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在「港島徑」上遠足了。這個週末因故不能入山,正好在星期天走它兩三段,到黃竹坑葛量洪醫院,探望我那年邁多病的老舅舅。
舅舅中風之後右臂完全失去功能,行動不便,在老人院裏日子已然難過,病苦入院就更是苦上加苦了。他老人家患哮喘幾十年,肺臟、氣管甚弱,常因感冒或併發炎症入院。
舅舅的病房探病時間在傍晚,我於中午出發正合適,走五六個小時準到了。於是由上環上山,經旭龢道、克頓道、張保仔古道,走到薄扶林。
這裏有我多年來因親人患病而進出過不知多少次的瑪麗醫院。從山上俯瞰,醫院的一棟大樓有如鶴立雞群,固或未算可觀的景致,卻能象徵本地公營醫療系統的成就。一般只能「享受」公營醫療而沒有別的選擇的普羅大眾,不幸患病住院時,或無生命質量可言,甚至徹底喪失個人尊嚴,但性命可得延長。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居於世界前列,瑪麗醫院作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可說功不可沒。
我母親是在這家醫院把我生下來的,也在這家醫院離開人世。舅舅這次也是先入此院,再被轉到葛量洪醫院,近年來這般折騰,也數不清有多少次了。
走過了瑪麗醫院,又走過了薄扶林水庫,就到了香港仔水庫。沿途沒有什麼可觀的景致了,有的是山下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包括李氏巨製「數碼港貝沙灣」。此「灣」我印象深刻,不是因為它是至今爭議不息的李氏巨製,也不是因為我說普通話,把它聽成了「漱馬崗被殺剜」,卻是因為兒時曾住在附近的鋼線灣村,隨母親在這一帶的山坡打過柴!
此外,從山上俯瞰,大口環和香港仔都各有一處特色景觀,就是在樓房叢中,嵌著大片墳場。我這所謂特色,不是說的墳場嵌在樓房叢中,這沒有什麼稀奇,而是因為它寸草不生!
黃昏五點,在班納山東側看到了目的地點葛量洪醫院。乍看很近,但卻找不到捷徑下山,得再花大約一個小時,走完了一小段「金夫人馳馬徑」和一大段無趣的車道,才得到達。
這一帶可是很多年沒走,感到有點陌生了。我雖住在香港島,出門花不上半小時,就能走到港島徑上去,但卻從來沒有多大興趣。這港島徑雖在「郊野公園」範圍內,可它在我的心目中,卻沒有達到「郊野」的標準。
此次六個小時的全程,並未看到一個蚊子,別的昆蟲似也甚少,足見有關當局滅蚊成效卓著,乃至殃及無辜的蟲子。這一帶的昆蟲生態這麼薄弱,大概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郊野了。
此行又勾起了我的好些回憶,那些年因為開輛破車,不受公共交通路線和時刻的限制,到處亂躥比較自由,不但重復走遍了港島徑的每一個段落,偶爾還會晚上「出征」,跑到山上,比如那「龍脊」什麼的,直到深宵夜闌,才驅車回家。沒想到近年不開車,光靠兩條腿,卻走得更遠,反倒嫌這港島徑太近便,太遊人如織了。此次一路走來,跟碰面的人們打招呼,或者互相讓路,竟是無數次!
2012/04/24
偶得欣喜
老朋友為了妻子下班可以便於把她接回家,新近終於克服了碳排放的顧慮,當上了車主。我為他感到欣喜之餘,自然不宜怠慢,誠心要去開它一程,以表祝賀。
朋友的這車是自動擋。自動擋這玩意,我可說並未「正式」開過。排擋不同,已然需要適應,加之我很有些年沒有開車,更哪堪,人也老了許多,開起來不達當年水準,是理所當然的吧。朋友卻堅持讓我直接開出車庫,並且敢於坐在駕駛座旁,冒險精神值得欽佩!
駛出車庫,直奔大街,一踩油門,義無反顧。談笑馳騁之餘,不知不覺之中,老朋友卻從車主的身分,搖身一變而為「路試」主考了。他竟然不留情面,評我以危險駕駛。
此番「無備應試」,算是不及格了。有點失望固然矣,畢竟確曾保持好些年的安全駕駛紀錄嘛。所幸朋友有信仰,得上主眷顧,履險如夷,人車兩全,安然無事,斯亦讓人欣喜。
風馳電掣一個多小時,祝賀的誠心已表,可以欣然入山了。於是別過車主友人,去坐一程巴士,然後如常負重逕入荒郊。走不多遠,卻竟感到左腿肚略微有點抽筋。無疑這是開車時投閒所致了。
我這麼分析:從前一直開的手動擋,習慣成自然,潛意識老記著那裏有個離合器,讓左臂、左腿的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以備隨時配合,協調換擋;可是意識卻分明知道這是自動擋,腳前根本沒有離合器,左腿無須輕舉妄動!
由於小腿的肌肉不斷禁受「潛在」的緊張,一直不得放鬆,因而導致輕微痙攣。還好山徑上走了大約半小時之後,症狀就完全消失了,這又是一點欣喜。
午前來時因為不知道這「馬鞍山線」原來那麼便捷,在烏溪沙終點站下車之後,儘管步行了十幾分鐘到朋友所在的學院,還是比約定的下班時間早到了半小時,於是折去海邊遛達一會,打發時間。
香港雖僅彈丸之地,卻往往不乏奇事異景,偶爾讓人驚喜,到此泥涌可見一斑。其時但見泥石灘上,這邊廂竟有一位大爺在混凝土岸徑下面煮粥,灶設排水管道出海的防淤池側,別有風味。燒的不知哪裏撿來的竹竿,灶火熊熊。大爺一邊看著柴灶,一邊跟岸徑上的一人抬槓,怡然自得。
至於那邊廂,卻有二位爺正在那裏「界鷂」。這是一種「廝殺式」風箏競技。「界」者切割也,「鷂」者「紙鷂」也,亦即紙鳶、風箏,就是以黏附著玻璃粉的風箏線,運用技巧,適時瞬間爬升,然後急速送遠,以壓住並割斷對手的線,讓對手的「紙鷂」掉落。
這其中一位爺帶來了輕便圓凳,在泥石灘的一處坐定,穩如磐石,旁置購物小車,車上大概都是些「界鷂」的專用器物吧,看來非同兒戲,技術含量必已達到 kidult 玩藝的最高水平。
另一位爺就坐在混凝土岸徑側旁草地上的一輛奔馳轎車旁邊。轎車的行李箱打開了,大抵方便隨時取放器物。奔馳後方右側另有一輛轎車,看不出牌子。無疑那位穩坐泥石灘上、高姿態參與「競技」的「專業界鷂人員」,也是特地開車過來的。
二位爺看似沒有任何交流,遑說接觸,只是各自聚精會神,操控著放飛天上的塑料膜風箏;不時迅速收線,讓它們發出嗄嗄之聲;忽爾大幅猛捯,叫這「冇尾紙鷂」來一個大「鋤釘(俯衝)」,險些墜毀灘涂;接著在兩三個大迴圈之後,得以乘風爬升,隨即急速縱線;剎那之間,風箏就退去了大老遠。
幾度一收一縱之後,「奔馳爺」的那個風箏終於失去了「動力」,忽悠了幾下子,迅速飄落,隨風掉到海面去了。勝者「圓凳爺」於是拿長長的輪軸在大腿上急速地擀著、擀著,猜想是要把風箏收回,好截去磨損的線段,以準備另一回合的「廝殺」。可是,也許其線受挫過重,卻又收線太急,沒收得多少,終也禁受不起風力,嘎然而斷了。這一回合的結果無疑是同歸於盡,兩敗俱「死」。此刻我略有閒情逸致,竊為杜撰一詞,曰「死和」,未敢過去請問可否。
回想小時候也曾學著幹此「界鷂」絕活,可我非唯「蠟線」的工藝不精,玻璃粉末又「舂」得不夠細碎,拿魚膠調製黏合劑也不到家,而收放「紙鷂」的技術更是毫不長進,整體言之,可以謂之「唔入流」吧。由於水平太低,沒趕上學成「下山」,就已自覺「收山」了。如今看看人家,真不得了耶,可是專門開車出來「競技」的呀,豈是等閒鬧著玩的!這分明是「豪俠」的氣派,怎能叫我不為當年的不成材而感到慚愧!
心生慚愧之餘,這時我倒注意到了,游目四顧,這一帶的每一棵樹上,無不掛滿了斷線風箏,非但嚴重破壞景觀,還有可能對體型較小的飛鳥造成危害。這滿目的不美,可就讓我欣喜不起來了。還好我在此僅是過客,幾個小時之後,就要回到不受危害的大自然了。
東面十餘公里之外,我這山林營地下面的沙灘雖大,卻從來少有長途跋涉跑來放風箏的人,這對環境、生態明顯有害的「界鷂」競技就更不用說了。這裏沒有斷線風箏,自然也沒有風箏的斷線。在這裏出沒的鳥們可幸福了。此日偌大一片山野,就只有我這個不放風箏的無害野客,住在蒼林深處,竊聽牠們的交偶情歌。
黃斑黑蟬那是「蟬海戰術」,牠那調調,雖說不能謂之難聽,卻像是要給誰回話似的,整天在那裏嚷嚷:「唔…知,唔…唔…知,唔…唔…唔…知……」,難怪本地不管牠叫「知了」。可我就知道,這傢伙越多、越吵,就說明野地生態越健康、旺盛,叫我這野客越感欣喜。
近年有一種噪鳥也越來越多,總是躲在林木深處高聲叫,叫得有點出奇:「土豆!黐黐哋傻吓傻吓!煎燶咗!土豆!黐黐哋傻吓傻吓!煎燶咗!」
咳呀!我說這位爺是哪裏飛過來的呀?我們這裏說「薯仔」就好,不必叫土豆!就讓您別煎嘛!炒哇,準煳不了。不過就算煎燶咗都好閒嗟,湊合吃一頓吧,死不了耶!
我這野客到了野地,既不炒,也不煎,就知道煮和蒸。偶爾也燉,這次就燉了一碗雞蛋腦吃吃,以其清淡,融入野地清幽的氣氛。說也奇怪,不說也奇怪,吃過成本僅只一塊錢的雞蛋腦,飽足竟然無異百元錢的燒春雞、烤牛排,且能提供充沛的精力。這我自然又去爬山觀景,尋求別的欣喜。
高坡之上,楓叢之中,看著山景,聽著鳥鳴,不知怎的就哼起了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季節》的「六月」。柴氏的這「六月」,副題是「船夫曲」,專指威尼斯「幹多啦」船夫唱的歌。可我,如今卻身在四月裏東亞的臨海山野。俯瞰海灣,當然絕對沒有「幹多啦」,只見幾艘不知道幹什麼的、或竟是從意大利進口的新式遊艇。而這些遊艇倘若僱有船夫,一般不必「幹多啦」,多半都是「幹不多」,固然無須搖櫓,準也不用唱曲,只消呆在艇上等回航就好。
記得當年我到威尼斯一遊,雖在大冬天裏,卻很不巧,氣溫徘徊冰點以上,無霜無雪,但有寒風冷雨;並且覺得那船夫收費實在忒高昂,划不來,又缺個美人作伴,於是沒去體驗那「幹多啦」水道遊程,至今不知道這世界聞名、人人嚮往的高檔浪漫,究竟是個什麼滋味。
雖然如此,籠統而言,浪漫這玩意我還是挺喜歡的,但僅愛無檔次、無品牌、樸素自然、價格相宜的那些貨色。好比說,在我身處的這樣一片山林裏紮營度週末,不費分文,也就可以謂之浪漫了。當然,還以天氣好的日子,比較容易浪漫起來。
此日正逢天朗氣清,於是又從無人踏足的陡坡爬到了山岡上,沿途駐足賞看滿目的山野自然景物,竟然也就感到再浪漫不過了。
去週在鄰灣谷地半坡紮營,度過連天陰雨的耶穌復活節,跟三百米外低處臨灘台坪的東大營諸君子一道,登上了468米的蚺蛇尖。此「尖」我登臨好幾十次了,今天不擬多爬,卻要再到鄰灣去走走,為的上星期雨天裏看到有一隻狗娃在沙灘上出沒,卻無母狗伴隨,顫巍巍,怪可憐的,今天且去調查研究一下,看牠是否還活得好好的。
是日天氣雖佳,整個灣區卻是空空如也,沒有一頂帳篷。沙灘上只有路過的零星遠足者,和一雙洋人弄潮兒,遠看體型差距甚大,似是父女二人。
我逕往海灣南面的山坡邊緣走去,果然看到野犬從巨石後面走了出來;不只一隻,卻是三條,都是成犬。諸犬看到了我,無疑感到害怕,都連忙走得遠遠的。我於是發出輕輕的哼聲,表示友善,並且慢慢蹲下。一條走在最末,有狼犬血統的年輕母狗於是走了回來,坐到了我的跟前。我伸手點頭讓牠嗅我,以示願意交個朋友,可牠對我還是並不信任,無意過來聞一聞,只是坐在那裏,左顧右盼,乾脆不肯拿正眼瞅我。左右扭頭時,牠還刻意瞇縫著眼,不要跟我視線交接。此犬身形瘦小,似乎很年輕,毛皮顯得有點鬆弛,看來肯定天天吃不飽。牠願意在我跟前坐下,想是希望討得一點食物吧。可惜我是到了山岡上才臨時決定過來的,手上就有照相機和三腳架,只能叫牠失望了。
我在石隙前面蹲了半晌,牠看我沒有惡意,就不慌不忙地爬了出來,繞到後面去了。大概不喜歡留在石隙裏。我朝相反的方向,繞了個更大的圈子,也到了巨石後面緊靠山坡的一側。但見這可憐的狗娃趴在露兜樹下,挨著巨石,沒精打采的,身旁有一塊厚實的塑料廢物,當可用作睡墊,有保溫和隔濕之效。
我慢慢地鑽到露兜樹下,一邊小聲哼哼,以示並無惡意,然後緩緩蹲下,以免唬著牠。拿相機照了幾幀,也只得跟牠揮手道別了。我想,這灣區既能勉強養活三條成犬,這狗娃活下來的機會還該是有的吧。
2012/04/14
暴雨前後
那幾天滿城裏的人們都放假,老天爺卻沒有閒著,天天給野地澆水,澆得人們大都不到野外來了。於我,這倒也有好處,雨天讓不少整裝待發的人們臨時改變主意,裹足居家,這麼一來,野地於是得以保持本有的清靜。
來時極目所見整片岡巒環抱的谷地,就只我一營了,此夜因而得以獨享這整整一平方公里的山野。
儘管我營紮在山谷深處的半坡之上,遠離熱門營區,人跡不至,幾百米外的這片臨海營地縱或徹夜喧囂,也絲毫吵不著我,可我還是有點過度的孤僻,帳旁悠然仰望,總樂意看到山岡上沒有絡繹不絕的遠足客。
天氣預報說這一連幾天都有雨。原來非但有雨,有兩天夜裏還索性鳴雷打閃了呢,只是預報天氣的天文台沒有料到罷了,大概有點失察了。說的星期一能見太陽,這倒是一點不錯。可太陽露臉之前,先來徹夜沒完沒了的淅淅瀝瀝,到了黎明前後,再瀉下兩個小時的暴雨,好不嚇人。
暴雨產生了山洪,讓山澗出現平常不可得見的「白水」,頗有觀賞價值。駐足澗邊的巖石上,凝視洶湧澎湃的滾滾激流,竟能叫人出神。
素日早起沐浴的「惡習」,這一天不能貫徹了,不是因為洪流湍急,而是澗水渾濁,予我不潔的感覺。
素日早起沐浴的「惡習」,這一天不能貫徹了,不是因為洪流湍急,而是澗水渾濁,予我不潔的感覺。
進出灣區谷地的跨澗徑段已被激流所淹,這時要在這裏強行涉度,不慎落水的話,就有可能被沖到沙灘和台坪之間狹長的潟湖裏去了。潟湖的水位已然暴漲不少,積年的沉澱全都翻出來了,黑糊糊的,難看極了,流出的髒水把海面污染了一大片。
我這半坡營地的位置堪云優越,能夠禁受暴雨,一般不會淹水。此次雨勢最大的那個時刻,我雖被雨聲吵醒,卻能在帳中躺得十分舒坦,只管泰然聽音樂。
這一天,在這片野地上跟我共「享」這場暴雨的,就只有臨灘台坪東角的一營十眾了。他們營中頗有幾位是我多年前在此認識的,難得此次不期而遇,白天一同爬山遠足,晚上在他們營地聊天,樂也融融。諸君子還是要請我喝杯紅酒,可我卻照舊冥頑敬謝,斯屬美中不足。
美中不足並不只此,還有約好了的友人都來不了。不過這樣的連天陰雨,友人不來倒也並非不好,我因而不必擔憂他們帶來單薄的裝備,不足以應付老天爺的惡劣脾氣,或者不小心在這險陡的營地上出點意外。
友人本要坐的渡船,以節省一段山徑腳程。我得離營走一個多小時到荒村的碼頭去接人。雖然友人終於不來,我還是按時遛達到了碼頭。但見渡船送來的乘客僅有寥寥幾人,全背的小包子,當是遠足者。
隨之多走兩三公里,到一處要向當局申建21幢「小型屋宇」的荒村去做了「好奇考察」。午後回到碼頭,霏霏霪雨之中,另一艘渡船送來了一群家庭露營者。這一行長幼共九眾,全都穿上塑料雨衣,幾個大人除了背上有包子,還各各拽著滿載物品的購物小車,顯然不會走遠了,就在荒村附近的棄田上紮營吧。大人們看似都是一臉的無奈,當是惡劣天氣所致,可是一個小姑娘卻顯得開心活潑,主動跟我打招呼,展現一張可愛的笑臉。
渡船開走之後,小碼頭又復空空如也。這時棧橋上卻有一條黃狗,想是荒村教堂看守人所養。此犬在那裏淋著小雨,瞇縫著眼,無聊地伸了一下懶腰。
煙雨溟濛之中,碼頭附近倒是另有一番景致。可我打著雨傘觀景,而褲腿和鞋幫都濕透了,絲毫並不感到自在或寫意。
煙雨溟濛之中,碼頭附近倒是另有一番景致。可我打著雨傘觀景,而褲腿和鞋幫都濕透了,絲毫並不感到自在或寫意。
2012/04/04
坂上褓母
這一天又去爬山,到了高坡上,鑽進一處小小的楓樹叢裏,悠然納涼觀景。
這一楓叢只有三棵楓香,都很矮,卻是這高坡上最高的樹了,主榦倒也粗壯,枝葉都長得婆娑茂盛,並且還結了好些果子。
霾氣厚重之故,遠景不堪觀賞了。但是濃蔭之中,居高臨下,畢竟讓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
一會從楓香叢的另一邊鑽出去,卻聽得不遠處有母牛呼喚孩子的連聲哞叫。於是走過去,一邊也學牠哞了幾聲。
牛不跟別牛開玩笑,也不嘲笑他牛,我這麼哞著,牠一點都不生氣,大抵還把我認作友善的人。果然這母牛完全沒有害怕或敵對的反應,只是定睛看著我,像是有些狐疑。這時卻從我身邊不遠處的桃金娘樹叢後面,突然跑出來了一條小牛犢,一邊回頭看我,一邊朝母牛的方向一蹦一跳的奔了過去。
顯然這是母子倆了。小牛犢很小,大概出生只有幾天吧,臍帶都還沒有完全脫落,樣子傻乎乎的,可愛極了。
我並不遵照有關當局的有關「勸諭」:「保持距離,不要接觸」,反倒要走近這母子倆。我躡手躡足的挪得非常慢,十分小心,生怕一步不穩要出溜,沒把自己摔壞,反倒嚇得牠們逃跑,失足滾下這非常陡峭的高坡。
我挪到牠們旁邊坐下了,把手遞過去,點著頭,讓好奇的牛犢子過來聞一聞。小牛果然走過來了,母牛沒有阻止。可牠只是稍微聞了聞,也就不感興趣了。確實我喝牛奶不多,身上大概沒有牛奶味;而我雖屬草包,可這小牛犢卻仍未斷奶,還不會吃草呢。
牛犢跟在媽媽身旁,左聞聞,右嗅嗅,一會把一根嫩草嚼上半天,嚼得很笨拙,牙齒該還沒長好吧。
過沒多久,這小牛犢好像沒勁了,轉頭撂下母親,擺擺尾巴,朝先前牠鑽出來的桃金娘樹叢走了過去。原來牠累了,要回到那裏去躺下休息。
桃金娘樹叢下面的草很雜亂,但長得很長,牛犢的身軀幾乎完全隱沒在草叢裏。那叢桃金娘在一邊給充作欄杆,防止不小心滾下陡坡,並且可以遮蔭。小牛的這個雜草窩,看去倒還舒適和安全。
我靜靜地走到牠的右前方坐下,坐得很近。開頭牠對我這莫名其妙的野客,似還有些懷疑,不時伸長脖子,睜大眼睛打量我。過了一會,看我沒有不老實的動作,大抵也就放了心,自顧學嚼草葉子。漸漸眼皮耷拉著,睡意甚濃了。可我畢竟坐得太近了,讓牠媽媽不安心。母牛過來用大鼻子輕輕的在小牛的鼻端上輕觸兩下,並且使勁呼了兩股大氣,顯然是要叫孩子起來,不要在這個奇怪的不速之客眼前睡覺。
可這孩子不聽話,一點沒有要起來的意思。看來那裏是牠的「嬰兒床」,躺得安樂,不願意上別處去了。母牛沒有辦法,再次打量我,似乎也相信此客並無不良的企圖,勉強放心了,於是獨自走開,到他處吃草去了。
母牛去後,我自覺當起了臨時褓母。這時要從哪裏鑽出一條大蟒蛇,這牛犢的安全,無疑就是我的責任了。儘管這高坡上少有蟒蛇出沒。我想,這裏本來野客都絕無僅有,可不今天就來了我這一個了。我真拿眼睛去掃了一下,看到了可用的石頭,因為萬一真的來了一條蟒蛇,我絕不能拿照相機去砸牠。
牛犢再嚼了一會草葉子,終於還是嚼不出個意味來,也就安然入睡了。小牛犢牠奇怪,雖然睡著了,耳朵卻會扭動和顫抖,弄走討厭的蒼蠅。
這時牛媽媽已經走到坡脊的另一面,連個影子都瞧不見了。我看這母牛,模樣很年輕,也很健康,因而有這本領把孩子帶到這陡坡上來。
小牛這恬然一睡,竟爾超過了半個小時,一直到母牛回來,非要把牠喚醒。至此,我這半小時的褓母也就算完成任務了,可以下山回營。
走時小牛對我還是有點好奇,看似很想過來再聞一聞,恐怕也有跟我這只有兩條腿的怪客交個朋友的意思吧。可這母牛顯然知道野地險惡,野人叵測,難免有些戒心,幾番拿鼻氣去「喝止」小牛。
別過這母子倆,我也就下坡回營了。我只有兩條腿,下這陡坡不如牛的四蹄利索了。可我卻有一項末技,能爬到樹上去,給我那比牛犢的亂草窩舒適些許的楓林營地照一張。
這一楓叢只有三棵楓香,都很矮,卻是這高坡上最高的樹了,主榦倒也粗壯,枝葉都長得婆娑茂盛,並且還結了好些果子。
霾氣厚重之故,遠景不堪觀賞了。但是濃蔭之中,居高臨下,畢竟讓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
一會從楓香叢的另一邊鑽出去,卻聽得不遠處有母牛呼喚孩子的連聲哞叫。於是走過去,一邊也學牠哞了幾聲。
牛不跟別牛開玩笑,也不嘲笑他牛,我這麼哞著,牠一點都不生氣,大抵還把我認作友善的人。果然這母牛完全沒有害怕或敵對的反應,只是定睛看著我,像是有些狐疑。這時卻從我身邊不遠處的桃金娘樹叢後面,突然跑出來了一條小牛犢,一邊回頭看我,一邊朝母牛的方向一蹦一跳的奔了過去。
顯然這是母子倆了。小牛犢很小,大概出生只有幾天吧,臍帶都還沒有完全脫落,樣子傻乎乎的,可愛極了。
我並不遵照有關當局的有關「勸諭」:「保持距離,不要接觸」,反倒要走近這母子倆。我躡手躡足的挪得非常慢,十分小心,生怕一步不穩要出溜,沒把自己摔壞,反倒嚇得牠們逃跑,失足滾下這非常陡峭的高坡。
我挪到牠們旁邊坐下了,把手遞過去,點著頭,讓好奇的牛犢子過來聞一聞。小牛果然走過來了,母牛沒有阻止。可牠只是稍微聞了聞,也就不感興趣了。確實我喝牛奶不多,身上大概沒有牛奶味;而我雖屬草包,可這小牛犢卻仍未斷奶,還不會吃草呢。
牛犢跟在媽媽身旁,左聞聞,右嗅嗅,一會把一根嫩草嚼上半天,嚼得很笨拙,牙齒該還沒長好吧。
過沒多久,這小牛犢好像沒勁了,轉頭撂下母親,擺擺尾巴,朝先前牠鑽出來的桃金娘樹叢走了過去。原來牠累了,要回到那裏去躺下休息。
桃金娘樹叢下面的草很雜亂,但長得很長,牛犢的身軀幾乎完全隱沒在草叢裏。那叢桃金娘在一邊給充作欄杆,防止不小心滾下陡坡,並且可以遮蔭。小牛的這個雜草窩,看去倒還舒適和安全。
我靜靜地走到牠的右前方坐下,坐得很近。開頭牠對我這莫名其妙的野客,似還有些懷疑,不時伸長脖子,睜大眼睛打量我。過了一會,看我沒有不老實的動作,大抵也就放了心,自顧學嚼草葉子。漸漸眼皮耷拉著,睡意甚濃了。可我畢竟坐得太近了,讓牠媽媽不安心。母牛過來用大鼻子輕輕的在小牛的鼻端上輕觸兩下,並且使勁呼了兩股大氣,顯然是要叫孩子起來,不要在這個奇怪的不速之客眼前睡覺。
可這孩子不聽話,一點沒有要起來的意思。看來那裏是牠的「嬰兒床」,躺得安樂,不願意上別處去了。母牛沒有辦法,再次打量我,似乎也相信此客並無不良的企圖,勉強放心了,於是獨自走開,到他處吃草去了。
母牛去後,我自覺當起了臨時褓母。這時要從哪裏鑽出一條大蟒蛇,這牛犢的安全,無疑就是我的責任了。儘管這高坡上少有蟒蛇出沒。我想,這裏本來野客都絕無僅有,可不今天就來了我這一個了。我真拿眼睛去掃了一下,看到了可用的石頭,因為萬一真的來了一條蟒蛇,我絕不能拿照相機去砸牠。
牛犢再嚼了一會草葉子,終於還是嚼不出個意味來,也就安然入睡了。小牛犢牠奇怪,雖然睡著了,耳朵卻會扭動和顫抖,弄走討厭的蒼蠅。
這時牛媽媽已經走到坡脊的另一面,連個影子都瞧不見了。我看這母牛,模樣很年輕,也很健康,因而有這本領把孩子帶到這陡坡上來。
小牛這恬然一睡,竟爾超過了半個小時,一直到母牛回來,非要把牠喚醒。至此,我這半小時的褓母也就算完成任務了,可以下山回營。
走時小牛對我還是有點好奇,看似很想過來再聞一聞,恐怕也有跟我這只有兩條腿的怪客交個朋友的意思吧。可這母牛顯然知道野地險惡,野人叵測,難免有些戒心,幾番拿鼻氣去「喝止」小牛。
別過這母子倆,我也就下坡回營了。我只有兩條腿,下這陡坡不如牛的四蹄利索了。可我卻有一項末技,能爬到樹上去,給我那比牛犢的亂草窩舒適些許的楓林營地照一張。
訂閱:
文章 (Atom)
標籤
- 816工程遺址 (1)
- 一樹洞 (1)
- 七律 (22)
- 七絕 (26)
- 九一八事變 (1)
- 二東山 (1)
- 二鬼子 (1)
- 人類進化 (1)
- 人體凍存 (1)
- 入聲非聲 (1)
- 八仙嶺 (1)
- 八重紅 (1)
- 八號風球 (1)
- 八達嶺 (1)
- 八福 (1)
- 十二生肖獸首 (1)
- 十六字令 (1)
- 十年浩劫 (2)
- 三角測量柱 (1)
- 三峽大壩 (1)
- 三堆一爐 (1)
- 三通 (1)
- 三聚氰胺 (2)
- 上海 (1)
- 下雨 (1)
- 下城門水塘 (1)
- 勺葉茅膏菜 (2)
- 千禧感言 (1)
- 土沉香 (40)
- 土獨 (1)
- 大山櫻 (2)
- 大中至正 (1)
- 大白鷺 (1)
- 大米 (1)
- 大杓鷸 (1)
- 大足石刻 (1)
- 大金鐘 (1)
- 大研古鎮 (1)
- 大美督 (1)
- 大浪西灣 (1)
- 大浪嘴 (9)
- 大浪嘴. 長嘴 (1)
- 大帽山 (2)
- 大暑 (1)
- 大棠 (4)
- 大棠楓香林 (1)
- 大熊貓 (2)
- 大澳 (1)
- 大嶼山 (2)
- 小林村 (1)
- 小提琴協奏曲 (1)
- 小提琴奏鳴曲 (1)
- 小黃蜂 (1)
- 小說片段 (13)
- 小灘 (1)
- 山牛 (3)
- 山西 (1)
- 山東省作協副主席 (1)
- 山頂花園 (2)
- 山棯 (4)
- 山葛 (1)
- 山裏紅 (2)
- 山橙 (1)
- 山櫻 (1)
- 不丹 (1)
- 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 (1)
- 中文 (1)
- 中狗牙嶺 (1)
- 中秋 (3)
- 中秋節 (9)
-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1)
- 中國人 (3)
- 中國公民素質 (1)
- 中國文化 (1)
- 中國文明 (1)
- 中國革命 (1)
- 中國歷史 (1)
- 中華小家蟻 (2)
- 中華文化 (1)
- 中華白海豚 (1)
- 丹麥 (1)
- 五月茶 (2)
- 五月節 (1)
- 五台山 (1)
- 五四運動 (1)
- 五言詩 (1)
- 五律 (3)
- 五絕 (12)
- 五爺廟 (1)
- 仇華 (1)
- 元旦 (3)
- 元旦日出 (5)
- 元曲 (1)
- 元宵 (1)
- 元宵節 (1)
- 元荃古道 (1)
- 公民抗命 (1)
- 公民提名 (1)
- 六四 (1)
- 分頻器 (2)
- 天牛 (1)
- 天仙子詞 (1)
- 天生橋 (1)
- 天安門事件 (1)
- 天池 (1)
- 天津 (3)
- 天津大爆炸 (1)
- 天堂 (1)
- 天然冰 (1)
- 天窗石 (1)
- 天壇大佛 (1)
- 天鵝 (2)
- 天蠶蛾 (1)
- 太原 (2)
- 孔子 (6)
- 孔和尚 (1)
- 孔孫 (1)
- 少年樂 (1)
- 少肉多菜 (1)
- 尺蠖 (1)
- 巴沙爾 (1)
- 心經簡林 (1)
- 文物 (1)
- 文物輸出大國 (1)
- 文革 (2)
- 日出 (3)
- 日本 (1)
- 日食 (1)
- 月台幕門 (1)
- 月蝕 (1)
- 木魚山 (1)
- 木驢 (1)
- 毛澤東 (1)
- 毛蟲 (7)
- 水 (1)
- 水浪窩營地 (1)
- 水鄉 (1)
- 水閥塔 (1)
- 牙香樹 (1)
- 牙鷹角 (1)
- 牛背鷺 (1)
- 牛軛山 (1)
- 牛棚雜憶 (1)
- 牛蜱 (1)
- 牛犢 (1)
- 王八蛋 (1)
- 王力 (1)
- 世界遺產 (1)
- 代孕 (1)
- 北大 (1)
- 北京 (22)
- 北京大學 (4)
-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3)
- 北京大學校長 (1)
- 北京植物園 (1)
- 北京園博園 (1)
- 北京奧運 (1)
- 北哨兵島 (1)
- 古北水鎮 (1)
- 台海兩岸 (1)
- 台懷鎮 (1)
- 台灣之子 (3)
- 台灣水災 (2)
- 司馬台長城 (1)
- 四言詩 (1)
- 外灘 (1)
- 尼采 (1)
- 巨蜂 (2)
- 平仄 (1)
- 平水韻 (1)
- 平遙古城 (1)
- 打油詩 (1)
- 未名湖 (1)
- 本能 (1)
- 母語教學 (1)
- 民進黨 (1)
- 玉淵潭 (1)
- 玉湖村 (1)
- 玉龍雪山 (3)
- 生老病死 (1)
- 生態足印 (1)
- 田中角榮 (1)
- 田夫仔營地 (1)
- 甲秀樓 (1)
- 白公館 (1)
- 白日做夢 (1)
- 白木香 (1)
- 白米湯 (1)
- 白豆蔻 (1)
- 白居易 (2)
- 白居易墓園 (1)
- 白果 (1)
- 白泥頭 (1)
- 白普理堂 (2)
- 白楸 (3)
- 白頭鵯 (1)
- 白龍寺 (1)
- 白蟻 (3)
- 白蟻管道 (1)
- 白鯨 (1)
- 白鷺 (1)
- 石原慎太郎 (1)
- 石原慎太郎. 天譴 (1)
- 石家莊 (1)
- 石斑木 (3)
- 石頭記 (1)
- 石龍子 (3)
- 光葉海桐 (1)
- 全國農展館 (1)
- 列車上吃麵條 (1)
- 劣根性 (1)
- 印度瘤牛 (1)
- 吉林 (1)
- 吊鐘 (5)
- 吊鐘花 (12)
- 在園雜誌 (1)
- 地球暖化 (1)
- 地蜂 (2)
- 地質公園 (1)
- 尖閣諸島 (1)
- 成吉思汗 (3)
- 成昆鐵路 (1)
- 成都 (1)
- 朱雀山 (1)
- 朱熹 (1)
- 江南水鄉 (1)
- 百望山 (2)
- 米湯 (1)
- 羊城 (1)
- 老虎 (1)
- 老鼠 (1)
- 耳挖草 (1)
- 自由 (1)
- 自然牛 (1)
- 自然選擇 (1)
- 西方人 (1)
- 西方文明 (1)
- 西府海棠 (1)
- 西狗牙坑 (1)
- 西狗牙嶺 (2)
- 西高山 (1)
- 西崽 (1)
- 西湖 (1)
- 西遊記 (1)
- 西藏問題 (1)
- 佛光 (2)
- 佛法 (1)
- 佛家 (1)
- 佛教 (1)
- 佛誕 (1)
- 冷鋒 (4)
- 初雪 (1)
- 含羞草 (1)
- 吸血蠅 (1)
- 吸果夜蛾 (1)
- 呂秀蓮 (1)
- 妙峰山 (1)
- 希特勒 (1)
- 序言 (1)
- 快樂 (1)
- 扯旗山 (1)
- 李子壩 (1)
- 李正封 (1)
- 李花 (1)
- 李清照 (1)
- 李賀 (1)
- 村狗 (1)
- 杜牧 (1)
- 杜鵑鳥 (1)
- 汶川地震 (2)
- 沁園春 (1)
- 沉香 (2)
- 沉香樹 (1)
- 沙漠跳鼠 (1)
- 沙螺灣 (2)
- 灶馬 (1)
- 牡丹 (1)
- 谷歌注音 (1)
- 豆娘 (1)
- 豆腐渣工程 (1)
- 豆蔻 (1)
- 貝登堡 (1)
- 赤徑 (4)
- 赤徑晚霞 (1)
- 赤麂 (2)
- 赤鱲角 (2)
- 走狗 (1)
- 車胤 (1)
- 車輪梅 (2)
- 辛亥革命 (1)
- 辛亥革命博物院 (1)
- 防火長城 (1)
- 京杭大運河 (1)
- 京港高鐵 (1)
- 京瀋高鐵 (1)
- 京瀋鐵路客運專線 (1)
- 來生 (1)
- 兩文三語 (1)
- 卷耳貓 (1)
- 周有光 (1)
- 周恩來 (1)
- 和諧號追尾事故 (1)
- 垃圾 (1)
- 夜蛾 (1)
- 孟子 (1)
- 季羨林 (2)
- 屈原 (1)
- 岡棯 (1)
- 性愛 (1)
- 房貸次按 (1)
- 拉布 (1)
- 昂平營地 (1)
- 昂坪 (1)
- 昂坪360 (2)
- 昂坪360救援徑 (1)
- 杭州 (1)
- 東水門大橋 (1)
- 東北虎 (1)
- 東北堆填區 (1)
- 東亞病夫 (2)
- 東京櫻花 (1)
- 東狗牙嶺 (1)
- 東湖 (1)
- 東湖櫻花園 (1)
- 東灣 (2)
- 松花江 (1)
- 松花湖 (1)
- 林正義 (1)
- 林蛙 (4)
- 林鼠 (1)
- 林毅夫 (1)
- 林蟹 (1)
- 果蠅 (1)
- 武漢 (1)
- 武漢長江大橋 (1)
- 歧視 (1)
- 法海寺 (1)
- 法海寺森林公園 (1)
- 注音符號 (1)
- 爬蟲腦 (1)
- 狗 (1)
- 狗公園 (2)
- 狗牙嶺 (4)
- 狗崽子 (1)
- 盂蘭節 (2)
- 芫荽 (1)
- 芸香 (1)
- 虎斑泥壺蜂 (1)
- 虎跳峽 (1)
- 金沙江 (1)
- 金馬倫山 (1)
- 金龜子 (2)
- 長江索道 (1)
- 長空棧道 (1)
- 長城 (2)
- 長春 (1)
- 長洲 (1)
- 長嘴 (2)
- 長嘴日出 (1)
- 阿薩德 (2)
- 阿Q (1)
- 青年旅舍 (2)
- 青竹蛇 (6)
- 保爾森 (1)
- 信使核醣核酸 (1)
- 南天門 (1)
- 南沙群島 (1)
- 南滿鐵道 (1)
- 南酸棗 (2)
- 城門峽谷 (1)
- 城門隧道 (1)
- 城際客運專線 (1)
- 威尼斯 (1)
- 客家人 (1)
- 建議解析度 (1)
- 政改方案否決 (1)
- 政治敲詐 (1)
- 政客 (1)
- 春花 (5)
- 春楓 (5)
- 春節 (10)
- 春聯 (4)
- 春霧 (2)
- 枯葉蛾 (2)
- 染井吉野 (2)
- 毒奶粉 (1)
- 洋白菜 (1)
- 洛陽紅 (1)
- 洪崖洞 (1)
- 疣鼻天鵝 (1)
- 相思鳥 (1)
- 科學精神 (1)
- 科興 (1)
- 紅耳鵯 (1)
- 紅花寨 (1)
- 紅花嶺 (2)
- 紅屎窟 (1)
- 紅脈熊蟬 (2)
- 紅脖游蛇 (1)
- 紅楓 (1)
- 紅葉 (39)
- 紅葉. 詩歌 (1)
- 紅樓夢 (2)
- 美人梅 (1)
- 耶穌 (1)
- 耶穌聖誕 (1)
- 胡蜂 (1)
- 英仙座流星雨 (1)
- 英法聯軍 (1)
- 英語 (1)
- 茅平山 (1)
- 茅塞頓開 (1)
- 茅膏菜 (4)
- 迪士尼樂園 (1)
- 郊野 (1)
- 郊野公園 (1)
- 重陽 (1)
- 重陽節 (3)
- 重慶大轟炸遺址 (1)
- 革命 (1)
- 音樂 (7)
- 音箱 (6)
- 風水 (1)
- 風浪 (1)
- 食蟲虻 (1)
- 香山 (2)
- 香莢蘭 (1)
- 香港人 (1)
- 香港人均耗水 (1)
- 香港行政長官 (1)
- 香港行政長官普選 (1)
- 香港郊野 (1)
- 香港高爾夫球會 (1)
- 香港高鐵 (1)
- 香港國際機場 (2)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1)
- 香港墳場 (1)
- 香港櫻花 (1)
- 香樹 (2)
- 個人崇拜 (1)
- 原型解析度 (1)
- 唐狗 (1)
- 唐英年 (2)
- 唐詩 (4)
- 孫中山先生 (2)
- 宮粉梅 (1)
- 家務助理 (1)
- 旅遊 (15)
- 晉祠 (1)
- 晉商 (1)
- 核電 (1)
- 桃花 (1)
- 桃金娘 (18)
- 殊像寺 (1)
- 氣候變化 (1)
- 泰國 (1)
- 浦東 (1)
- 浮生 (1)
- 海下灣 (1)
- 海水沖廁 (1)
- 海河 (2)
- 海洋動物 (1)
- 海棠 (1)
- 海象 (1)
- 烏鎮 (1)
- 狸藻 (1)
- 珠江三角洲 (1)
- 珠海 (1)
- 病梅館記 (1)
- 真民主 (1)
- 真普選 (3)
- 神洲 (1)
- 神龍架 (1)
- 納粹 (1)
- 紡織娘 (1)
- 罟仔 (1)
- 茶壺嘴脊 (1)
- 草 (1)
- 草豆蔻 (1)
- 荔枝莊 (1)
- 荔枝窩 (1)
- 蚊子 (1)
- 迴文詩 (1)
- 除夕 (1)
- 馬太福音 (1)
- 馬致遠 (1)
- 馬英九 (4)
- 馬鞍山 (1)
- 馬纓丹 (4)
- 高球 (1)
- 高球場 (1)
- 高爾夫球場 (1)
- 高髻冠 (1)
- 高羅佩 (1)
- 高鐵 (3)
- 鬼手岩 (1)
- 鬼節 (1)
- 乾隆御製詩 (1)
- 假蘋婆 (1)
- 偶像崇拜 (1)
- 偽皇宮 (1)
- 偽滿皇宮 (1)
- 動物園 (1)
- 匙葉茅膏菜 (2)
- 國門 (1)
- 國家質檢總局 (1)
- 國貨 (1)
- 國語注音符號 (1)
- 國慶節 (1)
- 婊子 (1)
- 寄生蜂 (4)
- 寄生蟲 (1)
- 張先 (3)
- 張籍 (1)
- 捲耳貓 (1)
- 排比句 (1)
- 排律 (2)
- 掘土蜂 (2)
- 掛月峰 (1)
- 教化 (1)
- 教宗 (1)
- 教育 (11)
- 教學語言 (1)
- 斜果狸藻 (1)
- 梁振英 (2)
- 梅 (1)
- 梅花 (2)
- 梅窩 (1)
- 梧桐寨瀑布 (1)
- 淇澳島 (1)
- 淡水沖廁 (1)
- 清明 (3)
- 清明節 (1)
- 清昭陵 (1)
- 清華大學 (1)
- 清福陵 (1)
- 理性 (1)
- 理學 (1)
- 第一家庭弊案 (2)
- 紮營 (1)
- 紹興 (1)
- 船灣淡水湖 (1)
- 莞香 (1)
- 莫拉克 (1)
- 蚱蜢 (1)
- 蚱蟬 (3)
- 蚺蛇尖 (10)
- 蚺蛇灣 (1)
- 蛇 (2)
- 貧富懸殊 (1)
- 貫雲石 (1)
- 連麻坑礦洞 (1)
- 野牛 (7)
- 野犬 (1)
- 野生動物 (1)
- 野百合 (4)
- 野杜鵑 (1)
- 野牡丹 (10)
- 野花 (1)
- 野菊花 (1)
- 野漆樹 (3)
- 野蜜蜂. 林蛙 (1)
- 野營 (244)
- 野蠶 (1)
- 野蠶鵝 (1)
- 釣墨魚 (1)
- 陳水扁 (4)
- 陶淵明 (1)
- 魚藤 (3)
- 鹿湖峒 (1)
- 麥理浩徑 (2)
- 麥理浩徑全走 (1)
- 麥理浩徑穿越 (1)
- 麥景陶碉堡 (2)
- 勞動節 (2)
- 喜鵲 (1)
- 喬家大院 (1)
- 圍網艇 (1)
- 富爾德 (1)
- 寒山寺 (1)
- 寒食 (1)
- 尋求快樂 (1)
- 復必泰 (1)
- 復活節 (5)
- 復興號 (3)
- 散文 (88)
- 散曲 (1)
- 斑絡新婦 (1)
- 斑腿泛樹蛙 (2)
- 普通話 (1)
- 曾蔭權 (3)
- 朝天門 (1)
- 棺材石 (1)
- 棺材角 (1)
- 渣滓洞 (1)
- 港珠澳大橋 (3)
- 湖廣會館 (1)
- 番石榴 (2)
- 登高 (1)
- 盜虻 (2)
- 睇魚岩頂 (1)
- 程翔 (1)
- 紫米湯 (1)
- 絡新婦 (6)
- 舒曼 (2)
- 菩薩頂 (1)
- 華山 (2)
- 華尾天蠶蛾 (2)
- 華爾街 (1)
- 菲律賓人 (1)
- 蛐蛐 (1)
- 蛔蟲 (1)
- 蛙 (1)
- 蛞蝓 (1)
- 評論 (1)
- 詞 (5)
- 象山 (1)
- 超級月亮 (1)
- 超級滿月 (1)
- 開封鐵塔 (1)
- 雄蜂 (1)
- 雲岡石窟 (1)
- 黃牙果 (4)
- 黃牛 (5)
- 黃竹角嘴 (1)
- 黃河 (1)
- 黃茅坑山 (1)
- 黃斑黑蟬 (2)
- 黃蜂 (2)
- 黃嶺 (1)
- 黃麖 (2)
- 黃櫨 (1)
- 黑天鵝 (1)
- 黑蚱蟬 (2)
- 黑鳶 (1)
- 黑膠唱片 (1)
- 黑褐舉腹蟻 (1)
- 圓明園 (1)
- 塘肚古道 (1)
- 奧巴馬 (3)
- 奧林匹克精神 (1)
- 奧運 (4)
- 微小狸藻 (1)
- 微軟新注音輸入法 (1)
- 愛因斯坦 (1)
- 新年日出 (1)
- 新冠病毒 (1)
- 新聞自由 (1)
- 新酷音輸入法 (1)
- 楓 (2)
- 楓林 (74)
- 楓香 (94)
- 楓香林 (3)
- 楓葉 (14)
- 楓樹 (35)
- 楚辭 (1)
- 極樂世界 (1)
- 榆葉梅 (1)
- 滅活疫苗 (1)
- 滑坡 (3)
- 獅子座流星雨 (1)
- 獅子頭山 (1)
- 睡眠 (1)
- 萬人坑 (1)
- 萬物之靈 (1)
- 節氣 (1)
- 節婦吟 (1)
- 粵語正音運動 (1)
- 粵語音韻 (2)
- 粵韻 (6)
- 粵韻詞 (2)
- 粵韻詩 (15)
- 聖人 (1)
- 聖索菲亞教堂 (1)
- 葉脈 (1)
- 葛洲壩 (1)
- 葛藤 (1)
- 蛹 (1)
- 蛾 (1)
- 蜈蚣 (4)
- 蜉蝣 (1)
- 解放軍雷達站 (1)
- 解放碑 (1)
- 詩歌 (107)
- 遊 (1)
- 達賴喇嘛 (6)
- 違規建築 (1)
- 鈴花 (2)
- 雷峰塔 (1)
- 雷曼兄弟 (1)
- 雷電 (1)
- 雷暴 (1)
- 電郵 (18)
- 鼠 (1)
- 僕人之國 (1)
- 僭建物 (1)
- 嘉道理農場 (1)
- 夢 (1)
- 嶂上營地 (1)
- 幕門 (1)
- 摺葉蟲 (1)
- 歌唱祖國 (1)
- 滴水岩 (1)
- 滿族 (1)
- 漢文化 (1)
- 漢字 (1)
- 漢語拼音 (1)
- 漢語拼音方案 (1)
- 漢學家 (1)
- 熊蟬 (1)
- 碧桃 (1)
- 碳足印 (1)
- 碳排放 (2)
- 磁器口 (1)
- 福建土樓 (1)
- 福島第一核電站 (1)
- 種族主義 (1)
- 端午節 (4)
- 精英 (1)
- 精神領袖 (1)
- 綠壩 (1)
- 維多利亞山頂 (1)
- 聚氯乙烯唱片 (1)
- 聞樂 (1)
- 蒙古國 (1)
- 蒼蠅 (1)
- 蜘蛛 (6)
- 蜘蛛精 (1)
- 蜜蜂 (6)
- 蜣螂 (1)
- 蜥蜴 (1)
- 蜻蜓 (6)
- 裹小腳 (1)
- 語文水平 (1)
- 語音變調 (1)
- 趙州橋 (1)
- 趙紫陽 (1)
- 遠足 (9)
- 酷音輸入法 (1)
- 銀杏 (4)
- 銀腳帶 (1)
- 銀環蛇 (2)
- 銀礦灣 (1)
- 領海基線法案 (1)
- 颱風 (1)
- 颱風山竹 (3)
- 颱風洛克 (1)
- 颱風馬鞍 (1)
- 颱風莫拉克 (1)
- 鳳凰山 (10)
- 鳳凰徑 (2)
- 鳳鳥石脊 (1)
- 鳴禽 (1)
- 鼻涕蟲 (1)
- 齊魯晚報 (1)
- 劉廷璣 (1)
- 劉禹錫 (1)
- 劉曉波 (1)
- 廢物回收 (1)
- 廣化寺 (1)
- 廣州 (1)
- 廣州話 (1)
- 廣東米蝦 (1)
- 慕田峪長城 (1)
- 數碼音樂播放器 (1)
- 數獨 (2)
- 暴雨 (1)
- 槭 (4)
- 槭樹 (1)
- 澗池 (1)
- 瘤牛 (3)
- 盤山 (1)
- 蓮花山 (1)
- 蓮麻坑村 (1)
- 蓮麻坑礦山 (1)
- 蔣介石 (1)
- 蝗蟲 (4)
- 蝙蝠 (1)
- 蝦 (1)
- 蝴蝶 (5)
- 衝浪 (1)
- 衝浪板 (3)
- 論語 (3)
- 遨林癖客 (1)
- 鄭州 (1)
- 餘甘子 (3)
- 魯迅 (2)
- 儒家 (2)
- 壁虎 (1)
- 樹蛙 (12)
- 樹蜥 (1)
- 橙紅玉鳳花 (1)
- 橙螢 (5)
- 橙螢交尾 (1)
- 濁霾 (1)
- 燉雞蛋 (1)
- 燕尾蛾 (2)
- 磨山櫻花園 (1)
- 螃蟹 (1)
- 螞蟻 (4)
- 螢 (2)
- 螢火蟲 (10)
- 褪黑激素 (1)
- 諧謔詩 (1)
- 諷諭詩 (1)
- 諾貝爾和平獎 (1)
- 貓 (1)
- 遺傳 (1)
- 錫葉藤 (1)
- 霍金 (2)
- 靜音車廂 (1)
- 頤和園 (1)
- 龍門石窟 (1)
- 龍潭山 (1)
- 彌勒山 (1)
- 應試教育 (1)
- 環保 (1)
- 糙米湯 (1)
- 聯合王國 (1)
- 薊花 (2)
- 薜荔 (1)
- 螳螂 (1)
- 螽斯 (4)
- 蟋螽 (2)
- 蟋螽斯 (2)
- 蟋蟀 (6)
- 蟋蟀若蟲 (1)
- 蟒蛇 (2)
- 避疫 (1)
- 鍛鍊 (1)
- 韓信草 (3)
- 鴻鵠 (1)
- 黛螺頂 (1)
- 歸園田居 (1)
- 獵戶座流星雨 (1)
- 禮教 (1)
- 繡眼鳥 (1)
- 蟬蛻 (1)
- 謬文 (2)
- 謬劇 (2)
- 豐滿萬人坑 (1)
- 轉世 (1)
- 鎖羅盆 (1)
- 雙調夜行船 (1)
- 雜文 (2)
- 雞爪楓 (1)
- 寵物 (1)
- 寵物公園 (1)
- 繩紋文化 (1)
- 羅漢峽 (1)
- 羅漢塔 (1)
- 藥沉 (1)
- 蟾蜍 (2)
- 蠍子 (5)
- 霧霾 (1)
- 麗江 (1)
- 麗江古城 (1)
- 麗蠅 (2)
- 寶蓮禪寺 (1)
- 懸空寺 (1)
- 懸巢舉尾蟻 (1)
- 獼猴 (3)
- 蘇州 (1)
- 蘇軾 (2)
- 議論 (7)
- 鐘形溢洪塔 (1)
- 鐘花櫻桃 (1)
- 懼華 (1)
- 櫻花 (4)
- 爛頭營 (1)
- 爛頭營水池 (1)
- 癩蝦蟆 (2)
- 蘭亭 (1)
- 鐵木真 (1)
- 露兜果 (4)
- 露營 (9)
- 囈語 (1)
- 龔自珍 (1)
- 顯示卡 (1)
- 顯示器 (1)
- 鷸 (1)
- 灣仔西營地 (1)
- 灣仔南營地 (2)
- 灣仔營地 (1)
- 鬣蜥 (2)
- 豔山薑 (6)
- american football (1)
- Barack Obama (3)
- Bernard Madoff (1)
- Bird's Nest (1)
- Britain (1)
- camping (2)
- Canadian Govt's Apology (1)
- Canto-starlets' naughty photos (1)
- CD (1)
- CD Walkman (1)
- CD隨身聽 (1)
- children's instinctive behaviours (1)
- Chinese culture (1)
- Chinese people (1)
- CNN (2)
- Confucianism (1)
- Digital Walkman (1)
- dragon (1)
- DVI (1)
- education (2)
- email (13)
- England (1)
- essay (10)
- First Emperor (1)
- Food chain (3)
- food web (1)
- foot-binding (1)
- Freedom in Exile (1)
- fun peom (1)
- Gauguin (1)
- Genesis (1)
- goons and thugs (2)
- Happy Valley (1)
- HDMI (1)
- Hero (1)
- ice age (1)
-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s (1)
- Jack Cafferty (2)
- Jet Li (1)
- Jing Ke (1)
- Khatia Buniatishvili (1)
- King of Qin (1)
- mammalian hierarchy (1)
- Maugham (1)
- movie (1)
- Murray MacLehose (1)
- Olympic Games (1)
- Olympic spirit (1)
- Olympics (2)
- pecking order (1)
- Pierre Bergé (1)
- poem (1)
- poor mainlanders (1)
- predators and prey (2)
- Prof. D.L. Lin (1)
- respect (1)
- Scotland (1)
- second home (1)
- Shangri-La (1)
- Shintaro Ishihara (1)
- Sichuan Earthquake (3)
- snowstorm (1)
- social discriminations (1)
- Stephen Harper (1)
- Strickland (1)
- Taoists (1)
- The Moon and Sixpence (1)
- to a patriotic poet (1)
- wilderness (1)
- Zhang Yimou (1)
此人何物?
- 薄樂歌ㄦ
- 一個老在寫東西,卻沒有多大發表欲的山林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