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缸蝦

營地水源的五口小澗池,在林木蔭蔽的光照暗弱環境下,並不常常看到多種水生和兩棲動物,但是廣東米蝦 Caridina cantonensis 卻是例外,隨時可見滿池裏盡是。
這米蝦很活躍,但是最沒有警覺性了。打水時儘管拿水桶底部猛力抨擊水面,以圖把牠轟離舀水範圍;牠雖懂得閃電彈開,卻總要馬上返回,隨水入桶的往往就有一兩隻。有時不太注意,沒倒掉重打,就要把這笨蝦帶回營地。當然不會把牠煮了吃掉,而是待下一回打水時帶去放歸澗池。

有一次撤營前把一隻裝在了塑料瓶裏,出山時卻忘了放歸,帶回了敝市廬,因無水族箱,唯有暫時養在一個大型花生醬塑料瓶裏。隨後一段日子沒能入山,索性去買來一個小缸,養起蝦來。往後兩三次野營的末尾一趟打水,都實行不抨水面,「願者帶回」的操作,有時一兩隻,有時兩三隻;幾回下來,缸裏一共養活了 11 隻。至此以缸小蝦多,便停止「輸入」。
這些米蝦帶回來時體長大約都只有 15 毫米,養著養著,居然就能長到 25毫米之譜。初時給予的飼料獨沽一味只有枯葉,後來嘛,慚愧了,腳底刨出來的繭子屑也給牠嚐嚐,竟爾非常愛吃呢!倒是飯粒卻不感興趣。再往後缸裏漸漸長出綠藻,於是多了一味。綠藻卻竟越吃越能增長,吃之不竭,往往兩三天就能把水弄得有點混濁,玻璃面也朦朧了,須得擦拭,才好觀賞。
米蝦既然可吃綠藻,當然也能吃綠葉,但似乎要泡爛變質了牠才吃得下。可是牠也懂得偏食,有的葉子沒幾天就只吃剩一片脈絡了,有的卻連碰都不碰,儘管在水裏泡了很久。
米蝦是「濾食性」水族,攝食方式很獨特,牠不像沼蝦,沒有螯。我用手機拍攝慢鏡頭短片,才得看到牠有兩雙像「夾子」一樣的「顎肢」,每個「夾子」末端開合的兩股各有一撮纖毛,閒置閉合時活像一把「刷子」。「夾子」把細碎的食料搛進口器,左右前後四「夾」交替使用,動作非常輕快利索。儘管用了 1/8 慢鏡頭拍攝,也不容易看清。
我這蝦缸沒有安裝濾水系統,只是每隔大約一週換水一次。蝦糞容易沉澱,不把缸水弄成乳液。換水時反覆攪翻缸底砂石,揚起沉積的蝦糞,儘量把它吸掉,用以澆灌茅膏菜。有時換水相隔逾兩週,水體略微有些混濁,但似乎無礙米蝦生活愉快。
米蝦養來至今已逾7個月,只撿過一隻死蝦。估計死掉不只一隻,恐怕是活蝦把死蝦吃掉,一如吃掉牠們自己蛻下的皮。

半年以來,幾隻母蝦相繼生下了四五「胎」幼蝦,原來就那麼11隻,如今卻已是好幾十,蝦缸顯得太小,「蝦口」已然過度稠密,偶爾可見爭食互轟的罕見現象。不過總是「點到輒止」,從不扭打廝殺。儘管如此,畢竟繁殖過剩,該要考慮把一部份「蝦口」「遷回」山裏去了。

一直沒看見過生產幼蝦的過程。觀察所知,母米蝦的卵子首先在胸部上方發育,不知如何生下來了,粘附在腹部幾對「泳肢」之間。不游動時「泳肢」都高頻划撥不停,掛在那裏的一嘟嚕「懸卵」,總是猛烈搖晃,彷彿隨時都有甩掉之虞。初時蝦卵的中心部份比較深色,周圍則是半透明,接近成熟時整顆變得烏黑一團。
「懸卵」變黑以後好些天,就能看到才剛孵出的幼蝦滿缸裏游來游去,勤於攝食了。此中過程顯然沒有若蟲的階段。剛孵化的幼蝦體長不過兩三毫米,但看去跟成蝦沒有什麼分別,只除卻好像沒有斑點。
米蝦小寶寶跟大蝦一樣,整天都在攝食,長得可是挺快的,沒多少天就能長到了 10 毫米的體長。
米蝦的泳姿堪云優美,跟魚類相比,其動作可說變化多端。換水時吸管要不碰著牠,牠且過來扒在管上不知要幹什麼,似乎一點防範意識都沒有;要碰到了牠,就立馬彈開,其動作快如閃電,彷彿水體全無阻力。有時不知何故,也許是玩耍,忽然從水面墜落缸底,彷彿失去知覺似的,煞是有趣。

大半年下來,蝦缸裏已然增加了好幾胎的蝦寶寶,卻絕少看到死去的老蝦,這讓我感到奇怪。一次換水時徹底淘洗沙子,清理沉積物,就順便給點了蝦口之數,那是50多隻。此數顯然太少了,我覺得起碼該在六七十之譜才對。

後來終於明白了,這米蝦雖然並不互相殘殺,卻是非常愛吃同類屍體的。老蝦死去不多久,活著的就會圍攏起來,把屍體分吃乾淨,只剩一具軀殼。

沒有留言: