂「代孕」,就是「中介人」公開徵求被視為「志願者」的「代孕婦」,和她簽訂合約,在她的子宮內植入「託孕人」的「受精卵」,造成人工懷孕。 懷孕期滿,瓜熟蒂落,沒有血緣的實際母嬰關係即時終結,嬰兒交付「託孕人」,「代孕婦」收取「愛心補償費」。 這樣的懷孕,可謂名副其實的當上了「宿主」,在自己的子宮內孕育「寄生體」了。 這麼說來,由「代孕」而生下來的嬰兒,該可算個「寄生人」吧。
貴為人類,當然不必像寄生蜂那樣兇殘,要去逮青蟲、蜘蛛什麼的來給自己的寶貝「寄生」;只要有錢,就可以僱個需要錢的「代孕婦」,讓自己的骨肉寄生在她的子宮之內。 這種需要有多種原因,可能是因為本身不能生育,也可能是要給自身免除妊娠和生產可能帶來的一切痛苦和危險。
中國法律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可是,「代孕中介人」機構近年卻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業務蒸蒸日上,天天公開在網上徵求「代孕媽媽」,明碼標價,以容貌、身材、學歷定優劣,細分九等,按等訂定不同金額的「愛心補償費」。
生殖是動物本能,人類有之,一如細腰蜂。 雖然人有智慧、有思想,往往不能駕馭強烈的繁殖慾望,會不惜一切要把基因遺傳下去。
可是,近代卻有一個奇怪的文化現象,就是教育能對繁殖本能直接或間接地帶來抑制和歪曲,目前世界上教育比較普及、其水平較高的社會,生育率都偏低,甚至不斷下降,而至於人口出現負增長,讓社會的持續發展難以為繼。
而在另一方面,由於人類基因的密鑰打開,被判「死刑」已久的優生主義,因而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
莫非,有「遠見」的民族領袖們,都看破這些天機,懂得以控制教育的發展為手段,為民族的「優生」繁衍,開通無障大道?
為了「可持續」繁殖,避免絕滅,說不定人類未來會有這麼可悲可怖的一天:
社會透過基因鑑定和精英教育,把人確分若干等,規定「高等」女性不必懷孕,但要在最適生育期間,交出若干健康的卵子,「優生授精」後,胚胎植入「中、低等」女性的「子宮」之內「代孕」,孩子可由社會養育。 「中等」女性可以生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和配偶的基因沒有信心而選擇不生的,就要把「子宮」借出,為「高等」女性「代孕」。 至於「低等」女性,當然絕對不讓「自孕」,只能申請「代孕」了,為的防止「劣質」基因摻入「優秀」的民族基因庫裏,造成「污染」,延緩人類往前進化。
2009/06/04
「六四天安門事件」二十週年
二十年前六月四日的凌晨,我國首都天安門廣場,發生了轟動世界的鎮壓學生、民眾的「軍事」行動。 「首都戒嚴部隊」配備坦克和裝甲車,奉命進場「平息動亂」,「格殺」了一批學生和民眾,這些無辜死於鎮壓的熱血青、壯年,至今沒有確認的名單和數字。
前些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當撓耳朵˙曾先生(Mr. Donald Tsang) 在立法會答問會上,竟和「泛民主派」議員,就「六四事件」所持立場,口舌對壘起來。
對於「泛民主派」議員一如往年,要在議會上公開向中央政府提出平反「六四事件」,曾先生雖然沒有選擇迴避,卻也並不正面回應。 他的表現似乎頗為不智,竟試圖顧左右而言他,並「據理力爭」一番,闡明「六四事件」發生以來,國家經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香港帶來繁榮安定,云云。他「相信香港人對國家發展已有客觀的評價」。
這種調調,要遭到「泛民主派」的「死黨」議員們疾言厲色的駁斥,該是這位精英長官以外,泛泛如我輩者,都能預期的吧。
當撓耳朵˙曾先生一時情急,心直口快,竟也扯起大嗓門來,再三聲稱自己的看法代表了香港人的整體意見。 「泛民主派」議員們當然不可能同意,怒斥曾先生一頓之後,集體離開了會議廳,以表示十分憤慨。
不到兩個小時之後,曾先生竟又說話了。他發表了道歉聲明,承認自己措詞不當。 嗐,這真是!
「六四事件」,無疑是一起荒天下之大謬的政治錯誤。 這其中有兩大謬點。
第一大謬點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軍隊,竟動用坦克和機槍、實彈,對天安門廣場上手無寸鐵的和平集會學生進行武力「清場」,造成了至今無法啟齒、無從交代、無以補救的特大政治慘劇。
第二大謬點是:此前曾任國務院總理,當時位居人民共和國專政黨總書記的趙紫陽,竟為此被免去所有黨政職務,軟禁在家,至死沒能恢復自由,死後骨灰甚至不讓安放在八寶山公墓之內。
際此大謬政治慘劇二十週年,再怎麼也想不到,趙紫陽生前竟然在軟禁之中,秘密錄製了30多小時的口述回憶錄,並全部成功偷運出境,且已編印成書,在境外發行。
在紐約時報的網頁上,讀到了此書英文版的幾段節選,讓我不禁唏噓。 同時心中難免有些疑惑:這30多盤錄音帶,怎能在極度嚴密的監控之下,完整偷運出境,而國不知,黨不覺?
人民共和國自「六四事件」發生以來,面對西方世界開放廿年,經濟上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政治改革卻長期滯步,幾乎了無寸進! 如今,沒準這思變之苗,已經在中央的溫室裏萌發了? 這番趙公英靈在九泉之下違犯黨紀的舉措,莫非獲得最高領導「閉一隻眼」?
又或者,莫非都是託名杜撰的? 對於意識形態控制下,國家精英教育哺育出來的有些異常聰明的中國人,世界上大概沒有什麼東西是偽造不出來的,何況只是區區三十多盤錄音帶!
前不久聽到電台新聞報道,參與其事的一些人士,已經主動披露身分。那麼材料的真實性,應算間接得到確認。
「六四天安門事件」,出於政治的彌天大謬,鑄成黨國的彌天大錯,犯下人道的彌天大罪,確實是中國共產黨的黨國歷史上的一個死結。 此結不解,則羈絆黨國前程,妨礙跟世界先進國家「接軌」;要解,則後果難料,不免要剜一疽而痛全身,或會引起顛簸政局的連鎖效應。
趙紫陽和他的戰友們的舉措,也許反映了,他們都認定,這個死結要解開,不能仰賴黨人的覺悟,也不能期望他們的智慧和胸襟自動有所長進! 這些人士大概看破了,這個一黨專政、沒有制衡的政權,只有面對西方,受著不斷的尋釁性衝擊,被西方牽著鼻子走,或會偶爾有些微被動的改進。
那樣的「反黨」材料,莫非能給西方用來多做一個牛鼻圈,有助把牛牽到樹上?!
前些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當撓耳朵˙曾先生(Mr. Donald Tsang) 在立法會答問會上,竟和「泛民主派」議員,就「六四事件」所持立場,口舌對壘起來。
對於「泛民主派」議員一如往年,要在議會上公開向中央政府提出平反「六四事件」,曾先生雖然沒有選擇迴避,卻也並不正面回應。 他的表現似乎頗為不智,竟試圖顧左右而言他,並「據理力爭」一番,闡明「六四事件」發生以來,國家經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香港帶來繁榮安定,云云。他「相信香港人對國家發展已有客觀的評價」。
這種調調,要遭到「泛民主派」的「死黨」議員們疾言厲色的駁斥,該是這位精英長官以外,泛泛如我輩者,都能預期的吧。
當撓耳朵˙曾先生一時情急,心直口快,竟也扯起大嗓門來,再三聲稱自己的看法代表了香港人的整體意見。 「泛民主派」議員們當然不可能同意,怒斥曾先生一頓之後,集體離開了會議廳,以表示十分憤慨。
不到兩個小時之後,曾先生竟又說話了。他發表了道歉聲明,承認自己措詞不當。 嗐,這真是!
「六四事件」,無疑是一起荒天下之大謬的政治錯誤。 這其中有兩大謬點。
第一大謬點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軍隊,竟動用坦克和機槍、實彈,對天安門廣場上手無寸鐵的和平集會學生進行武力「清場」,造成了至今無法啟齒、無從交代、無以補救的特大政治慘劇。
第二大謬點是:此前曾任國務院總理,當時位居人民共和國專政黨總書記的趙紫陽,竟為此被免去所有黨政職務,軟禁在家,至死沒能恢復自由,死後骨灰甚至不讓安放在八寶山公墓之內。
際此大謬政治慘劇二十週年,再怎麼也想不到,趙紫陽生前竟然在軟禁之中,秘密錄製了30多小時的口述回憶錄,並全部成功偷運出境,且已編印成書,在境外發行。
在紐約時報的網頁上,讀到了此書英文版的幾段節選,讓我不禁唏噓。 同時心中難免有些疑惑:這30多盤錄音帶,怎能在極度嚴密的監控之下,完整偷運出境,而國不知,黨不覺?
人民共和國自「六四事件」發生以來,面對西方世界開放廿年,經濟上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政治改革卻長期滯步,幾乎了無寸進! 如今,沒準這思變之苗,已經在中央的溫室裏萌發了? 這番趙公英靈在九泉之下違犯黨紀的舉措,莫非獲得最高領導「閉一隻眼」?
又或者,莫非都是託名杜撰的? 對於意識形態控制下,國家精英教育哺育出來的有些異常聰明的中國人,世界上大概沒有什麼東西是偽造不出來的,何況只是區區三十多盤錄音帶!
前不久聽到電台新聞報道,參與其事的一些人士,已經主動披露身分。那麼材料的真實性,應算間接得到確認。
「六四天安門事件」,出於政治的彌天大謬,鑄成黨國的彌天大錯,犯下人道的彌天大罪,確實是中國共產黨的黨國歷史上的一個死結。 此結不解,則羈絆黨國前程,妨礙跟世界先進國家「接軌」;要解,則後果難料,不免要剜一疽而痛全身,或會引起顛簸政局的連鎖效應。
趙紫陽和他的戰友們的舉措,也許反映了,他們都認定,這個死結要解開,不能仰賴黨人的覺悟,也不能期望他們的智慧和胸襟自動有所長進! 這些人士大概看破了,這個一黨專政、沒有制衡的政權,只有面對西方,受著不斷的尋釁性衝擊,被西方牽著鼻子走,或會偶爾有些微被動的改進。
那樣的「反黨」材料,莫非能給西方用來多做一個牛鼻圈,有助把牛牽到樹上?!
寄生蜂
香港的教育界,時出奇聞。
最近有一所學校竟因「財政混亂」,無法向教育當局提交由審計師簽署的「財務報告」,因而主動提出退還「辦學權」。當局不接納校方提出的期限,認為不可行,宣佈提前收回。
在香港,一如世界各地,辦學當然是可以當作營商的;要從中撈著點,該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天經地義」的事。 不過得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好太貪婪,以免撈得太難看,讓莘莘學子抄襲壞榜樣。
另外,幾天前香港發生一起空前奇案,亦和教育不無關係:三個十三至十五歲的初中女生,竟因短缺零用,結黨持刀打劫的士司機,搶去幾百元錢。
這幾個少女在成長過程中,到底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或者說「教化」,而至修得如此「道行」?
對老百姓施以教化,在我們這古老的中國,歷來的統治者都很重視;只是這教化的目的,僅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並且實施不得其法,因而從未獲得顯著的成效。
《詩經˙小雅˙小宛》就以文學形式,教人如何實施教化:「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這一節大抵已有超過2500年歷史的詩章,寫出了關於教化的簡樸見解。 而其中所用蜾蠃的比喻,當是人類文明之中,已知有關這類寄生蜂捕獵的最早文字記載。 可惜我華夏古人失諸觀察,未能入微,因而鑄成千古錯案,誤把無情的捕獵,看作收養並予以教誨。 斯亦附會之大者乎!
西漢文、哲學家揚雄模仿《論語》的形式而作的《法言》有這麼一節:『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類我」,久則肖之矣。』
這位大儒當然不知道青蟲被細腰蜂所螫,中樞神經中毒麻痺,只是不能動彈,實則並非已死。
古人懂得教化為用之大,因而很重視,竟至於到了迷信的程度。看到了蜾蠃捕獵,就不惜牽強附會一番,一個勁往美處歪曲,認定牠背來螟蛉幼蟲作養子,天天給牠施以「教誨」,慢慢地牠就能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變成一隻細腰蜂了。
倘若現今某些重視管控意識形態的教育,也能像這蜾蠃的「教誨」那般「奏效」,那麼,教育當局的任務就輕鬆多了。
魯迅的散文《春末閑談》就從這細腰蜂談起,借題發揮。 文中說:「我記得有幾個考據家曾經立過異說,以為她其實自能生卵;其捉青蟲,乃是填在窠裏,給孵化出來的幼蜂作食料的。但我所遇見的前輩們都不採用此說,還道是拉去做女兒。」
文中又說:「自從法國的昆蟲學大家發勃耳(Fabre)仔細觀察之後,給幼蜂作食料的事可就證實了。」
魯迅到東洋去學了一點西學,讀了一點洋書,回來就「大放厥詞」,叫中國青年不要讀中國書。他對於這幾位他自己在文中提及的中國「考據家」,看來就未予足夠的重視,索性連名字都不提一個了。 先生這豈不差矣!
其實早在 Jean Henri Fabre 之前 1300 多年,也就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時,陶宏景――一位頗有樸素科學精神的道教思想家,就仔細觀察過了,並且證實了,這個母蜂為未孵幼蟲準備食料而捕獵的昆蟲本能行為。
陶宏景兼通儒、釋二道,也精研醫藥。梁武帝蕭衍要禮聘他,他就是不肯出士,隱居山中,蕭衍在重大決策前,每每到山裏去找他,時人因而敬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氏對細腰蜂之類作了觀察,他在《本草經集注》「蠮螉」條中說:『此類甚多,雖名土蜂,不就土中為窟,謂摙土作房爾。今一種黑色,腰甚細,銜泥於人室及器物邊作房,如併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置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餘枚,滿中,仍塞口,以擬其子大為糧也。其一種入蘆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蟲,一名蜾蠃。詩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言細腰之物無雌,皆取青蟲,教祝使變為己子,斯為謬矣。……』
這樣客觀的觀察報告,理應足以闢除種種謬說。那是公元6世紀初的事了。可是在這從來都有「特別國情」的中國,它就是盲目地愛上了荒謬和愚昧。
200多年之後的唐朝韓愈有詩曰《孟東野失子》,詩中就有這麼兩句:「細腰不自乳,舉族長孤鰥。」 這一位「唐宋八大家」之首,雖然飽學儒道,「格物致知」好些年,還是「格」不到家。
到了魯迅在他故鄉跟細腰蜂打交道的19世紀末,中國人在「格物致知」這檔子事上已然足足幹了2000多年,卻非徒無所增益,竟還往後退回周朝,斯亦可謂大謬中之至謬矣!至謬矣乎哉!
陶宏景觀察的「土蜂」,「不就土中為窟」,而「摙土作房」。
剛過去的週末,我在野外,卻看到了並不「摙土作房」,而在土裏挖洞的細腰蜂。這大概是一種專門捕獵蜘蛛的寄生蜂,就叫個蛛蜂 Pompilidae. 牠看上了我天篷下面鋪了蕨葉作「地毯」的小片禿地,就在那裏挖洞,讓我有觀察、攝影之便。
這小小的母蜂叫我歎服的,不光是牠不學而精的刨坑、捕獵本領,還有牠記認方位的奇能。
牠花大約半個鐘頭,把土洞打好了,就去抓獵物。當然並非一抓就著,每次落空回來,飛行路線和方位都不一樣,落地的位置卻總不重複,可牠都能迅速確定方向,回到洞口,去檢查洞窠情況。如是者來去十數回,大約20分鐘之後,終於把蜘蛛逮來了。於是迅速拽進洞裏,再在其上產卵,然後用原先刨出來的小土團,予以掩埋。每填一層,都用尾部夯實,動作利落,一絲不茍。 大約10分鐘之後,就大致填滿了,於是轉過身去,仔細檢查一番,這才飛走。
這母蛛蜂挖出一個可以同時容納自身和獵物而綽綽有餘的土洞,只花了大約半小時,讓我想起自己少年時期愛玩命,我花了好幾天,才挖出來一個有足夠空間把我活埋的小山洞。 這不惟相形見絀,而且絀之遠矣!
最近有一所學校竟因「財政混亂」,無法向教育當局提交由審計師簽署的「財務報告」,因而主動提出退還「辦學權」。當局不接納校方提出的期限,認為不可行,宣佈提前收回。
在香港,一如世界各地,辦學當然是可以當作營商的;要從中撈著點,該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天經地義」的事。 不過得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好太貪婪,以免撈得太難看,讓莘莘學子抄襲壞榜樣。
另外,幾天前香港發生一起空前奇案,亦和教育不無關係:三個十三至十五歲的初中女生,竟因短缺零用,結黨持刀打劫的士司機,搶去幾百元錢。
這幾個少女在成長過程中,到底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或者說「教化」,而至修得如此「道行」?
對老百姓施以教化,在我們這古老的中國,歷來的統治者都很重視;只是這教化的目的,僅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並且實施不得其法,因而從未獲得顯著的成效。
《詩經˙小雅˙小宛》就以文學形式,教人如何實施教化:「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這一節大抵已有超過2500年歷史的詩章,寫出了關於教化的簡樸見解。 而其中所用蜾蠃的比喻,當是人類文明之中,已知有關這類寄生蜂捕獵的最早文字記載。 可惜我華夏古人失諸觀察,未能入微,因而鑄成千古錯案,誤把無情的捕獵,看作收養並予以教誨。 斯亦附會之大者乎!
西漢文、哲學家揚雄模仿《論語》的形式而作的《法言》有這麼一節:『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類我」,久則肖之矣。』
這位大儒當然不知道青蟲被細腰蜂所螫,中樞神經中毒麻痺,只是不能動彈,實則並非已死。
古人懂得教化為用之大,因而很重視,竟至於到了迷信的程度。看到了蜾蠃捕獵,就不惜牽強附會一番,一個勁往美處歪曲,認定牠背來螟蛉幼蟲作養子,天天給牠施以「教誨」,慢慢地牠就能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變成一隻細腰蜂了。
倘若現今某些重視管控意識形態的教育,也能像這蜾蠃的「教誨」那般「奏效」,那麼,教育當局的任務就輕鬆多了。
魯迅的散文《春末閑談》就從這細腰蜂談起,借題發揮。 文中說:「我記得有幾個考據家曾經立過異說,以為她其實自能生卵;其捉青蟲,乃是填在窠裏,給孵化出來的幼蜂作食料的。但我所遇見的前輩們都不採用此說,還道是拉去做女兒。」
文中又說:「自從法國的昆蟲學大家發勃耳(Fabre)仔細觀察之後,給幼蜂作食料的事可就證實了。」
魯迅到東洋去學了一點西學,讀了一點洋書,回來就「大放厥詞」,叫中國青年不要讀中國書。他對於這幾位他自己在文中提及的中國「考據家」,看來就未予足夠的重視,索性連名字都不提一個了。 先生這豈不差矣!
其實早在 Jean Henri Fabre 之前 1300 多年,也就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時,陶宏景――一位頗有樸素科學精神的道教思想家,就仔細觀察過了,並且證實了,這個母蜂為未孵幼蟲準備食料而捕獵的昆蟲本能行為。
陶宏景兼通儒、釋二道,也精研醫藥。梁武帝蕭衍要禮聘他,他就是不肯出士,隱居山中,蕭衍在重大決策前,每每到山裏去找他,時人因而敬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氏對細腰蜂之類作了觀察,他在《本草經集注》「蠮螉」條中說:『此類甚多,雖名土蜂,不就土中為窟,謂摙土作房爾。今一種黑色,腰甚細,銜泥於人室及器物邊作房,如併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置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餘枚,滿中,仍塞口,以擬其子大為糧也。其一種入蘆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蟲,一名蜾蠃。詩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言細腰之物無雌,皆取青蟲,教祝使變為己子,斯為謬矣。……』
這樣客觀的觀察報告,理應足以闢除種種謬說。那是公元6世紀初的事了。可是在這從來都有「特別國情」的中國,它就是盲目地愛上了荒謬和愚昧。
200多年之後的唐朝韓愈有詩曰《孟東野失子》,詩中就有這麼兩句:「細腰不自乳,舉族長孤鰥。」 這一位「唐宋八大家」之首,雖然飽學儒道,「格物致知」好些年,還是「格」不到家。
到了魯迅在他故鄉跟細腰蜂打交道的19世紀末,中國人在「格物致知」這檔子事上已然足足幹了2000多年,卻非徒無所增益,竟還往後退回周朝,斯亦可謂大謬中之至謬矣!至謬矣乎哉!
陶宏景觀察的「土蜂」,「不就土中為窟」,而「摙土作房」。
剛過去的週末,我在野外,卻看到了並不「摙土作房」,而在土裏挖洞的細腰蜂。這大概是一種專門捕獵蜘蛛的寄生蜂,就叫個蛛蜂 Pompilidae. 牠看上了我天篷下面鋪了蕨葉作「地毯」的小片禿地,就在那裏挖洞,讓我有觀察、攝影之便。
這小小的母蜂叫我歎服的,不光是牠不學而精的刨坑、捕獵本領,還有牠記認方位的奇能。
牠花大約半個鐘頭,把土洞打好了,就去抓獵物。當然並非一抓就著,每次落空回來,飛行路線和方位都不一樣,落地的位置卻總不重複,可牠都能迅速確定方向,回到洞口,去檢查洞窠情況。如是者來去十數回,大約20分鐘之後,終於把蜘蛛逮來了。於是迅速拽進洞裏,再在其上產卵,然後用原先刨出來的小土團,予以掩埋。每填一層,都用尾部夯實,動作利落,一絲不茍。 大約10分鐘之後,就大致填滿了,於是轉過身去,仔細檢查一番,這才飛走。
這母蛛蜂挖出一個可以同時容納自身和獵物而綽綽有餘的土洞,只花了大約半小時,讓我想起自己少年時期愛玩命,我花了好幾天,才挖出來一個有足夠空間把我活埋的小山洞。 這不惟相形見絀,而且絀之遠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