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5

淋雨八仙嶺

今天信邪,沒呆山裏,因為天文台的預報說要下點零散小雨。可是還到了山上。雨下得不小呢。昨天天文台的示意圖本是「雲下五顆小雨點」,今天卻驟變而為「雲下八顆大雨點」了!

我沒備雨衣雨傘,於是又成了落湯雞。為保已淋得半濕的外衣不至全濕,回程坐車不至冷壞,脫下來放塑料袋裏,只穿背心淋著走,學舌蘇軾吟一句:無簑澆雨慣平生!有人說:「冷啊!」我回應:「唔冷,我塊膶仲有充足膶醣。」

從鶴藪走上屏風山,過黃嶺、犁壁山,到八仙嶺,下山到大美督坐車回城。沿途就是一山煙雨潤吾身,哪有一風半景可堪玩味!


年輕時每次要出門到內地去登那些名山之前,必先來拜見「八仙」兩三趟,以操練一下力氣,然後北去。這有固定的方式和途徑,彷如患上「著迷性自迫症」,就是必從汀角山寮路岔入山徑,急步一氣直上純陽峰拜訪呂洞賓,途中不許喝水,不得歇息。這段山徑相當陡,不過大約 1,250 米的徑面距離,高差卻達到 550 米,坡度幾近 1:2, 仰角 26 度。

這八仙嶺我可真是久違了。究有多少年沒來攀嶺已經記不起來了,反正此前一次必在山上那些現今顯得有些破舊的「峰名牌」豎立之前,因為這是我首次見到的新事物。

當年上嶺,就知道兩處山峰了,那是這西面的純陽峰和東面的仙姑峰,中間那是誰跟誰,也就不甚了了了,因為當年沒有「峰名牌」,而地圖上也沒有標示。

現在不但有牌,有地理位置座標,還有山峰的海拔。並且每牌皆附「一覽牌」,八仙列坐整齊。

然而這些峰名的羅馬拼式有些莫名其妙,並非一致的本土粵語傳統拼法。

其中純陽峰、采和峰、湘子峰是「地道」的土法拼式,看來這幾位仙人可能已經入了廣籍,操廣府話。

仙姑峰是「威翟官話拼式」,籍貫一定是北平的吧。鍾離峰、拐李峰和槽舅峰似是粵音土拼和「官話威翟」混雜,籍貫一時還看不出來,莫非是男父北母的結晶,家內需要妥協?

最離奇的要說是這果老峰了,居然拼成了 Kao Lao Fung, 或是本土客家話發音的特異變種分支!?呵呵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