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五月茶和土沉香開花的季節。今年看來還好,五月茶並不「狂放」,雖則惡臭隱隱可聞,不致叫我太難受。但此消彼不長,土沉香也不復當年的滿徑芬芳。
強聞惡臭,惋惜馥香,想及近年香港因其得名的土沉香被盜砍得七零八落,日見其稀,而垃圾生產卻越趨旺盛,堆填區不但滲漏,住在附近的居民還時聞其臭,於是這兩不相干的香、臭現象就拉扯到了一塊,不免憂慮香港這「香」早晚要「沉」於臭水陰溝之下,變成「臭港」!
據世界銀行2013年發布的數字,全球的30億城市人口人均「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達到每天1.2公斤,香港是1.99公斤,高於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英國,跟德、法二國相若。
然而巨富的德國有0.45公頃的人均土地面積,高品的法國是0.96公頃,勢利的香港卻只有不足0.02公頃,卻弄出那麼「體面」的廢物產量,該往哪裏擱去呢?!
這會子哪裏都不讓擱。總把「廢物堆填區」的事情辦砸的香港政府,近期提出的「三堆一爐」計劃,在立法會的通過程序上屢遭一小撮「狷獒」議員「吠厲怖死他」(註),工程未知何日方得啟動。
註:「吠厲怖死他」,filibuster的野客漢譯也,或簡縮為「吠怖」――吠之持久,聞之可怖。本地傳媒不叫「吠怖」,卻叫「拉布」,想必蘊含高深意境;野客孤陋,未知其由,不明其妙;莫非是說的把些髒尿布什麼的當作帷幕拉開,略有厭(音壓)勝之效?
這「三堆一爐」縱使順利實行,僅可稍解近憂,避免香港指日變成臭港。香港地小人稠達到極致,長遠而言,只有把所有廢物循環再用,百分之百不焚化,不堆填,方是治本之道。在發明那樣的可行方法以前,應馬上嚴格實施「源頭減廢」,使用經濟和別的有效手段,強制改變人們奢侈浪費的生活習慣和工商業「不可持續」的運作模式。
罷了,俗世紛擾,憤之嫉之無補於事!趁此荒郊一時尚無用作堆填廢物之虞,敝野客還以多跟自然之母相處為樂。於是又入山林,索居逖野。
天氣既爾大晴,酷熱難當固然矣!可幸小澗流量充沛,池水冰涼,泡浴、淋浴悉隨敝便!
營地周圍茂密的樹叢,近年似乎加速長高,大有蔚然成林之概;站在營地上已經幾乎無法看到海景,要遠眺得到高處,並且視角逐年收窄,無復當年的開闊了。
參與障礙視野的樹木,生長都很快,而以白楸為多,一棵椿葉花椒尤其霸道,擋去了半邊海天美景!然而在此它們是主,我作為一介野客,心中徒然不滿,莫奈它何耶!
野客多年刻意呵護的那株土沉香,雖然也礙視野,但它樹形優美,又跟幾棵白楸合夥給我遮擋西曬,因而儘管杲日當空,頂篷底下還能久坐,悠然賞聽音樂。
炎夏讓人難受,卻是萬物生長繁育的時節。黃斑黑蟬之後,又該蚱蟬鳴唱了。這種知了蟲體較大,歌聲宏亮,但比黑蟬笨,容易抓來把玩一下。
有個傢伙不能抓,誤碰一下也就受不了。這是個身上長著毒刺的毛蟲,是一種刺蛾的幼蟲,就在帳側的小樹叢上,我不慎碰著了,疼得有如火燙針扎!好容易把牠找了出來,移送十步之外。北方傳說,此蟲是陰險毒辣的秦檜死後身上的汗毛變成的,野客不敢苟同,因而未予人道毀滅。
野客其實對毛蟲沒有興趣,此來除了儘著「聞香」,還要仔細觀察沉香樹開花結果的過程。這是蟲媒花,綻開之後,如果沒有蟲子給它授粉,很快就會掉落。
沉香花獲得小蟲子光顧,子房受精之後,五塊萼片就會迅速聚攏,並且伸長,把盅狀的合瓣花冠和十枚小蕊都包在裏頭,乍看儼然一枚較大的蓓蕾。
這變化的過程非常快,很容易錯過。要不「住」在沉香樹旁,花點時間細心觀察,還真難以看出此中端倪。往後子房發育成為果實,又會脫穎而出,擠開萼片,毫不費勁。
2014/05/24
雨季山居
邇來老天爺的脾氣壞透了,天氣十分不穩定,暴雨頻仍。然而敝野客惦記著自然之母,還是非得入山。週末毅然出去,在雨雲夾縫底下的山徑上,走過多處坍塌點,就到了我這旱澇保用的野林營地。
正如所料,去年暴雨之後修復的蓄水設施又被沖毀了,幾乎弄得面目全非。山洪把我苦心孤詣壘成小「壩」的大石挪出十餘米之外,並且沖走了澗床底下十年不變的大堆積石,露出風化了的黃褐色岩面,形成一個窄長的小池。
於是花上半天的時間,又把大小石頭和沙子逐塊、逐桶地弄回來,鋪填池底,堆砌岸邊,好便於汲水和泡浴,並造福好些水族生態。
從沖刷後的情況推想,最近的暴雨山洪,比去年六月下旬我在這裏親歷的那一場要猛烈得多了。然而散落小澗上的石頭全是舊有的,並無一塊新石,可見此山「耐雨」,儘管連番暴霪,澗源上都沒有發生滑坡,澗岸水土保持甚佳。無疑這該歸功於十分厚密茂盛的植被,還有疏水良好的土質和堅實的岩體結構。
營地一角的土沉香少株這是第二年開花了,大約比去年晚了一個月。一樹的小花不住散發甜醇的清香。不管白天黑夜,乍雨還晴,它的芳香照樣馥郁。此來老天也給面子,吹的是西南微風,帳篷正好在小樹的下風位,坐在帳前就能聞到陣陣幽香。我越聞越要接著聞,總也聞不足夠,彷彿上癮了似的。
除了土沉香,營地還有一種灌木開著芳香的小花,但於野客敝鼻所聞,它的香氣只屬凡品,遠不如土沉香了。可惜我無法運用語言文字,說明白這兩種花香的具體分別。對於芳香,不知何故,無論在漢語裏,還是英語,都只有非常有限的形容詞彙。
花朵之美,好比說這營地上的桃金娘吧,乾脆不必形容,把照相機的快門輕輕只一摁,也就「記錄」下來了;雖只二度空間,並且結像不一定清晰,色澤也未必那麼「保真」,但已足以看出其美的梗概。
可這花香,卻是無從記錄,就算粹取裝瓶,不能完全;工業合成代用品更是離題萬丈;就地聞過了也就是聞過了,幻想裏也不能重現;我甚至無法記起,曾否在夢境裏聞過花香。
不過我又想,眼睛看到的,只是視網膜上的成像,是光子的作用,並非美麗花朵的本身;聞到的花香,倒確確實實就是芳香物質的分子,這些分子碰上鼻腔裏的嗅覺受體,就被「抓」去參與一連串的生化反應,大腦於是產生相應的愉快感覺。
想著想著天就黑了,那出巢交尾的白蟻就來撲面騷擾。連忙把小燈掛在沉香樹榦上,吸引牠們去撲個夠。我去夜察鳥窩。
前次在矮樹叢裏驚起一隻母鳥,讓我發現牠原來正在巢裏孵蛋;鳥巢所在非常隱蔽,內有藍卵三枚。此來相隔三週,想必早已孵出,或可看到雛鳥。誰知拿額燈過去一照,但見一個空巢!大抵幼鳥羽翼已經長全,早飛走了。
這兩天,也就是斷斷續續下的大雨,乍雨還晴;往往那邊日出這邊雨,海上無晴山有晴。好在下雨罷了,並不刮風,要是風狂雨驟,那可不好應付。
當然在這樣不穩定的天氣狀況之下出來,必須有充分的相應裝備,否則徒然苦惱,難有樂趣可言。擋雨、止漏、防滲的工作都做好了,滂沱之下,方得泰然自若。熬過傾盆大雨之後,出來放眼一看,但見藍天一片,白雲朵朵,那是所謂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了。
然而當此空氣清新,視野無垠的時候,也往往正是又熱又潮濕的日子,此時可謂舒適的戶外活動,恐怕就只有坐高檔遊艇出海了吧。
敝野客靠的「雙肩一脊兩條腿」,來到山裏度週末,跟海灣裏的大排碳豪奢享樂方式,「相去」不及千米;好在對彼並不產生任何興趣,因而毫不豔羨。但有一點遺憾,就是總不能把遊艇看作景物之中的點綴而予以欣賞,愣要認為有礙觀瞻,大煞風景。
山中營地的靜謐環境,本來最宜沉思;可我總在忙這忙那,只能在忙中胡思亂想。這一回要思考的是:水是生命之源,下雨才有水,有水萬物方能生存,但何以老天降雨,人們謂之天氣壞,久久不下雨,都快旱死了,反倒說是天氣好呢?
我想了又想,似乎想出一點端倪,這大概跟人類幾乎沒有體毛,體表不耐雨淋有關吧。這山裏的猴子,哪裏有山洞、房舍可住!雨天裏就那樣淋著覓食,淋著睡覺了;這是因為體毛能阻擋雨水,不讓帶走體溫。
人只能享受沐浴,要像猴子那樣晝夜淋雨,不出兩天,非死不可。雨能把人淋死,下雨因而就不能叫個好天氣了。太陽不會把人曬死,只會把皮膚曬黑;人怕雨淋,卻不怕太陽曬,而且莊稼要長得好,日照必須夠長,晴天一定要比雨天多得多,因此,太陽照耀大地,人就認為那是好天氣了。不毛的沙漠上,一年到頭,天氣都是那麼好!
想了半日,我就想到了這些。我沒有想到的是,超過二十四小時的間歇滂沱之後,好天氣竟然降臨山區了!早在天文台發布天氣預報的相應更新之前,我就盼得藍天白雲;此後長達五六個小時的豔陽高照,讓我能夠從容把東西收拾停當,得曬乾的都曬乾了。起步下山時烏雲才又迅速集結起來。當我走完7公里的路程,到了公路上那所中型公廁前,傾盆大雨果然就下來了,並且雷電交作。車快來時雨又止了,讓我乾身到車站候車,免於淋成落湯雞!
正如所料,去年暴雨之後修復的蓄水設施又被沖毀了,幾乎弄得面目全非。山洪把我苦心孤詣壘成小「壩」的大石挪出十餘米之外,並且沖走了澗床底下十年不變的大堆積石,露出風化了的黃褐色岩面,形成一個窄長的小池。
於是花上半天的時間,又把大小石頭和沙子逐塊、逐桶地弄回來,鋪填池底,堆砌岸邊,好便於汲水和泡浴,並造福好些水族生態。
從沖刷後的情況推想,最近的暴雨山洪,比去年六月下旬我在這裏親歷的那一場要猛烈得多了。然而散落小澗上的石頭全是舊有的,並無一塊新石,可見此山「耐雨」,儘管連番暴霪,澗源上都沒有發生滑坡,澗岸水土保持甚佳。無疑這該歸功於十分厚密茂盛的植被,還有疏水良好的土質和堅實的岩體結構。
營地一角的土沉香少株這是第二年開花了,大約比去年晚了一個月。一樹的小花不住散發甜醇的清香。不管白天黑夜,乍雨還晴,它的芳香照樣馥郁。此來老天也給面子,吹的是西南微風,帳篷正好在小樹的下風位,坐在帳前就能聞到陣陣幽香。我越聞越要接著聞,總也聞不足夠,彷彿上癮了似的。
除了土沉香,營地還有一種灌木開著芳香的小花,但於野客敝鼻所聞,它的香氣只屬凡品,遠不如土沉香了。可惜我無法運用語言文字,說明白這兩種花香的具體分別。對於芳香,不知何故,無論在漢語裏,還是英語,都只有非常有限的形容詞彙。
花朵之美,好比說這營地上的桃金娘吧,乾脆不必形容,把照相機的快門輕輕只一摁,也就「記錄」下來了;雖只二度空間,並且結像不一定清晰,色澤也未必那麼「保真」,但已足以看出其美的梗概。
可這花香,卻是無從記錄,就算粹取裝瓶,不能完全;工業合成代用品更是離題萬丈;就地聞過了也就是聞過了,幻想裏也不能重現;我甚至無法記起,曾否在夢境裏聞過花香。
不過我又想,眼睛看到的,只是視網膜上的成像,是光子的作用,並非美麗花朵的本身;聞到的花香,倒確確實實就是芳香物質的分子,這些分子碰上鼻腔裏的嗅覺受體,就被「抓」去參與一連串的生化反應,大腦於是產生相應的愉快感覺。
想著想著天就黑了,那出巢交尾的白蟻就來撲面騷擾。連忙把小燈掛在沉香樹榦上,吸引牠們去撲個夠。我去夜察鳥窩。
前次在矮樹叢裏驚起一隻母鳥,讓我發現牠原來正在巢裏孵蛋;鳥巢所在非常隱蔽,內有藍卵三枚。此來相隔三週,想必早已孵出,或可看到雛鳥。誰知拿額燈過去一照,但見一個空巢!大抵幼鳥羽翼已經長全,早飛走了。
這兩天,也就是斷斷續續下的大雨,乍雨還晴;往往那邊日出這邊雨,海上無晴山有晴。好在下雨罷了,並不刮風,要是風狂雨驟,那可不好應付。
當然在這樣不穩定的天氣狀況之下出來,必須有充分的相應裝備,否則徒然苦惱,難有樂趣可言。擋雨、止漏、防滲的工作都做好了,滂沱之下,方得泰然自若。熬過傾盆大雨之後,出來放眼一看,但見藍天一片,白雲朵朵,那是所謂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了。
然而當此空氣清新,視野無垠的時候,也往往正是又熱又潮濕的日子,此時可謂舒適的戶外活動,恐怕就只有坐高檔遊艇出海了吧。
敝野客靠的「雙肩一脊兩條腿」,來到山裏度週末,跟海灣裏的大排碳豪奢享樂方式,「相去」不及千米;好在對彼並不產生任何興趣,因而毫不豔羨。但有一點遺憾,就是總不能把遊艇看作景物之中的點綴而予以欣賞,愣要認為有礙觀瞻,大煞風景。
山中營地的靜謐環境,本來最宜沉思;可我總在忙這忙那,只能在忙中胡思亂想。這一回要思考的是:水是生命之源,下雨才有水,有水萬物方能生存,但何以老天降雨,人們謂之天氣壞,久久不下雨,都快旱死了,反倒說是天氣好呢?
我想了又想,似乎想出一點端倪,這大概跟人類幾乎沒有體毛,體表不耐雨淋有關吧。這山裏的猴子,哪裏有山洞、房舍可住!雨天裏就那樣淋著覓食,淋著睡覺了;這是因為體毛能阻擋雨水,不讓帶走體溫。
人只能享受沐浴,要像猴子那樣晝夜淋雨,不出兩天,非死不可。雨能把人淋死,下雨因而就不能叫個好天氣了。太陽不會把人曬死,只會把皮膚曬黑;人怕雨淋,卻不怕太陽曬,而且莊稼要長得好,日照必須夠長,晴天一定要比雨天多得多,因此,太陽照耀大地,人就認為那是好天氣了。不毛的沙漠上,一年到頭,天氣都是那麼好!
想了半日,我就想到了這些。我沒有想到的是,超過二十四小時的間歇滂沱之後,好天氣竟然降臨山區了!早在天文台發布天氣預報的相應更新之前,我就盼得藍天白雲;此後長達五六個小時的豔陽高照,讓我能夠從容把東西收拾停當,得曬乾的都曬乾了。起步下山時烏雲才又迅速集結起來。當我走完7公里的路程,到了公路上那所中型公廁前,傾盆大雨果然就下來了,並且雷電交作。車快來時雨又止了,讓我乾身到車站候車,免於淋成落湯雞!
2014/05/16
逛街
隔街斜對過正有拆樓工程。這棟樓房低矮,房頂比敝處樓層低,而我的窗戶隔音差,距離又近,一白天震耳欲聾的風鑽噪聲不絕,真要受不了了。
把音樂音量調到了「致聾」水平以上,聽個 Holst 的《行星》,或是柴可夫斯基的 Francesca da Rimini 什麼的,也只能治標,強行以樂音掩蓋噪音。
我的音箱音質並不怎麼樣,離「發燒友級」甚遠,確實也只有在音量非常大,不但震耳,並且撼心的時候,方能以假亂真,逼近那些全交響 ffff 樂段的「盡善盡美」!在極高音量之中,這所謂高保真之中摻雜了些什麼贅音,又丟失了些什麼原音,一雙耳朵就算鞠躬盡瘁,聾而後已,大抵也沒有餘力去過分計較了。
可不我本來就不要聽那 MP3, 現如今不也湊合上了嗎?激光唱盤一個多月前壞了,暫時得用電腦放音樂。而我那僅是低檔母板的內建聲卡,又不能直接輸出數碼音訊,反正不知比外插的高檔卡要遜多少檔次,於是索性先去把要聽的唱片都 rip 成了 MP3 檔案,然後再放,好減低光盤的使用頻度。儘管聽著好像又差一個層次,在沒有選擇和比較的情況下,倒也未至不能入耳。
聽著聽著,就接到代理商維修部的電話了,說是唱盤修好,過去交付現金,機器就可以取回,並提醒已經搬遷,在新址辦公,並且不接受千元大鈔。
一個月零三天以前送過去旺角,很方便,下車走不多遠就到了。如今要去尖沙嘴東部的東緣,不管坐巴士、地鐵,還是渡船,都要兩頭不著邊,頗有一番好走。
機器既非要取回,索性也把入室的拆樓噪聲迴避半天,就順便出去走它一圈吧。
人們的日常生活環節之中有所謂「逛街」,敝野客一向無此雅趣,乃至如今每到一處商業區,往往跟個鄉巴佬入城似的,店面、場面、街面固然一概面目全非,不可辨認,並且有時乾脆找不著北!也好,此日就趁便出去逛逛那維多利亞港中心區兩岸的中心帶,看看變成了個什麼樣子。
於是索性順便挑戰一雙指日報廢的舊鞋。全程不坐車,就憑的兩條腿;過海不能泅水,不得已,得花兩塊錢去乘「天星小輪」;若坐的下層,還可節省五毛錢,又能跟維港的海面保持最小距離。
於是吃下一片雞蛋薄餅,喝上一杯咖啡,然後出門。先去「香港公園」。
跟內地和國外一些大城市的公園相比,這以「香港」為名的公園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而周遭圍攏著摩天大樓,尤其讓本野客感到難堪!我乾脆不必視為「公園」,就當個街面而逛之得了。
大抵因為不是假日,遊人似以遊客居多。公園裏總算看到了香港以其得名的土沉香,但只有兩棵,植株還小,其一正在開花。
讓我較感興趣的,是那一處「尤德觀鳥園」,這實際是個巨型鳥籠,頂網架得老高,和地面的最大距離達到30米;籠內修了曲折的架空棧橋,讓遊人觀起鳥來,眼前不必隔著障礙視線和大煞風景的鐵絲網。這裏的鳥們都已習慣遊人「出沒」,因而多不怕人,可以近距離觀賞。只是「鳥口」不過數百,並且幾乎全屬馬來品種。
從「香港公園」出來,信步走到了「添馬公園」。這是我頭一遭從這個角度看到了「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永繫」的立法會大樓和政府總部。此前也嘗多次走近,但總是遛著小寶狗,不讓過來。這曾經備受某些黨派批評的選址,我看確實不錯,堂堂特區政府,再怎麼開源節流,也不能搬到山旮旯裏去辦公嘛。不過我想,腦滿腸肥的官們在這裏上班,本該是美滋滋的,也忒有面子,但天天挨罵,望著這僅此一隅的「地常綠」,縱使「天復藍」了,怕也少有閒情逸致去賞覽吧。至於所謂「民永繫」,太累了吧!
沿海濱長廊到了中環碼頭,花兩塊錢登上了一艘「天星小輪」,要比坐地鐵省下超過十大元!野客坐在船上,不像幾位西方和內地遊客那樣,對海港景物感到興趣,卻遐想到了韓國的「世越號海難」:那300多名乘客,其中多是年少的高中學生,就那樣讓一股惡毒的人禍,葬送在無情的大海裏了。想象到了那無辜「殉船」的過程,是多麼可怕和痛苦,我也就想不下去了!
由於兩岸多次的填海造地,維多利亞海港的這一帶,如今已經變成一條狹窄的水道,船行不過十分鐘,就已到了彼岸的尖沙嘴。正如預期,無處不是說普通話的遊客。
既已逛過「香港公園」,似乎不能不去「九龍公園」也走一圈。於是也就去了。穿過摩肩接踵的繁華市街,竟然碰上一個看似來自東南亞基因庫的年輕人,手拿一些傳單,衝我耳畔小聲傳達信息:body massage.
到了「九龍公園」,勾起了一點零碎回憶,心中竟爾略感靦腆。用過了園內的公廁,大致感到滿意之後,就要到一處樹下的亭中坐坐,好感受片刻無聊,同時細思一下,何以人皆「悔其少作」;誰知到了亭前,但見那裏早已分坐著有閒者二三,石椅上還散擱著幾個包子和一堆衣物;一邊又躺著一位大爺,看似「露宿者」,上身只穿破爛的背心,此時顯然好夢正酣。
這當然不是野客能坐的地方了。但是情景卻有啟發作用,讓我啟動思考,產生一句疑問:「露宿者」想必有其社會功能,都有哪些呢?可是公園實在太小,沒能想得透徹就繞到了別處;接著草草轉悠一下,也就出園了。
於是逕往尖沙嘴東部。從未到過的地址並不難找。走進了大樓的電梯,不免又生聯想:這棟大樓所屬集團的前女老闆,據說因為身體壞到了頭,藥石罔效,要讓一位玩票風水大師給她施法續命……
電梯很快,沒時間往奇聞異事的深處想,就已到了此樓的最高層;該找的門一找就著,進去坐下稍等一會,我的唱盤就送出來了;給過錢,簽過字,收過單,卻說沒有塑料袋,只能用氣泡墊子裹起來,並且不會綁,得我自己動手。
這沒什麼,反正我就愛自己動手。綁好機器,拎著倒還輕鬆,似跟來時沒有兩樣。不就那麼點集成電路了嘛。下樓出門,拐彎到了街角,不得了!人行道上擠得水洩不通,黑壓壓的好幾堆人,都說不很標準的普通話。我小心翼翼在人群之中穿插而過,幾番讓急躁的一些個從後面擠著了,還給拎著東西的手背擦上一點汗,有些許噁心。
經由長長的地下通道,從地鐵尖東站走到了尖沙嘴站,鑽出來再走不多遠,就到了碼頭。也不用等,就上了船。和來時一樣,船上多是遊客;和來時又不一樣,艙裏的油漆氣味濃烈多了,臭得直嗆鼻子。
下船沿海濱徒步回到敝處,時近七點;啥事不管就要先去淋個浴。至於吃飯,也該是時候了,肚子好像有點餓,但得先聽點音樂。
把音樂音量調到了「致聾」水平以上,聽個 Holst 的《行星》,或是柴可夫斯基的 Francesca da Rimini 什麼的,也只能治標,強行以樂音掩蓋噪音。
我的音箱音質並不怎麼樣,離「發燒友級」甚遠,確實也只有在音量非常大,不但震耳,並且撼心的時候,方能以假亂真,逼近那些全交響 ffff 樂段的「盡善盡美」!在極高音量之中,這所謂高保真之中摻雜了些什麼贅音,又丟失了些什麼原音,一雙耳朵就算鞠躬盡瘁,聾而後已,大抵也沒有餘力去過分計較了。
可不我本來就不要聽那 MP3, 現如今不也湊合上了嗎?激光唱盤一個多月前壞了,暫時得用電腦放音樂。而我那僅是低檔母板的內建聲卡,又不能直接輸出數碼音訊,反正不知比外插的高檔卡要遜多少檔次,於是索性先去把要聽的唱片都 rip 成了 MP3 檔案,然後再放,好減低光盤的使用頻度。儘管聽著好像又差一個層次,在沒有選擇和比較的情況下,倒也未至不能入耳。
聽著聽著,就接到代理商維修部的電話了,說是唱盤修好,過去交付現金,機器就可以取回,並提醒已經搬遷,在新址辦公,並且不接受千元大鈔。
一個月零三天以前送過去旺角,很方便,下車走不多遠就到了。如今要去尖沙嘴東部的東緣,不管坐巴士、地鐵,還是渡船,都要兩頭不著邊,頗有一番好走。
機器既非要取回,索性也把入室的拆樓噪聲迴避半天,就順便出去走它一圈吧。
人們的日常生活環節之中有所謂「逛街」,敝野客一向無此雅趣,乃至如今每到一處商業區,往往跟個鄉巴佬入城似的,店面、場面、街面固然一概面目全非,不可辨認,並且有時乾脆找不著北!也好,此日就趁便出去逛逛那維多利亞港中心區兩岸的中心帶,看看變成了個什麼樣子。
於是索性順便挑戰一雙指日報廢的舊鞋。全程不坐車,就憑的兩條腿;過海不能泅水,不得已,得花兩塊錢去乘「天星小輪」;若坐的下層,還可節省五毛錢,又能跟維港的海面保持最小距離。
於是吃下一片雞蛋薄餅,喝上一杯咖啡,然後出門。先去「香港公園」。
跟內地和國外一些大城市的公園相比,這以「香港」為名的公園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而周遭圍攏著摩天大樓,尤其讓本野客感到難堪!我乾脆不必視為「公園」,就當個街面而逛之得了。
大抵因為不是假日,遊人似以遊客居多。公園裏總算看到了香港以其得名的土沉香,但只有兩棵,植株還小,其一正在開花。
讓我較感興趣的,是那一處「尤德觀鳥園」,這實際是個巨型鳥籠,頂網架得老高,和地面的最大距離達到30米;籠內修了曲折的架空棧橋,讓遊人觀起鳥來,眼前不必隔著障礙視線和大煞風景的鐵絲網。這裏的鳥們都已習慣遊人「出沒」,因而多不怕人,可以近距離觀賞。只是「鳥口」不過數百,並且幾乎全屬馬來品種。
從「香港公園」出來,信步走到了「添馬公園」。這是我頭一遭從這個角度看到了「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永繫」的立法會大樓和政府總部。此前也嘗多次走近,但總是遛著小寶狗,不讓過來。這曾經備受某些黨派批評的選址,我看確實不錯,堂堂特區政府,再怎麼開源節流,也不能搬到山旮旯裏去辦公嘛。不過我想,腦滿腸肥的官們在這裏上班,本該是美滋滋的,也忒有面子,但天天挨罵,望著這僅此一隅的「地常綠」,縱使「天復藍」了,怕也少有閒情逸致去賞覽吧。至於所謂「民永繫」,太累了吧!
沿海濱長廊到了中環碼頭,花兩塊錢登上了一艘「天星小輪」,要比坐地鐵省下超過十大元!野客坐在船上,不像幾位西方和內地遊客那樣,對海港景物感到興趣,卻遐想到了韓國的「世越號海難」:那300多名乘客,其中多是年少的高中學生,就那樣讓一股惡毒的人禍,葬送在無情的大海裏了。想象到了那無辜「殉船」的過程,是多麼可怕和痛苦,我也就想不下去了!
由於兩岸多次的填海造地,維多利亞海港的這一帶,如今已經變成一條狹窄的水道,船行不過十分鐘,就已到了彼岸的尖沙嘴。正如預期,無處不是說普通話的遊客。
既已逛過「香港公園」,似乎不能不去「九龍公園」也走一圈。於是也就去了。穿過摩肩接踵的繁華市街,竟然碰上一個看似來自東南亞基因庫的年輕人,手拿一些傳單,衝我耳畔小聲傳達信息:body massage.
到了「九龍公園」,勾起了一點零碎回憶,心中竟爾略感靦腆。用過了園內的公廁,大致感到滿意之後,就要到一處樹下的亭中坐坐,好感受片刻無聊,同時細思一下,何以人皆「悔其少作」;誰知到了亭前,但見那裏早已分坐著有閒者二三,石椅上還散擱著幾個包子和一堆衣物;一邊又躺著一位大爺,看似「露宿者」,上身只穿破爛的背心,此時顯然好夢正酣。
這當然不是野客能坐的地方了。但是情景卻有啟發作用,讓我啟動思考,產生一句疑問:「露宿者」想必有其社會功能,都有哪些呢?可是公園實在太小,沒能想得透徹就繞到了別處;接著草草轉悠一下,也就出園了。
於是逕往尖沙嘴東部。從未到過的地址並不難找。走進了大樓的電梯,不免又生聯想:這棟大樓所屬集團的前女老闆,據說因為身體壞到了頭,藥石罔效,要讓一位玩票風水大師給她施法續命……
電梯很快,沒時間往奇聞異事的深處想,就已到了此樓的最高層;該找的門一找就著,進去坐下稍等一會,我的唱盤就送出來了;給過錢,簽過字,收過單,卻說沒有塑料袋,只能用氣泡墊子裹起來,並且不會綁,得我自己動手。
這沒什麼,反正我就愛自己動手。綁好機器,拎著倒還輕鬆,似跟來時沒有兩樣。不就那麼點集成電路了嘛。下樓出門,拐彎到了街角,不得了!人行道上擠得水洩不通,黑壓壓的好幾堆人,都說不很標準的普通話。我小心翼翼在人群之中穿插而過,幾番讓急躁的一些個從後面擠著了,還給拎著東西的手背擦上一點汗,有些許噁心。
經由長長的地下通道,從地鐵尖東站走到了尖沙嘴站,鑽出來再走不多遠,就到了碼頭。也不用等,就上了船。和來時一樣,船上多是遊客;和來時又不一樣,艙裏的油漆氣味濃烈多了,臭得直嗆鼻子。
下船沿海濱徒步回到敝處,時近七點;啥事不管就要先去淋個浴。至於吃飯,也該是時候了,肚子好像有點餓,但得先聽點音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