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馬鞍接風

 八月的那一天,醞釀多時的颱風「馬鞍」似乎意圖要來犯境了。敝野客根據「天文台」的預警,看它八成「來勢空洶」,估計無傷我登山之大雅,於是偏登「其山」去給它「接風」。謂之「其山」者,此颱風正是天文台以「馬鞍山」命名之故也。

從屯馬線恆安站啟步,沿馬鞍山村路,鑽過馬鞍山繞道的路橋底之後、拐了個180度,沿村路上坡走了一大段,走得有些不耐煩,就愣入一處導向不明的岔口,硬闖荒徑往山裏鑽。踏過大概是採礦時期的一處廢村的頹垣敗瓦,「巡察」過一列似是茅坑、又像簡陋浴室的原始混凝土排房,就利用樹榦攀上一堵垂直坡牆,覓得一條隱約上山的蹊徑。就知道這麼個走法必定艱辛,既已硬闖,就也愣走吧。果不其然真的很難!尤以穿越矮竹密林的陡坡最不順暢,倘一不留神,就能讓折斷的枯竹直插眼睛、或扎入鼻孔,好不驚險!

儘管這竹林鑽行殊不輕易,有些位點直須匍匐挪進,還算順利從密林掙扎出去,重見天日,岔進了谷歌地圖顯示的明確山徑,是所謂「雁谷迷徑」。這裏能有大雁嗎?我看不能吧!如今本區可是連那小燕子都不容易看得見了。既無意尋大雁,於是往右沿徑走了不短不長的一段,終於到了去往吊手岩的上坡陡徑的岔口。當然又看到了漁護署勸喻人們「切勿前往」的警告牌。

由於這是臨時心血來潮去「接風」,出發得很晚,加之耗時走了歪路,到了吊手岩前已近傍晚,而這時風勢瞬間大幅增強,一看天文台的訊息,原來說是將在傍晚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畢竟已經身在馬鞍山麓,那風也都來了,算是給它「接風」了吧,於是認為目的已達,暫可滿意。

下山取道跟來時不一樣了,走經了「石壘脊」和低海拔的「三角網測站」。站樁上有人寫上了三個相當工整的數目字275, 看似是這個站點的海拔高度。

到了山下,但見「馬鞍山繞道」橫亙於前,而這不能橫越的快速公路旁乾脆不設人行道,防撞欄外盡是及膝而茂密的野菊叢,非常不好走。嘗試右行上坡一大段之後,沒能找到穿越路底的孔洞;於是往回走,改而下坡一大段之後,終於覓得橋底應有的徑路,趕忙跨過因工程而設置的臨時鐵欄,輕輕鬆鬆就到了恆安站。

「接風」之後既未登頂,這樁關於馬鞍的事情當然沒完!於是三天之後再訪此山。天氣好著呢,三四十度的高溫於我無大礙。照舊還由恆安站啟步。這一回走對了路,並且覓得捷徑,直截沿一段山水排泄渠由馬鞍山繞道下穿過,走上了馬鞍山村路的「馬鞍山亭」,很快就順利到了去往吊手岩的岔口,隨即欣然在崎嶇陡峭的山坡上攀行。

不多一會就能看到海拔702米的山峰在右方大老遠,但得首先跨過589米的吊手岩,再登上677米的牛軛山,然後下降74米到「馬背」的鞍形地,才可攀升99米以登頂,不得一蹴而就呢。

吊手岩實際也用不著怎麼「吊掛以手」,不過確實很陡峭,非得小心慢爬,絕對不允許大意失足。

到了接近600米的高處,此山頂巔兩側隆起,中央陷落的「牛軛」形狀就顯現出來了。也許從前山上沒長這麼多的樹木,牛山鑿鑿,山頂上的岩石露頭看去就像一具牛軛,因而得名。可是舊時村民不會寫個「軛」字,以訛傳訛,就弄成了個字音近似的「押」。

登上牛軛山前,在坳脊濃密的樹叢中,竟爾看到火紅的楓香葉。這山忒奇,炎夏酷暑之中,竟爾就能出現楓香紅葉!

賞過三伏天裏烈日之下三十多度氣溫裏的紅葉,幾分鐘之後也就踏足牛軛山上。至此南面的馬鞍山已近在咫尺。

走完了鞍形地,最後攀升百米登頂前,見有一棵老樹姿態優美,其下是濃蔭,而且恰有一塊頑石頗宜安坐,回望牛軛山的景緻也很不賴,於是稍息,吃飯之後才悠然登頂。

下山取道大金鐘方向。這裏看到馬鞍山最陡峭的岩壁,好不引人遐想,要從這裏登臨該是萬分驚險的吧。回望峰頂,那些岩石露頭和岩棱確實頗能懾人心魄。

走到大金鐘,就已到了夕陽西下、自由人在山頭的時分,只見名曰大金鐘的小丘前、眺望西貢海一角的草地邊緣上蹲著幾頂包子型帳篷,七八條黃牛則在一邊吃草,互不相礙。這一天是星期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