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粵文七律—清明節近有感並序



嗰頭啱啱過佐年,一斬眼到清明邊。 唐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 落雨,係春季常規氣象。 但係根據「香港天文台」嘅「天氣預測」,今歲節期當日,展望樂觀,大概冇乜機會落雨。 郊遊拜山,適值良辰。

既近掃墓時節,自然諗起墳場。 香港地小人稠,墳場處處,雖無國家公墓或者革命陵園之類嘅勝景,但有別具風格,環境幽雅嘅細塊墓地,散處香港各區。其中赤柱軍人墳場早成遊覽景點,頗受歡迎,大概因為位於市郊,交通方便,環境幽美恬靜。 呢片墳場終年吸引不少遊人,尤其係情侶。沙灘漫步之後,燭光晚餐之前,偶爾流連此中,倚碑依偎,除鞋踏青,你都咪話唔浪漫!

位於跑馬地,亦即係「快活谷」,毗鄰鬧市嘅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亦都堪稱遠近聞名。佢之所以出名,除佐有幾位名人安息其中,同埋場內藝術氣氛濃厚,宗教雕像林立,仲有就係墳場入口嗰對門聯,乍睇一讀,足以令人赫然醒覺:「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愚意認為,此聯實未盡善,略有催人入園,早投主懷嘅意味。 若從對聯結構嘅角度嚟睇,兩句末尾亦對得唔多工整。上句「歸故土」,下句「也相同」,明顯唔係幾對得埋欄喎。另外,「故土」一詞,並非直解「泥土」,而係「故鄉」嘅意思。此義自唐以來未有改變。 我估,埋葬喺裏便嘅全部墓主人,怕者都冇乜邊個嘅「故土」,會係香港快活谷;亦大概唔會只係暫埋本地,等住他日歸葬故鄉。 另外,靈柩入土,多數選擇日光日白嘅吉時,絕少會喺夜晚,「今夕」一詞,似乎唔夠貼切嘞。 如果我係當年題寫門聯嗰位神父,或者我會噉寫法:

「今日吾軀歸土穴,他朝君魄住天堂。」

噉樣一嚟,除佐提醒生命無常,亦附帶幾分略有靈性嘅鼓勵。贈人以良好祝願,誰曰不宜? 當然,必須強調,噉講只不過係鼓勵,最終上唔上得到天堂,人人都知道,要自己先做好,再等天主嚟話事。

嗐呀,扯到去邊度?要返入正題至得啦! 講番香港最大嘅墳場:和合石。 和合石其實唔係一個單一嘅墳場,而係包括好幾個墳區或者獨立墓園嘅墳山,其中「浩園」安葬殉職公務員,「景仰園」安葬因見義勇為而犧牲嘅市民。 浩園環境幽美,有保安員巡察,園名取「浩氣長存」之意,但係比起有孫中山先生「浩氣長存」親筆題匾,名列「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嘅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就清靜好多咯。

舊年我去黃花崗,購票入園,竟然聽到林木之中,傳嚟陣陣粵劇練腔之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碑亭之下,更有老漢赤腳歪坐,放聲爭論,興致方酣,旁若無人。

當然,和合石嘅浩園能保清靜,只在平日,一旦到佐清明前後、重九左近,怕者真係唔只喧嘩雜遝咁簡單,仲會搞到隨地垃圾,污糟邋遢添。 拜祭先人之後,盡興墳山短逗留,喺涼亭之下,赤膊斬燒豬,咿牙嚓雞髀,開襟飲汽水,棟腳嘆涼啤,自然就唔在話下咯。不過個亭真係好細咖咋,先到者先得,遲嚟要排隊。

個浩園尚且如此,山上其餘墳區,就更係一句講完:不堪入目! 所有墓地,似乎一向冇人清理。 好多孝子賢孫,對於保持墓地清潔,毫無意識。 任何廢物,隨手拋棄。膠樽膠袋、發泡膠盒、紙碟紙杯、即棄筷子、紙巾,仲有元寶蠟燭、衣紙冥鈔嘅火後殘留碎屑,真係琳瑯滿目乜都有! 呢啲廢物年年累積,歲歲增加,冇人見到會作嘔,政府無須去清理,聽任徑旁草中,自然分解,五十年如一日!


清明祭祖拜山時,是否真誠邊個知!
往日捱窮爭的士,今朝暴發坐奔馳!
燒豬美點墳前嚓,膠袋空樽墓側遺。
垃圾琳瑯唔覺眼,無心放火未為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